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們聽說過有一本講古典音樂的漫畫嗎?”
“古典音樂?誰會在意那種古板的東西啊?”
“我知道我知道!”
“你竟然知道?那你把名字說出來。”
“好像是那個什麽‘幾月是你的什麽什麽’來著,哎呀,我叫不出來啦。”
“叫《四月是你的謊言》啦!快去補啊!真的很好看,才連載幾個月就已經登上排行總榜的前幾位了,人氣爆棚,作者的畫風表現力極佳,最重要連音樂的美感都表現出來了。”
“作者是誰?真是奇怪,怎麽還會有漫畫家選這種題材啊?”
“作者叫克萊采。”
“這是什麽名字?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不會是新人吧?”
“是新人,但這絕對是怪物級別的新人!作畫分鏡都非常成熟,我覺得很可能是某位大漫畫家的馬甲!”
“嘖,說的我都想了解一下了,不然豈不是顯得我跟不上潮流?對了,是在哪本雜誌上連載的,這麽火我不應該沒聽說過啊?”
“《月刊少年magazine》上麵連載的!”
“哈?月刊啊?我都是看周刊的,月刊我總是忘記買!”
“那你最好趕緊去書店看看,昨天才出了最新一話,我跑了好幾個書店才買到的。”
“但我前幾話都沒看過誒,完全搞不懂來龍去脈誒。”
“沒事,我前麵幾話都有,明天帶到學校來!”
“真的嗎?這太好了!放學我們就去書店看看!”
“嗯,好!”
“等等,還有我呢,也帶我一起去啊!”
在日本其實和一樣,想要安利小夥伴們看一部從未聽過的作品其實很難,但在剛才的對話裏,有幾個關鍵詞,可以說是安利的最高用詞!
它們分別是,高人氣、高排行、高質量。
並非所有“三高”作品都足夠的好看,但這確是一般acg愛好者們最容易被吸引的要素。
而像這樣的安利在日本已經遍地開花,促成了一派難得一見的景象。
《四謊》在日本連載已經超過四個月了,連載了共計5話(第一個月連載了兩話),剛好渲染出了整個故事最大的懸念,同時第二首樂曲《引子與回旋隨想曲》也躍然紙上。
觀眾們的期待感一下子就爆炸了!
日本最大社交版2ch上已經針對劇情展開了極其誇張的討論,每時每刻都在刷新著信息量。
“原來小薰喜歡的不是公生啊,那到底誰是女主角啊?”
“你到底看沒看漫畫名稱啊?《君噓》的意思你還不懂嗎?”
“這才5話,誰知道這個標題起的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心疼小椿,一上來就被ntr,她一定特別特別喜歡公生。”
“涼太才是奇怪好吧,明明是公生先認識的小薰,為什麽小薰會突然‘告白’,他心裏難道還沒有一點b數嗎?”
“這麽看來,接下來的劇情走向不會是,公生逐漸喜歡上了小薰,然後小薰喜歡涼太,然後小椿又喜歡公生,涼太雖然看上去很自豪小薰的‘表白’,但實際上並沒有和小薰確立關係,可能他本質上喜歡的是小椿,畢竟兩個人都是運動部的嘛。”
“我不要啊,這種狗血四角戀怎麽可以!我不相信!”
“按照當前的已知的情報,這種故事走向是最經典,也最不容易失誤的啦,畢竟作者還是新人嘛。”
“哼,新人,你們還太年輕了,這作畫,這劇情,這懸念布製,你告訴我是新人,我一萬個不相信!”
“對啊,現在就有不少個大型疑問浮出水麵了,‘公生的媽媽為什麽會出現?’‘公生聽不到聲音到底是經曆了什麽?’‘標題之中的謊言,到底是四個人誰說的?’,當然還有最最最最大的謎題,這故事裏的音樂到底是誰作的?”
眾網友對於上麵這位提出的疑問感同身受,同樣最後一個問題,也是很多人關心的一個問題,但畢竟兩個圈子實在差別太大,一時間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終於,當帖子刷到不知道多少層的時候,有這樣一個評論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哇,終於有一個把話題往這邊帶的人了呢,我可不經常看漫畫,畢竟漫畫的分鏡都是斷裂的,看起來比較頭疼,之所以會關注這本漫畫,可全是因為彩頁上麵說的第一本古典音樂題材漫畫,全部曲目真實授權,這可不得了,漫畫家也可以和古典音樂界的紳士們扯上關係嗎?”
這人一看就不是真正的acg愛好者,完全不知道紳士這個詞在圈子裏有著特殊的含義,馬上下麵就有人嬉鬧了起來。
“我很想吐槽這個‘紳士’,但我忍住了,快誇我!”
“切,你這個變態紳士!”
“哈哈哈,榮幸之至!”
當然更多的人則在詢問事情的真相。
“看來這位小哥一定知道一些內幕,吾輩正期待著你的回複。”
“快點啊,我等不及了,網上根本查不到這些曲子的信息,看來這些搜索引擎要淘汰掉了!”
“求真相啊!”
終於,這位發帖人回複了。
“感謝樓上幾位的暖貼,我的本職工作是古典樂器行裏的銷售,所以對古典音樂有一定的了解,漫畫中一共出現了三首曲子分別是《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小星星變奏曲》和最近剛剛更新的《引子與回旋隨想曲》,既然這個漫畫在宣傳的時候就說明了有作曲家授權,那麽想來講談社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撒謊欺騙讀者,可我搜索之後,卻並沒有找到這三首曲子,這讓我非常困惑,相信也有很多讀者跟我有相同的感受。”
“我去,話能不能別說一半,我是有這種感受,但我更想知道真相是什麽!”
“對啊,快說啊!”
發帖人並沒有直說,而是賣了個關子。
“這裏我多嘴問一下,你們平日裏用的都是什麽搜索引擎?”
下麵雖有謾罵的,但總歸還是有人在認真回複。
“穀狗。”
“雅搜。”
“雲索。”
...
等等一大串的搜索引擎被發了出來。
當所有人都在等待揭曉謎底的時刻,但這位發帖人卻問出了第二個問題。
“請問你們聽說過千度嗎?”
“古典音樂?誰會在意那種古板的東西啊?”
“我知道我知道!”
“你竟然知道?那你把名字說出來。”
“好像是那個什麽‘幾月是你的什麽什麽’來著,哎呀,我叫不出來啦。”
“叫《四月是你的謊言》啦!快去補啊!真的很好看,才連載幾個月就已經登上排行總榜的前幾位了,人氣爆棚,作者的畫風表現力極佳,最重要連音樂的美感都表現出來了。”
“作者是誰?真是奇怪,怎麽還會有漫畫家選這種題材啊?”
“作者叫克萊采。”
“這是什麽名字?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不會是新人吧?”
“是新人,但這絕對是怪物級別的新人!作畫分鏡都非常成熟,我覺得很可能是某位大漫畫家的馬甲!”
“嘖,說的我都想了解一下了,不然豈不是顯得我跟不上潮流?對了,是在哪本雜誌上連載的,這麽火我不應該沒聽說過啊?”
“《月刊少年magazine》上麵連載的!”
“哈?月刊啊?我都是看周刊的,月刊我總是忘記買!”
“那你最好趕緊去書店看看,昨天才出了最新一話,我跑了好幾個書店才買到的。”
“但我前幾話都沒看過誒,完全搞不懂來龍去脈誒。”
“沒事,我前麵幾話都有,明天帶到學校來!”
“真的嗎?這太好了!放學我們就去書店看看!”
“嗯,好!”
“等等,還有我呢,也帶我一起去啊!”
在日本其實和一樣,想要安利小夥伴們看一部從未聽過的作品其實很難,但在剛才的對話裏,有幾個關鍵詞,可以說是安利的最高用詞!
它們分別是,高人氣、高排行、高質量。
並非所有“三高”作品都足夠的好看,但這確是一般acg愛好者們最容易被吸引的要素。
而像這樣的安利在日本已經遍地開花,促成了一派難得一見的景象。
《四謊》在日本連載已經超過四個月了,連載了共計5話(第一個月連載了兩話),剛好渲染出了整個故事最大的懸念,同時第二首樂曲《引子與回旋隨想曲》也躍然紙上。
觀眾們的期待感一下子就爆炸了!
日本最大社交版2ch上已經針對劇情展開了極其誇張的討論,每時每刻都在刷新著信息量。
“原來小薰喜歡的不是公生啊,那到底誰是女主角啊?”
“你到底看沒看漫畫名稱啊?《君噓》的意思你還不懂嗎?”
“這才5話,誰知道這個標題起的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心疼小椿,一上來就被ntr,她一定特別特別喜歡公生。”
“涼太才是奇怪好吧,明明是公生先認識的小薰,為什麽小薰會突然‘告白’,他心裏難道還沒有一點b數嗎?”
“這麽看來,接下來的劇情走向不會是,公生逐漸喜歡上了小薰,然後小薰喜歡涼太,然後小椿又喜歡公生,涼太雖然看上去很自豪小薰的‘表白’,但實際上並沒有和小薰確立關係,可能他本質上喜歡的是小椿,畢竟兩個人都是運動部的嘛。”
“我不要啊,這種狗血四角戀怎麽可以!我不相信!”
“按照當前的已知的情報,這種故事走向是最經典,也最不容易失誤的啦,畢竟作者還是新人嘛。”
“哼,新人,你們還太年輕了,這作畫,這劇情,這懸念布製,你告訴我是新人,我一萬個不相信!”
“對啊,現在就有不少個大型疑問浮出水麵了,‘公生的媽媽為什麽會出現?’‘公生聽不到聲音到底是經曆了什麽?’‘標題之中的謊言,到底是四個人誰說的?’,當然還有最最最最大的謎題,這故事裏的音樂到底是誰作的?”
眾網友對於上麵這位提出的疑問感同身受,同樣最後一個問題,也是很多人關心的一個問題,但畢竟兩個圈子實在差別太大,一時間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終於,當帖子刷到不知道多少層的時候,有這樣一個評論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哇,終於有一個把話題往這邊帶的人了呢,我可不經常看漫畫,畢竟漫畫的分鏡都是斷裂的,看起來比較頭疼,之所以會關注這本漫畫,可全是因為彩頁上麵說的第一本古典音樂題材漫畫,全部曲目真實授權,這可不得了,漫畫家也可以和古典音樂界的紳士們扯上關係嗎?”
這人一看就不是真正的acg愛好者,完全不知道紳士這個詞在圈子裏有著特殊的含義,馬上下麵就有人嬉鬧了起來。
“我很想吐槽這個‘紳士’,但我忍住了,快誇我!”
“切,你這個變態紳士!”
“哈哈哈,榮幸之至!”
當然更多的人則在詢問事情的真相。
“看來這位小哥一定知道一些內幕,吾輩正期待著你的回複。”
“快點啊,我等不及了,網上根本查不到這些曲子的信息,看來這些搜索引擎要淘汰掉了!”
“求真相啊!”
終於,這位發帖人回複了。
“感謝樓上幾位的暖貼,我的本職工作是古典樂器行裏的銷售,所以對古典音樂有一定的了解,漫畫中一共出現了三首曲子分別是《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小星星變奏曲》和最近剛剛更新的《引子與回旋隨想曲》,既然這個漫畫在宣傳的時候就說明了有作曲家授權,那麽想來講談社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撒謊欺騙讀者,可我搜索之後,卻並沒有找到這三首曲子,這讓我非常困惑,相信也有很多讀者跟我有相同的感受。”
“我去,話能不能別說一半,我是有這種感受,但我更想知道真相是什麽!”
“對啊,快說啊!”
發帖人並沒有直說,而是賣了個關子。
“這裏我多嘴問一下,你們平日裏用的都是什麽搜索引擎?”
下麵雖有謾罵的,但總歸還是有人在認真回複。
“穀狗。”
“雅搜。”
“雲索。”
...
等等一大串的搜索引擎被發了出來。
當所有人都在等待揭曉謎底的時刻,但這位發帖人卻問出了第二個問題。
“請問你們聽說過千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