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蛇般的蝗蟲艦隊群將脊背暴露在了超級太陽風的高能離子流束中,盡管艦船都有防護盾,仍舊不免炸裂起火。
專門負責軍事情報分析的腦算機ai根據這些視頻信息分析,推斷這些戰艦的內部是含有大量的氧氣的,並且檢查艦船毀滅後飄至太空中的屍骸發現,這支外來文明的個體,跟人類的相似度較高。
當然,並非是樣貌,而是說體型結構,也是直立兩足生物,不過看起來更像是在dnd中的豹人的基礎上,進行外星人的畸形化(更瘦小、大腦袋、大眼睛等等)。
初步分析,這種生命似乎也存在著長期用腦、肌肉退化等等情況,並且跟人類一樣,它們習慣利用工具。
它們穿戴的宇航服,跟機甲服相似度較高,隻是材料應用方麵,它們似乎對矽基材料更有心得,簡單的理解就是複合陶瓷,它們像人類利用金屬般利用沙石,這可能跟它們文明誕生的母星的成分結構有關。
但凡是工質引擎,就涉及燃料儲備、引擎功率等問題。
小的艦船,動力係統單位時間出力相對較低,它們對超級太陽風的抵抗能力也就比較弱。
艦船的緋紅色能量罩宛如大沙暴中的樹脂膜大棚,僅僅是堅持了那麽一小會兒,就被撕的千瘡百孔,又或幹脆被大片扯碎掀飛。
然後就是艦船本身被灼燒,那種過程就像是燉瓦罐雞,問題是艦船本身是密封的,沒有氣孔,內部物質被迅速加熱後膨脹又必然會找宣泄口,於是就從最薄弱的地方噴溢。
這種時候,艦船最薄弱的地方,恰恰是直麵太陽風的那一麵,艦船外殼因高溫加熱而材料屬性變化劇烈,迅速達成類似岩漿的狀態。
然後在內部的壓力下,向外猛烈噴發。
這種噴發雖然不及炸彈爆炸後衝擊波的擴散速度,可仍舊異常猛烈。然而麵對超級太陽風的高熱,這些包含了氧氣在內的物質迅速被點燃,形成猛火。
所以遠景看上去,就像是在像熔爐裏傾倒燃油,太陽風隻有高溫光亮看不到明火,而燃油在墜落的過程中被點燃,在光亮中形成逆向的火焰,就像是在漆黑的夜晚,在射燈的正麵照射下開炮。
一艘艦船是這樣,百艘、千艘的艦船也基本都是這樣。
太陽風一旦照耀過來,這些艦船就像被用力狠踩的毛蟲,表皮破裂,噴出體液,拉遠了看就是或大或小的光斑火花。
太空中寂靜無聲,但大量的艦船毀滅,仍舊讓死亡顯得華麗無比。
蝗蟲艦隊最小的艦船都有600多米的艦長,這約等於兩艘尼米茲級航母的長度。標準足球場的長寬不過是105x68米,能縱向擺放6個足球場的艦船,其內部的空間之大可想而知。
可現在,這樣的艦船不過是最難承受風雨的舢板,盡管它們被包裹在艦隊陣列的中心區域,可高能離子的洪流仍舊讓它們難以承受,它們幾乎是跟外圍的大型艦船一起在高亮光芒中毀滅的。
也隻有距離艦隊中最內側(相對於太陽風的來向)的艦船,才有一定的概率幸存。
總之,一旦處於被照射區域,就是各種慘,拉遠距離看,一條原本體態豐盈而均勻的長蛇,此刻變成了竹節蛇,緋紅的有了明顯的光暗差、甚至斷裂處,那些黯淡和斷裂的,就是缺失了大量艦船的部分。
不久之後,外域城邦的光矛打擊也抵達了,打擊效果雖然遠不及超級太陽風,但仍舊是給了蝗蟲艦隊群一個驚喜。
豹人做出了以巨艦做盾、為後麵的艦船提供保護的戰術選擇。
但光矛的威力超出了它們預料至少30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它們以為的巨艦能夠抗下攻擊,是個錯誤的認知,僅僅是第一波打擊之後,它們就意識到巨艦能量護盾的補給,無法滿足消耗所需。
可這個時候再想躲避已經有些來不及了。
那也要躲避,巨艦是它們的王牌艦船,它們寧肯失去十艘普通艦船,也不願失去一艘巨艦。
結果艦隊後列的艦船用它們的死亡證明,除了巨艦,任何一艘艦船能夠扛住光矛的打擊。
能量強度,照射時間,外域城邦戰艦發射的光矛的具體參數,已經是經過計算後的最優解。
之前跟異生物艦隊作戰,讓戰艦ai積累了大量的炮擊相關數據。另外,這一年以來,武器製造工藝上也有許多零碎的技術突破。
這些突破,主要都是通過研究異生物艦船而獲得的,比如說,現在的光矛激發係統,就運用了已經是2.0版本的有機物質,這種脫胎於異生物基因的特殊材料,是已知任何材料難以媲美的超導體,它的出現讓光矛的性能提升了4個百分點。
當然,這種超導體不光用在了光矛上,它的用途十分廣泛,尤其材料的生成相對廉價,主要體現在對生成原料的低要求上,再加上它生產迅速,所以一經問世,就迅速取代了同類產品,排到了超導材料首位。
還有,異生物的生物組織有價值屬性,也遠不止超導特性一項,事實上,異生物的基因簡直就是個神奇寶藏,極具深挖的價值。相對而言,異生物自身的技術應用,都可以說是膚淺的,它們的潛力極大。
改良的光矛武器,最優解的威力、時長、方式調整,造就了致命的威脅。不但普通艦船一炮一個,就是巨艦,也承受不住兩個波次以上的連續打擊。
很快,豹人就位它們的戰術錯誤付出了代價,有巨艦被光矛切割貫穿,然後內爆,成了一團太空垃圾。
然後是第二艘,第n艘……
異生物的超級太陽風和外域城邦的t字頭艦首炮集火所形成交叉打擊,令蝗蟲艦隊群吃足了苦頭。
等到它們終於進入黃道麵,清點之後,發現仍在隊列的大小艦船,已經隻剩兩萬出頭。
有多達四千艘艦船掉隊,令它們感到憤恨的是,外域城邦的艦隊已經出現在相應空域,開始補刀那些負傷的艦船。
的確,第四到第十二偵察艦艦隊,參與了這次剿滅行動。
每支艦隊都是三十艘偵察艦,這種艦船以外掛的形式,攜帶有八架ma,所以這就是240艘艦船和1920架ma。
它們與那些負傷掉隊的豹人艦船展開了激戰,基本都是粗野而迅速的圍毆戰術,而不是先偵查,以反偵查的手段打掉對方的眼睛,再說其他。粗暴簡約的方法可以節省時間,按照徐長卿的命令,寧願拚著傷亡,也一定要速度。
除了不給那些受傷的豹人艦船修複時間,這麽幹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外域艦隊的主力戰艦群,即將與豹人懟正麵,徐長卿急於了解更多的豹人艦船的戰鬥手段。
而危在旦夕的豹人傷船的確是不吝拿出一切能用的手段反抗,於是徐長卿見到了激光炮以及光矛。
對這些,徐長卿都是有心理準備的。畢竟以蝗蟲艦隊群時速超過800萬公裏的高速度,其動力係統堪稱能量澎湃,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下,催生出激光炮和光矛都很正常。
而作為躍遷艦隊,但彈藥就不如帶燃料,燃料能轉換成更多的能量,所以能量武器顯得更具性價比。
蝗蟲艦雖然不差,但傷船就是典型的虎落平陽被犬欺了。
速度低下而又落單,這些艦船被圍攻狠咬,然後被一艘接一艘的撕碎。
麵對這種情況,蝗蟲艦隊群做出了回應,它們派遣了總數大約在一千艘左右的艦隊,折返營救。
與此同時,它們的大艦隊沒有急著繼續前進,而是速度減慢,開始進行補給和修複,以及隊列重整。
另外,黃道麵的太空,單位體積內物質含有量較高,高速航行損耗會大些,蝗蟲艦隊群最終將時速降到了90萬公裏每小時,緩緩而行。
不過偵查設備,卻是發射了。
這種像是炮彈般被高速發射出去的偵察器,會在慣性作用下,就那麽成群的向著某個方向一直飛,而之後,蝗蟲艦隊會間隔的發射信息中繼作用的設備,如此一來,就如同有個自帶照明的無線式攝像機,在黑夜中不斷前行,拍攝,然後把拍攝到的內容傳送回來。
結果它們遭遇了核炮彈雨。
螺旋加速核電磁速射炮,超過三千萬發,在短短的三秒內發射了出去。
之後在計算好的交集區域被引爆,大量的微型核爆充塞著那個區域,蝗蟲艦隊群發射的探測器,如同撲火的飛蛾,衝入這個區域被毀滅。
之後,它們還將遭遇ma的攔截。
徐長卿給外域城邦艦隊群下達的命令就是怎麽奢豪怎麽打,不要怕浪費,讓產品發揮它們的效用。
因此在蝗蟲艦隊群發射了第二、第三、第四探察器後,每一次都遭遇了外域艦隊的堅決打擊。不心疼彈藥,就是要跟對方換。
蝗蟲艦隊群換不起,它們躍遷而來,船上不可能帶有太多的偵查設備,之所以能放這麽多波,也是因為艦船總數龐大,一艘船攜帶五枚探測器,那都有十萬探測器的總數。
雙方的距離低於1億公裏的時候,蝗蟲艦隊仍舊沒能掌握太多有關外域城邦艦隊的信息。
核炮彈覆蓋涉及以及ma的攔截,都發揮了作用,鮮有漏網的探測器。
如此一來,使用了大型力場遮斷層的外域城邦艦隊群,就很難被其窺視到真容。
大流行力場遮斷,這是打類似陣地戰才能獲得的好處,以巨大的能量發生器,在太空中組建力場區域,如同拉了一道大幕,對方的探測設備將很難看穿幕布之後的內容。
雙方距離接近到6000萬公裏時,不約而同的全力開火。
光矛就無需說了,說說雙方的次級武器。
蝗蟲艦隊群的次級武器是激光炮。這種光束的散離性極低,可以極好的保持能量強度,所以也是適合用於遠程照射的。
而外域城邦這邊出了戰艦,同樣也是激光鐳射炮為主。
雙方炮擊,外域城邦一方艦船總數隻有對方的五分之一,但反偵察做的到位,射擊精度高。
蝗蟲艦隊群則勝在艦船數量、和艦首炮台密集排列所帶來的火力覆蓋範圍。
對於蝗蟲艦隊群而言,通過計算外域城邦光矛軌跡,就能大概的確認其位置,然後向那個區域炮擊也就可以了。
在這種背景下,外域艦隊作為打陣地戰的一方,以逸待勞的優勢得以發揮……
(本章完)
專門負責軍事情報分析的腦算機ai根據這些視頻信息分析,推斷這些戰艦的內部是含有大量的氧氣的,並且檢查艦船毀滅後飄至太空中的屍骸發現,這支外來文明的個體,跟人類的相似度較高。
當然,並非是樣貌,而是說體型結構,也是直立兩足生物,不過看起來更像是在dnd中的豹人的基礎上,進行外星人的畸形化(更瘦小、大腦袋、大眼睛等等)。
初步分析,這種生命似乎也存在著長期用腦、肌肉退化等等情況,並且跟人類一樣,它們習慣利用工具。
它們穿戴的宇航服,跟機甲服相似度較高,隻是材料應用方麵,它們似乎對矽基材料更有心得,簡單的理解就是複合陶瓷,它們像人類利用金屬般利用沙石,這可能跟它們文明誕生的母星的成分結構有關。
但凡是工質引擎,就涉及燃料儲備、引擎功率等問題。
小的艦船,動力係統單位時間出力相對較低,它們對超級太陽風的抵抗能力也就比較弱。
艦船的緋紅色能量罩宛如大沙暴中的樹脂膜大棚,僅僅是堅持了那麽一小會兒,就被撕的千瘡百孔,又或幹脆被大片扯碎掀飛。
然後就是艦船本身被灼燒,那種過程就像是燉瓦罐雞,問題是艦船本身是密封的,沒有氣孔,內部物質被迅速加熱後膨脹又必然會找宣泄口,於是就從最薄弱的地方噴溢。
這種時候,艦船最薄弱的地方,恰恰是直麵太陽風的那一麵,艦船外殼因高溫加熱而材料屬性變化劇烈,迅速達成類似岩漿的狀態。
然後在內部的壓力下,向外猛烈噴發。
這種噴發雖然不及炸彈爆炸後衝擊波的擴散速度,可仍舊異常猛烈。然而麵對超級太陽風的高熱,這些包含了氧氣在內的物質迅速被點燃,形成猛火。
所以遠景看上去,就像是在像熔爐裏傾倒燃油,太陽風隻有高溫光亮看不到明火,而燃油在墜落的過程中被點燃,在光亮中形成逆向的火焰,就像是在漆黑的夜晚,在射燈的正麵照射下開炮。
一艘艦船是這樣,百艘、千艘的艦船也基本都是這樣。
太陽風一旦照耀過來,這些艦船就像被用力狠踩的毛蟲,表皮破裂,噴出體液,拉遠了看就是或大或小的光斑火花。
太空中寂靜無聲,但大量的艦船毀滅,仍舊讓死亡顯得華麗無比。
蝗蟲艦隊最小的艦船都有600多米的艦長,這約等於兩艘尼米茲級航母的長度。標準足球場的長寬不過是105x68米,能縱向擺放6個足球場的艦船,其內部的空間之大可想而知。
可現在,這樣的艦船不過是最難承受風雨的舢板,盡管它們被包裹在艦隊陣列的中心區域,可高能離子的洪流仍舊讓它們難以承受,它們幾乎是跟外圍的大型艦船一起在高亮光芒中毀滅的。
也隻有距離艦隊中最內側(相對於太陽風的來向)的艦船,才有一定的概率幸存。
總之,一旦處於被照射區域,就是各種慘,拉遠距離看,一條原本體態豐盈而均勻的長蛇,此刻變成了竹節蛇,緋紅的有了明顯的光暗差、甚至斷裂處,那些黯淡和斷裂的,就是缺失了大量艦船的部分。
不久之後,外域城邦的光矛打擊也抵達了,打擊效果雖然遠不及超級太陽風,但仍舊是給了蝗蟲艦隊群一個驚喜。
豹人做出了以巨艦做盾、為後麵的艦船提供保護的戰術選擇。
但光矛的威力超出了它們預料至少30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它們以為的巨艦能夠抗下攻擊,是個錯誤的認知,僅僅是第一波打擊之後,它們就意識到巨艦能量護盾的補給,無法滿足消耗所需。
可這個時候再想躲避已經有些來不及了。
那也要躲避,巨艦是它們的王牌艦船,它們寧肯失去十艘普通艦船,也不願失去一艘巨艦。
結果艦隊後列的艦船用它們的死亡證明,除了巨艦,任何一艘艦船能夠扛住光矛的打擊。
能量強度,照射時間,外域城邦戰艦發射的光矛的具體參數,已經是經過計算後的最優解。
之前跟異生物艦隊作戰,讓戰艦ai積累了大量的炮擊相關數據。另外,這一年以來,武器製造工藝上也有許多零碎的技術突破。
這些突破,主要都是通過研究異生物艦船而獲得的,比如說,現在的光矛激發係統,就運用了已經是2.0版本的有機物質,這種脫胎於異生物基因的特殊材料,是已知任何材料難以媲美的超導體,它的出現讓光矛的性能提升了4個百分點。
當然,這種超導體不光用在了光矛上,它的用途十分廣泛,尤其材料的生成相對廉價,主要體現在對生成原料的低要求上,再加上它生產迅速,所以一經問世,就迅速取代了同類產品,排到了超導材料首位。
還有,異生物的生物組織有價值屬性,也遠不止超導特性一項,事實上,異生物的基因簡直就是個神奇寶藏,極具深挖的價值。相對而言,異生物自身的技術應用,都可以說是膚淺的,它們的潛力極大。
改良的光矛武器,最優解的威力、時長、方式調整,造就了致命的威脅。不但普通艦船一炮一個,就是巨艦,也承受不住兩個波次以上的連續打擊。
很快,豹人就位它們的戰術錯誤付出了代價,有巨艦被光矛切割貫穿,然後內爆,成了一團太空垃圾。
然後是第二艘,第n艘……
異生物的超級太陽風和外域城邦的t字頭艦首炮集火所形成交叉打擊,令蝗蟲艦隊群吃足了苦頭。
等到它們終於進入黃道麵,清點之後,發現仍在隊列的大小艦船,已經隻剩兩萬出頭。
有多達四千艘艦船掉隊,令它們感到憤恨的是,外域城邦的艦隊已經出現在相應空域,開始補刀那些負傷的艦船。
的確,第四到第十二偵察艦艦隊,參與了這次剿滅行動。
每支艦隊都是三十艘偵察艦,這種艦船以外掛的形式,攜帶有八架ma,所以這就是240艘艦船和1920架ma。
它們與那些負傷掉隊的豹人艦船展開了激戰,基本都是粗野而迅速的圍毆戰術,而不是先偵查,以反偵查的手段打掉對方的眼睛,再說其他。粗暴簡約的方法可以節省時間,按照徐長卿的命令,寧願拚著傷亡,也一定要速度。
除了不給那些受傷的豹人艦船修複時間,這麽幹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外域艦隊的主力戰艦群,即將與豹人懟正麵,徐長卿急於了解更多的豹人艦船的戰鬥手段。
而危在旦夕的豹人傷船的確是不吝拿出一切能用的手段反抗,於是徐長卿見到了激光炮以及光矛。
對這些,徐長卿都是有心理準備的。畢竟以蝗蟲艦隊群時速超過800萬公裏的高速度,其動力係統堪稱能量澎湃,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下,催生出激光炮和光矛都很正常。
而作為躍遷艦隊,但彈藥就不如帶燃料,燃料能轉換成更多的能量,所以能量武器顯得更具性價比。
蝗蟲艦雖然不差,但傷船就是典型的虎落平陽被犬欺了。
速度低下而又落單,這些艦船被圍攻狠咬,然後被一艘接一艘的撕碎。
麵對這種情況,蝗蟲艦隊群做出了回應,它們派遣了總數大約在一千艘左右的艦隊,折返營救。
與此同時,它們的大艦隊沒有急著繼續前進,而是速度減慢,開始進行補給和修複,以及隊列重整。
另外,黃道麵的太空,單位體積內物質含有量較高,高速航行損耗會大些,蝗蟲艦隊群最終將時速降到了90萬公裏每小時,緩緩而行。
不過偵查設備,卻是發射了。
這種像是炮彈般被高速發射出去的偵察器,會在慣性作用下,就那麽成群的向著某個方向一直飛,而之後,蝗蟲艦隊會間隔的發射信息中繼作用的設備,如此一來,就如同有個自帶照明的無線式攝像機,在黑夜中不斷前行,拍攝,然後把拍攝到的內容傳送回來。
結果它們遭遇了核炮彈雨。
螺旋加速核電磁速射炮,超過三千萬發,在短短的三秒內發射了出去。
之後在計算好的交集區域被引爆,大量的微型核爆充塞著那個區域,蝗蟲艦隊群發射的探測器,如同撲火的飛蛾,衝入這個區域被毀滅。
之後,它們還將遭遇ma的攔截。
徐長卿給外域城邦艦隊群下達的命令就是怎麽奢豪怎麽打,不要怕浪費,讓產品發揮它們的效用。
因此在蝗蟲艦隊群發射了第二、第三、第四探察器後,每一次都遭遇了外域艦隊的堅決打擊。不心疼彈藥,就是要跟對方換。
蝗蟲艦隊群換不起,它們躍遷而來,船上不可能帶有太多的偵查設備,之所以能放這麽多波,也是因為艦船總數龐大,一艘船攜帶五枚探測器,那都有十萬探測器的總數。
雙方的距離低於1億公裏的時候,蝗蟲艦隊仍舊沒能掌握太多有關外域城邦艦隊的信息。
核炮彈覆蓋涉及以及ma的攔截,都發揮了作用,鮮有漏網的探測器。
如此一來,使用了大型力場遮斷層的外域城邦艦隊群,就很難被其窺視到真容。
大流行力場遮斷,這是打類似陣地戰才能獲得的好處,以巨大的能量發生器,在太空中組建力場區域,如同拉了一道大幕,對方的探測設備將很難看穿幕布之後的內容。
雙方距離接近到6000萬公裏時,不約而同的全力開火。
光矛就無需說了,說說雙方的次級武器。
蝗蟲艦隊群的次級武器是激光炮。這種光束的散離性極低,可以極好的保持能量強度,所以也是適合用於遠程照射的。
而外域城邦這邊出了戰艦,同樣也是激光鐳射炮為主。
雙方炮擊,外域城邦一方艦船總數隻有對方的五分之一,但反偵察做的到位,射擊精度高。
蝗蟲艦隊群則勝在艦船數量、和艦首炮台密集排列所帶來的火力覆蓋範圍。
對於蝗蟲艦隊群而言,通過計算外域城邦光矛軌跡,就能大概的確認其位置,然後向那個區域炮擊也就可以了。
在這種背景下,外域艦隊作為打陣地戰的一方,以逸待勞的優勢得以發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