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居然有辦法召集兵馬?”在何智說出他有辦法能找到兵馬這句話的時候,徽宗皇帝倒是一時間還沒想到什麽,在場的文官們倒是全都一下子炸毛了。
何智本身的個人實力就已經極為強大了,而且皇帝還親自將他任命為國師,將他掌控的教派立為國教!這一係列的動作下來,何智在大宋朝的地位儼然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無論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在鄉間,何智的影響力都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如今,何智居然還能夠召集出一支兵馬!而且按照何智的說法,這支兵馬可是要拉出去跟遼國開戰!那就是說,這支兵馬至少要具備跟遼國目前集結的五萬大軍相媲美的實力!
這可就恐怖了!
又有朝野兩方麵的影響力,又有軍隊,個人實力還是當世最強!所有的文官一想到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這麽一個人存在,頓時都覺得渾身上下都不對勁了。這對大宋朝的威脅也太大了啊!
“嗬嗬,諸位不要誤會。我並不能撒豆成兵,也並非在什麽地方藏了一支兵馬。”何智一看那些文官的表情,就知道哪裏出了問題,立刻笑著說道,“我所能想的辦法,還需要借助朝廷之力。”
“哦?國師此言何意?”文官們聽到何智這麽說,總算是稍稍放下心來,但是一群人該有的警惕還是絲毫沒有減弱。一名紫袍官員很快拱了拱手,再次對何智問道。
“嗬嗬,我隻是知道,我大宋境內,頗有一些草寇山賊其實心向朝廷。若是能夠得到一紙文書赦令,我倒是可以試試招安其中一部。”
“招安?”紫袍官員聽到這兩個字,便不說話了。
招安草寇,對宋朝來說也算不上是啥新鮮事兒。就算沒有遼國這樁事,大宋朝在碰到草寇的時候,也往往是剿撫並用。說白了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招安。這就是大宋朝的國策與現狀。所以何智的這一項提議對紫袍官員來說,並不突兀。
當然,招安草寇這種事情,朝廷以前並不常做。這不僅僅是因為朝廷不願意招安他們。而是那些被招安的草寇,往往在洗白了之後,受不了朝廷律法的約束,於是依舊如同當草寇的時候一樣我行我素。而朝廷碰到這種事情往往都是要追究的,於是那些草寇們心裏不爽,就立刻又重新落草了。這便等於是朝廷之前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成了無用功,白白付出了辛苦和錢鈔。
類似與草寇被招安之後降而複叛的事情實在太過常見,這就使得朝廷在做出招安決定的時候,往往都會格外謹慎。
當然,何智如今在朝廷中的地位堪稱超然。而且他是朝堂上下公認的“真人”“陸地神仙”,所以何智現在既然說他有把握去招安一支草寇隊伍,讓他們來為朝廷效力,朝中諸公肯定是沒有人會主動反駁,說何智辦不到的。
“國師真有把握?”徽宗皇帝對何智向來是無比信任,看到何智居然說服了那些文官,徽宗皇帝不由大喜,立刻向何智連聲問道,“不知道國師想要招安哪支草寇,需要朝廷給予什麽樣的條件?”
“其實,我想要招安的人,官家也是見過的。前幾日,官家不是還和他們之中的兩位照過麵嗎?”何智笑著對徽宗皇帝說道。
“啊!國師說的,便是他們?”徽宗皇帝立刻就想起了之前見過的公孫勝與楊誌兩人。想到這兩人,徽宗皇帝頓時就覺得何智所說的事情更加靠譜了。
當初在到場裏見到公孫勝和楊誌的時候,兩人的實力都給徽宗皇帝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公孫勝與徽宗皇帝是平輩的師兄弟,而且修為遠高過徽宗皇帝這就不說了。就算是旁邊的楊誌,徽宗皇帝也能感覺到他的實力非同小可。
盡管直到最後,這兩人也沒有透露他們究竟是來自何處。但是徽宗皇帝覺得,能夠讓這樣的兩名高手棲身之處,肯定不會是什麽三腳貓水準的山寨。
“招安之事,我並不需要官家和諸公大動幹戈。尤其是如今,大名府以北,官吏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正是缺人的時候。所以,官家不妨發一張詔書給我。就說若是能收複北方各府,並且擊退遼國兵力,就將收複北方各府的官員名額拿出一部分來,分封給受招安的諸位頭領。不知道諸位以為如何?”何智看了一眼徽宗皇帝與在場的諸位官員,笑著問道。
徽宗皇帝對於何智的提議自然是滿意的,甚至可以說他在聽何智說完之後,就已經想要讚成了。在徽宗皇帝看來,大名府以北的那些州縣,如果沒有人願意去守備、收複的話,那麽就等於是已經丟了!
現在何智憑空變出一支兵馬來替大宋守衛北部邊境,所需要的條件,僅僅是在收複的領土上拿出一些官員名額來賞賜給作戰的將領,徽宗皇帝覺得這樣的條件簡直就是優厚到已經不能再優厚了,他完全想不出有什麽理由要拒絕。
不過,旁邊那幾名紫袍文官顯然並不是這樣想的。在這些文官眼中,大宋朝的所有官員,最好都應該是從科舉考試中選拔出來的才好。
即便是那些參加過武舉考試,從武舉中殺出來的良家子們,這些文官們都極看不上眼,不願意將能夠掌握實權的官位分給這些武人,就更別提從不知道哪個犄角旮旯裏招安來的草寇了!
對於文官們來說,最好的就是招安了草寇之後,他們就各自回家種地!對朝廷能夠留下他們一條性命感恩戴德就行了,別的條件最好是什麽都不要有!
當然了,文官們也都很清楚,他們這樣的想法也純粹就是想象一下而已,根本就不現實。招安草寇,無論如何朝廷都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
對於何智所說的條件,這些文官麽仔細斟酌了一陣,終於還是決定捏著鼻子答應下來——事實上,這也是與北宋末年的政治環境有關。
北宋發展到這個時代,經過宋徽宗與蔡京兩個人的幾番蹂躪,官場上能夠如同仁宗年間那樣鐵骨錚錚的文官已經沒剩下幾個了。絕大部分文官都是阿諛奉承之輩。他們本身就沒什麽風骨,自然也談不上堅持。眼看著皇帝與何智兩個人都對招安草寇的事情興趣十足,蔡京蔡太師又沒有表示出明顯的反對,其他人自然也不願意站出來當這個出頭鳥。
“好,既然諸位卿家無人反對,那就按照國師的意思去辦。”徽宗皇帝極為滿意的點了點頭,立刻就讓旁邊的大太監鋪開一張紙,當場給何智寫了一張手詔。
隨後政事堂諸公過目,將這份手詔拿回去謄抄、簽押、用印……一係列的流程走下來。大約兩個時辰之後,一份同意招安的聖旨就已經火熱出爐。
不過,何智作為大宋國師,陸地神仙,他當然不可能自降身份,去做“招安”這種事。所以,正式出使梁山,招安梁山好漢的責任,終究還是落到了在場的官員們身上。
原本按照蔡京的意思,這件事既然是為了抵抗遼國而辦,那就應該是由太尉高俅出麵——這個決定實際上本身就隱約包含著大宋科舉出身的文臣們對高俅這種幸進之徒的鄙夷。
但何智很清楚,高俅這廝或許溜須拍馬有一套,但是如果把梁山招安這事兒交給他,恐怕分分鍾要被他把事情搞砸!
別的不說,如今在梁山上的幾個大山頭裏,身為“老梁山派”領袖之一的林衝,可是對高俅恨之入骨!看到高俅這廝,林衝不衝上去一刀把他宰了就已經很給麵子了!
於是最後說來說去,在何智的推薦之下,徽宗皇帝最終還是選擇了一位年輕的文官作為使者,全權負責招安梁山的事宜。而這位年輕的文官便是在徽宗政和二年中了進士,現在正擔任起居郎的李綱。
拿到聖旨的李綱也不耽擱,立刻作了一番準備,就帶著幾名侍從出發前往梁山。
而在李綱出發之後不久,何智便同樣離開東京汴梁,提前一步趕往梁山了。盡管梁山上現在當家作主的兩名頭領之中,宋江一心一意就想要招安,看到李綱前來,恐怕他隻有欣喜若狂的份。而屁股坐在本土修真這邊的晁蓋多半也會事先得到提點,不會反對這一次的招安。
但是梁山上的局麵本身就十分複雜。何智自然是要親自走一趟,確保梁山能夠站在大宋這一邊。
在當天晚上天尚未黑的時候,何智就已經再次來到了梁山山腳下的酒店裏。
再次見到何智的朱貴仍舊是欣喜無比。他設宴款待了何智一頓大餐之後,便再次上山去,讓宋江與晁蓋兩人都親自下山,將何智迎入了梁山水寨當中。
“師尊?”進入梁山水寨,再次見到何智的公孫勝喜出望外,第一個上前見禮,隨後問道,“您不是在京師傳道?怎麽會到梁山來了?”
“嗬嗬,這一次到梁山來,卻是與降世魔星有關。”何智對公孫勝笑著說道,“之前就已經對你說過,一月之前,大名府有魔星降世。擾得大宋不寧。我最開始出世,創下如今的北嶽國教,就是為了對抗降世魔星。”
“此事弟子記得。”公孫勝連忙點頭,“隻是不知師父特意來梁山,與降世魔星有何關係?”
“確實有關。其實,那些降世魔星,乃是天道為了滅世所生。而我之前也曾說過,梁山上的諸位頭領,同樣上承天命。而諸位所承之天命,卻是救世。”何智當著梁山一眾頭領的麵,斬釘截鐵的說道。
“竟有此事?何真人請上座,為我等解惑一二。”宋江聽何智說道這裏,已是心中大喜。
他原本在梁山上掛出替天行道的大旗,就是要這個“正義”的名分。如今何智這一句話,就將梁山直接擺到了“救世主”的高度上,宋江怎能不喜?
“諸位上承天命之事,前次石碑出世之時,已經應驗過了,在此我便不再多提。如今魔星降世,諸位頭領同樣是眾星齊聚。此時正是諸位頭領出力,助天下人對抗滅世魔星之時。”
“我等眾家兄弟梁山聚義,本就是為了替天行道。對抗滅世魔星,諸位兄弟都是義不容辭。”宋江立刻大聲說道,“隻是可惜……我等在這梁山之上,與那滅世魔星千裏之遙。即便有心,也使不出力氣啊。”
“嗬嗬……我說時機已至,便是提醒諸位頭領。此事不日便有結果。到時還望諸位頭領上體天心,不負黎民。”何智說完這一句,身體就漸漸化作一陣青煙,在梁山眾人眼前消散了。
這自然是已經將魂力修行到了凝魂大成境界的何智最新掌握的道法。而梁山上眾人看到這一幕,自然更是對何智又敬又畏,對何智所說的話也同樣是愈發的深信不疑了。
過了幾天之後,李綱帶著幾名隨從來到梁山,梁山眾人頓時便恍然大悟。何智數日之前所說的“時機”,便是招安!
宋江對此更是欣喜若狂。他朝思夜想,盼的就是朝廷招安。如今一朝夢想成真,而且還是大義在手,宋江哪有不高興的道理。
當天晚上宋江等一幹頭領就設宴款待李綱等朝廷使者。而李綱本身與那些腐儒就不太一樣。對於願意為朝廷出力的武人,李綱始終懷著幾分尊重之心。所以在梁山晚宴上,梁山眾好漢對李綱的印象都相當之好,接下來大家談招安條件的時候,也是一帆風順。
最終,李綱帶著招安詔書來到梁山才三天時間,就已經與宋江等人談妥了招安的條件,滿意的回京複命了。
又過了三天,就在遼國鐵騎終於集結完畢,正式開始兵鋒南指,六萬大軍直奔大名府的時候,宋江與梁山眾多頭領也等到了朝廷正式的招安公文。
何智本身的個人實力就已經極為強大了,而且皇帝還親自將他任命為國師,將他掌控的教派立為國教!這一係列的動作下來,何智在大宋朝的地位儼然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無論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在鄉間,何智的影響力都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如今,何智居然還能夠召集出一支兵馬!而且按照何智的說法,這支兵馬可是要拉出去跟遼國開戰!那就是說,這支兵馬至少要具備跟遼國目前集結的五萬大軍相媲美的實力!
這可就恐怖了!
又有朝野兩方麵的影響力,又有軍隊,個人實力還是當世最強!所有的文官一想到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這麽一個人存在,頓時都覺得渾身上下都不對勁了。這對大宋朝的威脅也太大了啊!
“嗬嗬,諸位不要誤會。我並不能撒豆成兵,也並非在什麽地方藏了一支兵馬。”何智一看那些文官的表情,就知道哪裏出了問題,立刻笑著說道,“我所能想的辦法,還需要借助朝廷之力。”
“哦?國師此言何意?”文官們聽到何智這麽說,總算是稍稍放下心來,但是一群人該有的警惕還是絲毫沒有減弱。一名紫袍官員很快拱了拱手,再次對何智問道。
“嗬嗬,我隻是知道,我大宋境內,頗有一些草寇山賊其實心向朝廷。若是能夠得到一紙文書赦令,我倒是可以試試招安其中一部。”
“招安?”紫袍官員聽到這兩個字,便不說話了。
招安草寇,對宋朝來說也算不上是啥新鮮事兒。就算沒有遼國這樁事,大宋朝在碰到草寇的時候,也往往是剿撫並用。說白了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招安。這就是大宋朝的國策與現狀。所以何智的這一項提議對紫袍官員來說,並不突兀。
當然,招安草寇這種事情,朝廷以前並不常做。這不僅僅是因為朝廷不願意招安他們。而是那些被招安的草寇,往往在洗白了之後,受不了朝廷律法的約束,於是依舊如同當草寇的時候一樣我行我素。而朝廷碰到這種事情往往都是要追究的,於是那些草寇們心裏不爽,就立刻又重新落草了。這便等於是朝廷之前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成了無用功,白白付出了辛苦和錢鈔。
類似與草寇被招安之後降而複叛的事情實在太過常見,這就使得朝廷在做出招安決定的時候,往往都會格外謹慎。
當然,何智如今在朝廷中的地位堪稱超然。而且他是朝堂上下公認的“真人”“陸地神仙”,所以何智現在既然說他有把握去招安一支草寇隊伍,讓他們來為朝廷效力,朝中諸公肯定是沒有人會主動反駁,說何智辦不到的。
“國師真有把握?”徽宗皇帝對何智向來是無比信任,看到何智居然說服了那些文官,徽宗皇帝不由大喜,立刻向何智連聲問道,“不知道國師想要招安哪支草寇,需要朝廷給予什麽樣的條件?”
“其實,我想要招安的人,官家也是見過的。前幾日,官家不是還和他們之中的兩位照過麵嗎?”何智笑著對徽宗皇帝說道。
“啊!國師說的,便是他們?”徽宗皇帝立刻就想起了之前見過的公孫勝與楊誌兩人。想到這兩人,徽宗皇帝頓時就覺得何智所說的事情更加靠譜了。
當初在到場裏見到公孫勝和楊誌的時候,兩人的實力都給徽宗皇帝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公孫勝與徽宗皇帝是平輩的師兄弟,而且修為遠高過徽宗皇帝這就不說了。就算是旁邊的楊誌,徽宗皇帝也能感覺到他的實力非同小可。
盡管直到最後,這兩人也沒有透露他們究竟是來自何處。但是徽宗皇帝覺得,能夠讓這樣的兩名高手棲身之處,肯定不會是什麽三腳貓水準的山寨。
“招安之事,我並不需要官家和諸公大動幹戈。尤其是如今,大名府以北,官吏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正是缺人的時候。所以,官家不妨發一張詔書給我。就說若是能收複北方各府,並且擊退遼國兵力,就將收複北方各府的官員名額拿出一部分來,分封給受招安的諸位頭領。不知道諸位以為如何?”何智看了一眼徽宗皇帝與在場的諸位官員,笑著問道。
徽宗皇帝對於何智的提議自然是滿意的,甚至可以說他在聽何智說完之後,就已經想要讚成了。在徽宗皇帝看來,大名府以北的那些州縣,如果沒有人願意去守備、收複的話,那麽就等於是已經丟了!
現在何智憑空變出一支兵馬來替大宋守衛北部邊境,所需要的條件,僅僅是在收複的領土上拿出一些官員名額來賞賜給作戰的將領,徽宗皇帝覺得這樣的條件簡直就是優厚到已經不能再優厚了,他完全想不出有什麽理由要拒絕。
不過,旁邊那幾名紫袍文官顯然並不是這樣想的。在這些文官眼中,大宋朝的所有官員,最好都應該是從科舉考試中選拔出來的才好。
即便是那些參加過武舉考試,從武舉中殺出來的良家子們,這些文官們都極看不上眼,不願意將能夠掌握實權的官位分給這些武人,就更別提從不知道哪個犄角旮旯裏招安來的草寇了!
對於文官們來說,最好的就是招安了草寇之後,他們就各自回家種地!對朝廷能夠留下他們一條性命感恩戴德就行了,別的條件最好是什麽都不要有!
當然了,文官們也都很清楚,他們這樣的想法也純粹就是想象一下而已,根本就不現實。招安草寇,無論如何朝廷都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
對於何智所說的條件,這些文官麽仔細斟酌了一陣,終於還是決定捏著鼻子答應下來——事實上,這也是與北宋末年的政治環境有關。
北宋發展到這個時代,經過宋徽宗與蔡京兩個人的幾番蹂躪,官場上能夠如同仁宗年間那樣鐵骨錚錚的文官已經沒剩下幾個了。絕大部分文官都是阿諛奉承之輩。他們本身就沒什麽風骨,自然也談不上堅持。眼看著皇帝與何智兩個人都對招安草寇的事情興趣十足,蔡京蔡太師又沒有表示出明顯的反對,其他人自然也不願意站出來當這個出頭鳥。
“好,既然諸位卿家無人反對,那就按照國師的意思去辦。”徽宗皇帝極為滿意的點了點頭,立刻就讓旁邊的大太監鋪開一張紙,當場給何智寫了一張手詔。
隨後政事堂諸公過目,將這份手詔拿回去謄抄、簽押、用印……一係列的流程走下來。大約兩個時辰之後,一份同意招安的聖旨就已經火熱出爐。
不過,何智作為大宋國師,陸地神仙,他當然不可能自降身份,去做“招安”這種事。所以,正式出使梁山,招安梁山好漢的責任,終究還是落到了在場的官員們身上。
原本按照蔡京的意思,這件事既然是為了抵抗遼國而辦,那就應該是由太尉高俅出麵——這個決定實際上本身就隱約包含著大宋科舉出身的文臣們對高俅這種幸進之徒的鄙夷。
但何智很清楚,高俅這廝或許溜須拍馬有一套,但是如果把梁山招安這事兒交給他,恐怕分分鍾要被他把事情搞砸!
別的不說,如今在梁山上的幾個大山頭裏,身為“老梁山派”領袖之一的林衝,可是對高俅恨之入骨!看到高俅這廝,林衝不衝上去一刀把他宰了就已經很給麵子了!
於是最後說來說去,在何智的推薦之下,徽宗皇帝最終還是選擇了一位年輕的文官作為使者,全權負責招安梁山的事宜。而這位年輕的文官便是在徽宗政和二年中了進士,現在正擔任起居郎的李綱。
拿到聖旨的李綱也不耽擱,立刻作了一番準備,就帶著幾名侍從出發前往梁山。
而在李綱出發之後不久,何智便同樣離開東京汴梁,提前一步趕往梁山了。盡管梁山上現在當家作主的兩名頭領之中,宋江一心一意就想要招安,看到李綱前來,恐怕他隻有欣喜若狂的份。而屁股坐在本土修真這邊的晁蓋多半也會事先得到提點,不會反對這一次的招安。
但是梁山上的局麵本身就十分複雜。何智自然是要親自走一趟,確保梁山能夠站在大宋這一邊。
在當天晚上天尚未黑的時候,何智就已經再次來到了梁山山腳下的酒店裏。
再次見到何智的朱貴仍舊是欣喜無比。他設宴款待了何智一頓大餐之後,便再次上山去,讓宋江與晁蓋兩人都親自下山,將何智迎入了梁山水寨當中。
“師尊?”進入梁山水寨,再次見到何智的公孫勝喜出望外,第一個上前見禮,隨後問道,“您不是在京師傳道?怎麽會到梁山來了?”
“嗬嗬,這一次到梁山來,卻是與降世魔星有關。”何智對公孫勝笑著說道,“之前就已經對你說過,一月之前,大名府有魔星降世。擾得大宋不寧。我最開始出世,創下如今的北嶽國教,就是為了對抗降世魔星。”
“此事弟子記得。”公孫勝連忙點頭,“隻是不知師父特意來梁山,與降世魔星有何關係?”
“確實有關。其實,那些降世魔星,乃是天道為了滅世所生。而我之前也曾說過,梁山上的諸位頭領,同樣上承天命。而諸位所承之天命,卻是救世。”何智當著梁山一眾頭領的麵,斬釘截鐵的說道。
“竟有此事?何真人請上座,為我等解惑一二。”宋江聽何智說道這裏,已是心中大喜。
他原本在梁山上掛出替天行道的大旗,就是要這個“正義”的名分。如今何智這一句話,就將梁山直接擺到了“救世主”的高度上,宋江怎能不喜?
“諸位上承天命之事,前次石碑出世之時,已經應驗過了,在此我便不再多提。如今魔星降世,諸位頭領同樣是眾星齊聚。此時正是諸位頭領出力,助天下人對抗滅世魔星之時。”
“我等眾家兄弟梁山聚義,本就是為了替天行道。對抗滅世魔星,諸位兄弟都是義不容辭。”宋江立刻大聲說道,“隻是可惜……我等在這梁山之上,與那滅世魔星千裏之遙。即便有心,也使不出力氣啊。”
“嗬嗬……我說時機已至,便是提醒諸位頭領。此事不日便有結果。到時還望諸位頭領上體天心,不負黎民。”何智說完這一句,身體就漸漸化作一陣青煙,在梁山眾人眼前消散了。
這自然是已經將魂力修行到了凝魂大成境界的何智最新掌握的道法。而梁山上眾人看到這一幕,自然更是對何智又敬又畏,對何智所說的話也同樣是愈發的深信不疑了。
過了幾天之後,李綱帶著幾名隨從來到梁山,梁山眾人頓時便恍然大悟。何智數日之前所說的“時機”,便是招安!
宋江對此更是欣喜若狂。他朝思夜想,盼的就是朝廷招安。如今一朝夢想成真,而且還是大義在手,宋江哪有不高興的道理。
當天晚上宋江等一幹頭領就設宴款待李綱等朝廷使者。而李綱本身與那些腐儒就不太一樣。對於願意為朝廷出力的武人,李綱始終懷著幾分尊重之心。所以在梁山晚宴上,梁山眾好漢對李綱的印象都相當之好,接下來大家談招安條件的時候,也是一帆風順。
最終,李綱帶著招安詔書來到梁山才三天時間,就已經與宋江等人談妥了招安的條件,滿意的回京複命了。
又過了三天,就在遼國鐵騎終於集結完畢,正式開始兵鋒南指,六萬大軍直奔大名府的時候,宋江與梁山眾多頭領也等到了朝廷正式的招安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