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來臨?民樂和西樂的首次民間交流正式落下帷幕。”
“民樂與西洋樂器擦出的火花,一曲鋼琴二胡二重奏,引來外國記者交口稱讚。”
“新的藝術形態?民族音樂的全新道路?”
“交流會後,沈教授聯合民樂演奏家組建臨時大型民樂團,民樂交響時代即將來臨?”
一連串新聞轟炸再次將沈武寰推上了風口浪尖。
先前,成為眾矢之的的沈武寰,馬上因為這波風潮立刻再次成為香餑餑。
說到底,將自己的作品授權給漫畫雖然是個挺嚴重的黑點,但並不算什麽原則性錯誤,而這次牽頭民樂和西樂的交流則無論從各個方麵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短時間裏在網上攻擊沈武寰的人就銷聲匿跡了,轉而又開始大肆吹噓沈武寰作出的貢獻。
雖然現代人民大多數對民樂的概念並不完整,但要說一句振興民樂,那必然是眾誌成城,絕對不會有一個人說上一句不好。
在這個全球一體化的現在,任何足以形成文化遺產的藝術形式都是國家足以炫耀的資本。
即便這東西在老百姓眼中已經是個老掉牙的東西,即便消失了好像也不怎麽影響大局,但仍然不能阻止任何一絲興起的勢頭。
當天采訪的記者在文化局指示下合理的安排炒作,一方麵是提醒大家,屬於民族樂器時代的序幕已經被拉開,而另外一方麵則是告訴大家,揭開這次序幕的正是由沈武寰組建的民樂團。
“沈武寰一個西洋音樂人,怎麽又和民樂扯上關係了?她憑什麽牽頭?”
“我再不懂行也知道西洋音樂和民族音樂那完全是兩個概念啊,沈武寰厲害我知道,但她組建的民樂團又能有什麽本事呢,隔行如隔山啊!”
“又是沈武寰,怎麽跟音樂一扯上關係就是沈武寰,她隻是個人,又不是神啊!”
沒辦法啊,那些民樂大佬在自己的領域裏確實厲害無比,可你登上報紙誰認識啊?
這些人的曝光率可能比現在還在小場子裏拉曲子的藝人還低呢。
相反沈武寰就不同,用她的名頭登報,即便沒人關注,但至少熱點有了,這才是新聞報道的核心。
但新聞不能光有熱點,也得有看點,而這次新聞的看點正是這個民樂團。
民樂團能幹什麽?
“還能幹什麽,不就是演奏音樂嗎?可是那些老掉牙的東西誰要聽啊...要麽是烏央烏央像是哭喪一樣,要麽轟隆轟隆跟過年一樣,這種東西真的有必要聽嗎?”
“你這麽說我就看不過去了,就算沈武寰是行外人,但民樂團裏的人總不可能是行外人吧?他們都衰了這麽久了會不知道還演奏那種東西,他們又不是傻子!更別說還有沈武寰在呢,她黑點再怎麽多,搞音樂可從來沒出過錯。”
嘿,真是一語驚醒夢中,沈武寰的實力自然是毋庸置疑,有她監製的曲子會缺少賣點和看點?
這個真沒得黑。
所以自然而然,全民都從沈武寰的“漫畫事件”中抽出了注意力,開始關注起她所組建的民樂團到底在幹什麽,他們準備的曲子又是一首什麽樣的曲子。
交流會來得快,去的也快,在交流會之後,全員都進入了緊張的排練狀態。
針對於沈武寰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結合的方法,民樂大佬一開始是萬萬不願意的。
但實踐出真知,民樂團單獨演奏和增加了大提琴方陣之後再行演奏的差異性是做不了假的。
這成功的堵上這些老古董的嘴巴。
《梁祝》是一首標準的敘事曲,缺少了低音弦樂的梁祝就像是缺少了“十八相送”的梁祝故事一樣,缺少了那種悲傷沉積的感情。
整個故事的完整性大打折扣。
再要麵子的民樂演奏者也不得不承認增加了西洋樂器後整首曲子的完成度更高了。
最終他們不得不妥協。
“加是可以,就加這一種,隻能是這種!”
嘖,死傲嬌。
搞定了這幫傲嬌老人之後,沈武寰很自然的把互助會裏幾個缺乏上台經驗的大提琴手安插了進去,即起到了鍛煉的作用,又增加了舞台經驗,一舉多得。
沈武寰那是一點虧都不會吃的!
就這樣,緊張的排練還在繼續,可首音這邊已經到了開學的時候。
因為這會沈武寰正處在風口浪尖上,所以開學典禮為了避嫌,並沒有安排她上台表演,也算是給她省了點心,但來自其他人的問候可就多入牛毛了。
“沈教授,你們在弄什麽曲子呢,給我透露一點唄,我指定不跟別人說。”
嗬,你要是不跟別人說,我跟你一個姓。
“沈教授,民樂和西樂交流的事情你怎麽也不叫上我啊,真不夠意思。”
抱歉,沒想到您,您還是好好的做您的研究去吧。
“沈教授,我閑暇時候可一直在研究民樂啊,懂得指定是比你多,就這樣吧,請我去當個顧問,指定把這個民樂團辦的妥妥的。”
嘿,您老還是哪涼快哪待著去吧,我怕您走路都得摔著!
沈武寰雖然對這些問候在心裏都給出了極其“惡毒”的吐槽,但實際上還是用非常委婉的方法拒絕了他們。
有的人稱沈武寰瞧不起人,有的人稱她不給麵子,還有的人覺得自己肯定是沒送禮,總之這一串下來,也算是讓她心頭有些窩火。
就在她準備回自己辦公室備課的時候,轉角又遇到一個人。
那是一個看起來很麵善的中年人,好像是哪個學院的老師,見過幾次,但沒有深入交流過。
沈武寰做好吐槽的準備時,隻聽對方說道:“沈教授,我家孩子剛從首音附屬高中升上來,學校樂團現在不是剛好有空缺嘛,我就想著讓您給看看我家孩子夠不夠格進。”
這一句話可讓她回過神來了,新學期開始,上一學期結業走掉了幾個正式成員,那麽這一學期自然是要招新的,不然新學期的排練計劃就跟不上了。
不過她轉過頭來卻問道:“首音還有附屬高中啊?”
“民樂與西洋樂器擦出的火花,一曲鋼琴二胡二重奏,引來外國記者交口稱讚。”
“新的藝術形態?民族音樂的全新道路?”
“交流會後,沈教授聯合民樂演奏家組建臨時大型民樂團,民樂交響時代即將來臨?”
一連串新聞轟炸再次將沈武寰推上了風口浪尖。
先前,成為眾矢之的的沈武寰,馬上因為這波風潮立刻再次成為香餑餑。
說到底,將自己的作品授權給漫畫雖然是個挺嚴重的黑點,但並不算什麽原則性錯誤,而這次牽頭民樂和西樂的交流則無論從各個方麵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短時間裏在網上攻擊沈武寰的人就銷聲匿跡了,轉而又開始大肆吹噓沈武寰作出的貢獻。
雖然現代人民大多數對民樂的概念並不完整,但要說一句振興民樂,那必然是眾誌成城,絕對不會有一個人說上一句不好。
在這個全球一體化的現在,任何足以形成文化遺產的藝術形式都是國家足以炫耀的資本。
即便這東西在老百姓眼中已經是個老掉牙的東西,即便消失了好像也不怎麽影響大局,但仍然不能阻止任何一絲興起的勢頭。
當天采訪的記者在文化局指示下合理的安排炒作,一方麵是提醒大家,屬於民族樂器時代的序幕已經被拉開,而另外一方麵則是告訴大家,揭開這次序幕的正是由沈武寰組建的民樂團。
“沈武寰一個西洋音樂人,怎麽又和民樂扯上關係了?她憑什麽牽頭?”
“我再不懂行也知道西洋音樂和民族音樂那完全是兩個概念啊,沈武寰厲害我知道,但她組建的民樂團又能有什麽本事呢,隔行如隔山啊!”
“又是沈武寰,怎麽跟音樂一扯上關係就是沈武寰,她隻是個人,又不是神啊!”
沒辦法啊,那些民樂大佬在自己的領域裏確實厲害無比,可你登上報紙誰認識啊?
這些人的曝光率可能比現在還在小場子裏拉曲子的藝人還低呢。
相反沈武寰就不同,用她的名頭登報,即便沒人關注,但至少熱點有了,這才是新聞報道的核心。
但新聞不能光有熱點,也得有看點,而這次新聞的看點正是這個民樂團。
民樂團能幹什麽?
“還能幹什麽,不就是演奏音樂嗎?可是那些老掉牙的東西誰要聽啊...要麽是烏央烏央像是哭喪一樣,要麽轟隆轟隆跟過年一樣,這種東西真的有必要聽嗎?”
“你這麽說我就看不過去了,就算沈武寰是行外人,但民樂團裏的人總不可能是行外人吧?他們都衰了這麽久了會不知道還演奏那種東西,他們又不是傻子!更別說還有沈武寰在呢,她黑點再怎麽多,搞音樂可從來沒出過錯。”
嘿,真是一語驚醒夢中,沈武寰的實力自然是毋庸置疑,有她監製的曲子會缺少賣點和看點?
這個真沒得黑。
所以自然而然,全民都從沈武寰的“漫畫事件”中抽出了注意力,開始關注起她所組建的民樂團到底在幹什麽,他們準備的曲子又是一首什麽樣的曲子。
交流會來得快,去的也快,在交流會之後,全員都進入了緊張的排練狀態。
針對於沈武寰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結合的方法,民樂大佬一開始是萬萬不願意的。
但實踐出真知,民樂團單獨演奏和增加了大提琴方陣之後再行演奏的差異性是做不了假的。
這成功的堵上這些老古董的嘴巴。
《梁祝》是一首標準的敘事曲,缺少了低音弦樂的梁祝就像是缺少了“十八相送”的梁祝故事一樣,缺少了那種悲傷沉積的感情。
整個故事的完整性大打折扣。
再要麵子的民樂演奏者也不得不承認增加了西洋樂器後整首曲子的完成度更高了。
最終他們不得不妥協。
“加是可以,就加這一種,隻能是這種!”
嘖,死傲嬌。
搞定了這幫傲嬌老人之後,沈武寰很自然的把互助會裏幾個缺乏上台經驗的大提琴手安插了進去,即起到了鍛煉的作用,又增加了舞台經驗,一舉多得。
沈武寰那是一點虧都不會吃的!
就這樣,緊張的排練還在繼續,可首音這邊已經到了開學的時候。
因為這會沈武寰正處在風口浪尖上,所以開學典禮為了避嫌,並沒有安排她上台表演,也算是給她省了點心,但來自其他人的問候可就多入牛毛了。
“沈教授,你們在弄什麽曲子呢,給我透露一點唄,我指定不跟別人說。”
嗬,你要是不跟別人說,我跟你一個姓。
“沈教授,民樂和西樂交流的事情你怎麽也不叫上我啊,真不夠意思。”
抱歉,沒想到您,您還是好好的做您的研究去吧。
“沈教授,我閑暇時候可一直在研究民樂啊,懂得指定是比你多,就這樣吧,請我去當個顧問,指定把這個民樂團辦的妥妥的。”
嘿,您老還是哪涼快哪待著去吧,我怕您走路都得摔著!
沈武寰雖然對這些問候在心裏都給出了極其“惡毒”的吐槽,但實際上還是用非常委婉的方法拒絕了他們。
有的人稱沈武寰瞧不起人,有的人稱她不給麵子,還有的人覺得自己肯定是沒送禮,總之這一串下來,也算是讓她心頭有些窩火。
就在她準備回自己辦公室備課的時候,轉角又遇到一個人。
那是一個看起來很麵善的中年人,好像是哪個學院的老師,見過幾次,但沒有深入交流過。
沈武寰做好吐槽的準備時,隻聽對方說道:“沈教授,我家孩子剛從首音附屬高中升上來,學校樂團現在不是剛好有空缺嘛,我就想著讓您給看看我家孩子夠不夠格進。”
這一句話可讓她回過神來了,新學期開始,上一學期結業走掉了幾個正式成員,那麽這一學期自然是要招新的,不然新學期的排練計劃就跟不上了。
不過她轉過頭來卻問道:“首音還有附屬高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