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求收藏)楊堅聽了竇榮定的話,臉色立馬變得陰沉了下來。32
侍立在楊堅身旁的太子楊勇已參掌朝政,深知父親楊堅為了與突厥的這一場大戰,和高穎已然謀劃了數十日,調兵遣將,大費周章,而事到臨頭,父親初步選定的前敵主帥、自己的姑夫竇榮定竟聲稱即便戰勝了突厥,也未必能安定北境,這如何叫楊堅不感到失望和懊惱?
“父皇,您一早起來,還沒用過膳,不如先......”楊勇唯恐姑夫惹惱父親,忙替他遮掩道。
“陛下,竇大將軍所言並非全無道理。”高穎卻明確表示了對竇榮定的支持,“阿波可汗前些日子遣使來長安進獻方物的消息傳至沙缽略可汗攝圖耳中,他大為惱怒,加之其可賀敦(皇後)北周的千金公主蓄意攛掇,才使得沙缽略可汗分派使節,聯絡阿波、達頭等可汗,欲聯袂來犯。不過,攝圖對我大隋雄師也頗為忌憚,不敢輕啟戰端,據幽州陰壽報稱,攝圖已派出其胞弟處羅喉,以祝賀陛下登極為名,趕赴長安。依臣之見,倘若待處羅喉晉京陛見之時,陛下盛陳威儀、挫其矯橫,繼而對其曉之以理,誘之以利,則可收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功,也可使我數十萬將士免於南北千裏奔波之勞頓,對全力滅陳的大計,實不失為一條可行之策。”
楊堅重重地哼了一聲,不以為然地抬高聲音叫道:“你道處羅喉為何而來?前時北周、北齊相爭不下,為籠絡突厥相助自身,皆不惜屈身以父輩事突厥可汗,甘心對突厥稱臣。攝圖差處羅喉來長安,大半是要叫朕循周、齊之例,向突厥稱臣稱父吧。朕統一南北的決心既已下,又怎會仿效前代,做這苟且之事?!因此,叫朕說,處羅喉這趟來長安,朕別無所贈,隻有一道戰書要他帶回給攝圖。”
楊廣原本隻知道在隋朝二三百年之後的五代十國和弱宋,曾對北麵的異族契丹稱子稱臣,卻還是頭一次聽說隋之前的北周和北齊也曾向突厥稱子稱臣過。因此,在聽了楊堅這番話後,楊廣差點兒當場叫出好來。他忍了幾忍,還是按捺不住心頭的衝動,跨步向前,慨然說道:“父皇聖明。兒臣身領並州總管之職,願出鎮北境,與突厥一決雌雄。”
他突如其來的主動請求出鎮並州,嚇了身為楊廣業師的蘇威一大跳,忙挺身站起,替楊廣向楊堅解釋道:“晉王願為君父分憂的一片赤誠之心,還望陛下體察。隻是晉王尚在稚齡,似乎不宜出鎮外藩。”
楊堅方才因對高穎附和竇榮定,刻意回避與突厥決戰而甚為不滿,才說出這番話的,沒想到十三歲的二兒子楊廣會主動站出來,力挺自己與突厥決戰,不由得嗬嗬笑道:“阿縱雖年幼,其誌可嘉。你且不要忙著出鎮,暫且留在朕身邊,用心學些本領,朕和太子日後盡有需要你效力的地方。”順勢又向蘇威問道:“無畏,依你之見,與突厥當戰與不戰哪?”
蘇威答得卻十分簡練而巧妙:“臣願替陛下草擬下一道戰書,要處羅喉帶回給攝圖。”
楊堅仰麵哈哈大笑道:“就依無畏此言,待處羅喉晉京陛見後,視情形,再尋機與突厥決戰。”
以高穎為首,幾位朝廷重臣見楊堅再無餘話吩咐,紛紛站起告退。楊廣興衝衝地請求出鎮外藩,被楊堅一口回絕了,心中不免感到沮喪,欲隨著高穎、蘇威等人一同告退,楊堅卻衝他擺了擺手,沉下麵孔說道:“現在輪到說說你的事了。”
楊廣一頭霧水,不知自己犯了什麽錯,隻傻傻地立在原地,答不上話來。
“朕怎麽聽說,這幾****府裏甚是熱鬧啊,上上下下的都添了新衣,殿閣樓堂裏的一應陳設也都換了新的?有無此事?”
楊廣咬了咬牙,心知這必是李淵將自己府中之事稟報給了楊堅,無奈之下隻得硬著頭皮答道:“確有此事。”
“朕原以為在朕和皇後所生的五位皇子之中,隻有你最懂得節儉,頗類朕躬,卻沒想到一擺起派場來,竟毫不遜於其他幾個。”楊堅全不似先前對朝臣那樣和藹可親,說話的聲音雖不高,語氣卻十分嚴厲,“說說吧,最近你府裏出了什麽喜事,叫你這麽折騰?”
自穿越以來,楊廣頭一回見父親楊堅的麵兒,就惹得他動怒向自己發作,被他咄咄逼人的盤問唬得心慌意亂,本能地想要推卸責任:“回稟父皇,長姐......她......”
“兩句話就把你問成了這樣,還要替朕出鎮外藩?”楊堅對楊廣的表現頗為不屑,“麗華她怎麽了?快說。”
楊廣咽了口唾沫,穩穩心神,怯生生地答道:“長姐自弘聖宮挪來與兒臣同住,因兒臣府中太過簡陋,恐長姐受了委屈,因此,才......”
楊堅半信半疑地看了楊廣一眼,放緩了語氣,說道:“換了幾件府中的陳設,給仆從們添了些新衣,這些都沒什麽,朕不過聽說了此事,覺得與你以往行事風格不符,順便多問一句罷了。但你也須得記著,要像老三那樣聚了一夥工匠,在府中鼓搗什麽賞月樓,那就有點兒過了。朕今日隻留下你一個,為的是幾位皇子之中,除了太子,數你最年長,前些時又遙領了並州總管的差使,遲早都是要就藩、出鎮的,所以,要你來聽聽軍務上的事,以後不至於臨陣慌亂。”
楊廣忙拱手施禮道:“多謝父皇。”
“還有件事。”楊堅目視殿外,緩緩說道,“方才你也聽到了,突厥大可汗攝圖派處羅喉前來長安,欲逼朕效仿北周先例,向突厥稱臣,朕是斷不會答應的。與突厥一戰,勢在難免。朕意,待北境安定之後,朕將舉傾國之兵,南下滅陳,到時北邊防備突厥的事,多要交給你了。一年前,奉車都尉長孫晟送北周千金公主與突厥沙缽略可汗和親,被攝圖留在突厥,前不久,才返回長安。突厥人一向重武輕文,你隻會作幾首詩,是難以令他們心服的。因此,朕打算自明日起,你便拜長孫晟為師,一來向他學習些突厥的習俗、語言,二來長孫晟騎射本領出眾,也可教你些臨陣禦敵的真本領。太學那裏,你無須每日必去,朕已向無畏交待過,但揀些實用的經義講給你聽便是。”
楊廣從楊堅的話中似乎看到了自己出鎮並州的希望,喜得躬身應道:“兒臣遵旨,一定不叫父皇失望。”
侍立在楊堅身旁的太子楊勇已參掌朝政,深知父親楊堅為了與突厥的這一場大戰,和高穎已然謀劃了數十日,調兵遣將,大費周章,而事到臨頭,父親初步選定的前敵主帥、自己的姑夫竇榮定竟聲稱即便戰勝了突厥,也未必能安定北境,這如何叫楊堅不感到失望和懊惱?
“父皇,您一早起來,還沒用過膳,不如先......”楊勇唯恐姑夫惹惱父親,忙替他遮掩道。
“陛下,竇大將軍所言並非全無道理。”高穎卻明確表示了對竇榮定的支持,“阿波可汗前些日子遣使來長安進獻方物的消息傳至沙缽略可汗攝圖耳中,他大為惱怒,加之其可賀敦(皇後)北周的千金公主蓄意攛掇,才使得沙缽略可汗分派使節,聯絡阿波、達頭等可汗,欲聯袂來犯。不過,攝圖對我大隋雄師也頗為忌憚,不敢輕啟戰端,據幽州陰壽報稱,攝圖已派出其胞弟處羅喉,以祝賀陛下登極為名,趕赴長安。依臣之見,倘若待處羅喉晉京陛見之時,陛下盛陳威儀、挫其矯橫,繼而對其曉之以理,誘之以利,則可收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功,也可使我數十萬將士免於南北千裏奔波之勞頓,對全力滅陳的大計,實不失為一條可行之策。”
楊堅重重地哼了一聲,不以為然地抬高聲音叫道:“你道處羅喉為何而來?前時北周、北齊相爭不下,為籠絡突厥相助自身,皆不惜屈身以父輩事突厥可汗,甘心對突厥稱臣。攝圖差處羅喉來長安,大半是要叫朕循周、齊之例,向突厥稱臣稱父吧。朕統一南北的決心既已下,又怎會仿效前代,做這苟且之事?!因此,叫朕說,處羅喉這趟來長安,朕別無所贈,隻有一道戰書要他帶回給攝圖。”
楊廣原本隻知道在隋朝二三百年之後的五代十國和弱宋,曾對北麵的異族契丹稱子稱臣,卻還是頭一次聽說隋之前的北周和北齊也曾向突厥稱子稱臣過。因此,在聽了楊堅這番話後,楊廣差點兒當場叫出好來。他忍了幾忍,還是按捺不住心頭的衝動,跨步向前,慨然說道:“父皇聖明。兒臣身領並州總管之職,願出鎮北境,與突厥一決雌雄。”
他突如其來的主動請求出鎮並州,嚇了身為楊廣業師的蘇威一大跳,忙挺身站起,替楊廣向楊堅解釋道:“晉王願為君父分憂的一片赤誠之心,還望陛下體察。隻是晉王尚在稚齡,似乎不宜出鎮外藩。”
楊堅方才因對高穎附和竇榮定,刻意回避與突厥決戰而甚為不滿,才說出這番話的,沒想到十三歲的二兒子楊廣會主動站出來,力挺自己與突厥決戰,不由得嗬嗬笑道:“阿縱雖年幼,其誌可嘉。你且不要忙著出鎮,暫且留在朕身邊,用心學些本領,朕和太子日後盡有需要你效力的地方。”順勢又向蘇威問道:“無畏,依你之見,與突厥當戰與不戰哪?”
蘇威答得卻十分簡練而巧妙:“臣願替陛下草擬下一道戰書,要處羅喉帶回給攝圖。”
楊堅仰麵哈哈大笑道:“就依無畏此言,待處羅喉晉京陛見後,視情形,再尋機與突厥決戰。”
以高穎為首,幾位朝廷重臣見楊堅再無餘話吩咐,紛紛站起告退。楊廣興衝衝地請求出鎮外藩,被楊堅一口回絕了,心中不免感到沮喪,欲隨著高穎、蘇威等人一同告退,楊堅卻衝他擺了擺手,沉下麵孔說道:“現在輪到說說你的事了。”
楊廣一頭霧水,不知自己犯了什麽錯,隻傻傻地立在原地,答不上話來。
“朕怎麽聽說,這幾****府裏甚是熱鬧啊,上上下下的都添了新衣,殿閣樓堂裏的一應陳設也都換了新的?有無此事?”
楊廣咬了咬牙,心知這必是李淵將自己府中之事稟報給了楊堅,無奈之下隻得硬著頭皮答道:“確有此事。”
“朕原以為在朕和皇後所生的五位皇子之中,隻有你最懂得節儉,頗類朕躬,卻沒想到一擺起派場來,竟毫不遜於其他幾個。”楊堅全不似先前對朝臣那樣和藹可親,說話的聲音雖不高,語氣卻十分嚴厲,“說說吧,最近你府裏出了什麽喜事,叫你這麽折騰?”
自穿越以來,楊廣頭一回見父親楊堅的麵兒,就惹得他動怒向自己發作,被他咄咄逼人的盤問唬得心慌意亂,本能地想要推卸責任:“回稟父皇,長姐......她......”
“兩句話就把你問成了這樣,還要替朕出鎮外藩?”楊堅對楊廣的表現頗為不屑,“麗華她怎麽了?快說。”
楊廣咽了口唾沫,穩穩心神,怯生生地答道:“長姐自弘聖宮挪來與兒臣同住,因兒臣府中太過簡陋,恐長姐受了委屈,因此,才......”
楊堅半信半疑地看了楊廣一眼,放緩了語氣,說道:“換了幾件府中的陳設,給仆從們添了些新衣,這些都沒什麽,朕不過聽說了此事,覺得與你以往行事風格不符,順便多問一句罷了。但你也須得記著,要像老三那樣聚了一夥工匠,在府中鼓搗什麽賞月樓,那就有點兒過了。朕今日隻留下你一個,為的是幾位皇子之中,除了太子,數你最年長,前些時又遙領了並州總管的差使,遲早都是要就藩、出鎮的,所以,要你來聽聽軍務上的事,以後不至於臨陣慌亂。”
楊廣忙拱手施禮道:“多謝父皇。”
“還有件事。”楊堅目視殿外,緩緩說道,“方才你也聽到了,突厥大可汗攝圖派處羅喉前來長安,欲逼朕效仿北周先例,向突厥稱臣,朕是斷不會答應的。與突厥一戰,勢在難免。朕意,待北境安定之後,朕將舉傾國之兵,南下滅陳,到時北邊防備突厥的事,多要交給你了。一年前,奉車都尉長孫晟送北周千金公主與突厥沙缽略可汗和親,被攝圖留在突厥,前不久,才返回長安。突厥人一向重武輕文,你隻會作幾首詩,是難以令他們心服的。因此,朕打算自明日起,你便拜長孫晟為師,一來向他學習些突厥的習俗、語言,二來長孫晟騎射本領出眾,也可教你些臨陣禦敵的真本領。太學那裏,你無須每日必去,朕已向無畏交待過,但揀些實用的經義講給你聽便是。”
楊廣從楊堅的話中似乎看到了自己出鎮並州的希望,喜得躬身應道:“兒臣遵旨,一定不叫父皇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