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實上,鍾聲這首曲子在原來的中國能夠演奏的人並不算太多,正是因為其演奏難度實在太大了!


    甚至有人曾經抱怨過因為練習這首曲子而拉傷過肌肉。


    其複雜的技巧性和音樂性不但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更讓無數學琴者痛苦萬分。


    這些學琴者不光有小提琴還有鋼琴。


    他們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麽要把一首曲子弄的這麽難?”


    當然沒有人知道,帕格尼尼是出於什麽樣的目的創作出這首《鍾聲》的,但光是難度並不足以吸引無數演奏者爭相挑戰。


    更重要的是它極其悅耳的旋律,讓人有一種如墜雲端之感。


    仿佛清晨的朝陽,橘黃色的暖陽照在聽眾的心頭,轉瞬間便能讓你忘記這世間的一切,沉寂在美妙無比旋律之中。


    隨著旋律的進行,台下的觀眾們已經忘記了震驚。


    他們全部沉寂在《鍾聲》所塑造的美妙空間之中無法自拔。


    那些曾經想要看學生樂團笑話的老師們也不例外。


    甚至在此時此刻,他們腦中根本沒有一絲一毫想要他們出錯誤的念頭,甚至開始期望這樣的音樂可以一輩子演奏下去,永遠不停歇!


    在音樂廳的金頂之下,音樂回蕩開來。


    辛向陽手中的小提琴向上昂揚的音色,在婉轉的滑音之後,急轉而下,卻又在轉瞬之間飛上雲霄。


    猶如過山車一般的驚險刺激給人帶來了極大的新鮮感。


    同時弦樂組的協奏奏出了一股極其宏偉龐大的氣勢,讓整個音樂更富美感。


    吹奏樂器的配合也隨著胡亞玲手中的指揮棒完美的調和著交響的色彩,他們要交給觀眾一幅最佳的畫卷!


    辛向陽左手的弓越運越快,右手的手指在極短的時間裏連續變化,由飛躍的八分音符轉眼間變成連續跳躍的十六分音符。


    穿插在旋律中時隱時現的泛音正是如同鍾聲一般嘹亮,響徹耳畔。


    這極大的增加了音樂的複雜性和觀賞性。


    一連串急速向下墜落的下行音型過後,並沒有將整首曲子的立意低落穀底。


    轉而一段節奏舒緩的上行音型從辛向陽之間流轉而出,給人帶來了一股強烈的反差。


    短暫的舒緩過後,小提琴清零俏皮的奏響了一段如同百靈鳥歌唱般的旋律,它在高高的上空盤旋,上下翻飛。


    而樂團奏出的音響卻又猶如陪伴在百靈鳥身邊飛行的飛禽,他們環繞在它的身邊,將整個氣勢壯大了無數倍!


    待這一整段舒緩輕盈的歌唱性旋律結束之後,辛向陽將正式開始她今天最大的挑戰。


    雖然在前半段包括了主題部分的這些旋律之中,依然用到了大量的高難度技巧,但仍然無法和後半部分相提並論。


    超越常理的大量連續快速轉音,疊音,大跨度的和弦,左手撥弦,光看譜子就讓人咂舌!


    更別說演奏了!


    辛向陽手中的提琴開始了極大跨度的演奏,那跳躍的中弓讓人已經看的開始眼花繚亂。


    而隨著上低音號的伴奏聲,她手中的小提琴越來越快,展現出極其驚人的演奏效果。


    連續相同的疊音如同尖銳的矛盾,在不斷的刺激著在場所有觀眾的心神。


    飽滿的音符讓這樣尖銳的動機變的更加活靈活現。


    同樣的極端快速的下行和上行切換之中,卻帶來了和剛才完全不同的感受。


    狂風暴雨一般的演奏,震懾著全場!


    即便這是一場協奏曲演奏會,但此時的樂團的光芒完全被辛向陽的演奏所掩蓋,她身上表現出來的仿佛神女的氣質讓所有人為之折服!


    樂團配器在這裏也刻意的將音色變暗,化身為一度色彩斑斕的背景牆,勢要將辛向陽演奏之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展現出來!


    在音型上升到最頂點的時候,等待著觀眾們的是一連串讓人驚異的顫音,這顫音仿佛顫動的並不是琴弦而是他們的心弦。


    接著辛向陽並沒有停下她的運弓,仍然是極其快速的運弓,連續不斷變幻的音符,上下音型的兩級反轉,這些凡人無法想到的小提琴音響效果在這一刻被豐富到了極限!


    而在這種上下變幻到了極致的時候,旋律再次變的輕盈。


    如同被上升氣流托起的羽毛,它緩緩向天頂上方飛去,當觸及那最上方無與倫比的七彩雲朵時,卻觸動了隱藏在雲朵背後那美妙的金鍾。


    “鈴鈴鈴。”


    再次是主題重現,小提琴和木琴的鍾聲互動再次來臨。


    可這次的感覺和之前那次完全不同。


    這種如同過山車一般的音型變化後,突然出現的鍾聲仿佛天地初開的第一個聲音,那種美妙到極致的感覺,讓人如同潤下一口百年陳釀,酒不醉人...


    心自醉!


    這極富張力的旋律、天才一般的音響設計,再配上如同仙神一般的演奏技巧。


    任誰都意識到,今天的首音必然將出一件大事,這件事大到足以影響音樂史!


    而這首《鍾聲》也必將成為這個世間最為上佳的古典佳作!


    觀眾們此時簡直頭皮發麻!


    和《第二十四》那時候完全不同,第二十四是為了展現更加豐富的技巧而出現的單純炫技的曲目!


    即便它的藝術性同樣無以倫比,但和這首《鍾聲》的立意卻完全相反。


    兩首同樣是變奏曲,但如果說《第二十四》是用盡可能豐富的技巧展現樂曲的話。


    《鍾聲》就是用盡可能豐富的音響效果展現樂曲!


    在這一段近乎瘋狂的小提琴協奏之中,樂團能夠做的很少很少,甚至連潤色都極其匱乏。


    但即便如此,辛向陽奏響的《鍾聲》仍然用讓人驚歎的音響效果迎來了一片片的驚異之情!


    這正是這首《鍾聲》的魅力!


    人類無法抗拒的魅力!


    這一段極富挑戰的旋律被辛向陽完美的拿捏下來,但不要忘記,這首曲子始終是一首協奏曲。


    盡情表現的地方有,但樂團表現的地方也有!


    接下來就輪到樂團成員們展現他們實力的時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變身古典女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牡丹並收藏變身古典女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