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巡撫楊大人的動靜,揚州官場中有名號的人都很關注,他從淮安府出發的消息,兩天後揚州裏有品級的官員都知道了。


    巡撫船隊沿著運河緩緩南下,出淮安,過寶應,三日後到達高郵州州城。在此距離江都縣邊界隻有六十裏之遙,距離揚州城則有一百多裏,但船隊卻停住了。


    楊撫台暫住在高郵城南門外的盂城驛滯留不前,引起了外人種種猜測。其實真正緣起是,在路上楊撫台得知了李佑突然卡在當前這個**時刻,上疏猛烈抨擊鹽務弊政的消息,覺得這很有趣,並從中嗅出了許多不同尋常的信息。


    說是坐山觀虎鬥也好,隔岸觀火也罷,亦或是不想被某些人利用當槍使,楊大人忽然不著急趕路去揚州了,打算先在高郵州穩坐釣魚台的住上幾天。


    如今的揚咐,宛如亂如麻的棋局,不但李佑、羅參政、鹽運司是棋手,就連高人一等的楊撫台也是棋手之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棋路,但誰也看不清大盤走勢,所以不得不小心翼翼走一步看一步。


    這日夕陽西下時分,在揚州城東門外官碼頭上,任師爺拖著長長的影子,將東家羅大參送上船去,但仍勸道:“東主切莫衝動,要三思而行!”


    羅參政不為所動,“我意已決!”


    羅參政徹底想通了,他要去高郵州遠迎巡撫,以示恭順,表達投效之意!


    揚州城距離高郵州城大約兩程驛路,共計一百二十裏。以官場上的禮節來說,出迎越遠越隆重,不同距離代表著不同等級,大概分有出衙署中小出衙署大小出城小出城十裏、出城至縣區邊界等幾種,但沒有遠迎一百二十裏的說法。


    從三品遠驅一百二十裏去另一州縣迎接正二品上司到任,這是個相當拍馬的事情,若一定要評價這種行為的話,那隻能說是伏低做小、奴顏婢膝!做官隻有做到了萬曆朝攝政首輔張江陵的地步,大概才能享受這種出迎百裏的待遇。


    對此羅參政暗思,他如此表現誠意,人心都是肉長的,應該可以在撫台心裏博得幾分好感。


    從表麵上看,巡撫移駐揚州,最大的受害人就是他這個夾在中間不上不下的署理府事,可是再仔細往深裏想,卻未必是。


    現在他雖然升為了從三品,但既鬥不過李佑,又敵不過鹽運司。從另一種角度看,以他目前這個差到不能再差的劣勢處境,還有什麽能損失的?


    來了巡撫,對他而言再壞又能壞到哪裏去,鹽運司和李佑這些現有秩序的既得利益者才是最應該擔心的!


    產生格局變化對他而言,甚至有可能是好事。巡撫初到揚州,也需要助力,如果他能順利倒向巡撫,可以借勢而為和借力使力,說不定能從李佑手裏扳回劣勢。


    以前他抱著任期將滿,隨時升遷轉調走人的態度混日子,除了追求升遷外很多事情都無所謂。而三個月前朝廷卻將他坐地升級,按著正常任期至少還要在揚州繼續任職三年到丸年,低頭不見抬頭見,不能始終這樣被李佑壓著罷。


    站在岸邊,送了府衙船隻遠去,留守看家的任師爺心中暗歎不已。東主才具平庸,行事喜歡依托於別人,缺乏堅韌自主心性。這次即使成功,仍然脫不出別人的陰影。


    要知道,從三品大員已經不是知府這種層次了…他這個東主的官威,隻怕連李佑都不如。


    連夜趕路,一天後,羅參政在高郵州南碼頭下了船。盂城驛便在南碼頭不遠處,如今成了巡撫行轅,也堪稱是戒備森嚴了。


    羅參政到門房送上紅包,再遞了手本進去。不多時便有傳話召他進去,這讓羅大人微微有些自得。


    本來他已經做好了明日再來進見的心思,不想如此迅速便有通傳。想來自己畢竟是從三品大員,巡撫也很看重的。隻可惜他這個三品或四品在李佑眼裏,似乎沒什麽區別。


    羅參政被仆役引到一處掩映在數枝晚梅下的敞軒外,春風拂麵,梅香陣陣,極是風雅。


    他整理衣冠,恭恭敬敬的上前準備拜見,卻忽然有熟悉而又厭煩的嗓音傳入了耳朵裏。


    軒中有人高聲吟誦道:“…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見了老中丞後,心裏忽就冒出這首詩,正好拿出來獻醜了。”


    這是李佑的聲音!羅參政幾乎跳了起來,他怎麽搶先來到的?什麽“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這馬屁詩拍的也太無恥了!


    羅參政轉入軒中,入目見楊撫台正中上坐,旁邊下首側身陪坐的不是李佑又是誰!方才看到行轅門外停了若幹轎子,難怪有幾個轎夫很眼熟!


    李大人聽見響動,轉頭猛然看到羅知府,也很愕然,不由得問道:“羅大參怎的到此?”


    羅參政先朝著楊撫台行禮,楊撫台合掌笑道:“貴府兩父母竟然幾乎聯袂而至,隻是前後腳的功夫,本部院虛受大禮了!”


    李大人與羅參政都沒有意料到長驅百裏拍馬屁也會撞車,此時隻能互瞪幾眼,彼此勉強見過禮。


    兩人齊齊暗想,原以為隻有我可以放得下身段,實在想不到你也能卑躬屈膝的跑到百裏之外迎接上司,之前真是小看你了。


    楊撫台察言觀色,便曉得李佑與羅參政果真如傳言那般勢同水火,兩人同為署理揚咐府,卻互相背著對方分別來拜訪他,更說明了這點。


    同時從李佑猛烈抨擊鹽務來看,也可以知曉李佑與鹽運司之間的仇隙仍然存在,並且有加劇趨勢。


    想至此,楊大人也不得不暗暗讚一聲這李佑當真是個人才。在揚州衙門裏,此人身為最底層的江都縣,既與頂頭上司不合,又與揚州府的“太上皇”鹽運司生怨,怎麽看也類似於孤臣孽子之流,必定討不了好。


    然而將近一年下來,此人卻越鬥越強,以五六品之身,硬碰硬打出了揚州府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麵。外人或許簡單的認為這是因為他根子硬,其實不然,後台硬隻是個條伴而已,關鍵還在於個人能力。


    羅知府落了座,心裏除了被搶先的鬱悶之外,還有幾絲納罕。傳聞撫台與李佑在盱眙多有粗齡,今日一見,為何兩邊卻是言談甚歡的樣子。


    隻能說沒有永恒的仇恨,隻有永恒的利益…


    對李佑而言,上次與楊撫台交鋒是大獲全勝的,自然談不上對楊撫台有什麽恨意。


    他跑這麽一趟,不僅是拍馬逢迎,最重要的目的是試探楊撫台的態度,這是一個大前提。在此棋局中,身經百戰、神功護體的李大人不怕力戰,但最害怕的是亂戰。對他而言,隻要局勢明了就好辦,若能巳結巡撫就巴結,若不能巴結那就另想其法。


    而在楊撫台心裏,與李佑的芥蒂不能說一絲也沒有,但宰相肚裏能撐船,他作為二品封疆,該有的心胸還是有的。上次在盱眙做了一場,原因說到底還是他為了自保要搶功,這才引發了紛爭,硬要責怪李佑也怪不著。


    其次,去年那時李佑上奏本辯駁時,從頭到尾並沒有一句說他楊某人的不是,顯然留了餘地,這點還是要承認的。


    最重要的是,楊撫台擔心因為防汛不力而丟官罷職,所以當初才想去搶李佑功勞用來自保。但最後朝廷沒有降他職,雖然分出去了權柄,但保住了巡撫職位,所以就不大埋怨李佑了。


    話說回來,此刻兩個重量級屬下互相爭寵,對楊撫台而言當然是喜聞樂見的,總北齊齊敵視不合作要好。


    巡撫的位置太高,運作得當前進一妾就能入閣,可以說距離天空比大地都近,所以腳踏實地的事情必須要有可以倚重的下屬去作。


    眼前這兩人是揚州城裏最有實力的地方官,但這兩人針鋒相對,很難和諧相處。大概需要他做出抉擇,到底倚重誰?


    他作為巡撫,擁有的權力可以同時壓製住羅參政和李同知,但是權力縫合不了人心,卻無法同時將羅參政與李同知一起倚重使用。


    他可以判斷得出,若以為自己手腕超群而勉強和稀泥,最有可能的後果就是雙雙失去。


    而且楊撫台同樣很清楚,羅參政與李同知中隻要倚重了一個,隻怕另一個立刻就離心離德,並另尋去向了。


    揚州城裏不是沒有別的權力中心,鹽運司也是幾乎可以自成體係與地方衙署並駕齊驅。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督撫大員和李佑這種百年難遇的異數,兩淮鹽運司幾乎就是揚州和淮安兩大府的太上皇了。


    羅參政和李同知可以驅船百裏前來拜碼頭,別人不會笑話,但鹽運司丁運使是絕對不會如此自掉身價的,若真如此傳出去後估計要笑掉別人大牙。


    至少當前從權力體製上,巡撫還是無法直接管轄隻對戶部負責的鹽運司,朝廷沒有這個授權,所以具有龐大財力和鹽商勢力的鹽運司具備對抗巡撫衙門的潛力。


    羅參政還是李同知?這個抉擇不好做,乃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尤其需要慎重,楊撫台微微歎道。如果這步走錯了方向,下麵隻怕要一錯到底。


    這兩人目前都在棋局上走出了一步,選擇投靠他,現在則輪到他走棋了,必須做出抉擇,究竟以誰為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新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輕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輕風去並收藏奮鬥在新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