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府,杭州城內。


    行宮之中,大殿裏,聚集著諸多的文臣武將,還有四個個藩王,馬士英、阮大铖赫然位列群臣之中,正上方端坐著朱由崧的嫡母,恪貞仁壽皇太後鄒氏。


    此刻,眾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了潞王朱常淓的身上,馬士英更是興致勃勃的說道:“王爺,如今形勢危急,朝廷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皇上身陷囹圄,被亂軍所擒,還望王爺顧大局,擔起匡扶社稷的重擔,進行監國!”


    一番話下來,馬士英說得極為順暢,仿佛演練了千百遍一般,阮大铖更是以其馬首是瞻,緊隨其後,附和道:“是啊,王爺,還望趕緊擔起監國之重任,方能穩定群臣之心,方能聚攏天下百姓之民意,如此才能抵禦得住亂軍繼續南下,保住大明江山。”


    這一刻,群臣之中有一些人不禁一陣腹誹,這兩個王八蛋真是會鑽營和投機取巧,總想著第一個獲得擁立之功,朱由崧這還未死呢,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擁立潞王。


    然而,麵對馬士英與阮大铖這兩個小人的行徑,眾人也無可奈何,早日讓朱常淓監國,乃是眾望所歸,最為緊要之務,避免亂軍以朱由崧相要挾,號令天下,命令南方百官歸附。


    因此,盡管知道馬士英與阮大铖兩人打得什麽主意,不屑於與其為伍,但也無可奈何,其他人也不可能反駁什麽,還得幫忙附和,勸說潞王朱常淓上位。


    唐王朱聿鍵也站了出來,出言勸說道:“潞王,你乃是我三人的長輩,沒有人比你更合適擔任監國之職,還是不要推辭了吧,江山社稷要緊!”


    朱常淓的眉頭都快皺成了一個疙瘩,滿麵的愁容,並未因為眾人的擁護自己監國,將會登上九五之位而有絲毫的高興,心存顧忌,不禁想起了一些曆史。


    遠的不說,就是在大明王朝的曆史上,又不是沒有過相同的局麵,皇上被抓,群臣為保江山社稷,免遭敵寇相要挾,擁護太子上位。


    結果是什麽呢?


    作為一個富有才華的藩王,通曉音律,朱常淓又怎麽可能不知道那段曆史?


    所以,潞王朱常淓猶豫了,遲疑了,雖有心向往九五之尊之位,卻不想做一個短命皇帝,如果亂軍也來那麽一下子,自己剛一監國,或是剛一登基稱帝,隨後就將朱由崧給放了回來,自己還不得完蛋?


    坐蠟之意,不外如此!


    一念及此,朱常淓更加猶豫不決起來,百官可不管這些,也沒有考慮他的心中所想,以及顧慮之處,紛紛勸進,一個比一個亢奮,就像打了雞血一般。


    等到最後,恪貞仁壽皇太後也發話了,高聲說道:“潞王,爾為皇上的親叔父,賢冠諸藩,威名遠揚。昔宣東征於宗廟,襄王、鄭王輔之,祖憲聚在,今可遵行,王爺何必推遲呢?又有什麽好顧忌的呢?”


    看到皇太後開口了,大力的支持,朱常淓明顯意動了,心裏不再那麽的抵觸。


    畢竟,相比於群臣與其他藩王而言,皇太後的支持更加的有力,讓他心裏多了幾分底氣,日後,即便朱由崧回來了,也是拿皇太後開刀,他的責任也小很多。


    不過,盡管如此,朱常淓還是留了一個心眼,思忖了一下,在眾人的注視之下,緩緩說道:“本王可以代理監國之職,但要事先聲明一點,這隻是暫時的監國,一旦皇上歸來,本王還會還政於皇上,退回藩王之位。”


    聞聽此言,在場的百官之中,就算是最為愚魯和反應遲鈍之人,也明白了潞王為何一再的推辭,始終不肯答應監國。


    原因很簡單,朱由崧還未死,無論是監國,還是榮登大寶,那都是將自己置於刀山火海之上,一旦皇上歸來,可就倒了大黴,血淋淋的教訓讓人無法忽視那段曆史!


    很顯然,不愧是以賢明著稱的王爺,不僅才德兼備,更是想得更為長遠,並未被眼前的大位而誘惑到迷住心智。


    想到這些,眾人不禁暗暗豎起了大拇哥,佩服朱常淓的睿智與遠見,還有這一手段,並未將事情做絕,想通了這一點,群臣也就沒有再出言相逼,紛紛讚同了朱常淓的這個提議。


    因此,一時間,大殿裏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這時,朱常淓回過頭來,麵對著眾人,背靠皇太後鄒氏,一臉的鄭重之色,詢問道:“各位大人,形勢迫在眉睫,大順軍已經攻打到了蘇州府和常州府,不日就會南下,兵臨杭州,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現實而又尖銳的問題,正如朱常淓所講,已經迫在眉睫,無法避免。


    大殿裏的百官,大多數都是潛逃至此,深知大順軍的厲害,心裏根本就生不起絲毫的對抗之意。


    與絕大多數人的表現恰恰相反,馬士英的神情卻顯得很是自信,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是那麽輕鬆,沒有一點的危機意識,朱常淓的話音剛落,看到無人反應,他徑直走了出來,語出驚人地說道:“王爺,微臣以為,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最好的選擇莫過於與大順軍議和。”


    刹那間,大殿裏頓時騷動了起來,攝於馬士英的往日淫威,絕大多數人還是沒有出言反駁,另一些人就要說什麽之時,馬士英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再次回蕩在大殿之內。


    “唯有如此,才能獲得更多的喘息時間,方能聚攏兵力,整合所有的軍隊,號令諸將,抵禦亂軍的攻伐。如果一味地強硬,隻會加速亂軍的南下,對朝廷極為的不利。”


    有理有據,極有說服力,即便那些反感馬士英的官員,心裏也認可了這個提議,朱常淓亦然。


    “既然這樣,馬大人,依你之看,派何人前去議和合適呢?”


    很顯然,馬士英早就有了準備,朱常淓剛一問出,他想都沒有想的出口答道:“啟稟王爺,以微臣之見,究竟派誰前往與大順軍議和,陳洪範作為代表,左懋第作為副使,最為合適,乃是不二的選擇。”


    ......


    殿議結束了,唐王朱聿鍵的臨時住處,朱聿鍵、鎮江總兵鄭鴻奎、戶部郎中蘇觀生三人分賓主落座,獨處房屋之中,輕聲地交談著,談及國難,不禁泣下沾襟。


    “哎...真是沒有想到,不到一年的時日,我大明會陷於如此處境,失去了半壁江山,如今卻隻能向亂軍乞降,方能獲得一時之安,真是愧對列祖列宗。”


    朱聿鍵的話音剛落,蘇觀生也是長歎一聲,滿臉的憂色,語重心長地說道:“王爺,這還不是最為糟糕的,最讓微臣沒有想到的是,馬士英、阮大铖這等奸佞之人,不僅沒有追究他們的失城之罪,居然還得到了重用,真是令人心寒,為朝廷的將來擔憂啊~!”


    鄭鴻奎的眸子中閃過一絲異色,與蘇觀生的感慨良多不同,他卻是直直地看著朱聿鍵,壓低聲音地說道:“王爺,此乃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末將以為,咱們還是趕緊離開杭州,趕往福建,投奔鄭芝龍。”


    聞聽此言,朱聿鍵眼前頓時一亮,心中意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官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官兒並收藏崛起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