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爾哈朗沉穩謹慎,調防遼東之後,他沒有睡大覺,每日都派出斥候,偵查周遭的情況,而且還通過遼東來往的商賈,掌握關寧錦防線的情況,遼東的重要性,濟爾哈朗是非常清楚的,不能夠有任何的閃失,冥冥之中,濟爾哈朗也有一種感覺,蘇天成既然在蓋州取得了重大勝利,有可能轉移進攻的重點,下一步從遼東方向發動進攻。


    但沉穩的性格,令濟爾哈朗沒有隨便開口,這是關乎到大清國整體防禦的事情了,沒有確鑿的情報,還是不要隨便的分析,再說自己在海州已經遭遇慘敗,甚至連豫親王多鐸都殞命了,漢八旗之中的正藍旗被剿滅,旗主金礪被生擒,若不是大清國處於危急的情況之下,肯定是要遭遇到訓斥的。


    遼東邊軍的調動,濟爾哈朗非常注意,不過這樣的調動,不能夠說明什麽問題,蓋州之戰的時候,遼東邊軍調動更為頻繁,誰都以為遼東是進攻的重點,結果蓋州之戰打響,大清國遭遇當頭一棒,損失慘重。如此虛虛實實的情報,令濟爾哈朗非常的惱火,大清國什麽時候如此的被動,自崇德元年以來,總是遭遇到失敗。


    在滿人權貴之中,除開皇太極和代善,對蘇天成有著深刻認識的,就是濟爾哈朗了,濟爾哈朗本來就不會輕視任何的一個對手,大清國的將士,與蘇天成交手次數不少了,細細算起來,竟然沒有一次獲得勝利,這是一個可怕的事情,也是令人沮喪的事實。


    皇太極的旨意到達廣寧,漢八旗之中的正紅旗和鑲紅旗軍士調至遼東。分別駐守廣寧和西平堡,遼東防禦的總指揮,依舊是濟爾哈朗。這個旨意到達之後,濟爾哈朗心中的石頭落下了一半,看來皇太極也預測到了,蘇天成下一步進攻的重點。很有可能是遼東。


    為了能夠很好的防禦明軍的進攻,濟爾哈朗花費了不少的心思,他們沒有將十數萬大軍全部集中在城池裏麵,這種做法過於的被動,和眾多的軍官商議之後,濟爾哈朗做了三件事情,加強遼東的防禦。


    第一件事情,開挖溝壕和護城河,在廣寧城外和西平堡城外。開挖了大量的溝渠,這些溝渠縱橫交錯,令騎兵無法衝鋒,步卒靠近城牆,都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同時拓寬了兩個地方的護城河,護城河的寬度達到了五米以上,深度達到了三米以上。讓護城河成為了進攻的最大障礙之一。


    第二件事情,臨時構築火路墩。用以偵查明軍的蹤跡。這一手是跟著明軍學習的,在廣寧城和西平堡外麵,沿著主要道路,修建了若幹個火路墩,每個火路墩裏麵,駐守十來個軍士。火路墩一直延續了二十餘裏的距離,報信也是采用烽火報警的方式,明軍距離城池尚有二十來裏的時候,廣寧和西平堡就能夠得知進攻的消息。


    第三件事,重金收買商賈。希望從商賈的口中獲得情報,及時調整部署。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商賈本來就是想著賺錢的,而且遼東還是留下了蘇天成定下的規矩,不管是不是交戰,商賈都是可以做生意的,從商賈的嘴裏,獲得的一些零星的情況,往往非常的重要。


    當然,常規的事情,濟爾哈朗絲毫都沒有放鬆,譬如說斥候偵查的事宜,每日都是要進行的,獲取黑山、大淩河城、錦州甚至是寧遠的情況,派出去的斥候,清一色漢人的打扮,看不見辮子,而且這些斥候熟悉漢話,絕不會露出破綻。


    皇太極調整了軍隊部署之後,濟爾哈朗更加關注偵查的事宜了,而且遼東增加了大量的將士,這也令濟爾哈朗能夠很從容的部署人員了。


    濟爾哈朗盡心盡力,全部心思都撲倒了遼東,皇太極的整體部署,他也是清楚的,在他看來,遼東的戰役,大清國是占據了巨大優勢的,關鍵地方就在蒙古草原,代善率領大軍進入蒙古,最為主要的任務,就是讓蒙八旗能夠從義州方向發動進攻,而且插漢部落和喀爾喀部落,距離義州都不是很遠,集結和準備也不需要太長的時間。


    統一指揮權方麵,濟爾哈朗考慮的更是全麵,漢八旗所屬的正黃旗旗主馬光遠、鑲黃旗旗主石廷柱、正紅旗旗主王世選、鑲紅旗旗主巴顏、正藍旗旗主李國翰,這些都是大清國的驍將,個個都是了不得,濟爾哈朗充分信任他們,譬如說西平堡的指揮權,他指定石廷柱直接負責,遇見了非常情況,可以做出來決斷,而且因為石廷柱投降大清國之前,本來就是廣寧守備,在有關廣寧的防禦上麵,濟爾哈朗也多次征求意見。


    皇太極處置範文程,這令濟爾哈朗有些不能夠理解,他清楚範文程的能力,能文能武,為大清國立下了不少的功勳,難道僅僅因為情報的失誤,就被賜死了,而且範文程在立下皇太子方麵,是有著重要作用的,這對於穩定大清國的局麵,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為一直守在海州,沒有回到沈陽,濟爾哈朗不是很清楚情況,但他覺得,範文程被賜死,絕非完全是情報失誤的原因,肯定有更加重要的原因,所以在對待漢人方麵,濟爾哈朗的態度沒有改變。


    駐守在遼東的滿人不多,僅僅是濟爾哈朗麾下的鑲藍旗,其餘十餘萬將士,都是漢八旗的將士,若是不能夠信任漢人,戰是無法打的,廣寧和西平堡也無法守住。


    廣寧和西平堡兩座城池,駐守的將士人數基本差不多,都是六萬多人,西平堡的守衛,石廷柱是總指揮,馬光遠和巴顏是副總指揮,廣寧城的守衛,濟爾哈朗親自擔任總指揮,李國翰和王世選是副總指揮。


    濟爾哈朗主持眾人,集中商議了好幾次,包括守衛城池所采取的諸多措施,很多都是在商議的過程之中提出來的,然後迅速的貫徹下去,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付諸實施。


    濟爾哈朗相信漢八旗旗主,這不是簡單的事情。


    大清國是滿人的大清國,是滿人與蒙古部落擁護成立的大清國,所以在大清國,滿八旗是具有很多特權的,其次是蒙八旗,隻是蒙八旗沒有駐紮在沈陽周邊,一直都是在蒙古草原,接下來才是漢八旗,最差的當然就是漢軍了。


    嚴格的等級製度,在大清國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包括好多的規定,都是與等級息息相關的,譬如說漢人絕對不能夠自稱為主子,甚至連主人家都不能夠說,漢八旗的旗主,悉數都是歸附滿八旗的某一旗,在滿人旗主麵前,他們就是奴才,這種奴才的自稱,不是說針對某一旗,而是在所有的滿八旗旗主麵前,你都是奴才。


    濟爾哈朗與諸多滿八旗旗主之間的關係,就是主人與奴才之間的關係,濟爾哈朗說出來的戰術部署和要求,這些漢八旗的旗主必須是照辦的,就算是濟爾哈朗說錯了,執行的過程之中出現了問題,漢八旗的旗主,也絕不敢將責任推卸到濟爾哈朗的身上,隻能夠是自身默默的承擔。


    可濟爾哈朗不是這樣做的,他很明確的說了,守衛廣寧和西平堡,是大家的事情,是大清國的事情,絕非是某一個人的事情,所以他完全尊重漢八旗的諸多旗主,還嚴格要求鑲藍旗的將士,一樣要尊重漢八旗的旗主和各級的軍官。


    濟爾哈朗如此做,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裏麵的原因,他也是後來才知道的,原來多爾袞和代善駐紮在遼東的時候,漢八旗的旗主,幾乎沒有什麽地位,就是麵對滿八旗的牛錄額真,也不能夠認為自身的官職大,有些時候,作戰的命令,就是這些牛錄額真直接來傳達的。深層次的原因,濟爾哈朗也知道一些。


    大清國的滿人不多,想要控製漢人,除開采取籠絡的手段,最為主要的還是壓製,在成立漢八旗的問題上麵,曾經有過爭議,某些滿人權貴就提出來,不需要設立漢八旗,將漢八旗歸屬於滿八旗就可以了,擴充滿八旗的力量,吸納漢人單獨編隊,就完全可以了,這些反對的人,提出來的意見也是有些道理的,若是漢八旗遭遇了危險,更有可能投降,同時漢人權勢太大了,對大清國是有影響的。


    好在皇太極知道漢人的重要,更是知道,想要更好的統領漢人,必須給漢人權力。


    大清國的滿人權貴,能夠真正相信漢人、賦予漢人重任的,的確不多,濟爾哈朗算是其中之一,長期跟隨在皇太極的身邊,濟爾哈朗認識到了這方麵的重要性。


    從這個層麵來說,皇太極要求濟爾哈朗負責遼東的防禦事宜,是人盡其才了,多爾袞等人,駐守遼東,並非是最好的選擇。


    也正是因為濟爾哈朗的努力,遼東的防禦工事,相對是完備的,明軍想要展開進攻,將付出極大的代價。(未完待續。。)rt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政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中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中的失落並收藏大明政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