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大劫,體係之災,文明之難。


    假若,將仙道比做一艘星艦。


    仙道本身就是星艦的艦體,它有一整套運轉法則,大量的仙道人物消失,姑且理解為人員死亡。


    船員雖然死了,但星艦還在,又有專門的體係,能將冷藏的胚胎培養成為新的船員。


    但這並不等於導致船員大量死亡的問題被解決了。


    結果就是新船員照樣死。


    時間一長,星艦缺人控製和養護,終究是耗盡資源,全麵崩潰。


    徐長卿歸納總結,他麵臨的差不多就是這麽個事。仙道這條船毀滅在即,而他是新成長起來的船員。


    人員鼎盛,前仆後繼,都沒能解決的問題,靠幾個苟延殘喘之輩,以及一個毛頭後生,就能解決?


    可能性不大。


    他不覺得自己有那個本事。並且他推測,四位真人同樣不認為自己能做到。


    他們求的是脫得大劫,說白了就是弄個救生艇逃離沉船。


    而他呢,他就相當於一個奶娃子,對他來說,現在扯什麽救生艇還太早,他需要的是盡快學習知識,鍛煉身體,然後才是其他。


    時間是真不多了,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利用諸天萬界和本源世界的時間流差異,他貌似還是有成長起來的機會的。


    要問時間流差異最大的是哪個世界,他赫然發現,就是這裏,從時之沙漏的角度看,這三十三天的時間幾乎是停滯的。


    徐長卿不知道的是,三十三天的時間算法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機製,解開封印之後,時間會越流越快,並且有數種因素會對之構成影響,直到與本源世界同步。


    他的時之沙漏,目前的計時功能不夠強大,體現不出這種變化。


    徐長卿琢磨著,既然此處時間流速如此緩慢,那麽多花些時間了解一下也沒什麽不好,奇花異草園就在那裏,又不會跑,采藥一事,等等也無妨。


    於是他開始四下遊覽。


    前後用去三十四個晝夜,他對這裏有了大概的了解。


    三千三百萬平方公裏,這是他測算的結果。


    他起初以為這裏隻是個殿堂,但後來他發現,稱之為星球更合適一些。


    一個比月球少了五百萬平方公裏的超級地下宮殿。


    至於其職能,他覺得用空港形容比較恰當。


    這裏有超過十萬個大型傳送法陣,而這些法陣,不過是相當於人員通行用的電梯般的存在。還有貨運通道,以及更大型的類似艦船通道的存在。


    有意思的是,類似艦船通道的超大型通道,都是向內的,給人種搭乘地鐵的感覺,碼頭很有月台的既視感。


    然而這裏沒有車、也沒有船,通道的門戶是封閉的,一個個的巨大環形金屬,上麵布滿玄奧的紋理,環外與岩石接壤,環內則是凝固的晶體。


    他猜測,某種情況下,這些晶體大約是可以融化的,成為液態的能量通道。


    封印,遺棄,還有什麽?搬空?


    有那個意思,這裏太荒涼了,隻有最基本的框架而一物不存。


    但也正因為一物不存,才讓他覺得真實情況或許並非象他想象的一樣。


    試想,當我們搬家時,總有些舍棄不要的,如此巨大的空間,一物不留,搬的如此徹底,貌似不太現實。


    後來他才發現,這裏本就與現實無關。


    接受能力夠強的人,可以將這裏理解為到處都是隱形預製件的沙盒世界。


    隻要找到那枚屬於你的鑰匙,它華麗的一麵就能隨心所欲的呈現在你的麵前。


    “指揮官,歡迎您回來。”說話的是一頭直立的,靠賣萌就能活的很滋潤的小豬。


    大腦袋,小身子,短胳膊短腿,耷拉耳,眼皮也是半耷拉,一副睡眼惺忪的萌蠢樣。


    很難想象,他的前世會選定這樣的一個卡通化以及q化嚴重的造型做隨身副官,簡直就是畫風殺手。


    還有,難道不應該稱呼老爺嗎?為什麽是指揮官?太前衛了,說好的仙俠風呢?


    這些念頭僅是在他腦海中浮現了一下便失去了影蹤,無傷大雅的細節,與其說是質疑和嫌棄,倒不如說是好奇。


    況且他經曆過雲霄城,星空世界,也知曉仙道並非以華夏文明的古代風貌為背景板而塑造的腦洞世界。


    時代在向前,永遠的高冠博帶、發髻玉簪,顯然不現實。


    險峰飛樓、宮闕殿宇、雲池仙鶴、蓮亭雅閣,也隻是一類景致。


    這些對於很多仙道體係的世界,也僅是情懷類的存在,而非現實生活中的著裝和居所樣式。


    說起來,他能找到小豬美寶,是因為勾連接通了萬仙殿的核心係統。


    這個係統可以理解為綜合服務型ai網絡,它在萬仙殿有著眾多的服務終端,隨便找到一個激活,萬仙殿就不再是單調空蕩的所在了。


    象現在,他隻是想了想,他在高州的老宅便出現在了這裏,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差異。


    甚至,當他拉開抽屜,本來空無一物的內中會按照他的記憶,碼放好所有的事物,隻要腦子裏有,現實中就有,不管它是一件法器,還是一雙襪子。


    “這真是……心想事成!”


    然而這種心想事成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必須是自身堅信的,沒有任何一點質疑的。若隻是憑空想象之物,那是不會存在的。


    簡單的理解,想要心想事成,需要先騙過自己,最徹底的那種,否則就是虛妄。


    這條規則基本決定了任何一個修行者來這裏,隻能擁有自身確實經見過、且十分了解的事物。


    對於徐長卿這種習慣性留意細節、洞悉入微的而言,這一規則被充分利用了。


    象雲霄城的許許多事物,又或蟹天羅中最重要的天羅印,都可以在這裏重現。


    那麽養魂木、五行陣旗、玄針這樣的法器法寶呢?


    可以啊!


    體係表示,隻要是真實經曆過的,除靈魂之外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打造。


    給他的感覺,就好像是量子效應下的全息打印機,能夠第一時間完成複製。


    不過,這種複製並非完美,它隻能複製當事人已知的部分。


    比如當事人知道手機,但不知道其內部構造和運轉原理,那麽就會複製出一個徒有其表的手機殼。


    知識就是力量,意識構造萬物,這就是萬仙殿的特色。


    相比於物資極大豐富,任人取用所帶來的震撼,更令他在意的是關於元靈總量不變的說法。


    這個信息是通過美寶獲知的。


    美寶為什麽能認出他,因為他的元靈較為完整。


    元靈,這對他而言是個新概念。


    按照美寶的說法,它是能夠修習仙道的決定性要素。


    開天辟地時,有神人天孕地養,生而知之,偉力無邊。


    他們就是元靈的典型代表。


    後來元靈散碎,化作無數真靈碎片億,散布於諸天萬界,這就是修真天賦的由來。


    ‘真’這個字,在仙道體係是求真、求是,也指真靈碎片。


    隻不過很多真相都掩埋在曆史的長河中。


    美寶表示,仙道大劫,不僅在於體係崩潰,還在於真靈消逝。


    這個進程其實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了。


    起因不明,它所記得的隻有現象,幾乎所有仙道強者,都加入收集真靈碎片的行列。


    然而元靈有器量、格位之說,不是簡單的無限吞噬增值。


    就元靈的角度看,幾乎,所有仙道強者,都是神人時代最巔峰。


    當時的元靈最完整,實力最強大,活的也足夠長,其思維烙印難以磨滅,從而本能的完成了一種靈魂向的、類似遺傳基因作用的侵染。


    這種侵染即便是胎中之迷也不能盡數塗抹。


    結果就是,真靈碎片已然是種被‘染色’的要素。


    在這樣宏大的背景板下,出現的現象就是今不如古。


    後來擁有這些真靈碎片的、具備修真天賦的人,等於變向的玩一種dnd殺戮之神巴爾所安排的子嗣殺戮奪碎片的遊戲。


    碎片聚集多的,就天賦高,更容易出頭。


    而越是聚集的多,就越接近最初的那個神人的思維意識。


    仙道大能,個個才智出眾,歲數也不會活到狗身上,自然是發現了這個問題。


    一旦真靈碎片過量,自己就會變得不再是自己,畢竟神人的思維烙印侵染實在是深入靈魂核心,辨別都做不到,更別說消抹。


    也就是在此種前提下,有人提出了斬三屍的概念。


    很顯然,這同樣是個極具顛覆性的概念,跟他所知道的傳聞中的斬三屍根本不是一回事。


    又或者說,傳聞中的斬三屍,隻是表,裏的一麵是把神人的思維烙印給斬出來。


    當然,情況還遠不止這些。


    比如說魔道的萬物歸元,這個元一,本初,不是指混沌,而是指元靈。


    魔道修行進度太快,自身靈魂不夠強大,真靈碎片中的思維烙印就會西風壓倒東風,一心向著碎片齊聚,重現元靈的狀態邁進而不自知,又或知道了也沒覺得接受不能。


    而玄門正道,則是力求自我駕馭他我,不被改變,最終將神人的思維烙印磨掉。


    他感歎,原來這才四玄門與魔道,正邪之分的由來。


    在此之前,他一直都膚淺的將之跟武俠江湖中的正邪說法掛鉤,並且心裏覺得lo爆了。


    仙道大能,都能毀天滅地了,打個架還需要舉個道義的大旗,a罵b魔道妖人,b罵a正道偽君子,這是裝純給誰看呢?


    原來是他誤會了,是後來人以訛傳訛,把經給念歪了。


    所以說傳聞不可不信,因空穴來風,必然又因,但也不可盡信,因人雲亦雲,天知道最終會走樣成何種程度。


    其實關於仙道、靈魂,他自己也有思考,而不是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


    仙道之路,成就天人,是一種追求更高級生命形態的過程。


    普通人眼中的長生不死,不過是其副產品。


    他定下要走這條路。


    那麽,無論事實變幻,如何玄奇莫測,都不能改變一切皆以為這遠大目標服務這一根本原則。


    以此為核心,拓展出兩個大方向。


    一個是正常向的肉體修行。


    另一個是以了結因果為代表的自我意識的圓融。


    直白些說,肉體作為第一工具,需要按部就班的提升品次。


    靈魂作為核心主體,需要念頭通達,提升境界。


    這個提升境界,一直以來是個很玄妙的概念。


    沒有答案。


    他的遠祖徐岺在《青主道德真解》中提到過一句,說終其一生都在解惑,不敢多言,以免誤人道途。


    而他覺得,自己作為生活在信息爆炸時代的修真者,信息情報方麵的條件可比徐岺當年好太多了,這也是他心氣高,敢言古不如今的一個重要原因。


    修行最大難點,就是很多東西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肉體相對好解釋,它是物質的,看的見、摸得著,比較直觀。


    靈魂就不行了。


    怎麽才算靈魂境界的提升呢?


    達到某些要求?


    品行?道德?


    什麽寵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他剖析這些概念,發現它們是文化、社會化的綜合產物,是為適應環境服務的。


    人類文明的特征,就是協力合作。


    通過合作,達到適應環境、征服環境的目的。


    優良的品質,有助於強化和約束個體,使之成為種群這一整體的合格乃至性能優良的部件。


    善與惡、對與錯、優與劣……這些個概念,就是在這樣的人類與環境的互動中誕生的。


    由此可見,所謂的道德、優良品質,是對應群體、團隊這樣的概念而誕生的。


    而修真,是一種追求個體強大的過程,普世的那套標準,就未必適合了。


    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至少道德方麵,意義有限。


    那麽品質呢?


    他令自己變得寬容、變得豁達,變得沉穩、變得自律、變得堅韌……這是傳說中通往成功所必備的基礎品質。


    與此同時,他一直堅持關於靈魂的修行,就是利用天地靈氣,以某種方法進行淬煉,


    結果他發現自己的靈魂,純化了,活躍了,運轉更自如。


    他進行總結,發現,在冥想類的精神修煉的基礎上,達成某些特質,有助於修煉進度。


    這個發現主要是在無法世界十二年的靈魂修行中完成的。


    自我觀察,反複驗證,得出這樣的結論。


    純化、活化的過程中,是有關隘的。


    關隘具體的表現是這樣的:


    修煉時,靠念力,引導淬煉後的天地靈氣,作用於靈魂,一遍遍的侵染、衝擊,激發其活性,洗刷其雜質。


    但是到達一定的程度後,這個方法的效果就會下跌,直到完全沒效果了。


    這個時候,需要更高能級的淬煉後靈氣。


    怎麽得到更高能級的靈氣呢?


    需要念力協助生成。


    然而強大的念力,來自更純粹、更具活性的靈魂。


    於是就構成了一個相悖的關係:沒有高等靈氣,沒辦法讓靈魂強大,而高等靈氣又需要強大靈魂製造。


    這就是關隘。


    而包括念頭通達,優秀品質獲得,都有助於念力強大。


    細致的解釋,持續而穩定的正向情緒輸出,對念力強大十分有益。


    舉例:念頭通達輸出的是‘我很爽’的情緒,優秀品質輸出的是‘我很行’的情緒。


    唯心。


    形而上。


    但顯然也不全是以空對空。


    它有框架。


    也有標準。


    真實不虛的達成了,就產生了相應的真實情緒。


    這份真,就特別有力量!


    它令念頭強大,靈魂修行的問題由此迎刃而解。


    由此可見,自我修養的提高,對修行者而言,十分重要。


    但這是心性的改變,是品行的改變,不是靈魂境界的改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邪問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底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底虛並收藏斬邪問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