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書到用時方恨少,時間也差不多是這樣,溫妮莎覺得卻缺時間用,人類頂級權貴的各位大佬們也有同感。
人類在星域中的產業,已經在遭受異域艦隊的摧殘。
眾所周知,偵查單位一般都不會留俘虜,哪怕需要抓舌頭,也是得到情報後便將之處死,其使命決定了他們不需要累贅兼不穩定因素。
那些正好在異域偵查艦隊航線上的星空站點,自然是很慘。偏偏異域來客派出的偵查艦隊有一千支那麽多。以至於縱觀全局,頗有種大浪如牆席卷,山火全線蔓延的效果。
異域艦隊來襲11個小時之後,多國聯合作戰指揮部成立且開始運轉。
能這麽效率,得益於從4年多之前開始的大變革。
這幾年,以利益分配為核心的扯皮,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保有天人技術基本盤的勢力想要更多,其餘的勢力則努力嚐試多摳些肉出來。
正是因為這種互動,使得各個團體之間的聯係較為緊密,那些不合群的倔強家夥,都已經成為了必須被清洗的敵人,即便沒跑去太空深處躲藏,也多半是以大都會的人口做要挾,在那裏負隅頑抗。
也就是說,從4年前開始,一個範同盟就已經建立了。所有同盟成員,都是基本付出利益新分配方案的大原則的,隻不過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能奪爭一分還是要爭的。
指揮部成立後,首先定下的核心方針是收縮。
不管外來神會不會出手幫忙,收縮都是必要的,攥緊拳頭才好打人,四處散落,隻會被對方的龐大艦隊分割包圍。
勢力收縮的匯集點,自然是生命星球所在的第二星域3區。
第四紀元的人類是這麽劃分太陽係內星域分區的:
行星軌道,就是星域範圍,所以星域一共有七個,自然星球排第二,白幽靈排第七。而分區,則對應時間刻度,把黃道麵看做表盤,每個星域有12個區。
3區,就是目前生命星球公轉到了3點位置。
在生命星球外圍,有著規模最大的殖民衛星群,隨著殖民衛星的不斷增多,生命星球形成了類似土星環那樣的人造星環。
100億太空人口的63%,居住在這浩大的殖民衛星群中。
可以說,殖民衛星群,就是這個時代的工業基地,星球內部,更多作為政經及居住被使用。
還有21%的人口,是在月球及其衛星群中居住。
生命星球的月亮,大約是徐長卿故鄉的月亮的1.5倍體積,這個殖民星及衛星群有兩個主要功能資源粗加工,軍事基地。
各國都有強大的太空艦隊在這裏駐紮,每天有大量的資源船在這裏出入,將來自其他星域的資源送來,加工成粗料後,送往人造星環帶的工業區進行精加工。
這樣的一個格局已經存在了幾十年。
隨著天人技術的被挖掘,進入太空時代的人類正在以更快捷的速度邁出第二步。
氣態星是第四行星,圍繞它以及它的一號衛星青土星的殖民區正在以倍化速度成形。
另外一個讓人矚目的增長點,就是白幽靈。
至於3、5、6號行星,星港建設工程也都已經開啟了。
還有個值得一提的,就是位於第二星域和第三星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裏是人類進入太空以來,最主要的資源采集區。人們稱之為星礦區,也是按照時鍾刻度分為十二分。
挖空的小行星會被利用,也有的被放棄,而太空海盜的主要活躍區也在這裏。
所以太空礦工、剿匪艦隊、和海盜艦船的相愛相殺,天每在這個區域上演。
原本因為時空篡改者狠狠的吞吃了一大批太空海盜,這個區域安然了那麽幾天,但隨著大變革的到來,動蕩帶來的苦逼底層的不堪忍受,以及那6%不忿利益分配方案的死倔份子的力量注入,這個區域近幾年那是相當的熱鬧。
哪怕是技術逼格超高的天人神舟,由於沒有武器,在這個區域的發揮也很有限,高速的優勢根本體現不出來,防禦無敵的特性太空戰機沒有,而太空戰機就是神舟的牙,拔了牙,神舟能選擇的戰術,最多也不過是當碰碰船開。
玩捉迷藏,能比過熟悉地形、並且始終用生命在演戲的太空海盜的,還真就不多。
近幾年,徐長青的主要娛樂節目,就是以上帝視角見證這個區域的悲喜離合,矛盾尖銳、情感真摯、再加上利益引發的爾虞我詐的調料,堪稱味道濃鬱。
而如今,頂級權貴們正在對海盜及反聯盟勢力進行詔安,希望建立統一戰線。
從徐長卿的角度看,這一事件最有意思的地方,並不在於雙方都各有盤算,一個希望海盜和反聯盟勢力當炮灰,一個希望通過虛與委蛇而獲得好處。
最有意思的地方是,雙方明顯都知道對方的真實目的,而後在這樣的基礎上謀求合作。
也就是說,一方要表現出被忽悠而甘當炮灰的姿態,另一方則表現出被麻痹,願意給予對方支持的作為。
雙方就像一對奧斯卡影帝,要有表情,不能太收,也不能太放,尺度要合適,要讓人覺得真。
這種複雜的勾心鬥角,自然讓人看的很過癮,就跟觀看大咖飆戲似的。
不過,看戲的閑情逸致很快就沒有了,輪到他上場了,第三梯隊的兩家勢力,準備充分,派遣的攻略組,激活遠古遺跡分區,隻用了幾個小時就完成了戰鬥。
天人遺跡被徹底激活,好戲開鑼,他自然是顧不得其他了。
光芒城八座,黑淵城六座,天門高塔斜指終極之門所在的中央高塔。
中央高塔宛如從發射井中升起的超大型火箭,向上緩緩升起。
然後所有在現場的人,都看到了迄今為止最具夢幻效果的全息打印:
八座天門高塔,就是打印機的墨盒噴槍,它每次擺動,都意味著完成了所轄區域的構建編程,然後這部分會隨著中央高塔的上升而不斷的提升高度,同時由虛轉實,成為實實在在的造物。
就是靠著這樣的效率,中央高塔的塔身宛如無中生有般被不斷製造出來。
從很早以前,各探險勢力就對遺跡展開全麵的探索,其中自然包括向地下挖掘,搞清楚遺跡地下部分的明堂。
並且,依照各探險勢力的動手能力,弄些先進的大型挖機、鑽洞機,開辟地底大型通道並不算什麽,卡摩拉所在的鐵山都能被挖空,光芒城自然也可以。
他們也確實這麽個幹了,隻不過最終的結果很尷尬,光芒城底部的整體結構,像一多半豎著的雞蛋,其中蛋殼無論如何無法鑽破。
於是才歇了心思,全力做地麵的部分攻略。
而在這枚巨大的蛋的地表部分宛如花瓣般打開以後,各勢力也經過一番計算推演,比如中央高塔能升多高,全部展開後,會怎樣一番衍變。
而到了現在,那些推斷基本都錯了。
光是對遺跡展開後,中央高塔的高度判就錯了。盡管天人造物已經一次次的展示了自身的一體多用特征,但人們還是沒能想到,用於攝取電能的天門高塔,會成為超級打印噴槍。
其他的推斷,自然也就跟著都錯,並且越來越離譜。
兩座遺跡城市飛了起來,就像那些神舟,看不到特征明顯的引擎,但給人以輕盈靈動的感覺,就仿佛如此龐大的造物,比落葉還輕。
“遺跡城塞失控,第三方案啟動。”
聽到通知,所有地麵工作人員都開始有序的緊急撤離。
一刻鍾之後,空天艦船升空,帶著人員前往太空中的星港。
與此同時,智能機器人仍舊在收拾各種設備,往貨運飛船中裝備。
各勢力已經事先預測到這種情況的發生,比這更糟糕的也預測過,比如,各分區的權限被剝奪。
還好,徐長卿他們對分區的管控權並沒有被擼。
不好的地方在於,更高級別的命令在對各個分區進行操控,整個遺跡都在發生著更複雜的變化,一種更徹底的展開,各個分區都在開裂,就像是一朵花骨朵要徹底綻放出花瓣眾多的大麗花。
另外,它仍舊在升高,完全是一副要衝出青土星的駕駛。
徐長卿從光芒城飛走後留下的巨型深坑邊緣離開,進入專門等候他的飛艇,升空不緊不慢的與光芒城形影相吊。
像他這樣的還有三人,剩下的五方勢力代表,都是人在光芒城中不肯離開。光芒城的變化雖然劇烈,太古級的身手卻是足以應對。
而等到遺跡飛升到高高空,五方勢力的代表待不下去了,不是因為環境問題,而是更劇烈的變化在遺跡中發生。
整個遺跡之城以部件的方式散碎開來,就仿佛它們原本就是一堆積木。
之後,這些被發光的藍白色能量包裹的部件開始重型拚裝。
即便是徐長卿,也僅僅是能看出一點點電磁學應用的門道,神秘側的技術完全摸不著頭腦,檔次極高。不是那種技術層次的高明,而是體係不同,無法直觀的進行關聯和橫向比較。
如果再多給他些觀察的時間,並告知它重組的目的,他就比較有把握推敲出技術原理了。
然而這顯然不是一堂現場教學課。
重新拚組之後,光芒城似乎沒什麽大的變化,但像徐長卿這樣觀察入微的人,自然是能看出些門道的。
簡單的說,現在的光芒城,更像是一個超級巨大的鑰匙類部件。
就是那種有著多個長短不一、形狀不一的鑰匙柱的部件,宛如空氣開關的斷路器般,隻要插入,就能重新合開關了。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並沒有發生錯誤。
重組完畢的光芒城和黑淵城,重新返回大氣層,繼而如同流星般開始墜落。
這時候,好多人都在慶幸執行了第三方案,否則以兩座遺跡城市無法摧毀的特性,就照著現在的速度墜落,碰撞後引發的能量衝擊,足以令地麵的工作人員和設施一齊毀滅。
就算是這樣,各勢力仍舊有不小的損失,光芒城的飛升和重組過程太快,地麵尚有收拾打包設備的智能機械和貨運飛船尚未撤離,它們如同山火中落葉,在爆炸中崩解毀滅。
發生這樣的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勢力都操了鬼心,他們擔心一旦發生權限被奪的情況,所有天人一係的設備都無法再使用,因此安排了人類科技所製造的艦船。這類艦船自然扛不住這種天地偉力級別的爆炸衝擊波。
隨著光芒城和黑淵城頭下腳上的插入大地,波及整個青土星的劇變開始了……
(本章完)
人類在星域中的產業,已經在遭受異域艦隊的摧殘。
眾所周知,偵查單位一般都不會留俘虜,哪怕需要抓舌頭,也是得到情報後便將之處死,其使命決定了他們不需要累贅兼不穩定因素。
那些正好在異域偵查艦隊航線上的星空站點,自然是很慘。偏偏異域來客派出的偵查艦隊有一千支那麽多。以至於縱觀全局,頗有種大浪如牆席卷,山火全線蔓延的效果。
異域艦隊來襲11個小時之後,多國聯合作戰指揮部成立且開始運轉。
能這麽效率,得益於從4年多之前開始的大變革。
這幾年,以利益分配為核心的扯皮,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保有天人技術基本盤的勢力想要更多,其餘的勢力則努力嚐試多摳些肉出來。
正是因為這種互動,使得各個團體之間的聯係較為緊密,那些不合群的倔強家夥,都已經成為了必須被清洗的敵人,即便沒跑去太空深處躲藏,也多半是以大都會的人口做要挾,在那裏負隅頑抗。
也就是說,從4年前開始,一個範同盟就已經建立了。所有同盟成員,都是基本付出利益新分配方案的大原則的,隻不過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能奪爭一分還是要爭的。
指揮部成立後,首先定下的核心方針是收縮。
不管外來神會不會出手幫忙,收縮都是必要的,攥緊拳頭才好打人,四處散落,隻會被對方的龐大艦隊分割包圍。
勢力收縮的匯集點,自然是生命星球所在的第二星域3區。
第四紀元的人類是這麽劃分太陽係內星域分區的:
行星軌道,就是星域範圍,所以星域一共有七個,自然星球排第二,白幽靈排第七。而分區,則對應時間刻度,把黃道麵看做表盤,每個星域有12個區。
3區,就是目前生命星球公轉到了3點位置。
在生命星球外圍,有著規模最大的殖民衛星群,隨著殖民衛星的不斷增多,生命星球形成了類似土星環那樣的人造星環。
100億太空人口的63%,居住在這浩大的殖民衛星群中。
可以說,殖民衛星群,就是這個時代的工業基地,星球內部,更多作為政經及居住被使用。
還有21%的人口,是在月球及其衛星群中居住。
生命星球的月亮,大約是徐長卿故鄉的月亮的1.5倍體積,這個殖民星及衛星群有兩個主要功能資源粗加工,軍事基地。
各國都有強大的太空艦隊在這裏駐紮,每天有大量的資源船在這裏出入,將來自其他星域的資源送來,加工成粗料後,送往人造星環帶的工業區進行精加工。
這樣的一個格局已經存在了幾十年。
隨著天人技術的被挖掘,進入太空時代的人類正在以更快捷的速度邁出第二步。
氣態星是第四行星,圍繞它以及它的一號衛星青土星的殖民區正在以倍化速度成形。
另外一個讓人矚目的增長點,就是白幽靈。
至於3、5、6號行星,星港建設工程也都已經開啟了。
還有個值得一提的,就是位於第二星域和第三星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裏是人類進入太空以來,最主要的資源采集區。人們稱之為星礦區,也是按照時鍾刻度分為十二分。
挖空的小行星會被利用,也有的被放棄,而太空海盜的主要活躍區也在這裏。
所以太空礦工、剿匪艦隊、和海盜艦船的相愛相殺,天每在這個區域上演。
原本因為時空篡改者狠狠的吞吃了一大批太空海盜,這個區域安然了那麽幾天,但隨著大變革的到來,動蕩帶來的苦逼底層的不堪忍受,以及那6%不忿利益分配方案的死倔份子的力量注入,這個區域近幾年那是相當的熱鬧。
哪怕是技術逼格超高的天人神舟,由於沒有武器,在這個區域的發揮也很有限,高速的優勢根本體現不出來,防禦無敵的特性太空戰機沒有,而太空戰機就是神舟的牙,拔了牙,神舟能選擇的戰術,最多也不過是當碰碰船開。
玩捉迷藏,能比過熟悉地形、並且始終用生命在演戲的太空海盜的,還真就不多。
近幾年,徐長青的主要娛樂節目,就是以上帝視角見證這個區域的悲喜離合,矛盾尖銳、情感真摯、再加上利益引發的爾虞我詐的調料,堪稱味道濃鬱。
而如今,頂級權貴們正在對海盜及反聯盟勢力進行詔安,希望建立統一戰線。
從徐長卿的角度看,這一事件最有意思的地方,並不在於雙方都各有盤算,一個希望海盜和反聯盟勢力當炮灰,一個希望通過虛與委蛇而獲得好處。
最有意思的地方是,雙方明顯都知道對方的真實目的,而後在這樣的基礎上謀求合作。
也就是說,一方要表現出被忽悠而甘當炮灰的姿態,另一方則表現出被麻痹,願意給予對方支持的作為。
雙方就像一對奧斯卡影帝,要有表情,不能太收,也不能太放,尺度要合適,要讓人覺得真。
這種複雜的勾心鬥角,自然讓人看的很過癮,就跟觀看大咖飆戲似的。
不過,看戲的閑情逸致很快就沒有了,輪到他上場了,第三梯隊的兩家勢力,準備充分,派遣的攻略組,激活遠古遺跡分區,隻用了幾個小時就完成了戰鬥。
天人遺跡被徹底激活,好戲開鑼,他自然是顧不得其他了。
光芒城八座,黑淵城六座,天門高塔斜指終極之門所在的中央高塔。
中央高塔宛如從發射井中升起的超大型火箭,向上緩緩升起。
然後所有在現場的人,都看到了迄今為止最具夢幻效果的全息打印:
八座天門高塔,就是打印機的墨盒噴槍,它每次擺動,都意味著完成了所轄區域的構建編程,然後這部分會隨著中央高塔的上升而不斷的提升高度,同時由虛轉實,成為實實在在的造物。
就是靠著這樣的效率,中央高塔的塔身宛如無中生有般被不斷製造出來。
從很早以前,各探險勢力就對遺跡展開全麵的探索,其中自然包括向地下挖掘,搞清楚遺跡地下部分的明堂。
並且,依照各探險勢力的動手能力,弄些先進的大型挖機、鑽洞機,開辟地底大型通道並不算什麽,卡摩拉所在的鐵山都能被挖空,光芒城自然也可以。
他們也確實這麽個幹了,隻不過最終的結果很尷尬,光芒城底部的整體結構,像一多半豎著的雞蛋,其中蛋殼無論如何無法鑽破。
於是才歇了心思,全力做地麵的部分攻略。
而在這枚巨大的蛋的地表部分宛如花瓣般打開以後,各勢力也經過一番計算推演,比如中央高塔能升多高,全部展開後,會怎樣一番衍變。
而到了現在,那些推斷基本都錯了。
光是對遺跡展開後,中央高塔的高度判就錯了。盡管天人造物已經一次次的展示了自身的一體多用特征,但人們還是沒能想到,用於攝取電能的天門高塔,會成為超級打印噴槍。
其他的推斷,自然也就跟著都錯,並且越來越離譜。
兩座遺跡城市飛了起來,就像那些神舟,看不到特征明顯的引擎,但給人以輕盈靈動的感覺,就仿佛如此龐大的造物,比落葉還輕。
“遺跡城塞失控,第三方案啟動。”
聽到通知,所有地麵工作人員都開始有序的緊急撤離。
一刻鍾之後,空天艦船升空,帶著人員前往太空中的星港。
與此同時,智能機器人仍舊在收拾各種設備,往貨運飛船中裝備。
各勢力已經事先預測到這種情況的發生,比這更糟糕的也預測過,比如,各分區的權限被剝奪。
還好,徐長卿他們對分區的管控權並沒有被擼。
不好的地方在於,更高級別的命令在對各個分區進行操控,整個遺跡都在發生著更複雜的變化,一種更徹底的展開,各個分區都在開裂,就像是一朵花骨朵要徹底綻放出花瓣眾多的大麗花。
另外,它仍舊在升高,完全是一副要衝出青土星的駕駛。
徐長卿從光芒城飛走後留下的巨型深坑邊緣離開,進入專門等候他的飛艇,升空不緊不慢的與光芒城形影相吊。
像他這樣的還有三人,剩下的五方勢力代表,都是人在光芒城中不肯離開。光芒城的變化雖然劇烈,太古級的身手卻是足以應對。
而等到遺跡飛升到高高空,五方勢力的代表待不下去了,不是因為環境問題,而是更劇烈的變化在遺跡中發生。
整個遺跡之城以部件的方式散碎開來,就仿佛它們原本就是一堆積木。
之後,這些被發光的藍白色能量包裹的部件開始重型拚裝。
即便是徐長卿,也僅僅是能看出一點點電磁學應用的門道,神秘側的技術完全摸不著頭腦,檔次極高。不是那種技術層次的高明,而是體係不同,無法直觀的進行關聯和橫向比較。
如果再多給他些觀察的時間,並告知它重組的目的,他就比較有把握推敲出技術原理了。
然而這顯然不是一堂現場教學課。
重新拚組之後,光芒城似乎沒什麽大的變化,但像徐長卿這樣觀察入微的人,自然是能看出些門道的。
簡單的說,現在的光芒城,更像是一個超級巨大的鑰匙類部件。
就是那種有著多個長短不一、形狀不一的鑰匙柱的部件,宛如空氣開關的斷路器般,隻要插入,就能重新合開關了。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並沒有發生錯誤。
重組完畢的光芒城和黑淵城,重新返回大氣層,繼而如同流星般開始墜落。
這時候,好多人都在慶幸執行了第三方案,否則以兩座遺跡城市無法摧毀的特性,就照著現在的速度墜落,碰撞後引發的能量衝擊,足以令地麵的工作人員和設施一齊毀滅。
就算是這樣,各勢力仍舊有不小的損失,光芒城的飛升和重組過程太快,地麵尚有收拾打包設備的智能機械和貨運飛船尚未撤離,它們如同山火中落葉,在爆炸中崩解毀滅。
發生這樣的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勢力都操了鬼心,他們擔心一旦發生權限被奪的情況,所有天人一係的設備都無法再使用,因此安排了人類科技所製造的艦船。這類艦船自然扛不住這種天地偉力級別的爆炸衝擊波。
隨著光芒城和黑淵城頭下腳上的插入大地,波及整個青土星的劇變開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