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楊廣帶人在宇文述府中詐問出胡六與花姑奸情的同時,在與晉王府隔著一條坊街的謝諷的住處,來了位不速之客。
不遠千裏漂泊至長安,憑著高超的廚藝在“江南岸”酒樓做了不到三個月的大廚,就因酒樓被封,幾乎淪落街頭,幸好被楊廣召入府中,卻又遭到王府掌案丁三兒的排擠、打壓和李淵的懷疑,謝諷感到自己就像是這街頭的一片片落葉,隨時都可能被人踩在腳下,無情地碾碎。
因此,這位昔日的世家子弟,堂堂的謝家公子,雖然如今在晉王府隻做了一個幫人打下手的二廚,卻也做得膽戰心驚,格外小心。
每天天不明,謝諷趕在丁三兒之前,就須到王府後廚擇菜、洗碗、煮茶葉蛋,做所有的雜活兒,為丁三兒準備好當天的全部食材。倘若哪天楊廣,或是楊麗華點名要吃謝諷做的飯菜,對謝諷來說,更如同上刑場受刑一般,不但要精心用缺這少那的幾樣食材烹製出主人們愛吃的美味,還要防備著有人在飯菜當中暗做手腳,更令謝諷頭疼的是,每逢他為主人們烹製飯菜時,丁三兒總能尋出他的一兩樣不是來,於第二天派給他更多更累的活兒做。
幸好,近幾天楊廣不知在忙些什麽,想不起點自己為他做飯,謝諷的日子還感覺好過些。
今天申時剛過,丁三兒就格外開恩,吩咐他可以收工回家了。
由於謝諷出身江左世家,自他一進晉王府,就受到李淵的高度懷疑。楊廣迫於李淵的壓力,隻得將謝諷先安置在府外居住,非但如此,李淵還派了兩名千牛軍士與他同住,以便隨時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謝諷收工回到居住的小院時,兩名同住的千牛軍士竟都沒在院內。謝諷到院裏的水缸邊打了盆水,洗罷臉,便獨自坐在房內發起了呆:他並不甘心就這樣忍氣吞聲地過下去,卻又找不到更好的活路,最近聽說楊廣被詔準開府建衙,不久即將離開長安、出鎮並州,謝諷心中暗存了一份希冀,要麽丁三兒做為王府掌案,會隨同楊廣一道前往並州,要麽楊廣會因偏愛吃自己烹製的飯菜,帶上自己出鎮並州,不管怎樣,到時他都可以擺脫丁三兒的威逼,過上像樣點兒的生活了。
房外傳來一聲輕響,似乎是一段枯木被風刮落在地發出的聲響,謝諷聽了,也未多在意,正尋思著起身為兩名軍士做上兩道可口的小菜兒來討好討好他倆,就見眼前黑影一閃,房中已多了個人。
謝諷一驚之下,欲要高聲叫嚷,卻聽來人低低的聲音衝他說道:“謝兄,幾日不見,不識得故人了嗎?”竟是他熟悉的江左口音。
謝諷努力穩住心神,定睛觀瞧,但見來人頷下長著一副赤色的胡須,原來是“江南岸”酒樓的少東家張仲堅,小名喚做阿醜的。
謝諷在“江南岸”酒樓做大廚時,早晚總能見到張仲堅在後院練功、習武,且聽人時常談論,張仲堅雖出身於廣陵首富之家,但自幼便被其父拋棄,直到長到十四歲才認祖歸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苦孩子。謝諷因為自己家道中落的原因,聽到張仲堅的身世經曆後,還頗有些同命相憐的感覺,時不時地會做上兩道拿手菜給張仲堅吃,一來二去地,兩人日常便以兄弟相稱,有了些交情。
“江南岸”酒樓被封,張仲堅又頗不受其父的待見,難道竟也淪落到了無處安身的地步?
“賢弟,你可是找我來的嗎?”謝諷一經認出來人是張仲堅,一顆心算是放回了肚裏,拉起張仲堅的手,十分親熱地問道。
“謝兄,小弟今日來尋你,是有件事相煩。”張仲堅說著,從懷中摸出個沉甸甸的錦製口袋來,往謝諷身後的床上一扔,“謝兄如能幫小弟辦成此事,這五貫‘開皇五株’足夠謝兄在長安城中開立一間鋪麵之用了,怎麽樣?”
謝諷拉著張仲堅在床沿上坐下,回身將那隻裝著‘開皇五株’錢的錦囊塞回到張仲堅懷裏,笑著嗔道:“你我本是江左的同鄉兄弟,哪兒用得著如此見外?兄弟有什麽事需要我幫忙的,但說便是。”
張仲堅將錦囊放回到床上,目光閃爍地望著謝諷,不答先問道:“謝兄在晉王府當差,平日裏有機會到娘娘身邊走動嗎?”
娘娘,哪兒來的娘娘?謝諷乍聽此言,先是一怔,旋即明白過來,張仲堅說的是楊麗華,心念一閃,點點頭,答道:“隔三差五地,公主倒是會點名要我為她做上一頓飯菜,要是吃著可口,還會傳我去向她解說菜式的做法,賢弟,你問這些做什麽?”
張仲堅聞聽此言,大喜過望,拍著謝諷的肩頭讚道:“謝兄的廚藝,堪稱天下一絕,舒公果然沒有看錯人。”
“賢弟,你倒我說糊塗了,此事跟舒公有什麽關係?”謝諷更加遲疑不定,笑容裏不自覺地便夾雜了些心慌意亂。
“沒什麽。我要煩勞謝兄做的這件事其實也很簡單。”張仲堅察覺到自己說漏了嘴,忙將話題從劉魴身上引開,“三天後,我再來找謝兄,希望到時謝兄能交給我一幅留有娘娘親筆手跡的絹帛。”
“你要公主的親筆手跡做什麽?”謝諷意識到此事斷不像張仲堅說的那麽簡單,斂起笑容,正色問道。
“有些事,謝兄還要別問得好。要是謝兄覺得五貫‘開皇五株’不夠使,價錢方麵咱們還可商量。哦,對了,還有件事忘了跟謝兄打個招呼,院子後麵的東司旁有兩位兄弟倒在地上呼呼大睡,要是過會兒謝兄做好了飯菜,不妨到那兒叫醒他倆,順便勸勸他們,酒還是要少喝才是。”張仲堅陰陽怪氣地答道。
“你,你沒把他倆怎樣吧?”謝諷素知張仲堅身負武功,緊張地問道。
“他們是謝兄你的好兄弟,又是堂堂的千牛衛,我能把他們怎麽樣呢?”張仲堅轉頭望著門外,淡淡地說道,“但三天後,我從謝兄這兒拿不到娘娘手跡的話,一切可就說不準了。”
不遠千裏漂泊至長安,憑著高超的廚藝在“江南岸”酒樓做了不到三個月的大廚,就因酒樓被封,幾乎淪落街頭,幸好被楊廣召入府中,卻又遭到王府掌案丁三兒的排擠、打壓和李淵的懷疑,謝諷感到自己就像是這街頭的一片片落葉,隨時都可能被人踩在腳下,無情地碾碎。
因此,這位昔日的世家子弟,堂堂的謝家公子,雖然如今在晉王府隻做了一個幫人打下手的二廚,卻也做得膽戰心驚,格外小心。
每天天不明,謝諷趕在丁三兒之前,就須到王府後廚擇菜、洗碗、煮茶葉蛋,做所有的雜活兒,為丁三兒準備好當天的全部食材。倘若哪天楊廣,或是楊麗華點名要吃謝諷做的飯菜,對謝諷來說,更如同上刑場受刑一般,不但要精心用缺這少那的幾樣食材烹製出主人們愛吃的美味,還要防備著有人在飯菜當中暗做手腳,更令謝諷頭疼的是,每逢他為主人們烹製飯菜時,丁三兒總能尋出他的一兩樣不是來,於第二天派給他更多更累的活兒做。
幸好,近幾天楊廣不知在忙些什麽,想不起點自己為他做飯,謝諷的日子還感覺好過些。
今天申時剛過,丁三兒就格外開恩,吩咐他可以收工回家了。
由於謝諷出身江左世家,自他一進晉王府,就受到李淵的高度懷疑。楊廣迫於李淵的壓力,隻得將謝諷先安置在府外居住,非但如此,李淵還派了兩名千牛軍士與他同住,以便隨時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謝諷收工回到居住的小院時,兩名同住的千牛軍士竟都沒在院內。謝諷到院裏的水缸邊打了盆水,洗罷臉,便獨自坐在房內發起了呆:他並不甘心就這樣忍氣吞聲地過下去,卻又找不到更好的活路,最近聽說楊廣被詔準開府建衙,不久即將離開長安、出鎮並州,謝諷心中暗存了一份希冀,要麽丁三兒做為王府掌案,會隨同楊廣一道前往並州,要麽楊廣會因偏愛吃自己烹製的飯菜,帶上自己出鎮並州,不管怎樣,到時他都可以擺脫丁三兒的威逼,過上像樣點兒的生活了。
房外傳來一聲輕響,似乎是一段枯木被風刮落在地發出的聲響,謝諷聽了,也未多在意,正尋思著起身為兩名軍士做上兩道可口的小菜兒來討好討好他倆,就見眼前黑影一閃,房中已多了個人。
謝諷一驚之下,欲要高聲叫嚷,卻聽來人低低的聲音衝他說道:“謝兄,幾日不見,不識得故人了嗎?”竟是他熟悉的江左口音。
謝諷努力穩住心神,定睛觀瞧,但見來人頷下長著一副赤色的胡須,原來是“江南岸”酒樓的少東家張仲堅,小名喚做阿醜的。
謝諷在“江南岸”酒樓做大廚時,早晚總能見到張仲堅在後院練功、習武,且聽人時常談論,張仲堅雖出身於廣陵首富之家,但自幼便被其父拋棄,直到長到十四歲才認祖歸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苦孩子。謝諷因為自己家道中落的原因,聽到張仲堅的身世經曆後,還頗有些同命相憐的感覺,時不時地會做上兩道拿手菜給張仲堅吃,一來二去地,兩人日常便以兄弟相稱,有了些交情。
“江南岸”酒樓被封,張仲堅又頗不受其父的待見,難道竟也淪落到了無處安身的地步?
“賢弟,你可是找我來的嗎?”謝諷一經認出來人是張仲堅,一顆心算是放回了肚裏,拉起張仲堅的手,十分親熱地問道。
“謝兄,小弟今日來尋你,是有件事相煩。”張仲堅說著,從懷中摸出個沉甸甸的錦製口袋來,往謝諷身後的床上一扔,“謝兄如能幫小弟辦成此事,這五貫‘開皇五株’足夠謝兄在長安城中開立一間鋪麵之用了,怎麽樣?”
謝諷拉著張仲堅在床沿上坐下,回身將那隻裝著‘開皇五株’錢的錦囊塞回到張仲堅懷裏,笑著嗔道:“你我本是江左的同鄉兄弟,哪兒用得著如此見外?兄弟有什麽事需要我幫忙的,但說便是。”
張仲堅將錦囊放回到床上,目光閃爍地望著謝諷,不答先問道:“謝兄在晉王府當差,平日裏有機會到娘娘身邊走動嗎?”
娘娘,哪兒來的娘娘?謝諷乍聽此言,先是一怔,旋即明白過來,張仲堅說的是楊麗華,心念一閃,點點頭,答道:“隔三差五地,公主倒是會點名要我為她做上一頓飯菜,要是吃著可口,還會傳我去向她解說菜式的做法,賢弟,你問這些做什麽?”
張仲堅聞聽此言,大喜過望,拍著謝諷的肩頭讚道:“謝兄的廚藝,堪稱天下一絕,舒公果然沒有看錯人。”
“賢弟,你倒我說糊塗了,此事跟舒公有什麽關係?”謝諷更加遲疑不定,笑容裏不自覺地便夾雜了些心慌意亂。
“沒什麽。我要煩勞謝兄做的這件事其實也很簡單。”張仲堅察覺到自己說漏了嘴,忙將話題從劉魴身上引開,“三天後,我再來找謝兄,希望到時謝兄能交給我一幅留有娘娘親筆手跡的絹帛。”
“你要公主的親筆手跡做什麽?”謝諷意識到此事斷不像張仲堅說的那麽簡單,斂起笑容,正色問道。
“有些事,謝兄還要別問得好。要是謝兄覺得五貫‘開皇五株’不夠使,價錢方麵咱們還可商量。哦,對了,還有件事忘了跟謝兄打個招呼,院子後麵的東司旁有兩位兄弟倒在地上呼呼大睡,要是過會兒謝兄做好了飯菜,不妨到那兒叫醒他倆,順便勸勸他們,酒還是要少喝才是。”張仲堅陰陽怪氣地答道。
“你,你沒把他倆怎樣吧?”謝諷素知張仲堅身負武功,緊張地問道。
“他們是謝兄你的好兄弟,又是堂堂的千牛衛,我能把他們怎麽樣呢?”張仲堅轉頭望著門外,淡淡地說道,“但三天後,我從謝兄這兒拿不到娘娘手跡的話,一切可就說不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