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遙想後世的工業革命,正是因為當時的海外貿易催生了其他國家對毛紡、皮革的需求,促進了英國毛紡業、皮革業的快速發展,使得英國人不僅在本土搞圈地運動,在海外也牢固地掌握草原,才有了後來的澳洲棉毛甲天下。


    呂布雖然不準備完全照搬工業革命的路子,但他從工業革命中發現了一點技術革命的規律,是市場需求、利益需求極大地推動了技術革命。


    英國通過多年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為英國積累了原始資本,提供了廣闊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場,又通過圈地運動,產生並聚集了大量勞動力,同時也擴大了英國國內市場,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大,工廠手工生產已無法滿足需求。於是,一場機器生產革命必然爆發。..


    人都是趨利xing動物,除了在強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發明者很少作出發明。作為種種新發明的基礎的許多原理在工業革命前數世紀已為人們所知道,但是,由於缺乏刺激,它們未被應用於工業。例如,蒸汽動力的情況就是如此,蒸汽動力在希臘化時代的古埃及已為人們所知道,甚至得到應用,但是,僅僅用於開關廟宇大門,不過,在英國,為了從礦井裏抽水和轉動新機械的機輪,急需有一種新的動力之源。結果引起了一係列發明和改進,直到最後研製出適宜大量生產的蒸汽機。


    呂布想要控製龐大的草原進而遏製異族,想要促進技術革命,都必須要學習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經驗。..


    呂布之前通過zhongyāng錢莊、河北錢莊勸說、慫恿世家大族們通過陸上、海上絲綢之路進行海外貿易的那一步走對了,大量世家商人通過跟羅馬帝國以及西域各國、東南亞各國的貿易,得到了大量錢財,誘使大部分大中型家族都紛紛把財力投放在海外貿易。海外市場蓬勃發展,無數來自大漢的商品源源不斷運往海外。


    與此同時,因呂布強大軍隊的保障,整個北方、中原都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溫飽生活解決後。便開始講究起穿戴,大漢境內的市場也開始升溫,海外、國內市場的全麵升溫,使得一般的小家小戶的絲綢生產開始跟不上形勢。


    呂布這時便順勢提出了毛紡品、皮革製品、棉織品,這三種製品跟絲製品互相補充,能極大地滿足市場的需求,於是毛紡業、皮革業、棉織業在大漢各處開花。


    因為棉花才剛剛引入中土,還未大規模地種植,剛開始發展的是毛紡織業、皮革業。羊毛價格不斷上漲,羊皮價格也在不斷上漲,使得養羊業成為獲利豐厚的事業,往往十畝地牧場的收益就超過了二十畝耕地的收益,所以很多世家地主貴族開始圈地,從圈占佃農的租地開始,就要開始侵吞周邊自耕農的田地。


    本來這場“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在所難免,但呂布清楚地看到。現在各地的工場還不夠多,不足以消化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若是坐看大量自耕農失去田地,很快就會重蹈呂布不想看到的慘劇,所以他極力引導世家大族、寒庶地主們到塞外草原圈地做牧場,並對這些願意到塞外草原圈地的世家大族、寒庶地主們有優厚的政策,他們的牧場可以三年不交賦稅,但他們那些轉為牧民的佃農、奴仆必須要參加塞外漠州建設兵團組成的護兵訓練。共同應對鮮卑等草原異族的侵襲。


    那些世家大族、寒庶地主們本來不太忍心把肥沃的良田變成牧場,又不敢冒著被呂布軍隊打擊的危險去圈占其他自耕農的良田,現在看到去塞外圈占牧場可以免稅三年同時又能得到大漢軍隊的保護,他們何樂而不為呢,便把家族裏近半佃農、奴仆發往塞外。圈占牧場,飼養牛羊,準備賣羊毛、羊皮、牛皮。


    這些世家大族、寒庶地主每建設一個萬畝牧場,都會設立一個堅固的棱堡狀塢堡,上麵都設置狼煙,數以百計乃至乃至千計的塢堡,如同雨後chun筍,在很短的時間裏都紛紛矗立在塞外大草原上,這些塢堡裏麵有將近百萬牧民,都是大漢子民,裏麵能編出二十萬控弦之士,他們分屬塞外漠州遊擊兵團和建設兵團的領導,一邊放牧一邊騎shè備戰,自此之後,大漢的勢力開始突破長城的束縛,無限製地延伸到草原深處。


    在這些塢堡的拱衛下,呂布開始命漠州遊擊兵團將軍田豫、漠州建設兵團將軍田疇開始擇險要位置築城,以聚攏周邊塢堡之戰力,共抗屢屢侵襲的西部鮮卑等異族。


    那些世家大族、寒庶地主一旦找到更加能謀取利益的地方,他們對兼並田地的興趣就沒有那麽濃,也使得世家大族、寒庶地主、勞苦大眾之間的矛盾漸漸淡化,大漢全民都被呂布帶入到一場曠古絕今的大漢夢裏,這個夢便是賺全世界的錢,富民強國,而不是讓全世界賺中國的錢,中國人隻好做虛幻的夢。


    雖然鼓勵世家大族、寒庶地主到塞外草原圈占牧場,但呂布擔心草場植被被破壞,擔心草場沙化,因為羊特別是山羊對草原的破壞力很大,山羊對草原的破壞xing勝過二十頭綿羊,所以他嚴格限定每個牧場都隻能放牧綿羊,山羊隻能圈養,若是那個牧場敢放牧山羊,就取消那家牧場的承包權;而且每畝草場上的綿羊數量也有嚴格的限定,當然為了使得牧民增收,草場上可以放養雞鴨鵝等禽類。


    那些世家大族、寒庶地主知道山羊可以圈養之後,便在內地開始大規模圈養山羊,既不破壞植被,又可以極大增收,又不用去草原冒險。


    就像一千八百年後,全國第一畜牧業大省,並不是那些有草原的省份,而是青州,青州的牲畜存欄數超過8000萬頭,年產值突破600億元,而漠州的牲畜存欄數不足8000萬頭,年產值僅100多億元;而青州牛的存欄數為900萬頭,漠州400萬頭;青州每年牛的出欄數為900萬頭,漠州不足100萬頭,但沒聽說青州成為沙塵暴的來源地,所以圈養將會逐漸地代替放養成為畜牧業的主流,不過圈養比放養成本高很多,隻適合那些不願意去塞外冒險的人們,呂布為了控製草原,也沒有積極地扶持圈養而是鼓勵到塞外草原放養。


    雖然各個世家大族、寒庶地主都在積極地發展毛紡織業、皮革業,但還是趕不上海外市場、國內市場蓬勃的需求,呂布便順其自然地推出了棉紡織業。


    大漢各地適合種植棉花的地方都開始積極地種植起棉花,因為官辦棉紡織場在大規模地、高價地收購棉花,不用呂布出別的政策,光是大漢ri報上一個新聞便讓各地渴求發財致富的民眾對棉花產生了興趣。


    棉紡織業比起毛紡織業,本身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利潤高等特點,所以很多不願意出海冒險也不願意去塞外草原冒險的中小世家、寒庶地主則積極地開辦起棉紡織工場。


    但因為這些工場都是手工織布,效率特別低,根本滿足不了海外、國內貿易的需求。


    在呂布的提點下,馬鈞將他之前發明的鍾表裏麵的一些工藝原理和工藝技巧應用到手織布機裏,發明了一種自動穿梭的織機,比原來的織機提高一倍多的效率,飛梭發明並廣泛應用之後,棉紗供不應求,五六個紡工紡一天的紗,僅能供一個織工織一天,棉紗短缺,紗荒等問題製約了紡織業的更快發展。


    馬鈞等人又在努力地思考該如何改進紡機,有一天他們正在苦思冥想之際,呂布前來探望他們,一腳將他們麵前的紡機踹翻,紡車翻倒在地,但豎起來的紗錠和輪仍在轉動。


    馬鈞看到麵前的紡機,猛然想到幾個紗錠並立在一起,不是仍可以用一個輪子來帶動嗎?經過反複研製,他終於設計並製造出一架可同時紡八個紗錠的新紡機,一下子就把紡紗的工作效率一下比原來提高了八倍,馬鈞想要用呂布的名字為這個紡機命名,被呂布拒絕,因為呂布清楚,這個紡機的原因是珍妮紡機,若娶自己的名字很奇怪,便以馬鈞的姓氏,命名那紡機為飛馬,意思是像飛馬一樣快。


    在馬鈞等工部數十位專家的研究下,飛馬紡機的紗錠由八個增加到十幾個,紡紗工效也隨之提高到十幾倍,這樣,遍及全國的紗荒,基本上緩和下來了。


    馬鈞當時起了自滿的情緒,停止了對飛馬紡機的繼續改進。


    呂布卻提醒馬鈞:“從工藝原理來看,紡機的紗錠可以繼續增加,可是由於作為紡機的原動力的人力有限,這就使紡機的改進受到了限製,你看看,能不能用其他動力來替代人力。”


    馬鈞當時改動了水車不久,便發明了以水力為動力的紡紗機,以水力來轉動紡輪,紡機效率再度攀升。


    馬鈞再度陷入自滿的情緒。(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歡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歡樂並收藏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