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聽陳深話得十分決絕,毫無商量的餘地,和高穎對視了一眼,即命李渾帶人返回光昭殿,押解陳叔寶到此來與陳深相見。
“殿下,你我可否換一處地方話?娘娘遺體尚在殿內,你我就這樣隔門而立,似有不妥吧?”趁李渾回光昭殿押解陳叔寶的機會,楊廣試探著想勸陳深離開正殿,隨自己到旁邊的配殿話。
“多承大王好意,本宮心領了。”陳深紋絲不動地站在大殿門內,隻衝楊廣抱了抱拳,淡淡地回道。
“太子就不想見生母一麵嗎?”高穎知道陳深係貴妃張麗華所生,揣摩著他的心思,上前試探著問道。
陳深表現出了與他年紀不相符的成熟和穩重,隻搖了搖頭,一言不發。
“太子可能不了解,王有一幼弟,年紀與殿下差相仿佛,現在並州出鎮,倘若殿下願意,王可向父皇稟奏,請殿下到並州與舍弟作伴,我想,殿下和舍弟定會成為好朋友的。”楊廣見高穎一計不成,又心生一計,笑著勸誘陳深道。
可是,無論楊廣、高穎二人如何引誘、勸,陳深緊閉雙唇,始終沉默不語。
“我的兒啊,是你嗎?”伴隨著一聲嘶心裂肺的呼喚,陳叔寶在李渾等人的押解下,走進了東宮院內。
陳深聽出確是父親的呼喚之聲,不由得渾身一顫,麵向陳叔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抬頭凝視著父皇,問道:“前些時日,兒臣曾聽,父皇傳詔,命建康城中,舉凡寺廟、道觀中一應僧尼、道士皆應執役,參與守城。兒臣和母後本想父母必會率眾據城死守,與國休戚與共,卻不承想今日會在此得與父皇重逢。如今母後已先父皇一步駕崩、殯,兒臣唯願與父皇在此與母後結伴而行,還望父皇莫要推辭。”
罷,恭恭敬敬衝著陳叔寶磕了三個頭,猛然一回身,縱身撞向了身後的殿柱,刹那間撞得頭破血流,屍身軟軟地癱倒在了殿柱腳下。
“兒啊,真真痛煞朕躬!”陳叔寶早就預感不妙,礙於身前有李渾等人擋著,無法上前勸阻陳深,今見兒子果然以頭撞柱而亡,不由得大叫一聲,不顧一切地推開李渾和眾軍士,腳步踉蹌著跑進殿去,俯身抱起陳深,失聲痛哭起來。
楊廣、高穎雖為勝利者,卻也被眼前突發的一幕驚呆了,肅立殿外良久,方命員明帶領軍士進殿,拉開陳叔寶,好生將沈氏皇後和太子陳深的遺體安頓停當,七後,依舊以皇後和儲君的禮儀安葬了這一對忠烈的母子。
為防止建康城內有更多的南陳王公勳戚,文武朝臣仿效沈氏皇後和太子陳深,以自殺殉國的方法表達對隋朝攻滅南陳的抗議,楊廣經和高穎商議,在厚葬沈氏皇後和太子陳深的同時,當眾宣布了南陳一幹奸佞之臣,諸如江總、施文慶等人的諸種罪狀,將他們明正典刑,以收眾心,繼而,又將陳叔寶擬寫的招降詔書命人分送各地,勸招九江、南豫州等地的南陳守將歸降隋朝。
陳叔寶的招降詔書首先傳至了大江上遊的荊門,奉旨趕往上遊增援、阻攔隋朝西路軍順流而下的南陳嶽陽王陳叔慎、湘州刺史陳慧紀、南康內史呂仲肅等人本就為難以阻擋楊素大軍的輪番進攻而發愁不已,如今見了這道招降詔書,得知皇帝陳叔寶已然做了隋朝的俘虜,更無心戀戰,三個人一商量,遂奉詔向楊素投降了。
楊素率領西路軍主力艦隊、浩浩蕩蕩地通過荊門附近的江麵,直抵漢口,順利地實現了與中路軍秦王楊俊的會師,兩路大軍合兵一處,隨即遵從楊廣的將令,以中路軍行軍總管王世積為先鋒大將,向南陳駐有重兵的九江發起了猛攻。
九江城內,自陳叔慎奉旨前往荊門增援上遊以後,大將周羅喉暫時被任命為了全軍主將,率領水陸共計八萬兵馬駐守九江,嚴密防範中路隋軍突破九江防線,攻入大江下遊南陳統治的核心地帶。
周羅喉雖與南陳王室並不沾親帶故,卻因早年深受陳宣帝知遇之恩,較之身為皇族近親的陳叔慎等人來,對南陳朝廷更懷有一顆效忠之心,因此,自東路隋軍渡江作戰以來,周羅喉在九江城內雖相繼聽了帝都建康陷落、皇帝陳叔寶做了隋軍的俘虜、上遊荊門諸守將已聞風投降了隋軍,並且,他本人也收到了一份陳叔寶奉楊廣之命親筆擬寫的招降詔書,卻誓死不降,率領八萬人馬與王世積等人展開了一場激烈大戰。
楊廣在建康聽中路軍發起的九江戰役受阻的消息後,即命水軍大都督來護兒率領東路軍水軍主力溯江而上,馳援九江,在三路隋軍的合力圍攻下,周羅喉終因寡不敵眾,被來護兒生擒活捉,解送至了建康。
至此,周羅喉、蕭摩訶、任忠、魯廣達這南陳宣帝一朝赫赫有名的四大名將,無一幸免,皆做了隋朝的階下之囚。周羅喉架不住任忠、蕭摩訶等人的輪番勸,最終也歸降了隋朝。
這樣一來,凡是陳叔寶招降詔書傳到的州城府縣,當地的南陳官吏大多聞風而降,自開皇九年元旦渡江時起,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楊廣等三路大軍已攻占了絕大部分的南陳疆域。
而與此同時,偏偏在南豫州和吳州這兩座由後梁兩位宗室負責把守的州城之中,陳叔寶的這道招降詔書非但沒有起到絲毫作用,還連累得傳送詔書的兩名南陳大臣被蕭岩、蕭讞叔侄兩人當場斬首,將首級掛至了轅門之外,以此宣示與隋朝誓不兩立,抵抗到底的決心。
伐陳之役開始以來,一直未曾正麵與敵作戰的隋軍燕榮和宇文述兩支兵馬也將迎來他們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的良機。
而就在隋陳南豫州大戰開戰的前夕,一個神秘人物悄悄走進了與南豫州相距不遠的晉陵城內永新侯陳君範的府邸。
“殿下,你我可否換一處地方話?娘娘遺體尚在殿內,你我就這樣隔門而立,似有不妥吧?”趁李渾回光昭殿押解陳叔寶的機會,楊廣試探著想勸陳深離開正殿,隨自己到旁邊的配殿話。
“多承大王好意,本宮心領了。”陳深紋絲不動地站在大殿門內,隻衝楊廣抱了抱拳,淡淡地回道。
“太子就不想見生母一麵嗎?”高穎知道陳深係貴妃張麗華所生,揣摩著他的心思,上前試探著問道。
陳深表現出了與他年紀不相符的成熟和穩重,隻搖了搖頭,一言不發。
“太子可能不了解,王有一幼弟,年紀與殿下差相仿佛,現在並州出鎮,倘若殿下願意,王可向父皇稟奏,請殿下到並州與舍弟作伴,我想,殿下和舍弟定會成為好朋友的。”楊廣見高穎一計不成,又心生一計,笑著勸誘陳深道。
可是,無論楊廣、高穎二人如何引誘、勸,陳深緊閉雙唇,始終沉默不語。
“我的兒啊,是你嗎?”伴隨著一聲嘶心裂肺的呼喚,陳叔寶在李渾等人的押解下,走進了東宮院內。
陳深聽出確是父親的呼喚之聲,不由得渾身一顫,麵向陳叔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抬頭凝視著父皇,問道:“前些時日,兒臣曾聽,父皇傳詔,命建康城中,舉凡寺廟、道觀中一應僧尼、道士皆應執役,參與守城。兒臣和母後本想父母必會率眾據城死守,與國休戚與共,卻不承想今日會在此得與父皇重逢。如今母後已先父皇一步駕崩、殯,兒臣唯願與父皇在此與母後結伴而行,還望父皇莫要推辭。”
罷,恭恭敬敬衝著陳叔寶磕了三個頭,猛然一回身,縱身撞向了身後的殿柱,刹那間撞得頭破血流,屍身軟軟地癱倒在了殿柱腳下。
“兒啊,真真痛煞朕躬!”陳叔寶早就預感不妙,礙於身前有李渾等人擋著,無法上前勸阻陳深,今見兒子果然以頭撞柱而亡,不由得大叫一聲,不顧一切地推開李渾和眾軍士,腳步踉蹌著跑進殿去,俯身抱起陳深,失聲痛哭起來。
楊廣、高穎雖為勝利者,卻也被眼前突發的一幕驚呆了,肅立殿外良久,方命員明帶領軍士進殿,拉開陳叔寶,好生將沈氏皇後和太子陳深的遺體安頓停當,七後,依舊以皇後和儲君的禮儀安葬了這一對忠烈的母子。
為防止建康城內有更多的南陳王公勳戚,文武朝臣仿效沈氏皇後和太子陳深,以自殺殉國的方法表達對隋朝攻滅南陳的抗議,楊廣經和高穎商議,在厚葬沈氏皇後和太子陳深的同時,當眾宣布了南陳一幹奸佞之臣,諸如江總、施文慶等人的諸種罪狀,將他們明正典刑,以收眾心,繼而,又將陳叔寶擬寫的招降詔書命人分送各地,勸招九江、南豫州等地的南陳守將歸降隋朝。
陳叔寶的招降詔書首先傳至了大江上遊的荊門,奉旨趕往上遊增援、阻攔隋朝西路軍順流而下的南陳嶽陽王陳叔慎、湘州刺史陳慧紀、南康內史呂仲肅等人本就為難以阻擋楊素大軍的輪番進攻而發愁不已,如今見了這道招降詔書,得知皇帝陳叔寶已然做了隋朝的俘虜,更無心戀戰,三個人一商量,遂奉詔向楊素投降了。
楊素率領西路軍主力艦隊、浩浩蕩蕩地通過荊門附近的江麵,直抵漢口,順利地實現了與中路軍秦王楊俊的會師,兩路大軍合兵一處,隨即遵從楊廣的將令,以中路軍行軍總管王世積為先鋒大將,向南陳駐有重兵的九江發起了猛攻。
九江城內,自陳叔慎奉旨前往荊門增援上遊以後,大將周羅喉暫時被任命為了全軍主將,率領水陸共計八萬兵馬駐守九江,嚴密防範中路隋軍突破九江防線,攻入大江下遊南陳統治的核心地帶。
周羅喉雖與南陳王室並不沾親帶故,卻因早年深受陳宣帝知遇之恩,較之身為皇族近親的陳叔慎等人來,對南陳朝廷更懷有一顆效忠之心,因此,自東路隋軍渡江作戰以來,周羅喉在九江城內雖相繼聽了帝都建康陷落、皇帝陳叔寶做了隋軍的俘虜、上遊荊門諸守將已聞風投降了隋軍,並且,他本人也收到了一份陳叔寶奉楊廣之命親筆擬寫的招降詔書,卻誓死不降,率領八萬人馬與王世積等人展開了一場激烈大戰。
楊廣在建康聽中路軍發起的九江戰役受阻的消息後,即命水軍大都督來護兒率領東路軍水軍主力溯江而上,馳援九江,在三路隋軍的合力圍攻下,周羅喉終因寡不敵眾,被來護兒生擒活捉,解送至了建康。
至此,周羅喉、蕭摩訶、任忠、魯廣達這南陳宣帝一朝赫赫有名的四大名將,無一幸免,皆做了隋朝的階下之囚。周羅喉架不住任忠、蕭摩訶等人的輪番勸,最終也歸降了隋朝。
這樣一來,凡是陳叔寶招降詔書傳到的州城府縣,當地的南陳官吏大多聞風而降,自開皇九年元旦渡江時起,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楊廣等三路大軍已攻占了絕大部分的南陳疆域。
而與此同時,偏偏在南豫州和吳州這兩座由後梁兩位宗室負責把守的州城之中,陳叔寶的這道招降詔書非但沒有起到絲毫作用,還連累得傳送詔書的兩名南陳大臣被蕭岩、蕭讞叔侄兩人當場斬首,將首級掛至了轅門之外,以此宣示與隋朝誓不兩立,抵抗到底的決心。
伐陳之役開始以來,一直未曾正麵與敵作戰的隋軍燕榮和宇文述兩支兵馬也將迎來他們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的良機。
而就在隋陳南豫州大戰開戰的前夕,一個神秘人物悄悄走進了與南豫州相距不遠的晉陵城內永新侯陳君範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