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李自成率領著八百兵馬遊蕩在西安府藍田縣附近,徐霞客在前麵帶著路,還在不斷介紹著:“老大,這秦嶺往小的說,介於關中平原和南麵的漢江穀地之間,是嘉陵江、洛河、渭水以及漢江四條河流的分水嶺,東西綿延四五百公裏,南北寬達一百多公裏。”
“而從大的方麵來講,東起昆侖山,途經隴南、陝南,東至山西的大別山以及河南境內的張八嶺。按照山脈的地段走勢來分,又可以籠統地分為西、中、東三段。咱們建立的那個秘密基地就屬於東段,位於華州的太華山附近。”
然而,麵對徐霞客的侃侃而談,李自成聽得卻是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有些無聊地打斷了徐霞客:“哎~徐先生,這是哪裏啊?你怎麽將兄弟們帶到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了?”
霎時,徐霞客意識到,自己太過於教書氣了。講的雖然洋洋灑灑,滔滔不絕。可是,對於這位不好讀書的老大而言,就顯得過於枯燥乏味,沒有意思。
李自成的話音剛落,徐霞客的腦海裏閃過這個念頭之時,隨即答道:“老大,咱們現在正處於西安府藍田縣附近。之所以囉裏囉嗦的講述秦嶺,將兄弟們帶到這裏,就是因為,藍田縣東南麵就是秦嶺的中段,也是人們稱之為的終南山,樹林茂密,溪流密布。”
聞聽此言,李自成一振,頓時來了精神,不禁出口問道:“終南山?那個,徐先生,傳聞終南山多隱士,高人無數,是不是真的啊?”
世人隻知道終南山,罕有人了解終南山是秦嶺的一部分?不僅是李自成的興致大增,就連簡單粗暴的劉芳亮也是興奮不已,緊接著問道:“徐先生,我聽說終南山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武功高手是不是很多?”
聽到這些詢問,徐霞客分別看到李自成與劉芳亮眸子中,流露著同樣的希冀光芒,就知道兩人為何這樣問?打得什麽主意?不禁莞爾一笑,並不著急回答,而是徐徐說道:“老大,劉隊長,這秦嶺中段又可細分為四方台、首陽山、終南山以及東光禿山等山峰。確實有大量的隱士,生活其中。不過,至於有沒有武功高手,我實在不知道。”
話音剛落,看到兩人露出失望之色,徐霞客有解釋道:“畢竟,我不是習武之人,就算遇到武功高手,也是枉然,分別不出高低來啊。”
“瞎高興了一場!”劉芳亮發了一句牢騷,轉而又嘟囔道:“那將我們帶到這裏幹什麽?說了那麽多的廢話,真沒意思。”
遭人埋怨,沒有理解自己的意思,徐霞客並未生氣,而是很大度的微微一笑。
這時,騎馬緊隨其後的李過說道:“劉大腦袋,你怎麽就不開竅呢?出了秦嶺之後,一路之上,老大就交代過,此次的行動就是流竄作案,趁著官府在各地的駐軍最為虛弱之時,攻打一些中小型的城鎮。仿造馬銜山、興隆山以及太華山的秘密之地,將劫來的不義之財以及糧食儲藏起來,收攬各地流亡的災民,暗中培植咱們自己的勢力,建立一個個秘密據點,為將來的起事做準備。”
一語點醒夢中人,劉芳亮恍然大悟,想起老大出山時的交代,一切的行動都以陝西各地的名山為中心,圍繞著攻打附近的城鎮,以戰養戰,以戰養民,救濟百姓,暗中積蓄實力!
想到這裏,劉芳亮不禁說道:“噢...我明白了,終南山這裏地勢險要,密林叢生,遍及溪流,最適合收攬的災民生活。”
此刻,李自成看向東南方向,望著那朦朦朧朧的山峰,鬱鬱蔥蔥樹林,也說道:“不錯,相比於其他的地方,這裏的氣候更加的適宜,更適合種植農作物。沒有了朝廷的重稅以及官吏的盤剝,即便是陝西的天災再厲害,咱們收攬的災民也能渡過難關,還能留有存餘。”
一席話勾起了徐霞客的回憶,麵露感慨之色,緊接著說道:“老大說的正是。俗話說,天災人禍,兩者伴隨而生,前者隻是占了三成。真正使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關鍵根源就是在朝廷的重稅,對百姓征收的官糧越來越多。使得百姓不堪重負,更不用說渡過天災了。”
記憶如泉水般湧來,源源不斷。足記遍及大江南北,徐霞客看到的更多,了解的更加詳細,感慨也就更加的深刻,不由得進一步地說道:“朝廷的財政、戰爭的開支以及軍糧的征繳,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來源民間,從百姓身上收刮。即便是沒有陝西與河南的天災,各地的百姓也會不堪重負,紛紛而起造反。”
如此沉重的問題,李自成還沒有真正的認真想過。雖然對曆史了解的不多,但李自成還是知道一些事情,比如古代的官方財源可是有很多的,怎麽到了明朝就這麽拮據了呢?
心裏想著這些,李自成也就問了出來:“哎,徐先生,據我所知,像鹽、鐵、煤等東西,都是屬於朝廷官方經營的,這些生意都是很賺錢的,朝廷怎麽可能少得了銀子呢?”
李自成的想法很簡單,不等徐霞客回答,又補充的問道:“不說別的,單講鹽政這一項,這就是一筆不菲的收入,足夠戰爭糧餉開支了。”
徐霞客點了點,隨即露出無奈之色,沉聲說道:“老大,你講的不錯。僅憑鹽鐵這兩項,從中征收的稅銀,足夠朝廷絕大一部分開支。可是,從前朝開始,兩淮和江南的鹽政就掌控在福王朱常洵手裏。如此一來,大明王朝的財政就少了一大半。”
“還有,像江南等地,還有中原地區,一些權貴富賈背有靠山,將田產隱瞞不報,或者隻上報了一小部分。所以,朝廷的財政收入隻能轉嫁到黎民百姓身上,施以重稅。”
這一刻,李自成的心裏有一絲明悟,從徐霞客的講述之中,他聽出了一絲怨念。明白了徐霞客為何無心於仕途科舉?原來是萬念俱灰,對這個大明王朝完全失去了信心。
還有一點,李自成覺得,徐霞客之所以跟隨自己,之所以全力輔佐,而是從自己的那些所作所為中看到了希望。尤其是在榆中縣的時候,自己在百姓中有著非常高的口碑,自己率領的起義之軍堪稱仁義之師。
這時,李自成的腦海裏浮現出那個“李鴻基”的一絲記憶,轉而問道:“哎對了,徐先生,我記得大明王朝實行的是軍墾與戍邊並行,駐守在九邊地區的邊軍怎麽就經常嘩變呢?按理說,相比於普通老百姓,邊境軍隊屯墾的土地上繳的糧食少得多,他們怎麽可能就缺少糧食呢?”
徐霞客歎息的神色愈發的濃鬱,無奈的說道:“老大,你有所不知,戍邊軍隊屯墾土地,自給自足,按理說,確實是一大良策,既減輕了朝廷的財政負擔,又開發了邊境。”
“可是,隨著時日的推移,日積月累之下,軍墾屯田製早就變質,那些良田被將領私自瓜分,士兵淪為種田的佃農,使得邊境駐軍的戰鬥力大幅度降低的同時,也埋下了隱患。一旦收成不好,士兵就會餓肚子,也就出現了嘩變。”
“哦...原來如此,難怪各地嘩變的部隊那麽多,比造反的農民少不了多少。”李自成恍然大悟,連連點頭的自語道。
“而從大的方麵來講,東起昆侖山,途經隴南、陝南,東至山西的大別山以及河南境內的張八嶺。按照山脈的地段走勢來分,又可以籠統地分為西、中、東三段。咱們建立的那個秘密基地就屬於東段,位於華州的太華山附近。”
然而,麵對徐霞客的侃侃而談,李自成聽得卻是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有些無聊地打斷了徐霞客:“哎~徐先生,這是哪裏啊?你怎麽將兄弟們帶到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了?”
霎時,徐霞客意識到,自己太過於教書氣了。講的雖然洋洋灑灑,滔滔不絕。可是,對於這位不好讀書的老大而言,就顯得過於枯燥乏味,沒有意思。
李自成的話音剛落,徐霞客的腦海裏閃過這個念頭之時,隨即答道:“老大,咱們現在正處於西安府藍田縣附近。之所以囉裏囉嗦的講述秦嶺,將兄弟們帶到這裏,就是因為,藍田縣東南麵就是秦嶺的中段,也是人們稱之為的終南山,樹林茂密,溪流密布。”
聞聽此言,李自成一振,頓時來了精神,不禁出口問道:“終南山?那個,徐先生,傳聞終南山多隱士,高人無數,是不是真的啊?”
世人隻知道終南山,罕有人了解終南山是秦嶺的一部分?不僅是李自成的興致大增,就連簡單粗暴的劉芳亮也是興奮不已,緊接著問道:“徐先生,我聽說終南山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武功高手是不是很多?”
聽到這些詢問,徐霞客分別看到李自成與劉芳亮眸子中,流露著同樣的希冀光芒,就知道兩人為何這樣問?打得什麽主意?不禁莞爾一笑,並不著急回答,而是徐徐說道:“老大,劉隊長,這秦嶺中段又可細分為四方台、首陽山、終南山以及東光禿山等山峰。確實有大量的隱士,生活其中。不過,至於有沒有武功高手,我實在不知道。”
話音剛落,看到兩人露出失望之色,徐霞客有解釋道:“畢竟,我不是習武之人,就算遇到武功高手,也是枉然,分別不出高低來啊。”
“瞎高興了一場!”劉芳亮發了一句牢騷,轉而又嘟囔道:“那將我們帶到這裏幹什麽?說了那麽多的廢話,真沒意思。”
遭人埋怨,沒有理解自己的意思,徐霞客並未生氣,而是很大度的微微一笑。
這時,騎馬緊隨其後的李過說道:“劉大腦袋,你怎麽就不開竅呢?出了秦嶺之後,一路之上,老大就交代過,此次的行動就是流竄作案,趁著官府在各地的駐軍最為虛弱之時,攻打一些中小型的城鎮。仿造馬銜山、興隆山以及太華山的秘密之地,將劫來的不義之財以及糧食儲藏起來,收攬各地流亡的災民,暗中培植咱們自己的勢力,建立一個個秘密據點,為將來的起事做準備。”
一語點醒夢中人,劉芳亮恍然大悟,想起老大出山時的交代,一切的行動都以陝西各地的名山為中心,圍繞著攻打附近的城鎮,以戰養戰,以戰養民,救濟百姓,暗中積蓄實力!
想到這裏,劉芳亮不禁說道:“噢...我明白了,終南山這裏地勢險要,密林叢生,遍及溪流,最適合收攬的災民生活。”
此刻,李自成看向東南方向,望著那朦朦朧朧的山峰,鬱鬱蔥蔥樹林,也說道:“不錯,相比於其他的地方,這裏的氣候更加的適宜,更適合種植農作物。沒有了朝廷的重稅以及官吏的盤剝,即便是陝西的天災再厲害,咱們收攬的災民也能渡過難關,還能留有存餘。”
一席話勾起了徐霞客的回憶,麵露感慨之色,緊接著說道:“老大說的正是。俗話說,天災人禍,兩者伴隨而生,前者隻是占了三成。真正使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關鍵根源就是在朝廷的重稅,對百姓征收的官糧越來越多。使得百姓不堪重負,更不用說渡過天災了。”
記憶如泉水般湧來,源源不斷。足記遍及大江南北,徐霞客看到的更多,了解的更加詳細,感慨也就更加的深刻,不由得進一步地說道:“朝廷的財政、戰爭的開支以及軍糧的征繳,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來源民間,從百姓身上收刮。即便是沒有陝西與河南的天災,各地的百姓也會不堪重負,紛紛而起造反。”
如此沉重的問題,李自成還沒有真正的認真想過。雖然對曆史了解的不多,但李自成還是知道一些事情,比如古代的官方財源可是有很多的,怎麽到了明朝就這麽拮據了呢?
心裏想著這些,李自成也就問了出來:“哎,徐先生,據我所知,像鹽、鐵、煤等東西,都是屬於朝廷官方經營的,這些生意都是很賺錢的,朝廷怎麽可能少得了銀子呢?”
李自成的想法很簡單,不等徐霞客回答,又補充的問道:“不說別的,單講鹽政這一項,這就是一筆不菲的收入,足夠戰爭糧餉開支了。”
徐霞客點了點,隨即露出無奈之色,沉聲說道:“老大,你講的不錯。僅憑鹽鐵這兩項,從中征收的稅銀,足夠朝廷絕大一部分開支。可是,從前朝開始,兩淮和江南的鹽政就掌控在福王朱常洵手裏。如此一來,大明王朝的財政就少了一大半。”
“還有,像江南等地,還有中原地區,一些權貴富賈背有靠山,將田產隱瞞不報,或者隻上報了一小部分。所以,朝廷的財政收入隻能轉嫁到黎民百姓身上,施以重稅。”
這一刻,李自成的心裏有一絲明悟,從徐霞客的講述之中,他聽出了一絲怨念。明白了徐霞客為何無心於仕途科舉?原來是萬念俱灰,對這個大明王朝完全失去了信心。
還有一點,李自成覺得,徐霞客之所以跟隨自己,之所以全力輔佐,而是從自己的那些所作所為中看到了希望。尤其是在榆中縣的時候,自己在百姓中有著非常高的口碑,自己率領的起義之軍堪稱仁義之師。
這時,李自成的腦海裏浮現出那個“李鴻基”的一絲記憶,轉而問道:“哎對了,徐先生,我記得大明王朝實行的是軍墾與戍邊並行,駐守在九邊地區的邊軍怎麽就經常嘩變呢?按理說,相比於普通老百姓,邊境軍隊屯墾的土地上繳的糧食少得多,他們怎麽可能就缺少糧食呢?”
徐霞客歎息的神色愈發的濃鬱,無奈的說道:“老大,你有所不知,戍邊軍隊屯墾土地,自給自足,按理說,確實是一大良策,既減輕了朝廷的財政負擔,又開發了邊境。”
“可是,隨著時日的推移,日積月累之下,軍墾屯田製早就變質,那些良田被將領私自瓜分,士兵淪為種田的佃農,使得邊境駐軍的戰鬥力大幅度降低的同時,也埋下了隱患。一旦收成不好,士兵就會餓肚子,也就出現了嘩變。”
“哦...原來如此,難怪各地嘩變的部隊那麽多,比造反的農民少不了多少。”李自成恍然大悟,連連點頭的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