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形勢的陡然變化,已迫使杜彥不得不放棄了馳援白道州的原定計劃,而突厥陣營中突然殺出一支萬餘騎的騎軍隊伍繞向隋軍方陣的側翼,使得杜彥隨即意識到:很可能對麵的這支突厥軍隊已獲知了楊爽正在率軍猛攻都斤山的情況,這是要派出騎軍馳援都斤山。
鑒於白道州情勢不明,而突厥援軍又在源源不斷地向五原城方向趕來,眼下之際,唯有將楊爽和自己率領的兩路人馬會合於一處,集中應敵,方有一線生機。
思慮至此,杜彥果斷地做出決斷:全軍不惜一切代價向五原城撤退,同時派人懇請楊爽率軍放棄進攻都斤山,趕到五原城與自己所部人馬會合。
在數萬突厥鐵騎的步步緊逼下,杜彥指揮著四萬步軍,既要攔截染幹所部繞過隋軍方陣,馳援都斤山,又要時刻預防著來自正麵突厥鐵騎突然發起的奔襲、衝突,還需加快速度向五原城撤退,其難度可想而知。
曆經整整兩天三夜,在付出了數千名隋軍將士生命的代價後,杜彥不負楊爽所托,硬是在數萬突厥鐵騎的進逼下,將大部分隋軍將士平安無恙地帶回了五原城外。
半天後,楊爽率領著進攻都斤山的兩萬隋軍也撤回了五原城,兩支隋軍會合一處,總計約六萬人馬,分南北兩麵安下大營,開始了與南北兩路突厥軍隊的艱難對峙。
楊爽率軍一撤回五原城,當即就接連派出多路斥候打探消息,並根據敵軍南北兩路兵力的多寡,將中軍帥帳安紮在了五原城南門外,重點防備來自南路突厥援軍對五原城發起的攻擊。
由於之前在攻取五原城一役中,五原城南門已被雍虞閭下令徹底燒毀,五原城南麵已無險可據,楊爽便命軍士晝夜不停地在他的大營前後挖出了兩道深一丈、寬三丈的壕塹,以代替城牆,布下兩道阻攔突厥軍隊進攻的屏障。而他為了提振、激勵軍中士氣,自己親自坐陣於兩道壕塹之間的大營之中,以顯示誓死堅守五原城的決心和信心。
兩路隋軍在五原城會合,加緊布防的同時,第二可汗庵邏率領著其部族七萬大軍也趕到了五原城外。這樣一來,除窟合真率領的攻占白道州的四萬突厥主力以外,集結於五原城南麵的突厥軍力總數就達到了八萬之眾,加上北麵處羅喉和雍虞閭麾下所剩一萬多人馬,突厥以九萬人馬,兵分南北兩麵,將楊爽所率的六萬隋軍便圍困在了北距雁門關三百裏之外的五原城。
周搖僥幸在親兵的護持下從隋軍得而複失的白道州城中逃出,馬不停蹄地奔回雁門關,報告了突厥主力回援,白道州失陷的消息。率軍駐守雁門關的河北道行台兵部尚書李雄接報後立即加強了對關外突厥軍隊動向的警戒和防備,同時差人將周搖送回並州去見楊廣。
楊爽率軍出關的這半個多月以來,楊廣腿傷雖有所恢複,但離下床走動尚需一段時日,便將行台的大小政務暫時托付給張威、王韶兩位行台仆射處置,自己則在安若溪的精心照料下專心養起傷來。
周搖被李雄差人護送回並州,趕來行台衙署求見楊廣時,楊廣正在蕭蕭、瑟瑟兩名侍女的服侍下,半躺在廊下眯縫著眼睛,觀賞安若溪調教“黑將軍”。
聽到關外有人帶回緊急軍報,楊廣驚地立馬從榻上挺直了身子,即命鮮於羅帶周搖來見。
周搖疲憊不堪地跟隨鮮於羅走進楊廣居住的小院,翻身撲倒在楊廣腳下,聲嘶力竭地向楊廣稟報了白道州被突厥大軍攻陷的前後經過,央求楊廣即刻傳令發兵,出關接應楊爽所部。
楊廣礙於周搖是楊爽麾下大將,不便對他過多地申斥,遂邊命人將周搖帶下好生安頓將息,邊傳請兩位行台仆射並李徹來小院會商應對之策。
安若溪站在楊廣身後,靜靜地聽罷周搖的稟報,趁張威、王韶、李徹等人未到之時,俯下身來,低聲問楊廣道:“王爺打算如何應對關外局勢出現的變化呢?”
“自然要不惜一切代價發兵關外,接應六叔平安撤回雁門關來嘍。”楊廣未假思索地答道。
“倘若是突厥沙缽略主力大軍回援,以並州現有的區區兩萬多兵馬,王爺想過沒有,能順利地接應衛王殿下撤回雁門關來嗎?”安若溪不動聲色地追問道。
“依方才周搖所說,攻陷白道州的突厥軍力不過四萬人馬,六叔帶出關的就有八萬人馬,我再派李徹率兩萬人馬出關接應的話,應該不成問題吧。”楊廣困惑不解地抬頭看著安若溪,說話的語氣已不似方才那樣堅定了。
“王爺切記,在未探知突厥援軍確切軍力之前,萬不可輕舉妄動,更不可貿然調軍出關接應衛王。”安若溪一本正經地叮囑楊廣道。
“你是說要我見死不救,眼睜睜地看著六叔率領的八萬人馬被突厥南北夾在當中而不派軍設法營救?”楊廣猛地坐直了身子,抬高聲音質問安若溪道。
“王爺暫且息怒,待稍遲兩位行台仆射和齊安公到了之後,請王爺先聽聽他們幾位的意見,再做定奪。”安若溪顧及到楊廣腿上有傷,不便再惹他生氣,遂俯身安撫他道。
“你的意思,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依你之見,又該如何應對關外出現的變化呢?”楊廣對安若溪勸阻他發兵出關接應楊爽大為不滿,沉著臉衝她發牢騷道。
“我還沒有考慮周全。不過,依我看,王爺也不必過於替衛王感到擔心。衛王久經沙場,且麾下有八萬之眾,縱使沙缽略十數萬主力大軍盡數回援五原,以衛王所統軍力,支撐個三五十日,應當做得到吧。為穩妥起見,還是請王爺先安下心來,聽聽兩位行台仆射和齊安公對此持何見解,再做決斷吧。”安若溪見楊廣一時惱將起來,忙向他解說道。
鑒於白道州情勢不明,而突厥援軍又在源源不斷地向五原城方向趕來,眼下之際,唯有將楊爽和自己率領的兩路人馬會合於一處,集中應敵,方有一線生機。
思慮至此,杜彥果斷地做出決斷:全軍不惜一切代價向五原城撤退,同時派人懇請楊爽率軍放棄進攻都斤山,趕到五原城與自己所部人馬會合。
在數萬突厥鐵騎的步步緊逼下,杜彥指揮著四萬步軍,既要攔截染幹所部繞過隋軍方陣,馳援都斤山,又要時刻預防著來自正麵突厥鐵騎突然發起的奔襲、衝突,還需加快速度向五原城撤退,其難度可想而知。
曆經整整兩天三夜,在付出了數千名隋軍將士生命的代價後,杜彥不負楊爽所托,硬是在數萬突厥鐵騎的進逼下,將大部分隋軍將士平安無恙地帶回了五原城外。
半天後,楊爽率領著進攻都斤山的兩萬隋軍也撤回了五原城,兩支隋軍會合一處,總計約六萬人馬,分南北兩麵安下大營,開始了與南北兩路突厥軍隊的艱難對峙。
楊爽率軍一撤回五原城,當即就接連派出多路斥候打探消息,並根據敵軍南北兩路兵力的多寡,將中軍帥帳安紮在了五原城南門外,重點防備來自南路突厥援軍對五原城發起的攻擊。
由於之前在攻取五原城一役中,五原城南門已被雍虞閭下令徹底燒毀,五原城南麵已無險可據,楊爽便命軍士晝夜不停地在他的大營前後挖出了兩道深一丈、寬三丈的壕塹,以代替城牆,布下兩道阻攔突厥軍隊進攻的屏障。而他為了提振、激勵軍中士氣,自己親自坐陣於兩道壕塹之間的大營之中,以顯示誓死堅守五原城的決心和信心。
兩路隋軍在五原城會合,加緊布防的同時,第二可汗庵邏率領著其部族七萬大軍也趕到了五原城外。這樣一來,除窟合真率領的攻占白道州的四萬突厥主力以外,集結於五原城南麵的突厥軍力總數就達到了八萬之眾,加上北麵處羅喉和雍虞閭麾下所剩一萬多人馬,突厥以九萬人馬,兵分南北兩麵,將楊爽所率的六萬隋軍便圍困在了北距雁門關三百裏之外的五原城。
周搖僥幸在親兵的護持下從隋軍得而複失的白道州城中逃出,馬不停蹄地奔回雁門關,報告了突厥主力回援,白道州失陷的消息。率軍駐守雁門關的河北道行台兵部尚書李雄接報後立即加強了對關外突厥軍隊動向的警戒和防備,同時差人將周搖送回並州去見楊廣。
楊爽率軍出關的這半個多月以來,楊廣腿傷雖有所恢複,但離下床走動尚需一段時日,便將行台的大小政務暫時托付給張威、王韶兩位行台仆射處置,自己則在安若溪的精心照料下專心養起傷來。
周搖被李雄差人護送回並州,趕來行台衙署求見楊廣時,楊廣正在蕭蕭、瑟瑟兩名侍女的服侍下,半躺在廊下眯縫著眼睛,觀賞安若溪調教“黑將軍”。
聽到關外有人帶回緊急軍報,楊廣驚地立馬從榻上挺直了身子,即命鮮於羅帶周搖來見。
周搖疲憊不堪地跟隨鮮於羅走進楊廣居住的小院,翻身撲倒在楊廣腳下,聲嘶力竭地向楊廣稟報了白道州被突厥大軍攻陷的前後經過,央求楊廣即刻傳令發兵,出關接應楊爽所部。
楊廣礙於周搖是楊爽麾下大將,不便對他過多地申斥,遂邊命人將周搖帶下好生安頓將息,邊傳請兩位行台仆射並李徹來小院會商應對之策。
安若溪站在楊廣身後,靜靜地聽罷周搖的稟報,趁張威、王韶、李徹等人未到之時,俯下身來,低聲問楊廣道:“王爺打算如何應對關外局勢出現的變化呢?”
“自然要不惜一切代價發兵關外,接應六叔平安撤回雁門關來嘍。”楊廣未假思索地答道。
“倘若是突厥沙缽略主力大軍回援,以並州現有的區區兩萬多兵馬,王爺想過沒有,能順利地接應衛王殿下撤回雁門關來嗎?”安若溪不動聲色地追問道。
“依方才周搖所說,攻陷白道州的突厥軍力不過四萬人馬,六叔帶出關的就有八萬人馬,我再派李徹率兩萬人馬出關接應的話,應該不成問題吧。”楊廣困惑不解地抬頭看著安若溪,說話的語氣已不似方才那樣堅定了。
“王爺切記,在未探知突厥援軍確切軍力之前,萬不可輕舉妄動,更不可貿然調軍出關接應衛王。”安若溪一本正經地叮囑楊廣道。
“你是說要我見死不救,眼睜睜地看著六叔率領的八萬人馬被突厥南北夾在當中而不派軍設法營救?”楊廣猛地坐直了身子,抬高聲音質問安若溪道。
“王爺暫且息怒,待稍遲兩位行台仆射和齊安公到了之後,請王爺先聽聽他們幾位的意見,再做定奪。”安若溪顧及到楊廣腿上有傷,不便再惹他生氣,遂俯身安撫他道。
“你的意思,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依你之見,又該如何應對關外出現的變化呢?”楊廣對安若溪勸阻他發兵出關接應楊爽大為不滿,沉著臉衝她發牢騷道。
“我還沒有考慮周全。不過,依我看,王爺也不必過於替衛王感到擔心。衛王久經沙場,且麾下有八萬之眾,縱使沙缽略十數萬主力大軍盡數回援五原,以衛王所統軍力,支撐個三五十日,應當做得到吧。為穩妥起見,還是請王爺先安下心來,聽聽兩位行台仆射和齊安公對此持何見解,再做決斷吧。”安若溪見楊廣一時惱將起來,忙向他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