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的火種行動正式啟動後不久,新聯邦也有所察覺了。


    盡管他們已經成為勢力中的小角色,但聯邦以前鋪下的一些線仍舊在,且能發揮作用。


    新聯邦以為共和國這是要去bb星一帶開創未來基業了。


    就開始軟磨硬泡出招,比如讓克拉拉接觸趙大維,又比如央求艾拉,還有就是幹脆嚐試跟徐長卿直接溝通。


    徐長卿也懶得跟他們打馬虎眼,直接告訴他們:“你們的方舟號不用等了,可以去上帝指給你們的應許之地了。”


    聯邦一聽這個,立刻意識到事情大條了,開始哭訴,方舟現在看就是個過時的破遊輪,又老又破,不保險啊,聯邦320億人,都滅在這裏,太殘酷了,時光大爺幫一把,給聯邦留點種吧!這不,從地球上逃出來,基因庫還沒來得及投入應用呢,都是現成的,就是缺條好船。


    徐長卿說,也行,不過所有具體事務都由我來一手安排,包括人選,所以你們安安靜靜的聽信就好,肯定給你們個說法,就別吵吵了。


    聯邦的一幫人麵麵相覷,得!這下他們不能伸手了,要怎麽讓自己有個下場呢?某些人眼睛盯上了方舟號,好歹是條路,多活一天是一天。


    於是方舟號的成員結構開始變味。


    並且,聯邦全力支持聖米迦勒空間站建造第二艘方舟號。


    甘地鼻子差點氣歪:“你當我這裏是外域城邦的超級工廠啊?方舟號不算毛皮和擱置時間,以及各種原因停工的時間,也建造了三年多才建成,現在要縮短成半年,可能嗎?”


    聯邦的人說:“這樣,你設計個可持續施工方案,我們先把材料和人員帶足了,然後搭乘工地離開,邊走邊建設。”


    “你這是哪來的腦洞?”


    聯邦的人就說:“加入是大力神級運輸艦,這麽搞你覺得有沒有問題?拉齊零部件,邊走邊幹活,前期要求隻是第三宇宙速度,以便脫離太陽係,這對現在的人類科技而言,不是問題啊。況且在太空中施工,也不用擔心風太大將人貨吹跑對吧?當然還有恒星風什麽的,可那畢竟是低概率,本來就是死中求活,難能沒風險呢?”


    消息就這麽傳開了,以至於後來還有人利用月球生產的那種新式運輸艦踏上流亡之旅的。


    這必然是一條不歸路,卻也能勉強算是條生路。


    首先這種新式艦船的人造重力係統是合格的,並且運輸艦,自然是足夠能拉貨,如果拉滿生活物資,足夠百十來人幾十年用了。


    其次說推進係統,世俗100萬公裏以上,足夠脫出太陽係了,速度上來,剩下的就玩慣性飛行唄,反正也不急著趕路,畢竟既沒有目的地,也不知道到了後該咋辦,況且多半也到不了,至少這代人是沒希望了。


    就這麽著,抱著好死不如賴活著的質樸道理,有人選擇了出逃。


    也有那人比較較真,硬是打算在有限的紙張上做出錦繡文章,一通算死草,還真被其算出些門道。


    按照其說法,隻需要適當的改裝,新式運輸艦就能在載八十人的情況下,抵達南門二。當然要求非常苛刻,包括八十人的身高體重飯量,以及下一代的數量,甚至包括活多少歲都算進去了,到時候要不死,就會造成額外消耗,而構成嚴重後果,所以到時見必須死……


    可以說,為了能活命,這些玩歪門邪道的,也都是豁出去了,各種鬼點子層出不窮。


    像方舟號,就接受了捆綁逃離的提議,將捆綁的艦船當作助推器,又外掛貨架,搭載大包小包……


    用某人的話說,這都是學外域城邦,他們搞的運輸艦,乃至亞洲星港,不就是這種玩意?


    火星共和國同樣有人為了謀取出路而發力。


    用他們的話說:“反正產能用在造艦上,也隻是讓人家愉快打靶,不如搞這個短平快,能多走一批是一批。”


    麵對這樣的論調,徐長卿覺得無言以對。


    大難來臨,同林之鳥各自飛。絕望的背景下,苟活求存,多活一日算一日,似乎也沒什麽不好。這也是為了生存而進行的掙紮。


    相較於芸芸眾生,這一小撮人至少還有的選。


    “確實是見成色的時候啊!”徐長卿在感歎在這個世界所經曆的事情之後,不由自主的回顧了一下他的人生。感覺充滿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無奈。


    一直很努力,但始終被看不見的力量所牽引,跳了許多個世界,收獲也不算少,卻沒能在任何一個世界中達成完滿,敵人不是強的接不住,就是弱的不值多提,從來就沒有正正好,一旦成長到差不多能夠大殺四方了,就會因這樣的原因跳轉離開。一堆爛攤子,永遠在路上,這或許就是他最大的遺憾。


    “這一回,決一死戰,既分勝負,也定生死。”他這樣告訴自己。


    自己下定決心的同時,他也安排好了其他人後路,聯邦當初最先撤離的2000萬未成年種子,尚在他的掌控之下。


    他覺得,艾拉?奧利維,可以帶著這些人,連同地球教,前往新世界。


    至於新世界的具體位置,是距地球40光年的水瓶星座內的一顆恒星係。


    該星係堪稱葫蘆娃,一顆藤上七個瓜,其中有三個類地行星位於宜居帶,含有液態水。


    在掌握躍遷技術之前,這樣的距離無疑過於漫長難以抵達。但外域城邦的整體科技水平還在異生物科技水平之上,在知曉了躍遷原理後,居高零下以電磁力製造躍遷量子場的技術,已經進入最後的研發倒計時,寶衛五已然著手準備進行傳送實驗了,一旦成功,躍遷能力就能迅速小範圍普及。


    有著這張牌可打,他並不像別人那麽焦急或絕望。


    隻不過他自己,這次不想再臥薪嚐膽了,而是準備戰死沙場,哪怕輸。


    他覺得,他需要的,或許恰恰就是這麽一場明知失敗,也要坦然麵對、慨然赴死的戰役。至於神人所需要的所謂‘變量’,讓其滾一邊吧,他不準備再多想了。


    就在人類這邊因絕望再度蔓延而上演世情冷暖、人性百態的時候,建設戴森環的異生物大艦隊突然有了異動。


    由於與太陽當背景布,異生物大艦隊的動作簡直就像電影院播放電影般,很容易就看的清楚。


    從年初開始,它們就開啟而來第二次大動作,那效果就仿佛是架設鐵軌般,形成兩條由擴展開來的艦船構成的鏈。


    這鏈條以太陽赤道為橫軸,一上一下分布,然後開始彌合彼此之間的空間。那是接近200萬公裏的寬度,約等於地月之間三個來回。


    等用瘋狂擴增的生物膜建起這黑幕,戴森環才算是終於有那麽點意思了。這是在七月發生的事。


    而現在,已經是十二月末,新入侵的蝗蟲艦隊群已經走完了三分之一的道路,外域城邦的戰艦也再度添加而來150艘,達到了343艘。刺客級偵察艦隊已經出發了近兩個月,再過40天,就能與蝗蟲艦隊群近距離接觸。


    就在這樣的時刻,異生物艦隊在戴森環的上下外延,迅速展開了生物膜幕布。宏觀的開,就像由人抻著邊沿,拉開一麵苫布或旗幟那樣。


    在大約十天的時間裏,戴森環就額外增寬了兩倍。


    顯然,這不可能是臨時生成的,因為生物膜的生長速度還沒那麽快,這是一直在準備,但之前沒有展開的部分。


    600萬公裏,光都需要跑20秒才能抵達,這戴森環幕布著實是宏大壯觀,但徐長卿知道,撐起這樣的幕布,難度不小,那些艦船距離太陽已經非常近,巨大的引力使它們需要時刻向外噴射做工,才不會被吸入太陽內熔毀。


    正是因為這樣,它們以自身為骨骼框架,兜住兩者之間的生物膜形成幕布,以免生物膜被吸入,那效果就像刺繡時扽布的框架一樣。


    可現在向兩邊拉扯生物膜完成拓展的,卻是飛行器,這就好比舍框架而改用大頭針扥展布匹,大頭針的每個點,相對而言是十分吃力的,恐怕很難持久。


    明白這個道理後,徐長卿就意識到異生物要幹什麽了。


    開炮,有史以來他見過的最宏大的太陽能蓄能炮。


    果然,生物膜完全展開後,沒過二十分鍾,整個戴森環上都開始流轉著光芒,就像至尊魔戒即將被熔岩融化而發紅時的情形。


    隨後,比{星球大戰}中死星殲星時更華麗的宏大打擊開始了,從冬霾的地球上都能隱約看到的高亮光芒,向著蝗蟲艦隊所在的區域噴射。


    遠遠的看,就仿佛是太陽變成了彗星,正在製造一道亮麗的彗尾軌跡。實際上超級太陽風正以光速在跨越廣闊的虛空,飛向目標。


    大約240億公裏,飛過去需要8萬秒,約等於22天。


    徐長卿覺得這一炮開早了,不過至少異生物用這次打擊表明了態度:現在,人們跟它們有著共同的敵人。


    然後問題來了,這幫瞎子是咋在這麽遠的距離上看到目標的?


    生物型射電望遠鏡?


    好吧,就算有這個東西,蝗蟲艦隊群也開著能量護罩,確實有波可觀測,可看到的都是二十幾天前的景象,然後再用22天射擊。哪怕是區域打擊,人家也睡一覺再安排規避動作都來得及。


    不過異生物很快就解釋了這一謎團:不是隻開一炮。


    這一年的太陽能沒白囤積,異生物的太陽能照射炮,一口氣就打了一百多下。


    而後,外延的生物膜向著太陽方向垂落,外圍的‘大頭針’撐不住了。


    生物膜雖然不厚,但400萬公裏的幅寬,長度又接近太陽的赤道周長,如此巨大的麵積,份量不是一般的重,戴森環能不能保持不被這巨大的重力拉扯斷,在徐長卿看來,著實是懸了點。


    不過他也得承認,異生物有個牛逼的地方,那就是超級協同能力,億萬如一。這一點,從其用著不怎麽高明的躍遷技術,卻能玩艦隊群躍遷就看的出來。


    蝗蟲艦隊群就麽這本事,那是一小群一小群出現的。就衝著這種超級協同能力,說不定能讓七萬艘艦船(三支躍遷艦隊,第一支在被幹擾後留下萬餘建立戴森鏈,第二支留下25000,第三支35000全留下了,除了部分從事巡弋等任務,基本都填進了戴森環的建設中)同時均勻發力,撐住這一下。


    這一百來發太陽風吹出去,那真就是前浪後浪,層層疊疊,浪濤變成了潮汐,無論是寬度、還是高度,又或縱深都有了。


    徐長卿這下放心了,按照腦算機ai的計算,蝗蟲艦隊這次是必然會被吹吹的,這下不用他的刺客級偵察艦玩命了,異生物的這次打擊,能夠更好的幫他試出蝗蟲艦隊群的斤兩……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邪問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底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底虛並收藏斬邪問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