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進入第二主題,自22小節開始,是三組模仿小鍾之聲的模進。


    這也是為什麽《鍾聲》又叫《鈴聲》或《泉水》的原因。


    在這一主題之中呈現的,並非是如同洪鍾一般巨大的轟鳴聲,反而如同少女腳踝上用紅繩係上的銅鈴發出的清脆響聲。


    嬌俏且活潑。


    說起來如此輕盈,但實際上這段裏用處了極其複雜的演奏技巧,對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要求極高!


    跳音、雙手大跳、八度和弦、左手琶音、右手雙音、踏板和觸鍵的感情留白等等等等。


    單獨一樣拿出來並不值得炫耀,對於專業人士來說也並非困難,難就難在將這些音符壓縮在短短十數個小節之中,並演繹的非常完美,才是難如登天一般!


    三組鈴聲不斷向上三度模進,把樂曲推向一個小高潮之後。


    左右手的相互交替演奏,右手雙音的向下模進,清脆到無可附加的音符,仿佛將人們帶入了一間掛滿小鍾的密室。


    稍微一觸碰,就會有無盡的連鎖反應炸裂開來,逼真的鈴鐺聲叮咚作響。


    再看向沈武寰的雙手,連續不斷的大跳動作顯得輕柔唯美,音符的質感連貫且清晰,如同一幅經過無數雕琢的畫作,即便隻看她的動作也值回票價了。


    有一些演奏者不禁大歎道:“這得多高超的技巧才能夠完成到這種水平啊!”


    事實上作為整首曲目的第二主題,這才剛剛開始,接下來右手的主題旋律由富有餘韻的八分音符轉化為了短小的十六分音符。


    活潑的調音加上左手短促的滑音,把這種輕快的氛圍塑造的格外和諧。


    到了這裏,旋律手再無左右之分,反而是由兩手共同分擔。


    而同時在這裏也出現了兩首的應答和對比,這同樣也是沈武寰帶給這個世界的禮物!


    應答在大跳和重音構成的伏聲部之中得以清晰可見。


    f、重升f、升g這三個音被彈的格外突出,就像是強調人們一定要注意這裏一般。


    聲部與聲部之間的承接關係,更是猶如兩個朋友在互相打趣。


    而隨著交談漸入佳境,越到後麵情緒越發高漲。


    這種漸強之感在最終經過句之時,雖然仍然相當明顯,卻意外的有節製,創造出了有如“水波一漾又漸入寧靜”的意境。


    其藝術性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更是讓所有人為之一怵。


    在音樂之中有節製指的是一種什麽樣的意思?


    恐怕沒有人說的清楚。


    但就是這種自然而然產生的感覺才是最讓人害怕的!


    沈武寰用她高超的音樂處理手法,給所有人上了一場教科書一般的專業詞匯名詞解釋課程。


    無需任何的言語,隻要彈奏一遍即可。


    這就好比傳說之中的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一般。


    已經有不少的觀眾額頭流下了汗水。


    這哪是演奏啊,這明明就是在上課啊!沈教授真的不虧她大學教授的名號啊!


    而接下來的數個主題變奏更是讓人無言以對。


    第一主題變奏一,右手細碎的鈴聲演奏的輕快無比,沈武寰的手指仿佛沒有移動過,那些音符便自然而然的生成了一般。


    聲音勻稱至極,更恐怖的是,在十數個小節的演奏之中,右手的節奏從始至終沒有發生過任何改編。


    就仿佛像是機械演奏的一樣。


    而在第一主題變奏二之中,主題的兩次出現又有所不同,這所謂的“帕格尼尼主題”和小協《鍾聲》華彩樂段的左手撥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擔任撥弦的左手不僅要注意音量的變化,氣息的運轉也要輕鬆自如。


    仿若在風中搖曳的風鈴。


    第二主題變奏一,開頭部分觸鍵極其輕巧,仿佛鈴聲的逐漸消失。


    但在三句模進之間,情緒逐漸上升,雙手配合著旋律聲部的應答也給出了完全不一樣的色彩。


    整體之中踏板卻采用了一種極其誇張的處理,在這裏營造出了一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神秘感。


    這種處理方法再次讓人們大開眼界。


    會彈鋼琴的觀眾們都知道,踏板是一把雙刃劍。


    它可以讓你鋼琴的音色完美無瑕,也會讓你的音符全部稀爛,肮髒不堪。


    但沈武寰的處理卻沒有絲毫的不幹不淨。


    以上三則變奏之中,沈武寰的技巧被體現的淋漓精致,大師級的演奏技巧加上大師級的音樂處理,構建出了一出大師級的樂曲,其動聽程度宛如天籟。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敢於質疑原版曲子沒有這首動聽,因為他們已經想象不出世間還能有比這首曲子更加動聽的曲目了!


    如今坐在台上的沈武寰可以說是有如神助,仙神附體一般展現著世間難得一見的絕美演奏,台下的觀眾們卻沒有一個能夠心情平靜的。


    人們再次領略到沈武寰是一個怎樣的演奏者!


    接下來的確是讓人震驚的四五指顫音演奏。


    連續不斷的鈴聲在她右手的四五指之間徘徊,卻漸漸的增強,最終穩定下來。


    這一手四五指顫音考驗的正是童子功,也許對於專業演奏者來說,這四五指顫音並不算多麽艱深的技巧。


    但見識過沈武寰現在所能表現出來的水平,卻隻能猶如望洋興歎,根本毫無可比性!


    這首曲子的速度極其快速,即便上麵已經過去了兩個主題和三個變奏,整首曲子卻才堪堪過半。


    可沈武寰在這首曲子之中所展現出來的信息量卻多到驚人。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首《鍾聲》想要演奏出這樣的效果是比《鬼火》更難的。


    畢竟鬼火的難度是在永無止境的雙音和鬼火動機之上。


    但《鍾聲》之中,不但有鍾、還有風鈴、排鍾、豎琴、提琴等完全不同的印象效果。


    更別說即便光是鍾也各不相同。


    前半段的《鍾聲》由極遠開始,再到生活之中日常能見到的可以被稱為“鍾”的事物發出的聲音,構建出了極具畫麵感的旋律。


    但後半段的感覺卻完全和前半段不同,那種不同之處又是什麽呢?


    沈武寰將用她的琴聲來告訴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變身古典女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牡丹並收藏變身古典女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