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出殿的時候寇準叫住了他,他拍拍包拯的肩膀道:”劉娘娘真是沒有看錯人啊,老夫真是老了。”


    ”寇相過譽了,這是包拯做臣子應盡的本份,我還要向寇相多多學習呢!”包拯謙虛的說道。


    ”希仁,能告訴我一聲心裏話嗎?你內心是怎麽看待這件事的?”寇準小心翼翼的問道。


    ”寇相,我心裏想的就是剛才在朝上說的,這狸貓換太子的事純粹是無稽之談,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用來欺騙皇上的,他們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包拯憤憤的說道。


    ”希仁,你真是說到我的心坎裏去了,我也是這麽想的,可是卻不知道該怎樣阻止這幫禍國殃民的東西,他們躲在暗處啊!”寇準歎了口氣。


    ”寇相不用擔心,會有辦法的,我們一定能夠揭穿他們的yin謀的,這隻是時間問題罷了。”包拯安慰道。


    包拯正要與寇準道別時,一個太監跑過來說劉娘娘有請。包拯隻得隨那太監往劉娘娘宮中而去,途中一番交談方知這太監叫郭槐,是宮中的總管都堂,也是劉娘娘身邊得力人手,劉娘娘辦事都要仰仗於他。


    包拯來到劉娘娘宮中,一番行禮,劉娘娘道:”包卿還認得我嗎?”


    包拯當然認得娘娘,但是他不敢貿然相認,他說道:”娘娘認錯了吧,和臣長得一樣的人很多的。”


    娘娘一愣,但她隨即明白了包拯的心思,微笑道:“包卿初次上朝感受如何呀?”


    ”娘娘,微臣的感受正如這五味瓶一樣什麽味道都有。”包拯模棱兩口的回答,他不清楚娘娘見他倒底是什麽想法。


    “哦,你的比喻真貼切啊,你身處其中可要一切小心!”娘娘囑咐道。


    ”是,包拯明白了,謝謝娘娘關心,包拯不會讓娘娘失望的。包拯就不打擾娘娘了,告退。”包拯退了出來。


    包拯出了宮門才感到輕鬆了些,這第一天上朝讓他真是見識不少,不僅聽到了所謂的狸貓換太子的荒謬事情,更是見到了朝中紛爭的複雜局麵,看來這樣的ri子才剛剛開始,包拯歎了口氣。


    包拯回到府衙時意外的見到了兩個人,原來是公孫策和他的妹妹公孫萼。當初在天長縣協助包拯偵破娘娘項鏈失蹤案後,公孫策還是婉言拒絕了包拯邀他作幕僚的請求,他還是想再參加一次科舉考試,看看自己是不是這方麵的料,這次趕到開封,正是為了參加秋季的科考,聽說包拯做了開封府尹,故特來拜訪。


    包拯看到公孫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因為他聽人說起公孫策的繪畫水平非常高超,昨ri他答應那個喊冤的民婦要幫他畫出搶他女兒的強人的畫像,自己還沒找到合適的人選呢,如今看來公孫策的到來簡直就是雪中送碳。


    “公孫兄,別來無恙啊?包拯正好有事相求。”包拯招呼公孫策就座。


    “噢?包大人還有事情要求我哥嗎?讓我來猜猜吧-”公孫萼一副調皮的樣子。


    “萼兒,別胡鬧,和包大人竟然這樣沒大沒小!包大人,你看是不是要我畫這個?”公孫策拿出了一張畫好的畫像。


    公孫萼一賭氣跑到玉英身後去了。


    包拯抱以一笑,接過畫像一看,是個濃眉大眼,滿臉橫肉的男子,他有點詫異問道:“公孫兄,這是-?”


    公孫策哈哈笑道:“這就是按照昨天那個婦女帶來的人證所說描繪出來的帶頭的強人,你看畫工還可以吧?”


    包拯這才明白過來,他十分感激的望著公孫策,真沒想到他這麽肯幫忙,他說道:“公孫兄太客氣了,包某真的感激不盡,那,那個民婦呢?”


    “哦,她已經走了,她說等找到了女兒,還要給包大人送匾呢!”公孫策道。


    “哪裏哪裏!張龍,你趕快帶人按照這張畫像把這個人的情況打聽出來。”包拯不想耽誤任何時間。


    等張龍去後,包拯就設宴招待公孫策,二人敘了別後之情,酒過三巡又開始縱論起古今大勢,兩人都感到今生能夠相遇真是三生有幸啊。正在二人把酒嚴歡之時,張龍急匆匆的進來了。


    包拯詫異他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忙問道:“怎麽啦?碰到什麽難題了?”


    “大人,那個惡徒已經找到了!”張龍興奮的說道。


    “哦,怎麽這麽快?快說與我聽!”包拯急道。


    “大人,看來這個人肯定是惡名遠揚,我剛出去問了幾個人,起先他們都不敢說,後來我說了是開封府衙門的,又答應替他們保秘,他們才肯告訴我,原來這個人就是潘太師府裏的護院總教頭歐陽天!”張龍道。


    “你確定嗎?”包拯問道。


    ”絕對沒錯!我後來又問了好幾個人,他們都說是他!”張龍非常肯定。


    包拯和公孫策對望一眼,覺得此事嚴重了。如果貿然上太師府去要人,他肯定不會承認的,可是派人去拿歐陽天來受審的話,太師會放人嗎?而且歐陽天究竟是為了什麽要抓翠兒呢?他們的地位可說是很懸殊的,就是認識的概率也是很小的,就更別說他們有私怨了。想到這些疑問,包拯覺得沒有搞清之前是不能魯莽行事的。


    “張龍,你再去把歐陽天的個人背景,他最近的活動情況調查清楚回來向我稟報!”包拯覺得暫時隻能這樣。


    這時公孫策也起身告辭了,他告訴包拯說他暫時就住在離開封府不遠的天安客棧,讓包拯有事一定去找他。


    包拯送走公孫策兄妹,想到來開封府的第一個案子就是這樣難纏的,它雖然看上去挺簡單,從表麵看來是一個惡霸強搶民女的案子,但是牽涉到了潘太師就複雜多了,潘太師是一個老jiān巨滑的人,他的女兒又是皇上寵愛的妃子,潘太師是絕不會使自己的利益、尊嚴受到傷害的,這裏麵倒底有什麽內幕,又牽涉到皇宮內院,看來不是三天兩天就能解決的,包拯陷入了沉思。


    包拯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潘美在朝堂上被包拯出言相譏之後,不由得對他多了一份注意,他派人去調查了包拯的資料,才知道他就是在天長縣智破項鏈失蹤案的那個縣令,本以為他一個小小的縣令剛升了開封府尹高興還來不及呢,最起碼也要韜光養晦一陣積累一點資本再說,沒想到他剛來就和他對上了,看來這個包黑子不是好對付的,如果他再和寇準那個老家夥聯合起來的話就更不妙了。潘太師絞盡腦汁想著該怎麽對付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包公奇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繞地球一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繞地球一半並收藏包公奇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