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話不提,卻說盂城驛館的宴會還在進行當中。 李大人今日並不為自己揚名,而是“李佑吟詩,誌在楊公”,借著酒意又即興編了一首:“春燈如雪浸闌舟,不載江南半點愁。楊公漫卷入畫圖,一茶一偈到揚州。”


    如果說剛才第一首拍馬拍的巧妙含蓄,第二首屬於直白熱烈的風格,那第三首又是一變,拍出了風雅之氣。


    “好!”又是一遍聽起來很重複的滿堂喝彩。雖然重複,但次數多了也有催眠效應,令人沉浸到氛圍中。


    不斷變幻的風格將歡愉的氣氛推上一個新的層次,在李大人諛詩如潮的拍馬攻勢下,在滿堂不停的喝彩中,楊撫台漸漸放鬆了警惕心理,熏陶在大詩人連番吹捧的快感裏。


    但並不意味楊撫台失去了理智,幾首諛詩可以直接改變感性,但改變不了理性,當然感性倒是可以影響到理性。但這種影響力度的大小,便代表了理智程度,一般來說,官爵越高,感性對理性的影響力度越小。


    楊撫台對李佑這個人的分析早就在宴會之前便牢牢定在心裏了,除非遇到重大事件,輕易改變不了的——


    首先,在揚州城官場中,李佑是一個孤立角色,無論與府衙還是與鹽運司都是互相排斥。想必他也很期待有援手,所以是一個適合拉攏的對象,拉攏成本很低。


    其次,李佑在揚州城的經營極其出色,幾乎成了接近於地頭蛇的角色。這種特點正是巡撫衙門所需要的,畢竟巡撫位置太高,巡撫衙門又沒有內設屬官,所以需要擅長直接辦事的人選。


    第三,李佑本身有才幹,行事堅毅果斷。另一層意思就是,如果收服了後,用起來會很得力。


    從以上這三點考慮,在羅星野與李佑之間,楊撫台其實比較傾向於李佑的,更何況他剛才又想起了李佑還有“詩詞揚名”這個附加技能。


    此外還有李佑的背景後台,雖然這不是他優先考慮的因素,做到巡撫這個檔次,已經不是靠著別人的一點人情便可以左右的了,但有比沒有好。


    最終李佑的表現,在楊撫台的心中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此人很上道啊。


    但這就足夠了!從某種意義上,李大人展示的是自己的態度,讓撫台見識到自己的誠意,而不是真指望幾首詩詞就能將楊撫台拍暈了。


    當然,楊撫台愈歡快,羅參政的悶酒喝得越多。他看得出來,如果楊撫台對李佑的戒備心漸漸減少,那就是一種跡象,表示開始接納李佑了,這怎能不讓他失望?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將近半夜時,宴席散了。巡撫大人回房休息,而羅參政與李同知也被高郵州安置在了驛館另一邊兩個比鄰而居的院落裏歇宿。


    幾盞燈籠在前方帶路,微醺但步伐沉穩的李佑和大醉踉蹌的羅參政沿著同一條石板路前行,但一路無言。 先到了李佑院落門首處,李大人對羅參政拱了拱手告別,轉身就要進院。


    卻冷不丁被人猛拍了一下肩膀,李佑又轉回頭。卻見滿身酒氣的羅參政指著他的鼻子,一張老臉上滿是斑駁的樹枝陰影,嘴裏叫嚷道:“你!做人太不地道!你有那麽多靠山!揚州誰奈何得了你!今夜還與本官爭搶,不地道!”


    羅參政的長隨滿臉尷尬,七手八腳的要將主人拉走。


    這是酒後吐真言麽,看來此刻他是最脆弱的時候,李佑想道,那便趁他病要他命!


    他反手按住了羅知府,對羅家長隨喝道:“我與你家主人說幾句話,先滾遠些!”


    隨即對羅知府低聲道,“你真想知曉原因?那我便說與你聽。其一,一個二品封疆,又是我等的上司,當然值得本官傾力交結,這不需要理由。”


    “其二,本官與撫台在盱眙時有過矛盾,所以本官今晚必須加倍的費力,才能將這股芥蒂消去。”


    “其三,撫台權柄極重,即便我用不到他,也不能將他白白讓給你或者鹽運司去巴結!不然豈不是形同資敵?所以無論如何,即使對我沒用也得與你爭,多一個靠山總不是壞事。”


    “其四,鹽運司與我不妥,隻有借巡撫之力,方可相抗,除此之外,別無二法!”


    除了最後一條,李佑說的很透徹很露骨,同時口氣中對羅參政的敵意和鄙視一覽無餘。這像鋼針一樣,直刺入了羅知府的心胸。


    李佑的語氣變得愈加尖酸,“你拿什麽與我爭?楊撫台憑什麽選擇你?有句話說,寧與神仙作敵手,不與蠢豬為朋友!與本官相較,你該有自知之明,君不見,今夜楊撫台傾向如此明顯,所以你還是早早死心罷。”


    淒涼,彷徨,窩囊,委屈,百般滋味交雜叢生,羅參政大醉中沒有什麽思辨能力,最起碼的反駁都做不到,隻能任由李佑向他腦中不停地輸灌種種絕望情緒。


    目送羅參政由著隨從扶持,跌跌撞撞回房,李佑歎口氣。這對一個五十歲老人似乎殘忍了點,但也沒法子,若真留手了才是錯誤。


    他也真需要借楊撫台之力的,因為江北隻有巡撫衙門可以與兩淮鹽運司和暗地裏的南京權貴對抗。


    在景和朝體製下,南直隸是分為兩部分的,江北由鳳陽巡撫管轄,而江南地區交給了南京管轄。


    也就是說,從權力角度來看,南京方麵類似於過去的應天巡撫或者江南巡撫角色,主管江南地區,這是為了加強陪都地位的原因。


    在這個意義上,鳳陽巡撫與南京的權限是平行的,並平分了南直隸,一個在江北一個在江南。所以李佑才會認為,江北地區隻有鳳陽巡撫可以抗衡南京和兩淮鹽運司。


    而且李佑還有殺招,江南最核心的地方是蘇州府和鬆江府。但蘇鬆分守道是王老頭,蘇鬆分巡道是掛名師長陳英禎,有這兩位當內應,再拉上鳳陽巡撫對抗鹽運司和南京方麵,又多了幾分把握。


    原本他想等待南巡,有了天子和歸德長公主的勢,再想法子整理鹽運司。但現在巡撫移駐揚州,直接與鹽運司同城,他就起了早點發動的心思。


    這樣有個好處,等於是留了後手,萬一不幸敗掉,那還有長公主殿下來收拾局麵,不至於不可挽回。


    到了第二天,旭日東升,天氣晴朗,停留在高郵州數日的巡撫船隊啟程繼續南下。


    楊撫台停駐高郵的本意就是觀察情況,如今揚州兩個地方官都跑了過來迎接,而其他兩個衙門鹽運司、分巡道是不可能來的,所以他便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高郵了。


    在路上,李佑與羅參政沒登自己的船,都在楊撫台的座船艙間裏陪同。對運河兩岸的風景,這幾位包括楊撫台的幕僚都看慣了,倒也沒有去特意去關注。


    艙中以閑聊為主,說一說揚州城的狀況。羅參政氣色灰敗消沉,寡言少語,基本都是李佑向楊撫台和兩位巡撫幕僚介紹。


    鄰近傍晚時,巡撫衙門屬吏稟報道:“已到了高郵州與江都縣交界處,隨後就是邵伯驛,今晚歇宿於此處。”


    李佑便笑道:“過了今夜,明日老中丞便可入住揚州城了,本官早命一應官吏掃榻以待了。”


    突然船隻停住了,又有屬吏在艙門稟報道:“前方有事,有數十隻船聚在河道上,堵住了去路。”


    楊撫台皺眉道:“堵塞河道?是什麽狀況?速速去打探。”


    外麵堵住的船隻怕已經不下數百了,巡撫船隊強行靠了岸,在百餘人的護衛下,楊撫台與李佑、羅參政上了岸邊大堤。向遠處望去,果然見到密密麻麻若幹大小船隻在河道上胡亂打橫,並用各種繩索互相連接,堵死了運河水道。


    “幸虧此時不是漕運時節,不然出了這等事故…”楊撫台下意識道,忽然又想起自己如今被奪去了河漕事務,心中一歎,收住了話頭,別人自然裝作沒聽見。


    又過了一會兒,派去打探消息的巡撫標下官軍抓了五六個百姓回來,回稟道:“看得這幾個人在岸上呼叫指使,便拿回來請軍門審問。”


    這五六個百姓見了官老爺,跪在地上磕頭叫道:“我等都是附近村落百姓,不是我等放刁,實在是走投無路了!”


    “因何事情?”楊撫台開口問道。


    那些百姓沒什麽見識,哪裏分得清什麽官,口中叫過幾聲大老爺,便解釋道:“從去歲秋冬到今春,一直沒有雨水,眼瞅著大旱不止。如此下去,田地要絕收哪!”


    另一百姓也急著說:“運河兩側皆有涵洞,我等想開啟涵洞,放水灌田,可是河官不許!我等被逼無奈隻得堵河求水。”


    楊撫台和李、羅二人聞言都默然。他們都曉得,這附近不像高郵一帶那樣湖泊密布,天旱了運河水量也必然減少。


    運河是國家命脈,無條件力保的對象,百姓想開涵洞放運河水灌田,而河官堅決不許,這是正確的。若運河水淺了導致不能行漕,朝廷隻怕要震怒了。


    楊撫台歎口氣,“爾等如此絕非良策,先散了去另尋它法,不然追究起來,堵塞運河都是大罪!”


    又湊上來數十百姓,其中有人叫喊道:“大人此言說的輕巧,還能有什麽法子,左右都是個死而已!”


    巡撫侍衛上前大吼:“巡撫軍門在此,誰敢放肆!”


    百姓齊齊跪倒,但仍糾纏不散,“巡撫大老爺在上,沒有活路,我等不如去死!”


    楊撫台微感無奈,這些百姓也真是被旱情逼急眼了,連他這個堂堂巡撫的官威都不管用了,還在這裏死命不散。難道隻能讓標下官軍動粗用強,倒也不是不可以…


    此時羅參政忽然上前幾步,在百姓麵前指著李佑大喝一聲:“此乃你們的父母官李青天也!爾等還敢在此壞了他的大事麽!”


    什麽?是李青天?數十百姓聞言齊聲驚呼,“若是李青天當麵,我等強阻河道攔住去路、敗壞國法無顏以對也!”


    巡撫大人驚異的看了李佑一眼,地方官做到這個地步,真是不簡單哪,他下屬江北各州縣,真沒有見過這般的。


    繼續令巡撫大人吃驚的是,隨即再沒有任何拖延,百姓自行散去。片刻後,塞在河中的船隻解開了繩索,逐漸散去。隨著河道複通,被堵住的航船紛紛重新起動,景象亂糟糟但有秩序。


    楊撫台雖然知道李佑在揚州城極有聲望,但沒想到竟然達到如此程度,更誇張的是,到現在為止李佑隻站在這裏,一句話都沒有說。


    百姓居然隻知李佑而不知巡撫….這已經嚴重破壞上下關係的平衡,有這樣的屬下,輕易就是尾大不掉的後果。有了這個意外因素,那麽很多事情真該重新考慮。


    經過短暫的反思,楊大人發現,昨晚李佑的縱情表演,確實影響到了自己的判斷能力。讓他在陶醉中,不知不覺過於看重了拉攏李佑得到的好處,目光中隻剩下了李佑,而忽略了別人。


    更嚴重的是,他不由自主的以偏概全,忽略了李佑身上的那些負作用。被李佑逼到直跳腳的羅知府羅參政難道就一無是處?李佑會是一個可用好用能用的屬下麽?會是一個不陽奉陰違服從上司的屬下麽?盱眙縣發生過的事情,又出現在楊撫台的腦中。


    天亡我也…從頭到尾一言不發的李佑欲哭無淚,隻能無語問蒼天,一番辛苦全白費了!


    什麽叫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這便是了。偏偏今天遇上了姓羅的靈光一閃,他這一閃不要緊,自己前功盡棄!


    這些百姓也太樸實了罷,怎麽能如此淳樸,他倒寧願這些百姓刁鑽到底。古人說的不錯,民可畏,民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他知道刁民可畏,今天算是知道了良民也能可畏,讓他這個青天父母官莫名其妙翻了船。


    回到船艙,楊撫台雖然態度上看不出什麽,但明顯話少了許多,時時若有所思。以己度人,李佑將自己放在巡撫位置上換位思考,隻怕他也不會容忍一個有可能騎到自己頭上作威作福的屬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新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輕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輕風去並收藏奮鬥在新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