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中午, 花穎給喬依之回過來消息說自己和男朋友29號下午有時間, 大家可以一起去學校後街吃飯。
喬依之回複了一個微信自帶小表情裏麵的ok。
花穎看到那個表情, 她感覺自己在跟老師對話一樣。
十六歲的小朋友, 怎麽一點都不軟萌呢?跟她在網上看到的00後的對話方式完全不一樣。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畢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個人如果太注重長袖善舞、八麵玲瓏,那麽他勢必在專業研究方麵投放的精力要比別人少一些。
反之, 像喬依之這樣不去刻意拉攏別人、營銷關係的人,自然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搞科研。
花穎歎了口氣,要知道在昨天之前,她還不會把‘搞科研’三個字安在兩個十六歲的小朋友身上啊。
“現在的小孩子真的越來越厲害了, 我再不好好學連他們背影都看不到了。”
好不容易能來一趟圖書館,喬依之跟李聞風都在裏麵窩了一天。
兩人對自己的未來都有了大概的規劃, 不出意外的話, 這輩子他們都會研究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
因此, 他們的未來是嶄新的, 同時, 前途也是不可預估的。
當天下午五點半,實驗中學來的帶隊老師給兩人打了電話。
“明天就出成績和排名了, 這些天你們學業繁忙。老師也沒來打擾你們, 今晚不如咱們在學校外下館子吧。”
喬依之接電話回來, 在李聞風麵前的桌麵上點了點。
他很快會意的收拾書包,跟喬依之一起出門。
“魯老師叫我們出去吃飯。”
李聞風說:“走吧,我記得科大外麵也有幾家店味道不錯的, 就是不知道現在到底開沒開。”
當年他跟著陳老來科大交流的時候,已經是自己讀研階段的事情了。
算算距離現在至少六七年,那些店鋪很可能還沒開業。
不像後街,這是科大‘傳承’的一部分。
兩人一邊說一邊走,很快就到了學校門口,便看到魯老師背著自己的大畫板站在那兒,襯衣上帶著些不小心染上去的顏料。
魯俊才老師一見到他們倆,就招招手:“依之,聞風,這邊。”
“魯老師好。”
“你們看起來精氣神不錯,這次決賽寫的怎麽樣?”
兩人很默契的同時開口。
李聞風:“還行。”
喬依之:“挺好的。”
李聞風是習慣謙虛,他這人外表張揚,實則內斂,一般不會情緒外漏。
每每月考、期末考完,夏誠問他考的怎麽樣,李聞風都是一句‘還行’。
後來,夏誠便把他這的‘還行’理解為‘第一穩了’。
至於其他情緒,比如緊張、失落、難過,從李聞風那張臉上也隻能讀出‘老子不在乎’。除非是極度悲傷,不然旁人很難清楚他的情緒。
而喬依之就不一樣了,她喜歡有一說一,考得好就是考得好,不好就是不好。
這回她說‘挺好的’,那就是真的穩了。
魯老師今兒早接到了自家學校教務處主任的電話,主任苦口婆心的給他說了一大堆‘一定要注意兩個孩子的情緒,不要給他們壓力’‘如果他們表情失落,你就說考不好沒什麽的,機會還多著呢’……
這話讓魯老師心裏沉甸甸的,他很害怕自己安慰不好。
哪知道倆學生完全不需要安慰,甚至主動跟他討論吃什麽……
吃飯間,這倆學生還說他們認識了科大的一位學姐,打算29號中午跟她一起吃飯。
魯俊才:“……”
不行了,他覺得需要心理安慰的人是自己才對。這倆學生心態好的不能再好了。
但最後送兩人到宿舍樓下的時候,魯老師還是開了口:“你們……嗯,放寬心,不要把成績排名看得太重,無論結果怎麽樣,老師都以你們為傲。”
喬依之和李聞風齊齊沉默著。
最後還是喬依之笑著說:“老師你放心,我們不緊張。”
“……哦。”
第二天早上九點半,所有人都按照要求,穿著自己學校的校服到了之前通知的科院小禮堂門口。
大學校園裏出現長相稚嫩的學生不稀奇,但出現一堆穿校服的中學生,大家還是會多看兩眼的。
不過,僅僅隻是多看幾眼。
已經跟大家相處了七天的老師拿起話筒,說:“同學們不要堵在門口,自己隨便找座位坐;各學校的帶隊老師,請坐在後麵的帶隊老師席位。桌麵上給大家準備了此次‘語文報杯暨科大夏令營’的小紀念品,希望大家喜歡。”
十點鍾整。
所有人落座完畢,主持人在台上宣布:“語文報杯暨科大夏令營閉幕式,正式開始!經過為期九天的相處……接下來,第一環節,有請語文報杯主編楊女士上台講話。”
興許是知道大家都很緊張的期待著成績,前麵幾輪講話時間都很短。
很快就到了第三環節,成績排名公布。
主持人站在台上,她後麵的多媒體背景牆已經發生了變化,成了一張紅榜的樣子。
此刻,台下所有的老師和學生們都緊張起來。
主持人也不賣關子,直接說:“此次高中組總決賽成績第一名,是來自景寧市實驗中學高一一班的喬依之同學!”
同時,紅榜上呈現了金色的館閣體。
【第一名,喬依之,複賽成績97.9,決賽成績99.1,總成績197分。】
台下一陣唏噓,雖然說大家對喬依之同學的實力已經有所了解,但看到她這個逆天的成績,所有感慨的話匯聚到嘴邊,隻剩下一句:“不是人啊。”
長發及腰的陳橙同學今兒把頭發挽了起來,用發圈盤在腦後,比以往多了一分幹練。
她到的時候,喬依之和李聞風還沒來,原本她想給他們倆占個座位。
但麵對其他同學問話‘請問這兒有人嗎’,她又緊張的說不出來‘有人’,最後隻能看著幾分鍾後到來的喬依之他們坐在了第三排。
陳橙偏過頭,能看到李聞風笑著給喬依之道喜。
她抿了抿唇,原本她也想當麵感謝喬同學,順便第一時間給她賀喜的。她真的從這個遇事不驕不躁,也不會看不起她的同學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陳橙想,不管這次結果好不好,她都會仔細記著喬依之最初給她的鼓勵。
要不是那份鼓勵,她的成績肯定會被自卑、失望所影響。以後再麵對這種陌生的大場合,說不定還會更緊張。
她……是真的膽小啊。
但因為喬依之對自己的影響,陳橙現在去回顧在科大的九天,她覺得一切都是美好的。
科大校園很美、食堂的飯也好吃,就連一個人走那條從教室回寢室的路,都好像不再孤單了。
陳橙因為不善言辭,在班裏受到同學排擠,她其實從不覺得上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但因為性格軟弱,她也不敢跟非常看重她成績的爸媽提這件事。
爸媽很愛她她知道,但陳橙也明白,她的在校成績不僅是自己的命根子,還是爸媽的命根子。
所以,她必須按部就班的讀書上課,考個好大學來給爸媽掙麵子。
在來科大之前,陳橙一直覺得自己讀書就是為了給爸媽掙麵子的。
但現在,她覺得自己像一個一直走在黑夜裏的旅人突然看到了光明。她好像突然明白了讀書、讀大學的意義。
麵子什麽都是次要的。
努力讀書是為了能遇到更好的人。遇到那些可以包容你的‘耿直’,不會因為你的天真、不善交際而嘲笑你、孤立你的人;遇到那些自己可以從其言談舉止中受到啟發,更加努力著的人。
這就是此次陳橙的作文內容。
——關於成長、關於學習、關於人際交往、關於父母那隱藏在嚴厲外表下的期待兒女更優秀但卻不被孩子理解的討論。
這次陳橙的總分是高中組第四名。
其實她這次決賽作文成績是第三名,但因為複賽成績比較低,所以總分第四,但也拿到了國二的好名次。
十幾年後,成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的陳橙因為班裏培養出了一名文科狀元,並且全班學生均上985分數線,而收到了本地媒體的采訪。
她提到了十幾年前自己獲得語文報杯國二的那篇文章,麵對鏡頭笑著說:“我就是一直鼓勵我的學生們努力、再努力一點,像更優秀的人看齊。現在,我想給當時的作文上再添一句話,努力讀書不僅僅可以遇到更好的人,還能讓自己的未來有更多選擇。”
記者問:“更多選擇是指?”
“比如我,現在選擇當老師,鼓勵更多的孩子去實現夢想。而……當時影響我最深的那位……朋友吧,她現在……”
記者:“您那位朋友現在怎麽了?”
陳橙說:“她現在很厲害,我看到她的文章在國際上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她沒說,那位朋友去年就憑借一個國家上最頂尖的獎項,被書寫進小學課本了。這樣的話,指代就太明顯了。
記者聽到‘文章’兩個字,以為是跟自己同行的文學工作者,便沒有多問,一場簡短的采訪到此結束。
而此刻,坐在後排教師組的魯俊才老師目瞪口呆的看著自家學校兩名學生站在台上領獎。
科院的院長擔任頒獎嘉賓,給兩名國一、省一的同學頒獎。
科大的院長說:“我仔細看了兩位同學從複賽到決賽的文章,每一篇都很有新意,有書寫技巧,卻又沒有濃重的匠氣,反而讀了讓人情不自禁的陷進去。很好、非常好,你們拿這個國家一等獎,實至名歸。”
兩人下台後,魯老師聽到旁邊有老師小聲討論:“這個實驗中學也太強了吧,僅有的兩國一都在他們那兒……”
“別說了,我們學生告訴我,這倆學生在之前日常表現,從來都是數一數二的。你們看那些大學教授,看他們倆的眼神都泛著光,一會兒肯定能拿到保送名額。”
“也不知道他們的帶隊老師是誰,能指導出這樣的學生,我好想跟這位老師交流一下。”
老師們說話時沒有壓低聲音,估計都是想結個善緣。
大家互相交流交流經驗。
魯俊才:“……”瑟瑟發抖。
他隻是個教美術的,這些天來遊走在科大的各個角落寫生,完全都不知道學生們的事情啊!
等到頒獎結束,總編上台發表了結束語後,喬依之和李聞風來到魯老師旁邊。
所有的老師們才發現,原來坐在最中間的,身上文藝氣息十足的老師,居然是兩位國一的老師?!
一位外省的老師直接來了句:“看到魯老師這波瀾不驚的神色,我就覺得特別佩服。果然,隻有您這樣淡泊名利的,才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學生。”
魯老師百口難辯。
眼看著其他老師都要過來誇他,魯老師趕緊說:“不不不,各位老師誤會了,我不是語文老師,我就是一教美術的,他們倆的班主任帶兩個班的課,快期末了走不開,這才讓我來照顧學生的。”
主要是老包覺得自己就算來了,也指導不了多少東西。
學生太強了,他這個當老師的也很無奈啊。
其他老師們:“……”
魯老師見他們不信,打開自己的筆記本,裏麵純白的紙張上畫了不少速寫。
其他老師:“……”
還不等老師們圍著問喬依之和李聞風到底是怎麽寫的作文,科大那邊的一位男老師就走了過來,邀請三位去辦公室詳談。
“我們可以說說直接保送的事情。”
其他老師:“……”保送啊。
還不等他們羨慕完,那些教授又來了幾位,說:“直接去科大辦公室不合適吧?我們大學也想給兩位同學提供保送機會。”
“我們學校也是。”
其他老師:“……”這氛圍,太讓人窒息了。
看著魯老師帶著倆學生跟眾老師出門去另外一個教室‘詳談’,他們麵麵相覷後,一個個留下了羨慕的淚水。
有人小聲說:“下次咱們試著派美術老師來帶隊?聽說搞藝術的老師身上靈感比較多,說不定能激發學生的創作力呢!”
“……”這可真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至於費蘋,當她看到李聞風成績的時候,整個人都震驚了。
夏令營之前,她的班主任千方百計的問到了自己的複賽成績,據說是高中組第二名。
因此,她百般驕傲,認為自己這回肯定是國一。此前她跟李聞風分到同一組,她還覺得有些欺負同學,費蘋自信的覺得自己應該跟喬依之分到一組比拚才對。
就算那七天的日常比賽她屢戰屢敗,她骨子裏還是覺得李聞風不如自己。
畢竟成績可以說明一切。
她可是高中組複賽全國第二名呢。
哪想到,李聞風的成績為【第二名,李聞風,複賽成績97.9,決賽成績98.7,總成績196.6分。】
費蘋做夢都沒想到,李聞風複賽跟喬依之成績一樣,並列第一。
而她92.1的成績,確實是排在第二的。但跟第一相差十萬八千裏。
這回決賽,費蘋雖然也拿到了國二的名次,但卻是國二的尾巴,總成績沒有她一開始瞧不起的怯懦的陳橙高。
保送自然與她無緣。
班主任說,語文報杯那邊編輯說了,要不是費蘋複賽成績很高,這次決賽總分指不定就落到國三去了。
而陳橙這邊,雖然同樣沒拿到保送名額,但卻被另外一位卷發女老師看中,給了她三十分降分錄取的合約。
其學校排名雖然不如科大高,但那所學校文學院在全國都很出名。陳橙做夢都想去!
這簡直是意外之喜了。
費蘋原本以為陳橙在回去路上會嘲諷自己、貶低自己,哪想到陳橙坐火車途中還在寫作業、刷數學題。
費蘋看了她半天,主動開口:“你都拿到了加分,怎麽還寫題?”
陳橙放下筆,抬起頭來,說:“可能是因為喬同學和李同學都能拿到科大保送了,也依然還在努力……雖然說他們沒簽保送合約,但這肯定是因為他們有更高的夢想。”
費蘋早在出成績、頒獎的時候就喪失了跟李聞風和喬依之比的信心。
能讓科院院長誇讚的文章,質量得多高啊。
她聽了陳橙的話後很不解:“那跟你學習有什麽關係?”
這些話讓陳橙之前麵對費蘋的自卑和怯懦完全消散,她說:“我也想像他們一樣,在追夢的過程中,一直奔跑啊。”
她說,“我不會停下來的。”
喬依之回複了一個微信自帶小表情裏麵的ok。
花穎看到那個表情, 她感覺自己在跟老師對話一樣。
十六歲的小朋友, 怎麽一點都不軟萌呢?跟她在網上看到的00後的對話方式完全不一樣。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畢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個人如果太注重長袖善舞、八麵玲瓏,那麽他勢必在專業研究方麵投放的精力要比別人少一些。
反之, 像喬依之這樣不去刻意拉攏別人、營銷關係的人,自然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搞科研。
花穎歎了口氣,要知道在昨天之前,她還不會把‘搞科研’三個字安在兩個十六歲的小朋友身上啊。
“現在的小孩子真的越來越厲害了, 我再不好好學連他們背影都看不到了。”
好不容易能來一趟圖書館,喬依之跟李聞風都在裏麵窩了一天。
兩人對自己的未來都有了大概的規劃, 不出意外的話, 這輩子他們都會研究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
因此, 他們的未來是嶄新的, 同時, 前途也是不可預估的。
當天下午五點半,實驗中學來的帶隊老師給兩人打了電話。
“明天就出成績和排名了, 這些天你們學業繁忙。老師也沒來打擾你們, 今晚不如咱們在學校外下館子吧。”
喬依之接電話回來, 在李聞風麵前的桌麵上點了點。
他很快會意的收拾書包,跟喬依之一起出門。
“魯老師叫我們出去吃飯。”
李聞風說:“走吧,我記得科大外麵也有幾家店味道不錯的, 就是不知道現在到底開沒開。”
當年他跟著陳老來科大交流的時候,已經是自己讀研階段的事情了。
算算距離現在至少六七年,那些店鋪很可能還沒開業。
不像後街,這是科大‘傳承’的一部分。
兩人一邊說一邊走,很快就到了學校門口,便看到魯老師背著自己的大畫板站在那兒,襯衣上帶著些不小心染上去的顏料。
魯俊才老師一見到他們倆,就招招手:“依之,聞風,這邊。”
“魯老師好。”
“你們看起來精氣神不錯,這次決賽寫的怎麽樣?”
兩人很默契的同時開口。
李聞風:“還行。”
喬依之:“挺好的。”
李聞風是習慣謙虛,他這人外表張揚,實則內斂,一般不會情緒外漏。
每每月考、期末考完,夏誠問他考的怎麽樣,李聞風都是一句‘還行’。
後來,夏誠便把他這的‘還行’理解為‘第一穩了’。
至於其他情緒,比如緊張、失落、難過,從李聞風那張臉上也隻能讀出‘老子不在乎’。除非是極度悲傷,不然旁人很難清楚他的情緒。
而喬依之就不一樣了,她喜歡有一說一,考得好就是考得好,不好就是不好。
這回她說‘挺好的’,那就是真的穩了。
魯老師今兒早接到了自家學校教務處主任的電話,主任苦口婆心的給他說了一大堆‘一定要注意兩個孩子的情緒,不要給他們壓力’‘如果他們表情失落,你就說考不好沒什麽的,機會還多著呢’……
這話讓魯老師心裏沉甸甸的,他很害怕自己安慰不好。
哪知道倆學生完全不需要安慰,甚至主動跟他討論吃什麽……
吃飯間,這倆學生還說他們認識了科大的一位學姐,打算29號中午跟她一起吃飯。
魯俊才:“……”
不行了,他覺得需要心理安慰的人是自己才對。這倆學生心態好的不能再好了。
但最後送兩人到宿舍樓下的時候,魯老師還是開了口:“你們……嗯,放寬心,不要把成績排名看得太重,無論結果怎麽樣,老師都以你們為傲。”
喬依之和李聞風齊齊沉默著。
最後還是喬依之笑著說:“老師你放心,我們不緊張。”
“……哦。”
第二天早上九點半,所有人都按照要求,穿著自己學校的校服到了之前通知的科院小禮堂門口。
大學校園裏出現長相稚嫩的學生不稀奇,但出現一堆穿校服的中學生,大家還是會多看兩眼的。
不過,僅僅隻是多看幾眼。
已經跟大家相處了七天的老師拿起話筒,說:“同學們不要堵在門口,自己隨便找座位坐;各學校的帶隊老師,請坐在後麵的帶隊老師席位。桌麵上給大家準備了此次‘語文報杯暨科大夏令營’的小紀念品,希望大家喜歡。”
十點鍾整。
所有人落座完畢,主持人在台上宣布:“語文報杯暨科大夏令營閉幕式,正式開始!經過為期九天的相處……接下來,第一環節,有請語文報杯主編楊女士上台講話。”
興許是知道大家都很緊張的期待著成績,前麵幾輪講話時間都很短。
很快就到了第三環節,成績排名公布。
主持人站在台上,她後麵的多媒體背景牆已經發生了變化,成了一張紅榜的樣子。
此刻,台下所有的老師和學生們都緊張起來。
主持人也不賣關子,直接說:“此次高中組總決賽成績第一名,是來自景寧市實驗中學高一一班的喬依之同學!”
同時,紅榜上呈現了金色的館閣體。
【第一名,喬依之,複賽成績97.9,決賽成績99.1,總成績197分。】
台下一陣唏噓,雖然說大家對喬依之同學的實力已經有所了解,但看到她這個逆天的成績,所有感慨的話匯聚到嘴邊,隻剩下一句:“不是人啊。”
長發及腰的陳橙同學今兒把頭發挽了起來,用發圈盤在腦後,比以往多了一分幹練。
她到的時候,喬依之和李聞風還沒來,原本她想給他們倆占個座位。
但麵對其他同學問話‘請問這兒有人嗎’,她又緊張的說不出來‘有人’,最後隻能看著幾分鍾後到來的喬依之他們坐在了第三排。
陳橙偏過頭,能看到李聞風笑著給喬依之道喜。
她抿了抿唇,原本她也想當麵感謝喬同學,順便第一時間給她賀喜的。她真的從這個遇事不驕不躁,也不會看不起她的同學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陳橙想,不管這次結果好不好,她都會仔細記著喬依之最初給她的鼓勵。
要不是那份鼓勵,她的成績肯定會被自卑、失望所影響。以後再麵對這種陌生的大場合,說不定還會更緊張。
她……是真的膽小啊。
但因為喬依之對自己的影響,陳橙現在去回顧在科大的九天,她覺得一切都是美好的。
科大校園很美、食堂的飯也好吃,就連一個人走那條從教室回寢室的路,都好像不再孤單了。
陳橙因為不善言辭,在班裏受到同學排擠,她其實從不覺得上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但因為性格軟弱,她也不敢跟非常看重她成績的爸媽提這件事。
爸媽很愛她她知道,但陳橙也明白,她的在校成績不僅是自己的命根子,還是爸媽的命根子。
所以,她必須按部就班的讀書上課,考個好大學來給爸媽掙麵子。
在來科大之前,陳橙一直覺得自己讀書就是為了給爸媽掙麵子的。
但現在,她覺得自己像一個一直走在黑夜裏的旅人突然看到了光明。她好像突然明白了讀書、讀大學的意義。
麵子什麽都是次要的。
努力讀書是為了能遇到更好的人。遇到那些可以包容你的‘耿直’,不會因為你的天真、不善交際而嘲笑你、孤立你的人;遇到那些自己可以從其言談舉止中受到啟發,更加努力著的人。
這就是此次陳橙的作文內容。
——關於成長、關於學習、關於人際交往、關於父母那隱藏在嚴厲外表下的期待兒女更優秀但卻不被孩子理解的討論。
這次陳橙的總分是高中組第四名。
其實她這次決賽作文成績是第三名,但因為複賽成績比較低,所以總分第四,但也拿到了國二的好名次。
十幾年後,成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的陳橙因為班裏培養出了一名文科狀元,並且全班學生均上985分數線,而收到了本地媒體的采訪。
她提到了十幾年前自己獲得語文報杯國二的那篇文章,麵對鏡頭笑著說:“我就是一直鼓勵我的學生們努力、再努力一點,像更優秀的人看齊。現在,我想給當時的作文上再添一句話,努力讀書不僅僅可以遇到更好的人,還能讓自己的未來有更多選擇。”
記者問:“更多選擇是指?”
“比如我,現在選擇當老師,鼓勵更多的孩子去實現夢想。而……當時影響我最深的那位……朋友吧,她現在……”
記者:“您那位朋友現在怎麽了?”
陳橙說:“她現在很厲害,我看到她的文章在國際上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她沒說,那位朋友去年就憑借一個國家上最頂尖的獎項,被書寫進小學課本了。這樣的話,指代就太明顯了。
記者聽到‘文章’兩個字,以為是跟自己同行的文學工作者,便沒有多問,一場簡短的采訪到此結束。
而此刻,坐在後排教師組的魯俊才老師目瞪口呆的看著自家學校兩名學生站在台上領獎。
科院的院長擔任頒獎嘉賓,給兩名國一、省一的同學頒獎。
科大的院長說:“我仔細看了兩位同學從複賽到決賽的文章,每一篇都很有新意,有書寫技巧,卻又沒有濃重的匠氣,反而讀了讓人情不自禁的陷進去。很好、非常好,你們拿這個國家一等獎,實至名歸。”
兩人下台後,魯老師聽到旁邊有老師小聲討論:“這個實驗中學也太強了吧,僅有的兩國一都在他們那兒……”
“別說了,我們學生告訴我,這倆學生在之前日常表現,從來都是數一數二的。你們看那些大學教授,看他們倆的眼神都泛著光,一會兒肯定能拿到保送名額。”
“也不知道他們的帶隊老師是誰,能指導出這樣的學生,我好想跟這位老師交流一下。”
老師們說話時沒有壓低聲音,估計都是想結個善緣。
大家互相交流交流經驗。
魯俊才:“……”瑟瑟發抖。
他隻是個教美術的,這些天來遊走在科大的各個角落寫生,完全都不知道學生們的事情啊!
等到頒獎結束,總編上台發表了結束語後,喬依之和李聞風來到魯老師旁邊。
所有的老師們才發現,原來坐在最中間的,身上文藝氣息十足的老師,居然是兩位國一的老師?!
一位外省的老師直接來了句:“看到魯老師這波瀾不驚的神色,我就覺得特別佩服。果然,隻有您這樣淡泊名利的,才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學生。”
魯老師百口難辯。
眼看著其他老師都要過來誇他,魯老師趕緊說:“不不不,各位老師誤會了,我不是語文老師,我就是一教美術的,他們倆的班主任帶兩個班的課,快期末了走不開,這才讓我來照顧學生的。”
主要是老包覺得自己就算來了,也指導不了多少東西。
學生太強了,他這個當老師的也很無奈啊。
其他老師們:“……”
魯老師見他們不信,打開自己的筆記本,裏麵純白的紙張上畫了不少速寫。
其他老師:“……”
還不等老師們圍著問喬依之和李聞風到底是怎麽寫的作文,科大那邊的一位男老師就走了過來,邀請三位去辦公室詳談。
“我們可以說說直接保送的事情。”
其他老師:“……”保送啊。
還不等他們羨慕完,那些教授又來了幾位,說:“直接去科大辦公室不合適吧?我們大學也想給兩位同學提供保送機會。”
“我們學校也是。”
其他老師:“……”這氛圍,太讓人窒息了。
看著魯老師帶著倆學生跟眾老師出門去另外一個教室‘詳談’,他們麵麵相覷後,一個個留下了羨慕的淚水。
有人小聲說:“下次咱們試著派美術老師來帶隊?聽說搞藝術的老師身上靈感比較多,說不定能激發學生的創作力呢!”
“……”這可真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至於費蘋,當她看到李聞風成績的時候,整個人都震驚了。
夏令營之前,她的班主任千方百計的問到了自己的複賽成績,據說是高中組第二名。
因此,她百般驕傲,認為自己這回肯定是國一。此前她跟李聞風分到同一組,她還覺得有些欺負同學,費蘋自信的覺得自己應該跟喬依之分到一組比拚才對。
就算那七天的日常比賽她屢戰屢敗,她骨子裏還是覺得李聞風不如自己。
畢竟成績可以說明一切。
她可是高中組複賽全國第二名呢。
哪想到,李聞風的成績為【第二名,李聞風,複賽成績97.9,決賽成績98.7,總成績196.6分。】
費蘋做夢都沒想到,李聞風複賽跟喬依之成績一樣,並列第一。
而她92.1的成績,確實是排在第二的。但跟第一相差十萬八千裏。
這回決賽,費蘋雖然也拿到了國二的名次,但卻是國二的尾巴,總成績沒有她一開始瞧不起的怯懦的陳橙高。
保送自然與她無緣。
班主任說,語文報杯那邊編輯說了,要不是費蘋複賽成績很高,這次決賽總分指不定就落到國三去了。
而陳橙這邊,雖然同樣沒拿到保送名額,但卻被另外一位卷發女老師看中,給了她三十分降分錄取的合約。
其學校排名雖然不如科大高,但那所學校文學院在全國都很出名。陳橙做夢都想去!
這簡直是意外之喜了。
費蘋原本以為陳橙在回去路上會嘲諷自己、貶低自己,哪想到陳橙坐火車途中還在寫作業、刷數學題。
費蘋看了她半天,主動開口:“你都拿到了加分,怎麽還寫題?”
陳橙放下筆,抬起頭來,說:“可能是因為喬同學和李同學都能拿到科大保送了,也依然還在努力……雖然說他們沒簽保送合約,但這肯定是因為他們有更高的夢想。”
費蘋早在出成績、頒獎的時候就喪失了跟李聞風和喬依之比的信心。
能讓科院院長誇讚的文章,質量得多高啊。
她聽了陳橙的話後很不解:“那跟你學習有什麽關係?”
這些話讓陳橙之前麵對費蘋的自卑和怯懦完全消散,她說:“我也想像他們一樣,在追夢的過程中,一直奔跑啊。”
她說,“我不會停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