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手令(下)“在座都是將軍,你且將滎陽戰事,說來聽聽!”劉常滿先對那使者說道。
“是,太子!自從項羽到達滎陽之後,便奪了敖倉和甬道,滎陽城內十多萬人馬,僅靠積粟支撐,到七月時,積粟漸盡,漢王用護軍中尉陳平之計,出滎陽西門,回到了關中。”
那使者說道。
“紀信將軍和洧水女兵的事情,是怎麽回事?”奚涓問道。
這個紀信,正是沛縣老兄弟中的一個,為人既好,又能打仗,更對劉邦忠心耿耿。
突然聽到他的死訊,饒是奚涓久經戰陣,慣見生死,心裏也極為難過。
“護軍中尉陳平為漢王畫策道,須得趁夜派出人馬,著漢王中軍衣甲,從東門衝出,然後再派一將軍,乘漢王車駕,也從東門衝出,聲言降楚。
如此一來,楚人必以為漢王欲從東門而去,我方多造聲勢,大事喧嘩,楚人生性不受拘束,聽說此事,必定前往東門圍觀,如此一來,便可將西門之敵引開,漢王可從西門趁隙而出。”
“那這麽說,紀信是替漢王赴死的?”奚涓問道。
“正如奚將軍所言。
陳中尉此計一出,紀信將軍便說自己身量與漢王相似,願意冒充漢王,當即便乘了漢王的黃屋車外出了。”
那使者說道。
“那那些洧水女兵呢?也自願充當敢死隊,衝出東門送死了?漢王的中軍,莫非還不如這些女子?”劉常滿一急,把後世的話頭也說了出來。
“稟太子,小人便是中軍的一名士卒。
當時中軍之中,人人甘為漢王赴死,但漢王說中軍士卒乃是精銳,前去送死有些不舍。
於是戚夫人言道,她帳下親兵,也就是秦瑩將軍帶來那些女兵,願替中軍赴死。”
“就這樣,她們換了我們中軍衣甲,衝出城外大呼酣戰,才引走了楚軍,讓我等保護漢王,順利出城的。
隻秦瑩將軍當時隨韓大將軍出征,鎮守太原,這才沒有赴死。”
那名使者想起當時情形,眼淚差點掉了下來。
“什麽?!”連劉常滿在內,諸人都騰地站了起來。
“這些士兵雖是女子,卻委實可敬可佩!”呂青說道,眾人齊齊點頭。
“正如呂老將軍所言,連這些女子都能如此忠義,我等熱血男兒,豈能落後?我這就回去整頓兵馬,往援漢王!”奚涓熱血上湧,當即便要告辭。
“且慢!”陳涓叫道。
見眾人都愕然望著自己,陳涓突然想起,屋中尚有數人身份高過自己。
不過話已經出口,他也隻好尷尬一笑,對劉常滿說道:“太子殿下,臣有一言,還請太子恕罪後,方敢講出!”“陳將軍隻管講!你身為謀臣,以後有話就直說,不用管這些繁文縟節,大家都一樣,以後有話就直說!”“那臣可就不揣冒昧了。
臣以為,太子殿下不宜往援漢王!”“此話怎講?”這一下,眾人的心都被他這一句話吊了起來。
漢王形勢危急,僅有數萬人馬在宛城、葉縣一帶活動,一旦項羽掉頭來攻,恐怕劉邦連招架之力都沒有。
雖說如今蜀地兵馬不多,宛城又遠,等劉常滿帶兵前去,已經不知道會是什麽樣子了。
為人臣子,如何能不顧君父死活呢?難怪陳涓要太子恕罪後方敢說出,他的膽子也太大了一點。
“太子,奚將軍,呂老將軍請看!”陳涓示意侍衛把一幅巨大的地圖打開——這正是當初蕭何從秦國丞相府搶出來的地圖複製品。
“我等此刻,身在成都,而漢王身在宛、葉之間,兩地相距,足有兩千餘裏!我等盡是步兵,行軍到漢王所在,雖然有漢中、鹹陽兩條道路。
但不管哪條路,都得兩個月行軍,方能趕到宛城。”
“而如今項羽身在滎陽城下,倘若聽說漢王在宛、葉之間,必定拔軍前往。
滎陽距宛城不過六百餘裏,項羽又多騎兵,旬日便可趕到,待我等前往,局勢必定已經大變,太子徒勞無功,不如不去,此其一。”
劉常滿聽陳涓侃侃而談,覺得有理,便示意他說下去。
“其二,吾觀漢王出兵宛葉之意,本就為引項王前來。
太子試想,漢王與項王相拒滎陽,全憑關中之力支持,曠日持久,關中已經凋弊不堪。
如今漢王出兵宛葉,其意乃是借漢中之力,與項王相持,可使關中、滎陽稍事休息。”
“喔,那還有其三呢?”劉常滿聽得用了心,見呂青等也都連連點頭,便出言問道。
“不但有其三,還有其四。
南陽郡一帶,前有故楚方城、魯關可以拒守,後有堅城宛城可以依托,更兼南陽大郡,民間殷富,又是冶鐵之都,王陵在南陽經營有年,項王所帶,多是騎兵,因此漢王在宛人馬雖少,但至多退回武關,絕無大虞,此其三。”
“其四,項羽雖然軍勢強橫,但其內政無人,楚國之力早已空虛,而觀我方則關中有蕭丞相,漢中、巴蜀有太子坐鎮,士卒糧草、軍服兵器源源不絕。
因此太子這萬餘人馬,守巴蜀足夠,攻項羽則無濟於事,還請太子孰思之!”陳涓說完便躬身退下,靜等劉常滿等人評說。
“陳將軍此說也有道理。
隻是如今父王已經下了詔令,我若不往,父王怪罪下來,我倒也罷了,諸位恐怕就麻煩了。”
聽了陳涓的話後,劉常滿覺得他說的大有道理。
但劉邦脾氣很臭,疑忌心也不輕,雖然還不至於因為不聽命令就拿自己怎麽樣,但日後倘若對景說事兒,恐怕奚涓陳涓一幹人,便有得苦頭吃了。
一時眾人都沒了聲息。
太子慮得也是,他們親生父子之間,有點小小違礙倒也沒有什麽,但劉邦那脾氣在座的大半清楚,自己這些做臣子的,恐怕就不好過了。
“稟太子,老臣此來之時,倒有一事要稟,隻因年老健忘,這卻忘了稟報太子。”
正在眾人遲疑之時,呂青突然發話了。
“陽信候請講!”劉常滿連忙說道。
“是這樣,老臣前來之時,故臨江王共敖,已經亡故了。
但奇怪的是,共敖之子共尉繼位,卻並沒有給我發帖。”
呂青說道。
劉常滿沉吟起來,如今他的心智,經過數年磨煉,已經和當初韓信剛走時大不相同。
聽呂青一說之下,便知道此事確實不同尋常。
這個臨江王共敖,在項梁死後,就做了楚懷王上柱國,而呂青正是楚懷王令尹。
按照楚製,上柱國主管軍事,相當於秦製的國尉,而呂青這個令尹,則相當於秦國的丞相。
兩人一將一相,那是多年的老同事了,不過後來臨江王共敖奉懷王之命,在劉邦、項羽轉戰黃河兩岸時,率軍平定了江淮之間的小割據勢力,因在滅秦戰爭中的戰功,被項羽封為臨江王。
在楚懷王的重臣中,這個共敖獨得封王,除了那點小小功勞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他是偏向項氏的。
因此在鴻門分封之時,項羽違了“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定,把劉邦塞到了巴蜀漢中之後,在劉邦的三個出口處都封了偏向自己的將領為王,其中共敖就被封在了巴郡的出口處,做了個臨江王。
也正因為如此,劉邦反了項羽之後,才讓丞相蕭何、大將傅寬全都留在巴蜀,嚴防共敖偷襲。
直到得了呂青之後,這才讓呂青防守巴蜀,把蕭何等人全部調走。
據呂青說,這個共敖,並不是項羽的忠實手下,當初巴結項羽,不過是為了獲得封地罷了。
而且他與呂青一直極好,手下諸將也大半認識呂青。
所以憑呂青的麵子,隻要帶上幾千人駐紮在巴郡入口一帶,那共敖就絕不會來攻巴蜀。
劉邦當時兵力稀缺,這才聽從了呂青的建議,把他派往巴蜀接替蕭何、傅寬,又把漢中郡酈商的兵也給調回了關中。
至於呂青的獨子,蒼頭軍首領、陳勝王老將呂臣嘛,當然是留在了漢王身邊,以備下次逃亡時再“解隨馬”了。
不過劉邦這一把賭對了,果然如呂青所說,共敖一直在楚漢之間保持中立,從來沒有打過巴蜀的主意,呂青和共敖兩人,有了事情也是互通聲息的。
但如今共敖薨逝這麽大的事情,他的長子共尉竟然不給呂青說上一聲,其中含義,就頗為耐人尋味了。
“既然如此,老將軍回去後加強戒備,更多派哨探,注意那共尉動靜!待弄明白共尉情況後,我等再決定行止!”劉常滿下令後,便示意陳濞隨自己到了內廳之中。
跳至
“是,太子!自從項羽到達滎陽之後,便奪了敖倉和甬道,滎陽城內十多萬人馬,僅靠積粟支撐,到七月時,積粟漸盡,漢王用護軍中尉陳平之計,出滎陽西門,回到了關中。”
那使者說道。
“紀信將軍和洧水女兵的事情,是怎麽回事?”奚涓問道。
這個紀信,正是沛縣老兄弟中的一個,為人既好,又能打仗,更對劉邦忠心耿耿。
突然聽到他的死訊,饒是奚涓久經戰陣,慣見生死,心裏也極為難過。
“護軍中尉陳平為漢王畫策道,須得趁夜派出人馬,著漢王中軍衣甲,從東門衝出,然後再派一將軍,乘漢王車駕,也從東門衝出,聲言降楚。
如此一來,楚人必以為漢王欲從東門而去,我方多造聲勢,大事喧嘩,楚人生性不受拘束,聽說此事,必定前往東門圍觀,如此一來,便可將西門之敵引開,漢王可從西門趁隙而出。”
“那這麽說,紀信是替漢王赴死的?”奚涓問道。
“正如奚將軍所言。
陳中尉此計一出,紀信將軍便說自己身量與漢王相似,願意冒充漢王,當即便乘了漢王的黃屋車外出了。”
那使者說道。
“那那些洧水女兵呢?也自願充當敢死隊,衝出東門送死了?漢王的中軍,莫非還不如這些女子?”劉常滿一急,把後世的話頭也說了出來。
“稟太子,小人便是中軍的一名士卒。
當時中軍之中,人人甘為漢王赴死,但漢王說中軍士卒乃是精銳,前去送死有些不舍。
於是戚夫人言道,她帳下親兵,也就是秦瑩將軍帶來那些女兵,願替中軍赴死。”
“就這樣,她們換了我們中軍衣甲,衝出城外大呼酣戰,才引走了楚軍,讓我等保護漢王,順利出城的。
隻秦瑩將軍當時隨韓大將軍出征,鎮守太原,這才沒有赴死。”
那名使者想起當時情形,眼淚差點掉了下來。
“什麽?!”連劉常滿在內,諸人都騰地站了起來。
“這些士兵雖是女子,卻委實可敬可佩!”呂青說道,眾人齊齊點頭。
“正如呂老將軍所言,連這些女子都能如此忠義,我等熱血男兒,豈能落後?我這就回去整頓兵馬,往援漢王!”奚涓熱血上湧,當即便要告辭。
“且慢!”陳涓叫道。
見眾人都愕然望著自己,陳涓突然想起,屋中尚有數人身份高過自己。
不過話已經出口,他也隻好尷尬一笑,對劉常滿說道:“太子殿下,臣有一言,還請太子恕罪後,方敢講出!”“陳將軍隻管講!你身為謀臣,以後有話就直說,不用管這些繁文縟節,大家都一樣,以後有話就直說!”“那臣可就不揣冒昧了。
臣以為,太子殿下不宜往援漢王!”“此話怎講?”這一下,眾人的心都被他這一句話吊了起來。
漢王形勢危急,僅有數萬人馬在宛城、葉縣一帶活動,一旦項羽掉頭來攻,恐怕劉邦連招架之力都沒有。
雖說如今蜀地兵馬不多,宛城又遠,等劉常滿帶兵前去,已經不知道會是什麽樣子了。
為人臣子,如何能不顧君父死活呢?難怪陳涓要太子恕罪後方敢說出,他的膽子也太大了一點。
“太子,奚將軍,呂老將軍請看!”陳涓示意侍衛把一幅巨大的地圖打開——這正是當初蕭何從秦國丞相府搶出來的地圖複製品。
“我等此刻,身在成都,而漢王身在宛、葉之間,兩地相距,足有兩千餘裏!我等盡是步兵,行軍到漢王所在,雖然有漢中、鹹陽兩條道路。
但不管哪條路,都得兩個月行軍,方能趕到宛城。”
“而如今項羽身在滎陽城下,倘若聽說漢王在宛、葉之間,必定拔軍前往。
滎陽距宛城不過六百餘裏,項羽又多騎兵,旬日便可趕到,待我等前往,局勢必定已經大變,太子徒勞無功,不如不去,此其一。”
劉常滿聽陳涓侃侃而談,覺得有理,便示意他說下去。
“其二,吾觀漢王出兵宛葉之意,本就為引項王前來。
太子試想,漢王與項王相拒滎陽,全憑關中之力支持,曠日持久,關中已經凋弊不堪。
如今漢王出兵宛葉,其意乃是借漢中之力,與項王相持,可使關中、滎陽稍事休息。”
“喔,那還有其三呢?”劉常滿聽得用了心,見呂青等也都連連點頭,便出言問道。
“不但有其三,還有其四。
南陽郡一帶,前有故楚方城、魯關可以拒守,後有堅城宛城可以依托,更兼南陽大郡,民間殷富,又是冶鐵之都,王陵在南陽經營有年,項王所帶,多是騎兵,因此漢王在宛人馬雖少,但至多退回武關,絕無大虞,此其三。”
“其四,項羽雖然軍勢強橫,但其內政無人,楚國之力早已空虛,而觀我方則關中有蕭丞相,漢中、巴蜀有太子坐鎮,士卒糧草、軍服兵器源源不絕。
因此太子這萬餘人馬,守巴蜀足夠,攻項羽則無濟於事,還請太子孰思之!”陳涓說完便躬身退下,靜等劉常滿等人評說。
“陳將軍此說也有道理。
隻是如今父王已經下了詔令,我若不往,父王怪罪下來,我倒也罷了,諸位恐怕就麻煩了。”
聽了陳涓的話後,劉常滿覺得他說的大有道理。
但劉邦脾氣很臭,疑忌心也不輕,雖然還不至於因為不聽命令就拿自己怎麽樣,但日後倘若對景說事兒,恐怕奚涓陳涓一幹人,便有得苦頭吃了。
一時眾人都沒了聲息。
太子慮得也是,他們親生父子之間,有點小小違礙倒也沒有什麽,但劉邦那脾氣在座的大半清楚,自己這些做臣子的,恐怕就不好過了。
“稟太子,老臣此來之時,倒有一事要稟,隻因年老健忘,這卻忘了稟報太子。”
正在眾人遲疑之時,呂青突然發話了。
“陽信候請講!”劉常滿連忙說道。
“是這樣,老臣前來之時,故臨江王共敖,已經亡故了。
但奇怪的是,共敖之子共尉繼位,卻並沒有給我發帖。”
呂青說道。
劉常滿沉吟起來,如今他的心智,經過數年磨煉,已經和當初韓信剛走時大不相同。
聽呂青一說之下,便知道此事確實不同尋常。
這個臨江王共敖,在項梁死後,就做了楚懷王上柱國,而呂青正是楚懷王令尹。
按照楚製,上柱國主管軍事,相當於秦製的國尉,而呂青這個令尹,則相當於秦國的丞相。
兩人一將一相,那是多年的老同事了,不過後來臨江王共敖奉懷王之命,在劉邦、項羽轉戰黃河兩岸時,率軍平定了江淮之間的小割據勢力,因在滅秦戰爭中的戰功,被項羽封為臨江王。
在楚懷王的重臣中,這個共敖獨得封王,除了那點小小功勞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他是偏向項氏的。
因此在鴻門分封之時,項羽違了“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定,把劉邦塞到了巴蜀漢中之後,在劉邦的三個出口處都封了偏向自己的將領為王,其中共敖就被封在了巴郡的出口處,做了個臨江王。
也正因為如此,劉邦反了項羽之後,才讓丞相蕭何、大將傅寬全都留在巴蜀,嚴防共敖偷襲。
直到得了呂青之後,這才讓呂青防守巴蜀,把蕭何等人全部調走。
據呂青說,這個共敖,並不是項羽的忠實手下,當初巴結項羽,不過是為了獲得封地罷了。
而且他與呂青一直極好,手下諸將也大半認識呂青。
所以憑呂青的麵子,隻要帶上幾千人駐紮在巴郡入口一帶,那共敖就絕不會來攻巴蜀。
劉邦當時兵力稀缺,這才聽從了呂青的建議,把他派往巴蜀接替蕭何、傅寬,又把漢中郡酈商的兵也給調回了關中。
至於呂青的獨子,蒼頭軍首領、陳勝王老將呂臣嘛,當然是留在了漢王身邊,以備下次逃亡時再“解隨馬”了。
不過劉邦這一把賭對了,果然如呂青所說,共敖一直在楚漢之間保持中立,從來沒有打過巴蜀的主意,呂青和共敖兩人,有了事情也是互通聲息的。
但如今共敖薨逝這麽大的事情,他的長子共尉竟然不給呂青說上一聲,其中含義,就頗為耐人尋味了。
“既然如此,老將軍回去後加強戒備,更多派哨探,注意那共尉動靜!待弄明白共尉情況後,我等再決定行止!”劉常滿下令後,便示意陳濞隨自己到了內廳之中。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