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養兒之道對於大皇帝來說,對於皇家子弟的養育,有許多可借鑒的模式。
一個國家的繼承製度,會深深的影響到社會生活的任何一個方麵,這一點毫無疑問。
看看中國古代皇室間的內戰,民間財產的爭奪,都能很清楚的看到中國沿襲的繼承製度的巨大威力。
商朝的時候,中國采用的主流繼承方式,乃是“兄終弟及”,而到了周朝,采用的主流繼承方式,便確立成為了“父死子承”,後來更進一步明確為嫡長子繼承製,所謂“殷道親親,周道尊尊”是也。
所謂嫡長子繼承製,就是隻能由嫡傳長子,也就是正妻所生的最大的兒子來繼承家業。
因為這樣指定的繼承者就隻有一個人,所以從此之後,就被牢牢的固定下來了。
比如說大漢皇室劉家吧,劉邦膝下共有八個兒子,其中長子乃是劉肥,但劉肥的身份卻低,甚至連“庶出”都算不上,隻能算是“婚外情”所生,甚至一度劉肥都隨人家曹家的姓。
而劉邦的正妻呂雉,所生的唯一一個兒子便是劉盈,因此,劉邦的皇位,自然是要傳於劉盈了。
劉邦當初有意想廢太子,那他廢太子之前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呂雉地後位給廢了。
再把戚夫人扶上後位,這樣才好立戚夫人唯一的兒子劉如意為皇太子。
當然,在沒有了嫡子的情況下,或是嫡長子因犯錯誤被剝奪了繼承權之後,家長或者皇帝還有兩種選擇,那就是“立長”、“立賢”。
但很多時候,嫡長子就既是嫡子,又是所有兄弟中的長子。
所以一旦嫡長子犯了錯誤。
那就唯有立賢一道可以選擇了。
然而“賢”這個玩意。
很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在內,又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答案來確實誰“賢”誰“不賢”。
老皇帝活著的時候,也很難判斷哪個兒子最適合接任,而別說一旦老皇帝暴斃,沒有時間指定繼承人的時候了。
每每到了這個時候,就最容易發生兄弟鬩牆,外人得利地事情。
這在曆史上層出不窮、屢見不鮮。
不過幸好對於大皇帝來說,有許許多多地養育皇子地模式可供借鑒。
曆史上的大漢朝,皇帝的兒子當然都要封王,然後由諸王在各藩國生息,為大漢皇室綿延血脈。
一旦皇帝無後,或者是帝國都城發生什麽意外,各諸候都有義務前來勤王——既然高皇帝規定“非劉不得為王”,那基本上諸候都是高皇帝的子孫。
所以不管誰做皇帝。
那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應該來說,大漢朝這種模式,很是有利於保證天下一直在劉家人手裏。
但這樣也有很多壞處:藩國過多,勢必影響中央集權不說,還給不安於本位的皇子們造反提供了條件。
著名的七國之亂,就是源自於此。
而從唐朝開始,諸王都不再擁有實地,隻是有一定的食邑罷了,管理權完全收歸了中央。
因此各皇子雖然仍然封王,但其實隻是一個住在京城裏地高官罷了,根本不是漢朝意義上的“諸候王”。
不過唐宋兩朝的皇子們,還都會委任以一定的職權,以鍛煉其辦事能力的,象唐朝的時候,就有很多皇子曾經擔任過高官,而宋朝的“判開封府”一般都由親王擔任,應該來說,這兩朝的皇子們,肯定還是有一定能力地,雖然能力遠遠不如漢朝需要管理一個小型地國家那麽高明,隻相當於一個普通的大臣,但也還是差不多的。
可到了明朝,因為成祖朱棣是造反奪來地皇位,為了杜絕此事的再次發生,於是朱棣定下了國策,基本上除了太子之外,其餘的兒子都被養得跟豬頭一般,根本沒有任事之能。
不但如此,明朝還死死限製,凡是王爺的妃子,公主的駙馬,全家都不能做官,以免借助外戚勢力威脅皇位。
要說起來,大漢皇帝覺得,象大漢國這樣的辦法養育兒子,確實是很不錯的,最起碼保證了兒子們的競爭力和能力。
但在嫡長子繼承製的前提下,同時擁有幾個厲害的兒子,可就是很恐怖的事情了。
但若要劉常朝那樣,把兒子們都養成那種在敵人兵臨城下,圍城庫中尚有巨萬錢財、無數糧粟的王爺們,卻一點也舍不得拿出來犒賞軍隊的豬頭,劉常滿是絕對不幹的。
“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可這當父親的,哪兒有不替自己兒子打算的呢?要說起來,成吉思汗的法子,倒也可以一試的。”
劉常滿在心裏想著。
成吉思汗的一生,是戎馬倥傯的一生,他仿佛對於統治世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欲望,對於兒子們的培養,他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
成吉思汗的兒子們和草原上的普通子弟一樣,從小就跟著軍隊打仗,直到長大成人。
在這個過程中,兒子們自然而然的學會了許多東西,成吉思汗也打下了極其廣闊的江山。
於是,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前,他便把自己名下的一直打到了歐洲的整個國家一分為四,分別封給自己的四個兒子統治。
當然,劉常滿不是成吉思汗,中原也不是草原遊牧民族,他對於土地也沒有這種渴望。
但大漢皇帝現在的疆域,從某種意義上說,甚至比成吉思汗還要大得多。
整個美洲的疆域其實極為廣闊,而且美洲的文明層次,尚且處於極為原始的階段,美洲上的印第安人也不算太多,總共也不過一兩百萬人口。
要說起來,印第安人和亞洲人本來就是一種。
劉常滿記得,好象在什麽書上看過,說是當初白令海峽那一帶,美洲大陸和亞洲大陸之間,可能有大陸橋,或是容易渡過的海峽,因此亞洲人這才到了美洲繁衍生息,所以印第安人種和蒙古人種之間,有某些基因上的聯係雲雲。
那些說法,劉常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在新燕國和新齊國派來的使節中,確實是有印第安人,長得和中國人一模一樣。
“或許原來印第安人和我們,確實是一個人種吧,如今再把中國文化傳播給他們,也算是讓他們認宗歸祖了,總比等以後歐洲人去了,把繁衍了幾千年的印第安人殺個精光好吧?”趙長安在心裏想道。
不過新燕國和新齊國由於資源所限,無法再擴大麵積,如今兩個國家實際占據的麵積,也僅僅相當於加拿大一帶,連如今的美國部分都沒能達到。
按劉常滿所想,南美洲有一大半的地方,並不適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但北美洲和中美洲,那是很適合中國人生活的。
“等裎兒長大了,就讓他去美洲發展吧,想來隻要我活著,新燕國和新齊國,還是得給這個麵子的。”
劉常滿心裏想著。
當時前往美洲的時候,田橫隻帶了兩千多人,而盧綰才隻帶了一千多人。
要說田橫是個厲害角色,更有琉球、崖山兩島作為基地,發展了數年,但象盧綰那樣的材料,竟然也能打下一片天地,這就說明,美洲那邊現在落後得很,發展起來很容易。
“倘若裎兒的能耐連盧綰也不如,那隻好讓他回來,封個小郡讓他混著。”
劉常滿心裏想到。
尚在繈褓裏的劉裎,可沒想到阿爹已經把主意打到了自己頭上,而且還為自己安排了一條遠赴海外發展的道路。
不過如今最小的劉最慘,劉常滿已經決定了,讓他到時候,去開發青藏一帶去!要按說青藏一帶,當時是最為地廣人稀的地方,劉常滿覺得,越是這樣的地方,越是有必要派兒子去開發,一旦開發成功,那大漢國又多了一塊牢固的地盤。
而經過這樣的影響之後,日後恐怕誰再要想搞“藏獨”之類的東西,就不那麽容易了罷?“看起來,老子還得努力再生點兒子出來才是,往南往北都還有很遠的地方,需要我派兒子前去鎮守呢,還有日本國土,也總得派個兒子去守著才放心點吧?”大皇帝心裏想著。
跳至
一個國家的繼承製度,會深深的影響到社會生活的任何一個方麵,這一點毫無疑問。
看看中國古代皇室間的內戰,民間財產的爭奪,都能很清楚的看到中國沿襲的繼承製度的巨大威力。
商朝的時候,中國采用的主流繼承方式,乃是“兄終弟及”,而到了周朝,采用的主流繼承方式,便確立成為了“父死子承”,後來更進一步明確為嫡長子繼承製,所謂“殷道親親,周道尊尊”是也。
所謂嫡長子繼承製,就是隻能由嫡傳長子,也就是正妻所生的最大的兒子來繼承家業。
因為這樣指定的繼承者就隻有一個人,所以從此之後,就被牢牢的固定下來了。
比如說大漢皇室劉家吧,劉邦膝下共有八個兒子,其中長子乃是劉肥,但劉肥的身份卻低,甚至連“庶出”都算不上,隻能算是“婚外情”所生,甚至一度劉肥都隨人家曹家的姓。
而劉邦的正妻呂雉,所生的唯一一個兒子便是劉盈,因此,劉邦的皇位,自然是要傳於劉盈了。
劉邦當初有意想廢太子,那他廢太子之前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呂雉地後位給廢了。
再把戚夫人扶上後位,這樣才好立戚夫人唯一的兒子劉如意為皇太子。
當然,在沒有了嫡子的情況下,或是嫡長子因犯錯誤被剝奪了繼承權之後,家長或者皇帝還有兩種選擇,那就是“立長”、“立賢”。
但很多時候,嫡長子就既是嫡子,又是所有兄弟中的長子。
所以一旦嫡長子犯了錯誤。
那就唯有立賢一道可以選擇了。
然而“賢”這個玩意。
很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在內,又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答案來確實誰“賢”誰“不賢”。
老皇帝活著的時候,也很難判斷哪個兒子最適合接任,而別說一旦老皇帝暴斃,沒有時間指定繼承人的時候了。
每每到了這個時候,就最容易發生兄弟鬩牆,外人得利地事情。
這在曆史上層出不窮、屢見不鮮。
不過幸好對於大皇帝來說,有許許多多地養育皇子地模式可供借鑒。
曆史上的大漢朝,皇帝的兒子當然都要封王,然後由諸王在各藩國生息,為大漢皇室綿延血脈。
一旦皇帝無後,或者是帝國都城發生什麽意外,各諸候都有義務前來勤王——既然高皇帝規定“非劉不得為王”,那基本上諸候都是高皇帝的子孫。
所以不管誰做皇帝。
那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應該來說,大漢朝這種模式,很是有利於保證天下一直在劉家人手裏。
但這樣也有很多壞處:藩國過多,勢必影響中央集權不說,還給不安於本位的皇子們造反提供了條件。
著名的七國之亂,就是源自於此。
而從唐朝開始,諸王都不再擁有實地,隻是有一定的食邑罷了,管理權完全收歸了中央。
因此各皇子雖然仍然封王,但其實隻是一個住在京城裏地高官罷了,根本不是漢朝意義上的“諸候王”。
不過唐宋兩朝的皇子們,還都會委任以一定的職權,以鍛煉其辦事能力的,象唐朝的時候,就有很多皇子曾經擔任過高官,而宋朝的“判開封府”一般都由親王擔任,應該來說,這兩朝的皇子們,肯定還是有一定能力地,雖然能力遠遠不如漢朝需要管理一個小型地國家那麽高明,隻相當於一個普通的大臣,但也還是差不多的。
可到了明朝,因為成祖朱棣是造反奪來地皇位,為了杜絕此事的再次發生,於是朱棣定下了國策,基本上除了太子之外,其餘的兒子都被養得跟豬頭一般,根本沒有任事之能。
不但如此,明朝還死死限製,凡是王爺的妃子,公主的駙馬,全家都不能做官,以免借助外戚勢力威脅皇位。
要說起來,大漢皇帝覺得,象大漢國這樣的辦法養育兒子,確實是很不錯的,最起碼保證了兒子們的競爭力和能力。
但在嫡長子繼承製的前提下,同時擁有幾個厲害的兒子,可就是很恐怖的事情了。
但若要劉常朝那樣,把兒子們都養成那種在敵人兵臨城下,圍城庫中尚有巨萬錢財、無數糧粟的王爺們,卻一點也舍不得拿出來犒賞軍隊的豬頭,劉常滿是絕對不幹的。
“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可這當父親的,哪兒有不替自己兒子打算的呢?要說起來,成吉思汗的法子,倒也可以一試的。”
劉常滿在心裏想著。
成吉思汗的一生,是戎馬倥傯的一生,他仿佛對於統治世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欲望,對於兒子們的培養,他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
成吉思汗的兒子們和草原上的普通子弟一樣,從小就跟著軍隊打仗,直到長大成人。
在這個過程中,兒子們自然而然的學會了許多東西,成吉思汗也打下了極其廣闊的江山。
於是,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前,他便把自己名下的一直打到了歐洲的整個國家一分為四,分別封給自己的四個兒子統治。
當然,劉常滿不是成吉思汗,中原也不是草原遊牧民族,他對於土地也沒有這種渴望。
但大漢皇帝現在的疆域,從某種意義上說,甚至比成吉思汗還要大得多。
整個美洲的疆域其實極為廣闊,而且美洲的文明層次,尚且處於極為原始的階段,美洲上的印第安人也不算太多,總共也不過一兩百萬人口。
要說起來,印第安人和亞洲人本來就是一種。
劉常滿記得,好象在什麽書上看過,說是當初白令海峽那一帶,美洲大陸和亞洲大陸之間,可能有大陸橋,或是容易渡過的海峽,因此亞洲人這才到了美洲繁衍生息,所以印第安人種和蒙古人種之間,有某些基因上的聯係雲雲。
那些說法,劉常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在新燕國和新齊國派來的使節中,確實是有印第安人,長得和中國人一模一樣。
“或許原來印第安人和我們,確實是一個人種吧,如今再把中國文化傳播給他們,也算是讓他們認宗歸祖了,總比等以後歐洲人去了,把繁衍了幾千年的印第安人殺個精光好吧?”趙長安在心裏想道。
不過新燕國和新齊國由於資源所限,無法再擴大麵積,如今兩個國家實際占據的麵積,也僅僅相當於加拿大一帶,連如今的美國部分都沒能達到。
按劉常滿所想,南美洲有一大半的地方,並不適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但北美洲和中美洲,那是很適合中國人生活的。
“等裎兒長大了,就讓他去美洲發展吧,想來隻要我活著,新燕國和新齊國,還是得給這個麵子的。”
劉常滿心裏想著。
當時前往美洲的時候,田橫隻帶了兩千多人,而盧綰才隻帶了一千多人。
要說田橫是個厲害角色,更有琉球、崖山兩島作為基地,發展了數年,但象盧綰那樣的材料,竟然也能打下一片天地,這就說明,美洲那邊現在落後得很,發展起來很容易。
“倘若裎兒的能耐連盧綰也不如,那隻好讓他回來,封個小郡讓他混著。”
劉常滿心裏想到。
尚在繈褓裏的劉裎,可沒想到阿爹已經把主意打到了自己頭上,而且還為自己安排了一條遠赴海外發展的道路。
不過如今最小的劉最慘,劉常滿已經決定了,讓他到時候,去開發青藏一帶去!要按說青藏一帶,當時是最為地廣人稀的地方,劉常滿覺得,越是這樣的地方,越是有必要派兒子去開發,一旦開發成功,那大漢國又多了一塊牢固的地盤。
而經過這樣的影響之後,日後恐怕誰再要想搞“藏獨”之類的東西,就不那麽容易了罷?“看起來,老子還得努力再生點兒子出來才是,往南往北都還有很遠的地方,需要我派兒子前去鎮守呢,還有日本國土,也總得派個兒子去守著才放心點吧?”大皇帝心裏想著。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