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城東雖駐紮有杜彥、周搖兩位行軍總管所部五萬人馬,但突厥軍隊突然出現在並州城東的方向,就說明東線長城沿線已被突厥攻破,突厥軍隊已然殺入了關內。
楊廣驟聽此訊,再顧不得前往北門督陣,徑直改朝並州城東門奔了過去。楊廣一行才到達並州東門,尚未登上城樓,就迎麵碰到了匆匆入城來向他稟報軍情的行軍總管周搖。
“周總管,從東麵殺來的這支突厥軍隊有多少人馬?其前鋒抵達了何處?”楊廣劈頭向周搖問道。
“請元帥放心,杜總管已集合本部兵馬,將從東路殺來的突厥兵馬擋在了距城十裏以外的地方,末將此次率軍入城,是為增援北路而來的。”周搖因擔心楊廣被突發而至的突厥大軍嚇到,故作輕鬆地答道。
“北路有齊安公率軍出城迎敵,暫時應無大礙,聽你此說,東路這支突厥軍隊兵馬似乎不多,果真是這樣的話,周總管,本帥命你率領本部人馬,隨我一同出城迎敵。”楊廣說著,便欲拍馬出城。
“王爺不可。就目前探得的消息,東路突厥來犯之敵總數不過三萬,我軍軍力與其相比,的確處於優勢,但突厥軍隊既已突破長城,殺入關內,難保沒有後援,為穩妥起見,依末將之見,還是固守並州,以待援軍為上。”
“本王隻知道戰場上的機會,轉瞬即逝,如不能一舉將敵之先鋒部隊擊潰,待其後援一到,並州城就將陷入兩麵受攻的困境。哼,固守待援,眼下河北道的主力大軍都駐紮於並州附近,咱們還有什麽援可待?”楊廣頭也不回拍馬出了並州東門,向東疾馳而去。
“王爺,末將願遵從王爺將令,率軍全殲東路來犯之敵,但請王爺也不必冒險趕往前敵呀。”周搖急得緊抽跨下戰馬,緊追著楊廣跑了下去。
楊廣親率三軍,與突厥決一死戰的決心,豈是周搖一人能勸阻得了的。“鐵蹄龍”撒開四蹄,不消一個時辰,就來到了並州城東的隋軍大營。
杜彥本已與周搖計議已定,自己率領大部兵馬在此阻住東路突厥軍隊,由周搖帶領一萬人馬返回並州增援北路,確保楊廣的安全,此時在中軍帳中忽然得到稟報,得知楊廣已至營門之外,慌忙率領麾下將佐,出營來迎接。
“杜總管,什麽也不必說了。據你所知,被你率部阻住去路的這支東路突厥軍隊有多少人馬,可有把握將其一舉全殲?”楊廣在營門翻身下了馬,開口就直接了當地問杜彥道。
“這......”杜彥吃驚地望了望緊隨楊廣而至的周搖,見他衝自己一個勁兒地直搖頭,遂不再遲疑,抱拳向楊廣稟報道,“回元帥的話,末將已差人探明,目下在東路與末將所部對峙的這股突厥軍隊總數隻在兩三萬人馬,我軍兵力是其兩倍,如元帥下令,命我等轉守為攻,縱使不能將其全殲,至少擊潰這路突厥兵馬還是能做到的。”
“父皇此前有旨,命我既不可輕率出關約戰,同時也無需對突厥隻守不攻。眼下突厥兩路人馬俱已攻入關內,如不趁其立足未穩之機將其趕回關外,莫非還要等到他們兩路兵馬將並州團團圍困不成?杜總管、周總管,今晚本王就坐鎮於中軍帳中,靜候你們率軍退敵的佳音了。”楊廣大踏步走進中軍帳,居中坐下,向兩位行軍總管下令道。
“真瞧不出這晉王小小年紀,平素一副溫文爾雅的做派,一經率軍臨敵,竟有如此的膽略和氣魄!”
杜彥和周搖二人懷著同樣驚訝的心思,相互對視一眼,抱拳請令道,“末將等願聽從元帥將令行事。”
楊廣望著兩人,卻“撲哧”一聲笑了:“本帥方才隻說要在中軍帳中靜候兩位總管率軍破敵的佳音,至於如何退敵,破敵,本帥於敵情遠不如兩位了解得清楚,也不想耽擱時間聽兩位詳細介紹軍情,一切臨敵戰法,盡委與杜總管住持,周總管從旁襄助即可。”
杜彥和周搖二人俱沒想到,頭一回跟隨楊廣征戰沙場,就能得到他的如此信任,放手將軍權委與了自己二人便宜行事,心中對楊廣既感念又佩服,遂也不再推脫,當下便在中軍帳中由杜彥住持,分兵派將,充分利用兵力上的優勢,欲采取三麵合圍的戰法,力爭全殲來犯之東路敵軍。
在楊廣親臨前敵,坐鎮督促下,杜彥、周搖兩位行軍總管率領著五萬隋軍,於當夜四更,向染幹率領的東路突厥先鋒部隊發起了猛攻,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天,直至次日傍晚時分,染幹才在聞訊率軍趕來增援的窟合真所部的接應下,丟下了一萬多具突厥軍士的屍體,倉皇敗回了定州城。
沙缽略發起這場攻隋戰爭之前定下的東西兩路突破長城,分抄包圍並州的計劃,因楊廣果斷決定,趁東路突厥軍隊兵力尚未在並州城外完全集結之時,采取了積極主動的作戰策略,主動出擊,一舉擊潰了染幹率領的東路軍先鋒部隊,而完全落了空。
與此同時,李徹緊急率軍出城,迎戰西路雍虞閭所部人馬,敵我兩軍卻在並州城北門以外,展開了一場異常慘烈的殊死較量。
李徹率領駐留在並州城內不足一萬兵馬出得並州北門,放眼四望,到處都是被突厥鐵騎一路追殺得潰不成軍,四散奔逃的隋軍將士,亂軍之中一時也找不見張威、王韶兩位行台仆射。
“爾等隨我齊聲呐喊:眾軍迅速向大纛靠攏,誓死保衛晉王,保衛並州!”李徹向隨他出城的一萬名隋軍將士下達了第一道命令。
一萬名隋軍將士放開喉嚨,向城外倉皇逃竄的同伴們齊聲呐喊:眾軍迅速向大纛靠攏,誓死保衛晉王,保衛並州!
這一招果然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一路敗退至並州城外的隋軍將士聽到同伴、戰友的齊聲呐喊,大多誤以為晉王親自率軍出城迎敵來了,於是便爭先恐後,奮不顧身地突破重重阻擋,怒吼著向李徹所在的方位衝殺了過來。
而與此同時,雍虞閭也察覺出李徹身後豎立著的那杆大纛旗是此役勝負的關鍵所在,於是便傳命集中軍力向李徹所在之處發動猛攻。
楊廣驟聽此訊,再顧不得前往北門督陣,徑直改朝並州城東門奔了過去。楊廣一行才到達並州東門,尚未登上城樓,就迎麵碰到了匆匆入城來向他稟報軍情的行軍總管周搖。
“周總管,從東麵殺來的這支突厥軍隊有多少人馬?其前鋒抵達了何處?”楊廣劈頭向周搖問道。
“請元帥放心,杜總管已集合本部兵馬,將從東路殺來的突厥兵馬擋在了距城十裏以外的地方,末將此次率軍入城,是為增援北路而來的。”周搖因擔心楊廣被突發而至的突厥大軍嚇到,故作輕鬆地答道。
“北路有齊安公率軍出城迎敵,暫時應無大礙,聽你此說,東路這支突厥軍隊兵馬似乎不多,果真是這樣的話,周總管,本帥命你率領本部人馬,隨我一同出城迎敵。”楊廣說著,便欲拍馬出城。
“王爺不可。就目前探得的消息,東路突厥來犯之敵總數不過三萬,我軍軍力與其相比,的確處於優勢,但突厥軍隊既已突破長城,殺入關內,難保沒有後援,為穩妥起見,依末將之見,還是固守並州,以待援軍為上。”
“本王隻知道戰場上的機會,轉瞬即逝,如不能一舉將敵之先鋒部隊擊潰,待其後援一到,並州城就將陷入兩麵受攻的困境。哼,固守待援,眼下河北道的主力大軍都駐紮於並州附近,咱們還有什麽援可待?”楊廣頭也不回拍馬出了並州東門,向東疾馳而去。
“王爺,末將願遵從王爺將令,率軍全殲東路來犯之敵,但請王爺也不必冒險趕往前敵呀。”周搖急得緊抽跨下戰馬,緊追著楊廣跑了下去。
楊廣親率三軍,與突厥決一死戰的決心,豈是周搖一人能勸阻得了的。“鐵蹄龍”撒開四蹄,不消一個時辰,就來到了並州城東的隋軍大營。
杜彥本已與周搖計議已定,自己率領大部兵馬在此阻住東路突厥軍隊,由周搖帶領一萬人馬返回並州增援北路,確保楊廣的安全,此時在中軍帳中忽然得到稟報,得知楊廣已至營門之外,慌忙率領麾下將佐,出營來迎接。
“杜總管,什麽也不必說了。據你所知,被你率部阻住去路的這支東路突厥軍隊有多少人馬,可有把握將其一舉全殲?”楊廣在營門翻身下了馬,開口就直接了當地問杜彥道。
“這......”杜彥吃驚地望了望緊隨楊廣而至的周搖,見他衝自己一個勁兒地直搖頭,遂不再遲疑,抱拳向楊廣稟報道,“回元帥的話,末將已差人探明,目下在東路與末將所部對峙的這股突厥軍隊總數隻在兩三萬人馬,我軍兵力是其兩倍,如元帥下令,命我等轉守為攻,縱使不能將其全殲,至少擊潰這路突厥兵馬還是能做到的。”
“父皇此前有旨,命我既不可輕率出關約戰,同時也無需對突厥隻守不攻。眼下突厥兩路人馬俱已攻入關內,如不趁其立足未穩之機將其趕回關外,莫非還要等到他們兩路兵馬將並州團團圍困不成?杜總管、周總管,今晚本王就坐鎮於中軍帳中,靜候你們率軍退敵的佳音了。”楊廣大踏步走進中軍帳,居中坐下,向兩位行軍總管下令道。
“真瞧不出這晉王小小年紀,平素一副溫文爾雅的做派,一經率軍臨敵,竟有如此的膽略和氣魄!”
杜彥和周搖二人懷著同樣驚訝的心思,相互對視一眼,抱拳請令道,“末將等願聽從元帥將令行事。”
楊廣望著兩人,卻“撲哧”一聲笑了:“本帥方才隻說要在中軍帳中靜候兩位總管率軍破敵的佳音,至於如何退敵,破敵,本帥於敵情遠不如兩位了解得清楚,也不想耽擱時間聽兩位詳細介紹軍情,一切臨敵戰法,盡委與杜總管住持,周總管從旁襄助即可。”
杜彥和周搖二人俱沒想到,頭一回跟隨楊廣征戰沙場,就能得到他的如此信任,放手將軍權委與了自己二人便宜行事,心中對楊廣既感念又佩服,遂也不再推脫,當下便在中軍帳中由杜彥住持,分兵派將,充分利用兵力上的優勢,欲采取三麵合圍的戰法,力爭全殲來犯之東路敵軍。
在楊廣親臨前敵,坐鎮督促下,杜彥、周搖兩位行軍總管率領著五萬隋軍,於當夜四更,向染幹率領的東路突厥先鋒部隊發起了猛攻,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天,直至次日傍晚時分,染幹才在聞訊率軍趕來增援的窟合真所部的接應下,丟下了一萬多具突厥軍士的屍體,倉皇敗回了定州城。
沙缽略發起這場攻隋戰爭之前定下的東西兩路突破長城,分抄包圍並州的計劃,因楊廣果斷決定,趁東路突厥軍隊兵力尚未在並州城外完全集結之時,采取了積極主動的作戰策略,主動出擊,一舉擊潰了染幹率領的東路軍先鋒部隊,而完全落了空。
與此同時,李徹緊急率軍出城,迎戰西路雍虞閭所部人馬,敵我兩軍卻在並州城北門以外,展開了一場異常慘烈的殊死較量。
李徹率領駐留在並州城內不足一萬兵馬出得並州北門,放眼四望,到處都是被突厥鐵騎一路追殺得潰不成軍,四散奔逃的隋軍將士,亂軍之中一時也找不見張威、王韶兩位行台仆射。
“爾等隨我齊聲呐喊:眾軍迅速向大纛靠攏,誓死保衛晉王,保衛並州!”李徹向隨他出城的一萬名隋軍將士下達了第一道命令。
一萬名隋軍將士放開喉嚨,向城外倉皇逃竄的同伴們齊聲呐喊:眾軍迅速向大纛靠攏,誓死保衛晉王,保衛並州!
這一招果然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一路敗退至並州城外的隋軍將士聽到同伴、戰友的齊聲呐喊,大多誤以為晉王親自率軍出城迎敵來了,於是便爭先恐後,奮不顧身地突破重重阻擋,怒吼著向李徹所在的方位衝殺了過來。
而與此同時,雍虞閭也察覺出李徹身後豎立著的那杆大纛旗是此役勝負的關鍵所在,於是便傳命集中軍力向李徹所在之處發動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