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終南山根據地的前兩天,李自成並未過問根據地的一幹事務,也沒有立即實施見董如蘭之時新生的那個主意,而是好好地陪了高桂英兩日,遊走在根據地的村落與田間,說說笑笑,兩人好不甜蜜!
恩愛的模樣,羨煞旁人。
第三天的上午,根據地類似於衙門的地方,書房之中,李自成與李長茂相對而坐,後者有條不紊的匯報著各個根據地的情況。
“老大,目前為止,咱們在陝西的根據地大大小小足有四十五個,遍及陝西各地,幾乎占據了所有的山脈,總人口將近百萬,總民兵預備役人員差不多占據了兩成左右,有二十萬之眾。除了農忙之時,這些人幾乎全都進行你製定的那些軍事訓練。”
“嗯...不錯,平均下來,每個根據地也有五千人的兵力,足以應付任何突變,保護根據地的安全了。”李自成滿意的輕輕點頭,適時地點評了一句。
“老大,你說的不錯,相比遊蕩於陝西各地的起義軍,動輒就是上萬人,這點人馬雖然顯得少了一點,但好在占據著地利,又有著長期的最嚴格的軍事訓練,戰力完全可以比肩於朝廷的那些精銳之師。所以,自從各個根據地相繼建立以來,雖然經曆過不同的亂軍侵擾,但一直都能保持不敗之地。就算是官軍入山圍剿,也能輕易將其擊退,並給於重創。”
言語之間,李長茂是說不盡的高興,這個時候,李自成忽然問道:“對了,咱們的糧食和兵器儲備的怎麽樣?尤其是火器,研製的怎麽樣了?又有多少?”
很顯然,李長茂早就有所準備,想到了李自成會有如此一問,張口就答道:“老大,目前為止,所有的根據地加在一起,儲藏的糧食足夠百萬人吃一年的,兵器還可以在裝備二十萬人的兵力。至於火器方麵,火銃製作了兩千把,火炮隻有五十門。”
李長茂緩緩回答之時,李自成也在暗暗思索著,消化這些消息,總儲糧的數量完全出乎他的意外。
畢竟,也就三年多的時間,四十五個根據地是在三年內相繼建立的,有的成立不過半年,收成勉強維持自給自足。而那些成立久的根據地,不僅要維持自身的所需,還要供應那些新根據地的糧食等物。
所以,一聽到儲糧足夠百萬人生活一年,李自成還是大大驚訝了一下子。
當然,李自成也很清楚,李長茂所講的儲糧不僅是指小麥、穀物和玉米等農作物,應該還有紅薯,而且後者還占據著很大的比例。
否則,儲糧絕不會有這麽多。畢竟,小麥等物的生長周期和種子的限製在那裏。紅薯卻遠遠不同,隻要有秧子,截成一節一節,插在土裏就能生長,長出紅薯。
聽到兵器和火器的數量之時,李自成的眉頭微皺了一下,下意識的說道:“兵器和火器怎麽那麽少?”
“老大,是這樣的,陝西本就不是盛產鐵礦的地方。而且,冶煉鐵器,需要大量的煤炭,現在的山西戰亂頻發,咱們根本就不能從山西大量弄到煤炭。兩者限製之下,鐵器的產量也就越來越少了。”李長茂麵色如常,徐徐回道。
這個時候,李自成的神色也恢複了正常,麵露恍然之色,心裏也在想著:“看來,將陝西作為兵器的供應地很不成熟,煤炭和鐵原料兩者盡無,沒有一個占據先天優勢。如果從其他地方運,代價太大了。看來,我該加快在山西等地建立根據地的步伐了。”
似乎想到了什麽,李自成接著又喃喃自語了起來,聽得李長茂模棱兩可,一頭霧水的樣子,不明所以。
“抗日戰爭之時,難怪革命前輩在太行山建立根據地,不僅是因為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還有山西盛產煤炭,鐵礦儲量豐富,完全可以就地取材,製造兵器。”
“老大,你說什麽呢?”李長茂被李自成這無厘頭的話語弄蒙了,試探性的問了一句。
李自成猛然清醒了過來,意識到自己的自語之言,不禁有些覺得好笑,同時應付的回道:“沒什麽。”
然而這時,李長茂似乎想到了什麽,眼前一亮,有一些恍然地說道:“老大,你說鐵礦和煤炭,這倒提醒我了。”
“呃...李先生,你這話怎麽說?”李自成心中一動,適時地問了一句。
“老大,是這樣的,據我所知,河南的河南府盧氏山區,那裏崇山造天,牙距趾錯,地勢非常的險要。在那裏有一群失去土地的百姓,為了能夠活命,能夠養家糊口,這些人不得不聚在一起,私自開礦為生,朝廷稱其為礦賊。老大,如果咱們能夠將其拿下,占領那裏,鐵器缺少的問題就能得到暫時的緩解了。”
說完之後,李長茂平靜的神色終於出現了一絲波瀾,希冀的看著李自成,一副很是期待的樣子,隱隱泛著自信之意,好像李自成一定會答應一般。
然而,李自成點頭默認讚同之時,卻想到了許多,結合起義軍在山西與黃河以北的不利局麵,心裏暗道:“看來,撤離的方向又多了一個選擇,不僅是盧氏那裏的山區有私礦,接受就能生產。”
“而且,那裏的地理位置很是微妙。雖然是在河南府境內的西部。但他向西穿過陝西的一小片地帶,就能進入多山的天府之國,四川,輕易就能躲避官軍的追殺;一路向南,穿過南陽府之後,就是湖廣之地,朝廷在那裏的兵力也是少得可憐,可謂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思及於此,李自成沒有再猶豫,心裏雖然暗暗下了決定,嘴上卻給予了模棱兩可的回答:“行,李先生,我會考慮這條建議的。如果在懷慶府的處境不妙,一旦向河南腹地撤離,路過盧氏,我就讓人占領它,將其變為咱們的根據地之一。”
一時間,得到這樣的回應,李長茂有一種上上不去,下下不來的感覺,心裏甭提多難受,又不知該如說?
再一看老大的神情,一副不想再談盧氏山區的事情,李長茂將還想勸說的話語給咽了回去,顯得很是識趣。
在不知道李自成是在思考問題,還是等待他的匯報,一副傾聽之狀,李長茂轉而繼續說道:“老大,經過這三年多的時日發展,將近一半的根據地青壯年讀書識字,他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文化普及,像看書、寫書信和記賬之類的事情,都沒有問題。”10
恩愛的模樣,羨煞旁人。
第三天的上午,根據地類似於衙門的地方,書房之中,李自成與李長茂相對而坐,後者有條不紊的匯報著各個根據地的情況。
“老大,目前為止,咱們在陝西的根據地大大小小足有四十五個,遍及陝西各地,幾乎占據了所有的山脈,總人口將近百萬,總民兵預備役人員差不多占據了兩成左右,有二十萬之眾。除了農忙之時,這些人幾乎全都進行你製定的那些軍事訓練。”
“嗯...不錯,平均下來,每個根據地也有五千人的兵力,足以應付任何突變,保護根據地的安全了。”李自成滿意的輕輕點頭,適時地點評了一句。
“老大,你說的不錯,相比遊蕩於陝西各地的起義軍,動輒就是上萬人,這點人馬雖然顯得少了一點,但好在占據著地利,又有著長期的最嚴格的軍事訓練,戰力完全可以比肩於朝廷的那些精銳之師。所以,自從各個根據地相繼建立以來,雖然經曆過不同的亂軍侵擾,但一直都能保持不敗之地。就算是官軍入山圍剿,也能輕易將其擊退,並給於重創。”
言語之間,李長茂是說不盡的高興,這個時候,李自成忽然問道:“對了,咱們的糧食和兵器儲備的怎麽樣?尤其是火器,研製的怎麽樣了?又有多少?”
很顯然,李長茂早就有所準備,想到了李自成會有如此一問,張口就答道:“老大,目前為止,所有的根據地加在一起,儲藏的糧食足夠百萬人吃一年的,兵器還可以在裝備二十萬人的兵力。至於火器方麵,火銃製作了兩千把,火炮隻有五十門。”
李長茂緩緩回答之時,李自成也在暗暗思索著,消化這些消息,總儲糧的數量完全出乎他的意外。
畢竟,也就三年多的時間,四十五個根據地是在三年內相繼建立的,有的成立不過半年,收成勉強維持自給自足。而那些成立久的根據地,不僅要維持自身的所需,還要供應那些新根據地的糧食等物。
所以,一聽到儲糧足夠百萬人生活一年,李自成還是大大驚訝了一下子。
當然,李自成也很清楚,李長茂所講的儲糧不僅是指小麥、穀物和玉米等農作物,應該還有紅薯,而且後者還占據著很大的比例。
否則,儲糧絕不會有這麽多。畢竟,小麥等物的生長周期和種子的限製在那裏。紅薯卻遠遠不同,隻要有秧子,截成一節一節,插在土裏就能生長,長出紅薯。
聽到兵器和火器的數量之時,李自成的眉頭微皺了一下,下意識的說道:“兵器和火器怎麽那麽少?”
“老大,是這樣的,陝西本就不是盛產鐵礦的地方。而且,冶煉鐵器,需要大量的煤炭,現在的山西戰亂頻發,咱們根本就不能從山西大量弄到煤炭。兩者限製之下,鐵器的產量也就越來越少了。”李長茂麵色如常,徐徐回道。
這個時候,李自成的神色也恢複了正常,麵露恍然之色,心裏也在想著:“看來,將陝西作為兵器的供應地很不成熟,煤炭和鐵原料兩者盡無,沒有一個占據先天優勢。如果從其他地方運,代價太大了。看來,我該加快在山西等地建立根據地的步伐了。”
似乎想到了什麽,李自成接著又喃喃自語了起來,聽得李長茂模棱兩可,一頭霧水的樣子,不明所以。
“抗日戰爭之時,難怪革命前輩在太行山建立根據地,不僅是因為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還有山西盛產煤炭,鐵礦儲量豐富,完全可以就地取材,製造兵器。”
“老大,你說什麽呢?”李長茂被李自成這無厘頭的話語弄蒙了,試探性的問了一句。
李自成猛然清醒了過來,意識到自己的自語之言,不禁有些覺得好笑,同時應付的回道:“沒什麽。”
然而這時,李長茂似乎想到了什麽,眼前一亮,有一些恍然地說道:“老大,你說鐵礦和煤炭,這倒提醒我了。”
“呃...李先生,你這話怎麽說?”李自成心中一動,適時地問了一句。
“老大,是這樣的,據我所知,河南的河南府盧氏山區,那裏崇山造天,牙距趾錯,地勢非常的險要。在那裏有一群失去土地的百姓,為了能夠活命,能夠養家糊口,這些人不得不聚在一起,私自開礦為生,朝廷稱其為礦賊。老大,如果咱們能夠將其拿下,占領那裏,鐵器缺少的問題就能得到暫時的緩解了。”
說完之後,李長茂平靜的神色終於出現了一絲波瀾,希冀的看著李自成,一副很是期待的樣子,隱隱泛著自信之意,好像李自成一定會答應一般。
然而,李自成點頭默認讚同之時,卻想到了許多,結合起義軍在山西與黃河以北的不利局麵,心裏暗道:“看來,撤離的方向又多了一個選擇,不僅是盧氏那裏的山區有私礦,接受就能生產。”
“而且,那裏的地理位置很是微妙。雖然是在河南府境內的西部。但他向西穿過陝西的一小片地帶,就能進入多山的天府之國,四川,輕易就能躲避官軍的追殺;一路向南,穿過南陽府之後,就是湖廣之地,朝廷在那裏的兵力也是少得可憐,可謂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思及於此,李自成沒有再猶豫,心裏雖然暗暗下了決定,嘴上卻給予了模棱兩可的回答:“行,李先生,我會考慮這條建議的。如果在懷慶府的處境不妙,一旦向河南腹地撤離,路過盧氏,我就讓人占領它,將其變為咱們的根據地之一。”
一時間,得到這樣的回應,李長茂有一種上上不去,下下不來的感覺,心裏甭提多難受,又不知該如說?
再一看老大的神情,一副不想再談盧氏山區的事情,李長茂將還想勸說的話語給咽了回去,顯得很是識趣。
在不知道李自成是在思考問題,還是等待他的匯報,一副傾聽之狀,李長茂轉而繼續說道:“老大,經過這三年多的時日發展,將近一半的根據地青壯年讀書識字,他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文化普及,像看書、寫書信和記賬之類的事情,都沒有問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