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葉沉溪開車前往珠江,直接去了李誌家裏。
李誌家在一個叫做景山的高檔小區裏,而小區北麵大概三百米左右的距離,便是金蟾網絡總部和它旗下的西山工作室。
金蟾旗下有很多工作室,如果算上投資性的徐睿的博益,在07年已有六個之多,但其中隻有西山工作室是曆史最悠久最有底蘊,也最被世人熟知的一個。
早在1996年1月,西山工作室發布了一款名叫《關中啟示錄》的遊戲,代表了金蟾軟件正式進入了遊戲領域。那是一款基於dos4操作係統的模擬經營類遊戲,也被廣大玩家認為是中國第一款商業遊戲。雖然在他之前還有94年10月金碟公司的《神鳥突擊隊》和95年11月指標軟件的《蹄鐵驚雷》,但隻有《關中啟示錄》在當時引起了反響,被廣泛的玩家關注,讓國內自主研發的遊戲真正地走到了地麵之上。
可以說西山工作室標誌了中國內地商業遊戲的萌芽,也見證和推動了它的發展,後來西山工作室推出的《劍俠緣》係列一、二部和外傳,其中《劍俠緣2》一改傳統武俠rpg回合製戰鬥慣例,采用了即時戰鬥完美呈現中國武俠文化中的刀光劍影,而外傳《劍俠緣外傳月影傳說》更是讓玩家們沉浸在一個多結局開放式的武俠世界之中,成為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西山工作室樹立了劍俠緣係列這個國產品牌,成為中國玩家這麽多年最津津樂道的“三把劍”之一。
直到網絡遊戲時代來臨,西山工作室也順應時代將《劍俠緣》係列搬到網絡上,接連推出《劍俠1》和《劍俠2》皆受追捧,雖然後來金蟾諸多工作室也推出了不少遊戲,但玩家們最關注的還是西山的《劍俠》係列。
李誌便是在這樣的一家工作室裏工作。
李誌請了一天病假,很諷刺的是他進入西山工作室兩年多來從未請過哪怕半天假,有時候發燒也還是帶病上班,覺得項目組一天都離不開他,沒想到這第一次卻是謊稱感冒。
以前葉沉溪和李誌也就是網上聊聊,見麵的次數也不多,李誌看開門將葉沉溪迎進屋,指著葉沉溪對老婆搖頭歎氣道:“你看看,跟你說過的不是,就這副賣相哪裏像是做遊戲的,不進演藝圈跑來跟我們這群糙漢子搶飯碗。”
上一次見麵還是一年前李誌去黃浦出差的時候,也是時間倉促,中午抽空出來吃了個飯便匆匆作別,一別經年,故人風采如昔,李誌心裏頗為感慨。
自己就不一樣了,畢竟也是三十好幾了,天天加班煩心事又多,皺紋不經意間就多了起來,兩鬢也冒出了幾縷白發,這變老的速度,身邊的人都看得出來。
“李哥你這棟樓可真不好找,我進了小區還問了保安也找了半天才找到。”葉沉溪平時都直接叫他名字的,也就今天在嫂子麵前給他點兒麵子叫一聲李哥,還覺得有些別扭。
李誌給葉沉溪介紹道:“這是你嫂子張懷玉。”李誌老婆跟他同歲,是一家銀行職員,這個葉沉溪是知道的。
張懷玉笑道:“小葉,我就叫你小葉沒關係吧,別門口站著了,快進屋裏坐。”
“嫂子你就這樣叫我就行,挺親切的。”
到客廳坐下張懷玉熱情道:“老李經常跟我叨叨你,說你長得又帥做的遊戲又好,讓他嫉妒得不行。小葉,你喝點兒啥?有茶也有飲料。”
“喝茶就可以了,謝謝嫂子。”
李誌被老婆拆台,不耐煩地擺手:“你去倒茶去,我跟小葉哥倆聊。”
在葉沉溪對麵的沙發坐下,好生打量了一下他,歎氣道:“本來挺想跟你見麵的,見到又後悔了,你風風光光的,我現在卻這個樣子。”
葉沉溪也看得出來,不過一年的時間,李誌老了很多:“我今天來就兩個目的,第一個就是聽你倒苦水的。”做出請表演的手勢。
李誌問道:“第二件呢?”
葉沉溪笑道:“你猜不到嗎。”
李誌道:“行,咱們一件一件辦。”
李誌當初進入西山工作室的時候,《劍俠2》內部測試效果並不理想,高層決定更該項目方向,一大批係統甚至比較核心的內容麵臨回爐重做,前一位製作人撂挑子走人,對外測試時間也早就定在半年之後,前期的宣傳也已經開始。
端遊的方向調整有時候就是這麽隨意,一款端遊開發時間少則一兩年,多則三四年甚至更久,在這期間有多少優秀的遊戲上線,又有多少玩法被創造出來並得到市場的肯定,立項之初的那些設定也會與時俱進慢慢被推翻。
所以一款端遊做出來的時候,很可能已經和立項時的預想大相徑庭。
李誌就是在那時候被當時西山工作室總經理,也是金蟾網遊事業部負責人周濤從黃浦盛達挖過來的,可謂臨危受命。進入團隊後迅速和其他成員磨合,經過半年沒日沒夜的艱苦奮鬥,終於在2005年9月,《劍俠2》正式公測。
那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然而《劍俠2》公測後的表現卻遠遠沒有達到金蟾的預期,無論是玩家反饋還是遊戲數據,離金蟾的預想的競爭對手都還相差甚遠,也配不上《劍俠緣》這個可以說國產最強之一的自主ip。
2006年,《劍俠2》每月收入維持在八百萬左右,單看這個數據並沒什麽,養活一個數十人的團隊綽綽有餘,還有錢發獎金,發完了公司還有得賺。
而他的競爭對手中,像代理的泡菜《熱血傳說》已經過了最火的時候,但每月仍能帶給盛達超過一億的收入;
新生的《旅途》一飛衝天,靠著“腦黃金”“白金搭檔”這些保健品起家的泰坦網絡的第一款產品,通過鋪天蓋地的宣傳和營銷,上線不到一年便直奔著一億的目標而去,並且在2007年3月達到1.6億!
更不要說同樣的國產巨頭裏程碑的《永恒》和黃易《夢幻乾坤》,這兩款常青樹一個02年一個03年上線,這麽多年一直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人氣不減,同樣保持穩定數千萬級的月營收;
而席卷全國的《魔獸》,自從上線便一直保持著極高的熱度和良好的口碑,甚至改變了很多玩家對於遊戲的認知和習慣,平均每個月帶給石城和玻璃渣八九千萬。
這樣一對比,同樣是奔著頂尖項目而去的《劍俠2》,簡直就是弱爆了……
李誌家在一個叫做景山的高檔小區裏,而小區北麵大概三百米左右的距離,便是金蟾網絡總部和它旗下的西山工作室。
金蟾旗下有很多工作室,如果算上投資性的徐睿的博益,在07年已有六個之多,但其中隻有西山工作室是曆史最悠久最有底蘊,也最被世人熟知的一個。
早在1996年1月,西山工作室發布了一款名叫《關中啟示錄》的遊戲,代表了金蟾軟件正式進入了遊戲領域。那是一款基於dos4操作係統的模擬經營類遊戲,也被廣大玩家認為是中國第一款商業遊戲。雖然在他之前還有94年10月金碟公司的《神鳥突擊隊》和95年11月指標軟件的《蹄鐵驚雷》,但隻有《關中啟示錄》在當時引起了反響,被廣泛的玩家關注,讓國內自主研發的遊戲真正地走到了地麵之上。
可以說西山工作室標誌了中國內地商業遊戲的萌芽,也見證和推動了它的發展,後來西山工作室推出的《劍俠緣》係列一、二部和外傳,其中《劍俠緣2》一改傳統武俠rpg回合製戰鬥慣例,采用了即時戰鬥完美呈現中國武俠文化中的刀光劍影,而外傳《劍俠緣外傳月影傳說》更是讓玩家們沉浸在一個多結局開放式的武俠世界之中,成為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西山工作室樹立了劍俠緣係列這個國產品牌,成為中國玩家這麽多年最津津樂道的“三把劍”之一。
直到網絡遊戲時代來臨,西山工作室也順應時代將《劍俠緣》係列搬到網絡上,接連推出《劍俠1》和《劍俠2》皆受追捧,雖然後來金蟾諸多工作室也推出了不少遊戲,但玩家們最關注的還是西山的《劍俠》係列。
李誌便是在這樣的一家工作室裏工作。
李誌請了一天病假,很諷刺的是他進入西山工作室兩年多來從未請過哪怕半天假,有時候發燒也還是帶病上班,覺得項目組一天都離不開他,沒想到這第一次卻是謊稱感冒。
以前葉沉溪和李誌也就是網上聊聊,見麵的次數也不多,李誌看開門將葉沉溪迎進屋,指著葉沉溪對老婆搖頭歎氣道:“你看看,跟你說過的不是,就這副賣相哪裏像是做遊戲的,不進演藝圈跑來跟我們這群糙漢子搶飯碗。”
上一次見麵還是一年前李誌去黃浦出差的時候,也是時間倉促,中午抽空出來吃了個飯便匆匆作別,一別經年,故人風采如昔,李誌心裏頗為感慨。
自己就不一樣了,畢竟也是三十好幾了,天天加班煩心事又多,皺紋不經意間就多了起來,兩鬢也冒出了幾縷白發,這變老的速度,身邊的人都看得出來。
“李哥你這棟樓可真不好找,我進了小區還問了保安也找了半天才找到。”葉沉溪平時都直接叫他名字的,也就今天在嫂子麵前給他點兒麵子叫一聲李哥,還覺得有些別扭。
李誌給葉沉溪介紹道:“這是你嫂子張懷玉。”李誌老婆跟他同歲,是一家銀行職員,這個葉沉溪是知道的。
張懷玉笑道:“小葉,我就叫你小葉沒關係吧,別門口站著了,快進屋裏坐。”
“嫂子你就這樣叫我就行,挺親切的。”
到客廳坐下張懷玉熱情道:“老李經常跟我叨叨你,說你長得又帥做的遊戲又好,讓他嫉妒得不行。小葉,你喝點兒啥?有茶也有飲料。”
“喝茶就可以了,謝謝嫂子。”
李誌被老婆拆台,不耐煩地擺手:“你去倒茶去,我跟小葉哥倆聊。”
在葉沉溪對麵的沙發坐下,好生打量了一下他,歎氣道:“本來挺想跟你見麵的,見到又後悔了,你風風光光的,我現在卻這個樣子。”
葉沉溪也看得出來,不過一年的時間,李誌老了很多:“我今天來就兩個目的,第一個就是聽你倒苦水的。”做出請表演的手勢。
李誌問道:“第二件呢?”
葉沉溪笑道:“你猜不到嗎。”
李誌道:“行,咱們一件一件辦。”
李誌當初進入西山工作室的時候,《劍俠2》內部測試效果並不理想,高層決定更該項目方向,一大批係統甚至比較核心的內容麵臨回爐重做,前一位製作人撂挑子走人,對外測試時間也早就定在半年之後,前期的宣傳也已經開始。
端遊的方向調整有時候就是這麽隨意,一款端遊開發時間少則一兩年,多則三四年甚至更久,在這期間有多少優秀的遊戲上線,又有多少玩法被創造出來並得到市場的肯定,立項之初的那些設定也會與時俱進慢慢被推翻。
所以一款端遊做出來的時候,很可能已經和立項時的預想大相徑庭。
李誌就是在那時候被當時西山工作室總經理,也是金蟾網遊事業部負責人周濤從黃浦盛達挖過來的,可謂臨危受命。進入團隊後迅速和其他成員磨合,經過半年沒日沒夜的艱苦奮鬥,終於在2005年9月,《劍俠2》正式公測。
那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然而《劍俠2》公測後的表現卻遠遠沒有達到金蟾的預期,無論是玩家反饋還是遊戲數據,離金蟾的預想的競爭對手都還相差甚遠,也配不上《劍俠緣》這個可以說國產最強之一的自主ip。
2006年,《劍俠2》每月收入維持在八百萬左右,單看這個數據並沒什麽,養活一個數十人的團隊綽綽有餘,還有錢發獎金,發完了公司還有得賺。
而他的競爭對手中,像代理的泡菜《熱血傳說》已經過了最火的時候,但每月仍能帶給盛達超過一億的收入;
新生的《旅途》一飛衝天,靠著“腦黃金”“白金搭檔”這些保健品起家的泰坦網絡的第一款產品,通過鋪天蓋地的宣傳和營銷,上線不到一年便直奔著一億的目標而去,並且在2007年3月達到1.6億!
更不要說同樣的國產巨頭裏程碑的《永恒》和黃易《夢幻乾坤》,這兩款常青樹一個02年一個03年上線,這麽多年一直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人氣不減,同樣保持穩定數千萬級的月營收;
而席卷全國的《魔獸》,自從上線便一直保持著極高的熱度和良好的口碑,甚至改變了很多玩家對於遊戲的認知和習慣,平均每個月帶給石城和玻璃渣八九千萬。
這樣一對比,同樣是奔著頂尖項目而去的《劍俠2》,簡直就是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