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南方大開發(二)南沿海地區,在後世改革開放的時候,因為政策和地成為了全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方。


    有一個小段子,就是這麽說的:“不到北京,不知道你官小;不到深圳,不知道你錢少”,上海、江浙所在的長三角地區和深圳廣州所在的珠三角地區,成為了新中國九十年代以後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


    在那之前,深圳隻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很多人還把它的名字讀錯為“深川”,但現在不管城市農村,不知道深圳的人恐怕極少了。


    然而這一切的發生,正如《春天的故事》裏麵唱的那樣,“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圈”,政策的傾斜和引導,造就了以深圳為代表的東南沿海地區的崛起。


    但現在擺在劉常滿麵前的這盤全國大棋,卻和後世的時候大不相同。


    中國曆史上,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一直在廣義上的河洛地區,也就是陝西、河南一帶,漢唐宋三代的都城,都是長安、洛陽、開封一線,在劉常滿所處的漢初更是如此。


    “關中之富,天下十居其六”,最為富裕的地區,首推關中秦地,其次是河南、河東、河內這“三河之地”,然後是山東、梁國、淮南、吳郡等地,其餘的地方,都因為種種原因而非常貧窮。


    至於後來創造了奇跡的深圳一帶,這個時候僅有一個小小的番禺,而且還是南越王趙佗地地盤。


    劉常滿暫時鞭長莫及。


    而且改革開放時候選取的那些開放城市,政策的優惠和傾斜,很大方麵是針對外資而言的,但對於劉常滿來說,外資幾乎可以不考慮,他所有要做的,就是拉動內需。


    在以自給自足為最重要特征的農業社會,拉動內需的可選項目實在不多。


    不過幸虧有些最為重要的資源。


    在東南沿海極多。


    是地。


    對於這個時候,想要發展某地地經濟,最好又最快地,便是有自然資源可供利用。


    君不見,就算是工業文明高度發達的現代,世界上花錢最大手大腳的,還不是那些地下直接噴出黑色黃金的阿拉伯人?工業社會尚且如此。


    何況漢初的農業社會中呢,因此劉常滿便把重點放到了當地的資源上去,想要通過資源來拉動南部的經濟。


    經過一番考察後,劉常滿不得不說,上天對於沿海地居民,在給予了暴烈的颶風、無邊的鹹水之外,依然給了海邊居民們極多的好處。


    不過和後世不同,這個時候運輸業極不發達。


    又沒有冰箱冷凍車之類的可類。


    所以海鮮、沿海的新鮮水果,都是無法作為真正發家致富的資源的。


    能成為沿海居民財路地有兩個最重要地資源:鹽和銅。


    食鹽的重要性自不必說,人人每頓都要吃的東西。


    但卻不是每個地方都出產。


    對於自給自足為基本特征地農業社會來說,“男耕女織”,糧食、衣服都可以自己創造出來,但食鹽卻不行。


    鹽這個東西,最重要的產地,當然還是來自於大海。


    雖然在內陸地區也有一些井鹽池鹽,但盛產青白鹽的大鹽湖卻都在蕃邦之地,並不在大漢國內,因此海鹽就成了大漢國民眾最重要的供應方式。


    自古以來,海邊就有許多百姓百姓依靠煮海為鹽過活,但劉常滿卻知道,後世大量生產的鹽,是靠鹽田曬出來的。


    用太陽光曬鹽雖然沒有煮鹽那麽快,需要的技術要求也更高,但好處在於消耗的資源卻少得多,不需要收購木柴,成本就降了不少。


    雖然生在內陸,但海水曬鹽的法子,當時在東南沿海很多地方都有,劉常滿去旅遊的時候,還專門的在旁邊看過鹽民們的操作。


    雖然並不知道所有的細節,但他身為皇帝,自然不必事事躬親,有了大致的方向,自然會有人來替他把曬鹽的辦法研究出來。


    如果說鹽這個資源並非是新發現的話,另外一種更加直接有效的資源,也在吳郡一帶和巴蜀一帶被發現了,那就是銅。


    銅是自然中少有的幾種可以直接找到的天然金屬,因此人類從石器古代走出之後,就開始了對銅的廣泛應用,特別是銅和錫的合金,也就是青銅。


    正是因為如此,石器時代後,青銅成為了時代特征。


    秦朝是青銅時代最後的輝煌時代,大秦國以不可思議的超越時代的管理辦法,造就了手工時代不可想象的奇跡:幾十萬大軍使用的武然都是相差無幾的製式兵器!不過銅器作為武器的曆史,在漢初的時候,已經大大減弱,鐵器取代了它的地位。


    然而在另外一個方麵,銅卻一直牢牢的占據著最為重要的地位,那就是錢幣。


    自從秦朝統一貨幣之後,由銅鑄成的圓形帶方孔的錢幣,就成了曆朝曆代通用的貨幣,一直到清朝為止。


    大漢帝國的錢幣,當然也由銅鑄造而來。


    但銅礦在我國並不算太多,因此錢往往不夠流通所需。


    可這次劉常滿出來巡視了一趟,就發現了吳郡有一座巨大的銅山!接著巴蜀方麵也報來消息,在巴蜀也發現了銅山!最讓劉常滿高興的,是梅涓那邊也發現了大銅山。


    要按說梅涓的封地在貴州雲南一帶,屬於偏遠的蕃國,發現銅山後根本不必上報,隻要自行開采也就是了。


    但梅涓和他的老主人吳一樣,都是極為小心謹慎的,得了這樁天大富貴後,他卻不敢獨吞,專門派使者上報朝廷。


    當然,這些銅山裏發現的,都是銅礦石,不過這個時候的冶煉業已經大為發展,銅已經可以完全從礦石中煉出,而不是象以前那樣,隻能使用天然形成的銅塊來冶煉物件了,因此發現了銅礦,基本上就等於發現了銅。


    在以銅錢作為主要貨幣的時代,發現了銅,就意思著發現了錢,哪個地方有銅山,那就象現在有個印鈔機一般,對當地經濟的促進無可估量。


    “真不知道江蘇蘇南這塊兒得了什麽地氣,不管什麽時候,都有機會富裕起來!”發現吳郡銅山後,劉常滿還在心裏嘀咕。


    記得後世的時候,蘇南人,特別是蘇錫常一帶,嫁女陪嫁一般都在十萬塊錢以上,所謂“生個閨女賠錢貨”,在蘇南那可是千真萬確的。


    那時候劉常滿根本想不通一家倘若生上三五個千金,那可怎麽得了!不過現在不同,自從發現了銅山,朝廷又在這裏設置了鑄造司,專管鑄錢,很快的吳郡一帶人就更加的富裕起來了。


    荊王劉賈是劉常滿的疏堂叔,年齡已經將近七十,對於皇帝在自己國內的一切措施,劉賈都照章遵行——反正也活不了幾年了,劉賈又沒有兒子,到時候還不是得“無後,國除為郡”,何必再跟皇帝過不去呢?而巴蜀之地原本就是大漢國的地盤,雖然人口不多,但卻很是富庶,如今又有了銅山,很快的巴蜀就變成了和三河之地一樣富庶的地方。


    畢竟是農業社會,大漢國南方的開發並不算快。


    但在大皇帝已經苦苦推廣了數年的兩季稻後,又有了銅山和曬鹽兩大支柱產業的推動,在南方地區,至少形成了以吳郡為中心向外輻射的長江三角洲一帶,以淮南國為中心向外輻射的沿淮一帶兩個重點經濟發達區域。


    而在巴蜀的經濟實力大大增長之後,南方的總體經濟實力得到了顯著的增長,幾百年來連“千金之家”都沒有過的南方,慢慢的也開始出現了富裕階層。


    “不患貧而患不均”,那是老莊的思想,劉常滿素來也不怎麽讚成。


    絕對的平均主義,才是對平等的最大傷害,必須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作為先導,才能帶動更多的人富起來,這早就成為被曆史證明的事實,劉常滿自然也不會去懷疑。


    對於富貴的人家,普通人可能會有一定的仇視心理,但他們的心裏更多的應該是豔羨的心理。


    而有了這豔羨的心理,才能促使更多的人想辦法發財致富,充分調動人們的主觀能動性。


    看著數千百年來都很悠閑的南方人,也漸漸開始有了發財致富的緊迫感,劉常滿心裏很高興。


    畢竟,隻有人人都努力創造財富,這個社會的總財富才會增加。


    總財富增長了,人們的日子才能過得更好。


    當然,天下的財富都是皇帝的,劉常滿肯定是最高興的一個。


    連南方的經濟也走上了正規,往下的目光,就該放得遠一點了。


    大皇帝暗自想道。


    跳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角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角龍並收藏新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