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四千麒麟衛裏,有一個營帥,十七八歲的年紀,麵容俊朗,手裏持著一個青龍戟,跟著呂布在幽燕騎兵陣中來回衝殺,忽見麾下一個隊長被田豫一刀斬為兩段,他怒不可遏地策馬衝向田豫,厲聲喝道:“賊子,吃我一戟!”
青龍戟殺氣四溢,來勢洶洶,勢不可擋,田豫不敢硬接,側身避開,將長刀劈向那個營帥的脖頸。
那個營帥身法靈活,將**戰馬輕輕一帶,便躲得過田豫的致命一擊,這營帥騎術甚為精湛,在策馬躲開田豫刀劈的同時,身形絲毫不亂,手中的青龍戟猛地刺向田豫。
與此同時,周邊還有十幾個長戟刺向田豫,田豫急忙躲閃,好不容易躲開那十幾個長戟,那個營帥的青龍戟卻迎麵刺來,黝黑戟尖發出的寒光幾乎亮瞎田豫的眼睛,田豫心裏大叫不好,連忙閉上眼睛。
就在這時,一杆粗大的方天畫戟在間不容發之際橫在田豫麵前,那個營帥的青龍戟正刺在方天畫戟上,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甚至還擦出四射的火花,緊閉雙眼的田豫隻覺得麵前勁風激蕩,一股衝天的殺氣橫在他麵前,他不禁睜開眼睛,麵前一匹如火龍一樣的紅色大馬上端坐著一個豐神俊朗的年輕將領,一手握著方天畫戟擋住了那個營帥的青龍戟,另外一隻手卻抓住了田豫的肩膀。
田豫一眼就看得出,麵前這個男人便是中央軍的統帥呂布呂奉先。隻有他如此武藝,以難以想象的速度穿插進來救了自己一命,隻有他有這樣的從容氣度。視戰場廝殺如閑庭信步。
呂布衝著那個營帥笑道:“文向,此人有大才,可擒不可殺!”
那個營帥是一年前由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推薦給呂布的琅邪郡莒縣人徐盛徐文向。
呂布之前派人四處征辟那些在三國曆史留名的人才。成功地征辟了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諸葛玄帶來了諸葛亮和諸葛瑾,呂布薦舉諸葛玄為魏郡太守,諸葛亮、諸葛瑾都跟隨水鏡先生司馬徽學習。呂布以為琅邪郡裏除了諸葛家之外,再無賢士,便沒有繼續派人在琅邪郡裏搜查賢士,卻在一年前拜訪諸葛玄時,跟諸葛叔侄閑聊時。得知了少年時就以英勇不凡聞名鄉裏的徐盛,呂布大喜,連忙讓諸葛玄修書一封,又正式頒下自己這個驃騎大將軍的征辟狀,派人火速征辟徐盛到鄴城。
諸葛玄當時感到非常詫異:“徐盛不過一勇之夫,何勞大將軍如此錯愛?!”
呂布難道會告訴諸葛玄,徐盛是曆史上東吳有數的幾個智勇雙全的大將。便笑道:“徐盛現年隻有十六歲,已經有勇將之風,將來好好培養一番,便是一員大將!”
曆史上的徐盛,在他年輕時。曹操攻打徐州,戰火蔓延,他不得己從家鄉莒縣遷居到吳縣,客居江東,蹉跎數年後,由孫權所設“招賢館”登用,從而開始輔佐孫權。孫權任用徐盛為別部司馬,率軍五百人守柴桑,並擔任柴桑長,以抵禦黃祖的入侵。黃祖曾派兒子黃射率領數千人攻擊徐盛,徐盛當時以不到200人的兵力大破黃射的人馬,黃射被擊退後再也不敢前來侵犯,後來孫權加徐盛為校尉,又因為徐盛討伐臨城南阿一帶的山賊有功,加徐盛為中郎將,督校兵。再後來,徐盛同丁奉共為周瑜帳前護軍校尉,護衛周瑜,隨周瑜參加了赤壁之戰、南郡爭奪戰,後隨孫權參加了合肥之戰。
曹操出兵濡須口,徐盛跟隨孫權一同迎擊。當時魏軍曾經大舉進攻橫江,徐盛率領諸將前往迎戰,不料突然遭遇大風,吳軍的蒙衝戰船被吹到敵軍岸邊,諸將心中恐懼,不敢出戰,隻有徐盛單獨率領士兵上岸砍殺敵人,敵軍隻得退走。
後來,魏將曹休出兵洞口,徐盛與呂範、全琮渡江拒敵,遭遇大風,吳軍傷亡慘重,徐盛聚集殘兵,與曹休隔江對峙。曹休命令將士乘船攻擊徐盛,徐盛以少禦多,魏軍無法取勝,雙方隻得各自退兵。
魏文帝曹丕率領大軍出擊,企圖渡過長江。徐盛統領江東人馬,在江陵城束縛蘆葦為人,盡穿青衣,執旌旗,立於假城疑樓之上,曹丕看到南徐沿江一帶,直至石頭城,一連數百裏,城郭舟車,連綿不絕,十分驚懼,慌忙撤兵,而徐盛又預先在淮河上布滿事先浸滿魚油的蘆葦,把蘆葦點燃,大火連橫,幾乎重演了一次赤壁之戰,曹丕慌忙上岸,張遼護佑曹丕卻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回到許昌就死掉了。
從徐盛在曆史上的戰績來看,他跟丁奉一樣,都是有勇有謀足可鎮守一方的大將之才,若是好好培養一番,即便做一方統帥都督,也未嚐不可,所以呂布聞聽徐盛之名,連忙派人去征辟徐盛。
諸葛家在琅邪郡廣有影響,徐盛得到同鄉名士諸葛玄的親筆書信,又得驃騎大將軍呂布的征辟,於情於理都無法推托,便攜帶老母,星夜兼程來到鄴城。
呂布跟徐盛詳談一番,發現他雖有悍勇之名,卻從未在軍中待過,年紀又輕,現在不宜拔擢太快,呂布便讓徐盛先在近衛師教導旅裏做一個兩長,半年後,到呂布初步組建的麒麟衛裏做一名隊長,後來又累積功勞升為營帥,他這一年隻有十七歲,這麽小就掌管了一千人馬,前途無量。
徐盛的武藝跟丁奉一樣,雖然都略微弱於甘寧,也能夠排在一流武將之列,武力值應該九十左右,當然呂布更器重的是徐盛的成長性,若是好好培養一番,以徐盛的悟性,他早晚都能成為獨當一麵的大將。
呂布同樣器重被他擒住的田豫,田豫現在雖然是一個沒有什麽名氣的將領,在演義上也是打醬油的角色,但他在曆史上是一個了不起的儒將,是連司馬懿都歎服的人物。
田豫一生曆經9戰,8勝1平,三次斬將,堪稱大魏北疆第一將。
曆史上,劉備投奔公孫瓚,田豫當時年紀還少,自己托身於劉備,劉備非常看重他。劉備去援救徐州,田豫以母親年老為理由請求回鄉,劉備涕泣著與他告別,說:“隻恨不能與君一起建立大業。”王歆評價道:“誰謂劉備不遇俊才,惜田豫遇而不能得用也。英雄得勢,亦須得時,君臣相知,良有緣也。豫之名,不傳於民間,而按其史跡,禦伍之才,用兵之能,可與滿寵、郭淮等比類,陳壽將之並傳,宜也。”
公孫瓚失敗後,鮮於輔為屬下官民所推重,代行太守之事,他與田豫素來關係很好,任命田豫為太守府長史。當時群雄並起,鮮於輔不知依從誰好。田豫對鮮於輔說:“最終能夠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應該趕緊投奔他,不要等著以後遭禍。”鮮於輔聽從了他的建議,因而受到曹操的重用和封官、尊寵。曹操召田豫為丞相府軍謀掾,任命為穎陰、郎陵令,遷升為弋陽太守,所到之處,都得到很好的治理。
鄢陵侯曹彰征討代郡,以田豫為相。軍隊進抵易水北岸,敵人埋伏下騎兵偷襲,軍人亂成一團,不知如何是好。田豫根據地形,用戰車圍繞成圓形戰陣,弓弩手拉滿弓守在裏麵。胡人攻不進來,便潰散了。大軍乘勢追擊,大破敵兵。田豫於是揮兵前進,平定了代郡。
此後田豫鎮守幽州,跟鮮卑、烏桓先後打了八次,七勝一平,三次斬將,境外胡人聞知他的威名,相繼來朝貢獻,他所管轄的州界內清靜安寧,百姓都歸心於官府。
陳壽曾評價田豫“居身清白,規略明練……而豫位止小州,招終於郡守,未盡其用也”。
呂布拍著田豫的肩膀:“國讓,以你之才,何必要依從反賊公孫瓚,又何必屈居於庸夫嚴綱之下,加入朝廷中央軍,累官可不失州將軍或內閣尚書!”
田豫落入呂布手裏,掙脫不開,隻得無奈地看著北方,緊咬牙關,一語不發。
呂布並不氣餒,這樣的賢才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服的,他見戰局已經不需要自己親自上陣了,便全神貫注地勸起田豫,跟田豫分析了如何抵禦異族入侵,跟田豫分析了他的仕途,威逼利誘,循循善誘,但田豫就是一語不發,死都不搭理呂布。
呂布從田豫的眼睛投射的方向望去,嚴綱在一千多個精銳的幽燕騎兵保護下,已經衝破了閻行的虎豹騎的圍堵,從中央軍的包圍圈裏殺出一條血路,直奔鄴城而去。
呂布冷笑道:“田豫,你是想嚴綱衝突重圍,跟公孫瓚匯合後,自然會來救你,你這是癡心妄想,本將這次布下天羅地網,就是要你們這三萬騎兵全部殲滅,不給公孫瓚留一個,很快你就能看到嚴綱的人頭了。”
田豫看著嚴綱那一千多騎已經一溜煙跑遠了,聽了呂布這句話,他一臉的極度不相信,忍不住說道:“若看到嚴綱人頭,末將便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青龍戟殺氣四溢,來勢洶洶,勢不可擋,田豫不敢硬接,側身避開,將長刀劈向那個營帥的脖頸。
那個營帥身法靈活,將**戰馬輕輕一帶,便躲得過田豫的致命一擊,這營帥騎術甚為精湛,在策馬躲開田豫刀劈的同時,身形絲毫不亂,手中的青龍戟猛地刺向田豫。
與此同時,周邊還有十幾個長戟刺向田豫,田豫急忙躲閃,好不容易躲開那十幾個長戟,那個營帥的青龍戟卻迎麵刺來,黝黑戟尖發出的寒光幾乎亮瞎田豫的眼睛,田豫心裏大叫不好,連忙閉上眼睛。
就在這時,一杆粗大的方天畫戟在間不容發之際橫在田豫麵前,那個營帥的青龍戟正刺在方天畫戟上,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甚至還擦出四射的火花,緊閉雙眼的田豫隻覺得麵前勁風激蕩,一股衝天的殺氣橫在他麵前,他不禁睜開眼睛,麵前一匹如火龍一樣的紅色大馬上端坐著一個豐神俊朗的年輕將領,一手握著方天畫戟擋住了那個營帥的青龍戟,另外一隻手卻抓住了田豫的肩膀。
田豫一眼就看得出,麵前這個男人便是中央軍的統帥呂布呂奉先。隻有他如此武藝,以難以想象的速度穿插進來救了自己一命,隻有他有這樣的從容氣度。視戰場廝殺如閑庭信步。
呂布衝著那個營帥笑道:“文向,此人有大才,可擒不可殺!”
那個營帥是一年前由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推薦給呂布的琅邪郡莒縣人徐盛徐文向。
呂布之前派人四處征辟那些在三國曆史留名的人才。成功地征辟了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諸葛玄帶來了諸葛亮和諸葛瑾,呂布薦舉諸葛玄為魏郡太守,諸葛亮、諸葛瑾都跟隨水鏡先生司馬徽學習。呂布以為琅邪郡裏除了諸葛家之外,再無賢士,便沒有繼續派人在琅邪郡裏搜查賢士,卻在一年前拜訪諸葛玄時,跟諸葛叔侄閑聊時。得知了少年時就以英勇不凡聞名鄉裏的徐盛,呂布大喜,連忙讓諸葛玄修書一封,又正式頒下自己這個驃騎大將軍的征辟狀,派人火速征辟徐盛到鄴城。
諸葛玄當時感到非常詫異:“徐盛不過一勇之夫,何勞大將軍如此錯愛?!”
呂布難道會告訴諸葛玄,徐盛是曆史上東吳有數的幾個智勇雙全的大將。便笑道:“徐盛現年隻有十六歲,已經有勇將之風,將來好好培養一番,便是一員大將!”
曆史上的徐盛,在他年輕時。曹操攻打徐州,戰火蔓延,他不得己從家鄉莒縣遷居到吳縣,客居江東,蹉跎數年後,由孫權所設“招賢館”登用,從而開始輔佐孫權。孫權任用徐盛為別部司馬,率軍五百人守柴桑,並擔任柴桑長,以抵禦黃祖的入侵。黃祖曾派兒子黃射率領數千人攻擊徐盛,徐盛當時以不到200人的兵力大破黃射的人馬,黃射被擊退後再也不敢前來侵犯,後來孫權加徐盛為校尉,又因為徐盛討伐臨城南阿一帶的山賊有功,加徐盛為中郎將,督校兵。再後來,徐盛同丁奉共為周瑜帳前護軍校尉,護衛周瑜,隨周瑜參加了赤壁之戰、南郡爭奪戰,後隨孫權參加了合肥之戰。
曹操出兵濡須口,徐盛跟隨孫權一同迎擊。當時魏軍曾經大舉進攻橫江,徐盛率領諸將前往迎戰,不料突然遭遇大風,吳軍的蒙衝戰船被吹到敵軍岸邊,諸將心中恐懼,不敢出戰,隻有徐盛單獨率領士兵上岸砍殺敵人,敵軍隻得退走。
後來,魏將曹休出兵洞口,徐盛與呂範、全琮渡江拒敵,遭遇大風,吳軍傷亡慘重,徐盛聚集殘兵,與曹休隔江對峙。曹休命令將士乘船攻擊徐盛,徐盛以少禦多,魏軍無法取勝,雙方隻得各自退兵。
魏文帝曹丕率領大軍出擊,企圖渡過長江。徐盛統領江東人馬,在江陵城束縛蘆葦為人,盡穿青衣,執旌旗,立於假城疑樓之上,曹丕看到南徐沿江一帶,直至石頭城,一連數百裏,城郭舟車,連綿不絕,十分驚懼,慌忙撤兵,而徐盛又預先在淮河上布滿事先浸滿魚油的蘆葦,把蘆葦點燃,大火連橫,幾乎重演了一次赤壁之戰,曹丕慌忙上岸,張遼護佑曹丕卻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回到許昌就死掉了。
從徐盛在曆史上的戰績來看,他跟丁奉一樣,都是有勇有謀足可鎮守一方的大將之才,若是好好培養一番,即便做一方統帥都督,也未嚐不可,所以呂布聞聽徐盛之名,連忙派人去征辟徐盛。
諸葛家在琅邪郡廣有影響,徐盛得到同鄉名士諸葛玄的親筆書信,又得驃騎大將軍呂布的征辟,於情於理都無法推托,便攜帶老母,星夜兼程來到鄴城。
呂布跟徐盛詳談一番,發現他雖有悍勇之名,卻從未在軍中待過,年紀又輕,現在不宜拔擢太快,呂布便讓徐盛先在近衛師教導旅裏做一個兩長,半年後,到呂布初步組建的麒麟衛裏做一名隊長,後來又累積功勞升為營帥,他這一年隻有十七歲,這麽小就掌管了一千人馬,前途無量。
徐盛的武藝跟丁奉一樣,雖然都略微弱於甘寧,也能夠排在一流武將之列,武力值應該九十左右,當然呂布更器重的是徐盛的成長性,若是好好培養一番,以徐盛的悟性,他早晚都能成為獨當一麵的大將。
呂布同樣器重被他擒住的田豫,田豫現在雖然是一個沒有什麽名氣的將領,在演義上也是打醬油的角色,但他在曆史上是一個了不起的儒將,是連司馬懿都歎服的人物。
田豫一生曆經9戰,8勝1平,三次斬將,堪稱大魏北疆第一將。
曆史上,劉備投奔公孫瓚,田豫當時年紀還少,自己托身於劉備,劉備非常看重他。劉備去援救徐州,田豫以母親年老為理由請求回鄉,劉備涕泣著與他告別,說:“隻恨不能與君一起建立大業。”王歆評價道:“誰謂劉備不遇俊才,惜田豫遇而不能得用也。英雄得勢,亦須得時,君臣相知,良有緣也。豫之名,不傳於民間,而按其史跡,禦伍之才,用兵之能,可與滿寵、郭淮等比類,陳壽將之並傳,宜也。”
公孫瓚失敗後,鮮於輔為屬下官民所推重,代行太守之事,他與田豫素來關係很好,任命田豫為太守府長史。當時群雄並起,鮮於輔不知依從誰好。田豫對鮮於輔說:“最終能夠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應該趕緊投奔他,不要等著以後遭禍。”鮮於輔聽從了他的建議,因而受到曹操的重用和封官、尊寵。曹操召田豫為丞相府軍謀掾,任命為穎陰、郎陵令,遷升為弋陽太守,所到之處,都得到很好的治理。
鄢陵侯曹彰征討代郡,以田豫為相。軍隊進抵易水北岸,敵人埋伏下騎兵偷襲,軍人亂成一團,不知如何是好。田豫根據地形,用戰車圍繞成圓形戰陣,弓弩手拉滿弓守在裏麵。胡人攻不進來,便潰散了。大軍乘勢追擊,大破敵兵。田豫於是揮兵前進,平定了代郡。
此後田豫鎮守幽州,跟鮮卑、烏桓先後打了八次,七勝一平,三次斬將,境外胡人聞知他的威名,相繼來朝貢獻,他所管轄的州界內清靜安寧,百姓都歸心於官府。
陳壽曾評價田豫“居身清白,規略明練……而豫位止小州,招終於郡守,未盡其用也”。
呂布拍著田豫的肩膀:“國讓,以你之才,何必要依從反賊公孫瓚,又何必屈居於庸夫嚴綱之下,加入朝廷中央軍,累官可不失州將軍或內閣尚書!”
田豫落入呂布手裏,掙脫不開,隻得無奈地看著北方,緊咬牙關,一語不發。
呂布並不氣餒,這樣的賢才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服的,他見戰局已經不需要自己親自上陣了,便全神貫注地勸起田豫,跟田豫分析了如何抵禦異族入侵,跟田豫分析了他的仕途,威逼利誘,循循善誘,但田豫就是一語不發,死都不搭理呂布。
呂布從田豫的眼睛投射的方向望去,嚴綱在一千多個精銳的幽燕騎兵保護下,已經衝破了閻行的虎豹騎的圍堵,從中央軍的包圍圈裏殺出一條血路,直奔鄴城而去。
呂布冷笑道:“田豫,你是想嚴綱衝突重圍,跟公孫瓚匯合後,自然會來救你,你這是癡心妄想,本將這次布下天羅地網,就是要你們這三萬騎兵全部殲滅,不給公孫瓚留一個,很快你就能看到嚴綱的人頭了。”
田豫看著嚴綱那一千多騎已經一溜煙跑遠了,聽了呂布這句話,他一臉的極度不相信,忍不住說道:“若看到嚴綱人頭,末將便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