“求求你,放過我們!”


    “大魔王來了,世界要毀滅了!”


    “請來拯救我們!”


    呃,如果你在社交網站上看到這樣的信息,是否會以為出現了類似2012世界末日一樣的“末日論”?


    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當一個個抑製不了自己情緒的小提琴專業人士,在微博上集體發布這樣消息的時候,很多人以為天都要塌了。


    事實上正是如此。


    沈武寰的演奏幾乎可以用驚世駭俗來形容。


    更別說沈武寰在微博上放出《無窮動》的樂譜之後,更是讓所有人全部嚇尿。


    小提琴可不是鋼琴。


    弓也不是擊弦機。


    單靠人力想要在一秒鍾裏演奏12個左右的音符的難度,可以說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甚至在有學生公布了沈武寰在開學典禮上演奏這首曲子的視頻後,這種驚訝以極快的速度變成了恐懼。


    “一秒鍾12個音符,而且顆粒感十足,這可是提琴啊,又不是鋼琴,這要怎麽才能做的到?”


    “這樣運弓,右手手臂的肌肉真的能夠適應的過來嗎?更別說還是有左手的觸弦,這樣的速度大腦能反應過來嗎?”


    “這已經不是人類在演奏了...我感覺我見到了神明!”


    其實《無窮動》這首曲子的譜麵沒什麽亮點,和普通的無窮動比起來無非就是音符更加密集而已。


    但沈武寰的演奏把這首曲子的地位推向無限高的地步。


    人們終於知道她平時是怎麽練習小提琴的了。


    有些人開始試著拉奏這首曲子。


    “我去,越拉越覺得自己根本做不到沈教授這個樣子,你們確定那個視頻沒有加速?”


    “廢話,加速了還有什麽討論的必要?就是因為沒加速才牛逼啊!”


    “這是要幹嘛,這是要滅世啊!我們不想天天練這種東西,沈教授就不能寫一首音樂性強一些的曲目嗎,幹嘛老弄這種曲子啊?”


    “《引子與回旋隨想曲》在等著你呢。”


    “...那我還是練《無窮動》吧。”


    這樣的討論一下子引起了普通民眾的好奇。


    因為普通人是沒有辦法光靠耳朵分辨出一首曲子的難度的。


    《引子與回旋隨想曲》並沒有多少視頻流出,唯一的官方販賣的碟片也因為渠道問題並沒有大範圍鋪貨。


    但即使是這樣,聽過的人也並不會覺得這首曲子有多難。


    可《無窮動》就不一樣了。


    人們光從視覺上就能看出來這首曲子的難度。


    正常演奏的過程中,人們隻能看到以極快頻率運動的右手手臂,左手更是幾乎連綿不絕的按弦。


    當時人們的腦袋裏隻有一種想法:“我特麽瞎按也按不了這麽快啊?有沒有搞錯?”


    這難度不是高下立判嗎?


    一位相對中立一些的專業人士發布微博分析道:


    “《引子》這首曲子,難度在音樂的表現力上,複調曲子和超越常理的人性光輝是尋常人無法想象的,如何表現這種東西將是一位演奏家畢生的追求,這樣的音樂都能作出來,我實在想不到沈教授還會作出什麽樣的音樂。”


    大家都知道,練習曲在技巧上普遍要比樂曲高出不少,如果難度不達標,也起不到練習的效果。


    但樂曲永遠不是靠技巧就可以完美重現的。


    音樂的複雜程度可要比這高出不知道幾許。


    在原來的世界裏有一句話說的好:“能演奏好莫紮特的人都是大師。”


    莫紮特的曲子在難度上沒有一首能夠比得上《鬼火》,可也從來沒有人聽說過“能彈奏好《鬼火》的人都是大師”這樣的話吧?


    當然,普通民眾是不在乎這些的。


    普通民眾的關注點和專業人士到底是不同的。


    他們更看重一首曲子的亮點。


    和複雜難懂的古典樂曲比起來,這首《無窮動》反倒更能讓人一見傾心。


    甚至有些人堅持認為,也許專業人士說《無窮動》的難度比不上《引子》是事實,但能拉到沈武寰這樣的地步,恐怕也不會比《引子》的完美演繹難度要低吧!


    專業人士沉默了。


    他們無法反駁這個論調。


    因為這些普通人反而道出了事實。


    這讓他們更加堅信不應該讓沈武寰進入小提琴領域!


    “求求沈教授,我們隻想平靜的拉琴,不想像你那樣抽筋了一樣!請離開我們的生活。”


    “我實在無法想象沈教授到底要做什麽!有《十二平均律》這樣偉大的傑作之後,她竟然直接進軍了小提琴領域?這有違常理!我要抗議!”


    “對啊,繼續禍害你們彈鋼琴的去啊,別來耽誤我們拉小提琴的!”


    這回終於輪到鋼琴勢力閃亮登場了。


    “你們別鬧,這就是成長的陣痛,慢慢你們就會享受這種********的感覺了!”


    “怎麽能叫耽誤呢,沈教授那是看中了小提琴的藝術表現力,想要深入挖掘一下,偉大的藝術家們不都是這麽做的嗎?你們要知足。”


    “誒呦我去,終於把這個瘟神送走了,你們自己好好享受一下吧。”


    小提琴勢力這回感受到了之前嘲諷鋼琴勢力時的那種痛苦了,但完全沒有辦法反駁啊!


    他們開始瑟瑟發抖等待沈教授下一首曲子。


    沈武寰會那麽輕鬆的發布下一首曲子嗎?


    不...沒有。


    沈武寰很想發布,但她沒有發布。


    就連已經推上日程的《克萊采》都無處釋放。


    之前就介紹過,小提琴獨奏一般都需要有相應的樂器伴奏,要麽是鋼琴,要麽是樂隊。


    這對於小提琴來說是幾乎不可缺少的。


    就拿《四謊》的組件《克萊采》來做個例子。


    這首奏鳴曲作為貝多芬在進軍交響樂前最後一首曲子,其音樂的豐富性隻能用駭人聽聞來形容。


    它雖然是按照奏鳴曲式寫作而成,但整體的表現實際上確是協奏曲式的。


    小提琴和鋼琴的部分單獨抽出來都極其優秀,這就造成了兩者缺一不可的現象。


    同樣,這就意味著她需要一個實力非常強悍的伴奏來陪她一起首演才可以完美的將曲子演繹出來。


    在李芸熙開始為商演忙碌的情況下,沈武寰到哪找合適又心甘情願給她當伴奏的鋼琴家啊?


    沈武寰覺得自己把自己坑了。


    此時的她隻能半夜鑽進李芸熙被窩裏來撫平自己的創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變身古典女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牡丹並收藏變身古典女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