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動,葉落,停筆……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王凱南一直關注著王素的一舉一動,王素停筆他便低聲吟誦了出來,這首詩雖然沒有表現出足夠的驚豔,用詞毫無華麗,卻因平淡更能表現出詩人的感情。


    這個王素果真是詩道奇才啊!


    王素停筆之後有仆人將宣紙遞於三叔公,一入眼三叔公便覺王素下筆如有神,字體上正是傳承自祖上王公,且造詣頗深,對於這個年紀的讀書人來說卻為不易,三叔公的眉頭不由得挑了挑。


    幾句詩讀完,臉上終於出現了笑容。


    這首詩名為《長安九日詩》,是南北朝時期的詩人江總所作,江總是南朝陳人,後國破入長安,在隋朝為官,這首詩雖是在寫景,卻道出了詩人遠離故土,憂思難排之情。


    王素此時也是遠離故土,情感與詩人不謀而合,寫來也是多有感傷。


    不多時詩文才氣由字散發出來,匯於王素的眉心。


    詩成出縣!


    比起王素前些時候的佳作來這首詩並不算出彩,可饒是如此還是在王家的宗族大會上引起了一番轟動,直到這時才有人想起道濟府武寧那個耀眼的天才少年來,人群中自是一番騷動。


    幾位族老對王素的表現都很是滿意,聽到下麵的人議論才想起先前在《國經》上連發兩詩的那少年天才,那道模糊的身影與人群中剛才作詩的少年漸漸融合,這讓他們都沒有再說什麽繼續考問的話。


    王凱南執筆,王素之名出現在了王家的族譜之中。


    王素本以為會是一番刁難,沒想到這麽快就結束了,不過轉念一想他便釋然了:說到底這幾位族老也都是一心為王家的昌盛,王素所展現出來的才能已經足以讓他們相信王素所帶來的價值將遠大於王家能夠給予王素的,既然如此他們又怎麽會把這麽一名少年天才拒之門外。


    事畢,王素回到先前他所在的地方,周圍的年輕人們都向他投來了目光,這些目光中有好奇,有羨慕,也有嫉妒,他們自覺的給王素讓出一條路來。


    王素席地而坐,旁邊那個“和某長老說過話”的年輕人立馬把身子靠了過來,和王素故作熟絡的聊了起來。


    大抵這名年輕人明年又能和身邊的人驕傲的說“去年我可是和立仁老弟一起吹過牛、聊過天的”,這種人,這種事九陽大陸向來不少。


    接下裏王凱南又表揚了幾名有出色表先的王家後人,關切的話自然是少不了,可座下眾人的關注度卻依舊還在王素的身上,對這幾名少年倒是忽略了一些。


    宗族大會是王家子弟一年一度的聚會,如此盛大的場麵自然不會冷清,有位百歲的族老甚至親自給年輕後輩們講學,年輕人也在一起交流讀書心得,很是熱鬧。


    “宗德、宗禮你們兩個給我記著,對那個王素要好好敲打一番,他成才之路太順,這樣的人往往恃才傲物,將來即使到了長安也成不了大事,隻會壞了我王家的名聲,大家都是一家人,如果我沒差錯,等過了今日他便會入鹿彌書院讀書,到時候你們多注意些,必要的時候幫他一把。”


    人群中有一名中年人和兩名少年正在微笑著聊天,三人的年紀雖然差別比較大,卻是實實在在的堂兄弟,看得出那位中年人正在向兩名少年交代一些事情。


    中年人叫王宗慶,在長安為官,此時回家恰巧趕上了這次的宗族大會,跟他說話的兩名少年是在鹿彌書院讀書的王家主脈上的孩子。


    “宗慶大哥放心,教育不懂事的鄉下人守規矩這樣的事情我最在行了,要不要我現在就去給他順順筋骨,好讓他知道鹿彌書院可不是隨便寫兩首詩就能進去的!”說話的少年是王宗禮,他今年雖然已經快二十了,可為人卻頗為魯莽,他對那些旁支的年輕人都頗為不屑,特別像王素這樣半路過勞認祖的,在他看來這種人就是過來抱大腿的,可惡至極。


    “宗禮這話說的可不對,立仁賢弟是我們王家的人,別一口一個鄉下人叫著,要是被院長聽到了你可就要挨揍了。”王宗慶連忙擺手說道。


    王宗禮還要說什麽,王宗德拉了他一把搶先說道:“宗慶大哥教訓的是,宗禮就這脾氣,這種小事我們會處理好的,宗慶大哥放心就是。”


    王宗德雖然比王宗禮還有小上兩歲,心智卻要成熟不少,他雖然不知道王宗慶為何對那叫“王素”的少年不滿,卻知道他是在拿他們當槍使,即使如此他還是欣然答應下來,其中緣由恐怕與王宗慶在長安為官也是有原因的。


    宗族大會繼續進行,日上杆頭之時王凱南開口,除了王家嫡子血脈之外,旁支中每支出一人共同前往祖廟去祭祖。


    原本數千人的王家子弟中真正能夠有資格去祖廟的隻有百人不到,王素作為武寧一脈的代表自然是要去參加的,其實王素對此並無太大興趣,畢竟他對王家可沒有那麽深的歸屬感。


    祭祖的過程既複雜又無聊,拜完儒家三聖之後方才能夠祭拜祖先,王素跟隨眾人一起磕頭行禮,等祭拜結束太陽已經快落山了。


    原本晚上還會有一個盛大詩會,這是由王家舉辦的,本來隻是王家內部一些年輕人娛樂玩的,可王家在涼州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不少外姓的年輕人也會慕名前來參加,近幾年來王家的重陽詩會已經成為了涼州最具影響力的詩會之一,居時整個涼州能夠叫得出名字的讀書人都會前來參加。


    隻是這樣的盛會王素卻並沒有參加,在祭祖完畢之後他捧著一本王家家規便早早回了柳衣巷,相比起和那些愛慕虛榮的讀書人爭名,他更喜歡在家陪林婉君,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對於涼州的那些所謂的美食很不感興趣,他最喜歡的還是林婉君親手做的飯菜,在外麵他吃不香。


    (從明天開始加快文的節奏,推動劇情快速發展,更新也會有所增加,望大家繼續支持東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第二聖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東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東籬並收藏天下第二聖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