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罷了,沈武寰領著自己的小輩和向音儀,向著評委鞠躬致謝。
一幹評委都露出了極其好奇的神情。
坐在最左邊的女性評委率看了看手中的選手表格驚歎道:“真是讓人驚異的演出啊,來自神秘東方國度的沈,請你介紹一下自己的歌曲。”
她剛說完才想起自己用的是母語,轉而又不知道對方是否擅長英語,一時間顯得有些尷尬。
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主辦方並沒有安排華語翻譯。
更甚者主辦方當初根本沒有考慮會有華裔來參加這次的比賽,沈武寰的出現完全變成了一個“意外”。
但這種尷尬很快被沈武寰破解了。
她用流利的德語介紹道:“很高興來到德國參加這次的比賽,我叫沈武寰,在實驗音樂的道路上算是個晚輩,今天帶來的這首歌曲是吸收了我們本國獨有的民族音樂唱法和西方不少特殊唱法創造出來的,希望能夠得到各位評委的斧正。”
“哦,天呐,你的德語說的可真好。”女性評委驚訝的捂著嘴,轉而又笑道:“你這首歌的內容我已經清晰的感受到了,跌宕起伏的情緒配合上你獨特的唱法,確實讓我大開眼界,希望之後我們可以好好交流一下。”
沈武寰笑著點頭。
這時旁邊的向音儀湊到沈武寰身邊問道:“沈教授,這位女士是什麽評價?”
沈武寰轉頭小聲道:“她說我們之後可以交流一下。”
向音儀愣了愣...我去,評委要和選手交流?
這...
這應該算是很高的評價了吧?
正當向音儀還在那愣神的時候,輪到卡斯緹娜發言了,她正好坐在女性評委的旁邊。
“沈,你今天的演唱讓我大開眼界,對於東方大國的音樂我們一直知之甚少,但從你今天帶來的歌中,我們卻也看到了很多新鮮的東西。”
接著卡斯緹娜和身旁的幾位評委互換了一下微笑繼續道:“相信在座的幾位評委也對你今天的演唱非常感興趣,甚至有些人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看看那裏特有的音樂情懷。”
“我知道你在影射我,說實話,要不是你在這裏打岔,我剛才就定好了明天的機票了。”坐在最右側的一位老先生相當配合的打趣,引來了幾位評委的歡笑。
“塔特尼諾夫先生,恐怕你明天還走不了,你忘記後天還有特別準備的宴會了嗎?”卡斯緹娜可不給他麵子。
名叫塔特尼諾夫的俄國老先生一拍腦門,“嘿,你不說我還真忘記了,那隻能等之後有時間再去了。”
“塔特尼諾夫先生,您來之前一定要和我聯係,好讓我盡盡地主之誼。”沈武寰很輕鬆的插入了話題。
“一定,一定。”塔特尼諾夫哈哈大笑起來。
眼前的這一幕完全把後台正在等待的參賽選手都看傻眼了...
“這還是評委點評環節嗎?那個不苟言笑的塔特尼諾夫先生竟然笑得如此張揚?”
“還有那位霍夫曼女士,剛才她點評我的時候可沒留麵子,現在這樣子完全是老友見麵吧?她們之前就認識?”
“等等,你們幾個評委竟然在現場和參賽選手交換聯係方式?這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這也算是好事。”
“怎麽說?都這樣了還能叫好事?”
“至少說明她們之前根本不認識啊。”
“...”
當沈武寰和幾位評委“聊完天”,離開舞台之後,一些參賽選手還根本沒有想通這個來的女孩到底施展了什麽魔法,能夠跟這幾位評委談笑風生。
她又不是妮娜那樣的遠古大神,何德何能?
對於這樣的問題,向音儀和幾個小輩也都沒有想通。
按理來說,評委是一個相當中立的職位,無論是哪種比賽,評委都不能夠和任何一個參賽選手露出過多的親密表情,這是必然的情況。
但為什麽對沈武寰就這麽特殊?
對於這個問題,沈武寰很輕易的解答了出來,“並不是她們對我表現親密,而是對於我們國家的唱法表現的親密,對於她們那樣的音樂人,行走在世界之中,見過的和聽過的音樂種類多到數不清,但我們國家的音樂她們卻很難接觸到,這就是為什麽她們會對我充滿興趣的原因。”
“您這首歌裏麵融合了很戲種和民族的唱腔,但曲調卻又不是戲曲的,至少在我看來,覺得...”
這次來德最小的一位樂師有些怯生生的說著,卻又有些說不下去了。
原因嘛,沈武寰自然知道。
“是不是覺得這個曲調和唱腔加在一起顯得有些滑稽?”
那位小樂師尷尬的愣了一下後,點了點頭。
而其他的人此時就算不說話,但光看她們的表情也知道,恐怕腦子裏的想法也是相同的。
沈武寰並沒有第一時間解釋,反而問道:“你們對實驗音樂有什麽看法?”
向音儀第一個道:“就是很神神叨叨的那種。”
幾個小輩也接連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卻都和向音儀的感想差不多。
沈武寰搖搖頭,“神神叨叨確實是實驗音樂給人帶來的表象,但追其核心實驗音樂是相對商業音樂來講的。”
“商業音樂有內核,無論是追求情愛,訴說愁苦,它們都是作者的一種表達自我訴求的方式,當然更多的是引起聽眾的共鳴以達到商業目的,作者並不一定要有類似的感悟和體驗就可以創作商業音樂。”
“但實驗音樂卻完全摒棄了商業目的,很多實驗音樂完全是有感而發的,喜歡的人自然而然會喜歡,不喜歡的人就會覺得很神經質,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因為它本來就不是為誰作的歌。”
幾個小輩聽得懵懵懂懂,但沈武寰卻也不再解釋了。
畢竟實驗音樂這種東西是非常核心向的,即便別人再怎麽安利,會聽的人仍然會聽,不會聽的人仍然不會去聽。
就在這時,那位名叫妮娜的德國女士走向了沈武寰。
而沈武寰也看到了對方,並向她點頭示意。
“你好,我是妮娜·哈根,很高興認識一朋友。”
一幹評委都露出了極其好奇的神情。
坐在最左邊的女性評委率看了看手中的選手表格驚歎道:“真是讓人驚異的演出啊,來自神秘東方國度的沈,請你介紹一下自己的歌曲。”
她剛說完才想起自己用的是母語,轉而又不知道對方是否擅長英語,一時間顯得有些尷尬。
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主辦方並沒有安排華語翻譯。
更甚者主辦方當初根本沒有考慮會有華裔來參加這次的比賽,沈武寰的出現完全變成了一個“意外”。
但這種尷尬很快被沈武寰破解了。
她用流利的德語介紹道:“很高興來到德國參加這次的比賽,我叫沈武寰,在實驗音樂的道路上算是個晚輩,今天帶來的這首歌曲是吸收了我們本國獨有的民族音樂唱法和西方不少特殊唱法創造出來的,希望能夠得到各位評委的斧正。”
“哦,天呐,你的德語說的可真好。”女性評委驚訝的捂著嘴,轉而又笑道:“你這首歌的內容我已經清晰的感受到了,跌宕起伏的情緒配合上你獨特的唱法,確實讓我大開眼界,希望之後我們可以好好交流一下。”
沈武寰笑著點頭。
這時旁邊的向音儀湊到沈武寰身邊問道:“沈教授,這位女士是什麽評價?”
沈武寰轉頭小聲道:“她說我們之後可以交流一下。”
向音儀愣了愣...我去,評委要和選手交流?
這...
這應該算是很高的評價了吧?
正當向音儀還在那愣神的時候,輪到卡斯緹娜發言了,她正好坐在女性評委的旁邊。
“沈,你今天的演唱讓我大開眼界,對於東方大國的音樂我們一直知之甚少,但從你今天帶來的歌中,我們卻也看到了很多新鮮的東西。”
接著卡斯緹娜和身旁的幾位評委互換了一下微笑繼續道:“相信在座的幾位評委也對你今天的演唱非常感興趣,甚至有些人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看看那裏特有的音樂情懷。”
“我知道你在影射我,說實話,要不是你在這裏打岔,我剛才就定好了明天的機票了。”坐在最右側的一位老先生相當配合的打趣,引來了幾位評委的歡笑。
“塔特尼諾夫先生,恐怕你明天還走不了,你忘記後天還有特別準備的宴會了嗎?”卡斯緹娜可不給他麵子。
名叫塔特尼諾夫的俄國老先生一拍腦門,“嘿,你不說我還真忘記了,那隻能等之後有時間再去了。”
“塔特尼諾夫先生,您來之前一定要和我聯係,好讓我盡盡地主之誼。”沈武寰很輕鬆的插入了話題。
“一定,一定。”塔特尼諾夫哈哈大笑起來。
眼前的這一幕完全把後台正在等待的參賽選手都看傻眼了...
“這還是評委點評環節嗎?那個不苟言笑的塔特尼諾夫先生竟然笑得如此張揚?”
“還有那位霍夫曼女士,剛才她點評我的時候可沒留麵子,現在這樣子完全是老友見麵吧?她們之前就認識?”
“等等,你們幾個評委竟然在現場和參賽選手交換聯係方式?這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這也算是好事。”
“怎麽說?都這樣了還能叫好事?”
“至少說明她們之前根本不認識啊。”
“...”
當沈武寰和幾位評委“聊完天”,離開舞台之後,一些參賽選手還根本沒有想通這個來的女孩到底施展了什麽魔法,能夠跟這幾位評委談笑風生。
她又不是妮娜那樣的遠古大神,何德何能?
對於這樣的問題,向音儀和幾個小輩也都沒有想通。
按理來說,評委是一個相當中立的職位,無論是哪種比賽,評委都不能夠和任何一個參賽選手露出過多的親密表情,這是必然的情況。
但為什麽對沈武寰就這麽特殊?
對於這個問題,沈武寰很輕易的解答了出來,“並不是她們對我表現親密,而是對於我們國家的唱法表現的親密,對於她們那樣的音樂人,行走在世界之中,見過的和聽過的音樂種類多到數不清,但我們國家的音樂她們卻很難接觸到,這就是為什麽她們會對我充滿興趣的原因。”
“您這首歌裏麵融合了很戲種和民族的唱腔,但曲調卻又不是戲曲的,至少在我看來,覺得...”
這次來德最小的一位樂師有些怯生生的說著,卻又有些說不下去了。
原因嘛,沈武寰自然知道。
“是不是覺得這個曲調和唱腔加在一起顯得有些滑稽?”
那位小樂師尷尬的愣了一下後,點了點頭。
而其他的人此時就算不說話,但光看她們的表情也知道,恐怕腦子裏的想法也是相同的。
沈武寰並沒有第一時間解釋,反而問道:“你們對實驗音樂有什麽看法?”
向音儀第一個道:“就是很神神叨叨的那種。”
幾個小輩也接連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卻都和向音儀的感想差不多。
沈武寰搖搖頭,“神神叨叨確實是實驗音樂給人帶來的表象,但追其核心實驗音樂是相對商業音樂來講的。”
“商業音樂有內核,無論是追求情愛,訴說愁苦,它們都是作者的一種表達自我訴求的方式,當然更多的是引起聽眾的共鳴以達到商業目的,作者並不一定要有類似的感悟和體驗就可以創作商業音樂。”
“但實驗音樂卻完全摒棄了商業目的,很多實驗音樂完全是有感而發的,喜歡的人自然而然會喜歡,不喜歡的人就會覺得很神經質,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因為它本來就不是為誰作的歌。”
幾個小輩聽得懵懵懂懂,但沈武寰卻也不再解釋了。
畢竟實驗音樂這種東西是非常核心向的,即便別人再怎麽安利,會聽的人仍然會聽,不會聽的人仍然不會去聽。
就在這時,那位名叫妮娜的德國女士走向了沈武寰。
而沈武寰也看到了對方,並向她點頭示意。
“你好,我是妮娜·哈根,很高興認識一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