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啊,行,沒其他事項的話,您老說的這些我都同意。不過具體什麽建築移至何處,你們可得想清楚了再動手。”莫小白點了點頭,對於這種規劃他也覺得是件好事,唯一麻煩的是那些係統建築。
所有的係統建築不是不能移動,但免費回收再使用隻有一次機會,用了一次還要再挪的話,就得需要領地建築挪移符了。
這種道具倒不是很貴,但它隻能在位麵副本裏用功勳兌換,莫小白並不想把寶貴的功勳,浪費在兌換這類道具上。
至於非係統道具建築,那就不好意思,全都沒法直接移。
想要移開,隻有一個辦法。
把舊的拆了,然後再去別地建個新的。
站在山坡上,將大夢鎮下一步城建規劃,和一些建築改建區域的細節商量的七七八八,莫小白和婁師德恰好趕著中午下山。
剛一下山,就看見有侍從小跑過來,抱拳道:
“主公。”
“有何事,說吧。”
“回稟主公,今日來大夢鎮的那位中年文士,說是有事要求見您。”
蔡煥要見自己?
“他們還沒走?”莫小白挑眉問道。
“並未離開,目前正在書院用餐。”
“這事我知道了,你去告訴子尼,用完餐就帶蔡煥來府邸見我。”得知蔡煥一行還沒離開,莫小白摸了摸下巴,大體能猜出其中緣由。
以目前而言,無論是哪來的npc士子,在看到應天書院的規模後,肯定都會舍不得離開。
和婁師德一起回到男爵府邸,將胖老頭留下一起用餐,莫小白沒等多久,便再一次見到了蔡煥。
和早晨在穀口想見時的傲慢、氣憤不同,此刻蔡煥走入府內居然有些拘謹。莫小白知道這份拘謹肯定不是因為自己,說不準這位已經去拜訪過鄭玄大神了。
這種可能性,幾乎能達到九成。
“蔡族長可見到了令郎?”
“多謝男爵對我兒照顧有加,今早冒犯,蔡煥在這賠禮了。”
“別,這我可當不起,賠禮就算了吧。如果你們父子不急著走,不妨在我這先住一夜,明早再趕路也不遲。”
莫小白淡淡開口,做出一副絕不強留的姿態。
如果是早上剛來那會,蔡煥肯定是接了兒子就走,可他上午除了參觀自己兒子上課,還見到了鄭玄,甚至去了應天書院的藏書閣。
現在應天書院,或者說大夢鎮,對蔡煥的吸引力已是無以複加。
但要讓他拉下麵子,和莫小白說些好話,甚至於放棄鄄城祖業,這顯然也不太可能。此刻的蔡煥深陷進退兩難之境,不知如何取舍。
看蔡煥這樣子,莫小白就知道大夢鎮給他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否則不會這麽舉棋不定。當下笑了笑,繼續道:“蔡族長似乎和你兒子一樣,不想離開我這了?”
“這,男爵說笑了,老夫自然是要辭行回鄄城的。”
“那行,恕不遠送。”莫小白當即點頭,已經端起了手中的茶碗。
端茶,送客!
莫小白毫不拖延的表態,讓蔡煥再次吃癟,同時清楚現在不是死要麵子的時候,咬牙道:“不知男爵能否讓我多留三,不,多留五日?我還有一些學術想向康成公請教。”
“嗬嗬~不舍得走就直說嘛,我又不會拿著刀槍趕你出去。”
莫小白笑著放下茶杯,隨後繼續道:“大夢鎮的大門,隨時可以向你們敞開,不過我有一項提議,希望和蔡族長聊聊。”
“男爵請講。”
“說這件事之前,我想先聽聽你對大夢鎮應天書院的看法。”
對應天書院的看法?
蔡煥聞言斟酌了片刻,才逐字吐出一句話:
“儒海瑰寶,不外如是。”
“嗬嗬~族長倒是看得起應天書院,當然,我覺得這句話應天書院也當得起。”
莫小白先是滿意點頭,緊接著又開口:“但一家書院之強,不在於他的浩瀚藏卷,更不能閉門造車。我之前就有一種設想,能否讓應天書院與王朝的其他書院聯合起來,進行一種聯合教學的合作。”
“比如應天書院與族長的蔡氏書院合作,規定在某個時間段,兩家書院進行一些文學方麵的交流,可以是流觴曲水、名士講壇,也可以讓士子互辯、攻克考題,優勝者以交流生身份去對方書院進修一段時間,甚至老師、山長也可以互相探討調換。”
“畢竟應天書院有應天書院的優勢,蔡氏書院想來也有族長一脈傳承的獨到之處。雙方合作教學、互為聯盟,在我看來遠比互不幹涉的各自教學,又或者合並唯一好的多。”
對於領地教育這一塊,莫小白看似不聞不問,但有時候也是會在腦子裏琢磨下一步布局的。
當初將蔡衡留下來,就是想著類似的打算,但一直沒有什麽合適的契機,而莫小白忙起來也沒空再去鄄城。
現在既然蔡煥自己來了,莫小白也就趁機提出自己的設想。
目前這個設想僅僅是兩所學院的互相交流,這樣能為大夢鎮再開一條吸引人才的渠道,但這點好處並不是莫小白的終極目標。
莫小白真正想做的,是在位麵建立起一個體係,類似於水藍星各國教育係統的那種。
雖說短時間內不可能達成,但莫小白覺得自己隻要布局夠早,不說直接在位麵複製大中小學生教育係統,弄出個位麵山寨985、211又或者常青藤之類,問題應該不大。
誰讓大夢鎮有應天書院為根基,這可是號稱‘州郡治學之始’的超級名校。
將自己的打算說出來,莫小白就靜靜等待蔡煥的答複。
蔡煥起初聽到什麽聯合治學的想法,第一反應就是莫小白要吞並自己的書院。但仔細聽了後麵那些內容,他卻是隱約能察覺的到,眼前的男爵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在大漢,士子不是沒有交流空間。
因為繼承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士傳統,大漢士子對遊學是非常熱衷的。
但遊學僅僅是士子自己組織,或獨行、或結伴,像莫小白提出由書院組織聯合交流,這在大漢王朝可以說史無前例。
而一旦這麽做了,別的後果他蔡煥不清楚,他隻知道莫小白將他的應天書院,完全打開在了他以及蔡氏書院的學子麵前。
對他的書院來說,是有極大好處的!
所有的係統建築不是不能移動,但免費回收再使用隻有一次機會,用了一次還要再挪的話,就得需要領地建築挪移符了。
這種道具倒不是很貴,但它隻能在位麵副本裏用功勳兌換,莫小白並不想把寶貴的功勳,浪費在兌換這類道具上。
至於非係統道具建築,那就不好意思,全都沒法直接移。
想要移開,隻有一個辦法。
把舊的拆了,然後再去別地建個新的。
站在山坡上,將大夢鎮下一步城建規劃,和一些建築改建區域的細節商量的七七八八,莫小白和婁師德恰好趕著中午下山。
剛一下山,就看見有侍從小跑過來,抱拳道:
“主公。”
“有何事,說吧。”
“回稟主公,今日來大夢鎮的那位中年文士,說是有事要求見您。”
蔡煥要見自己?
“他們還沒走?”莫小白挑眉問道。
“並未離開,目前正在書院用餐。”
“這事我知道了,你去告訴子尼,用完餐就帶蔡煥來府邸見我。”得知蔡煥一行還沒離開,莫小白摸了摸下巴,大體能猜出其中緣由。
以目前而言,無論是哪來的npc士子,在看到應天書院的規模後,肯定都會舍不得離開。
和婁師德一起回到男爵府邸,將胖老頭留下一起用餐,莫小白沒等多久,便再一次見到了蔡煥。
和早晨在穀口想見時的傲慢、氣憤不同,此刻蔡煥走入府內居然有些拘謹。莫小白知道這份拘謹肯定不是因為自己,說不準這位已經去拜訪過鄭玄大神了。
這種可能性,幾乎能達到九成。
“蔡族長可見到了令郎?”
“多謝男爵對我兒照顧有加,今早冒犯,蔡煥在這賠禮了。”
“別,這我可當不起,賠禮就算了吧。如果你們父子不急著走,不妨在我這先住一夜,明早再趕路也不遲。”
莫小白淡淡開口,做出一副絕不強留的姿態。
如果是早上剛來那會,蔡煥肯定是接了兒子就走,可他上午除了參觀自己兒子上課,還見到了鄭玄,甚至去了應天書院的藏書閣。
現在應天書院,或者說大夢鎮,對蔡煥的吸引力已是無以複加。
但要讓他拉下麵子,和莫小白說些好話,甚至於放棄鄄城祖業,這顯然也不太可能。此刻的蔡煥深陷進退兩難之境,不知如何取舍。
看蔡煥這樣子,莫小白就知道大夢鎮給他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否則不會這麽舉棋不定。當下笑了笑,繼續道:“蔡族長似乎和你兒子一樣,不想離開我這了?”
“這,男爵說笑了,老夫自然是要辭行回鄄城的。”
“那行,恕不遠送。”莫小白當即點頭,已經端起了手中的茶碗。
端茶,送客!
莫小白毫不拖延的表態,讓蔡煥再次吃癟,同時清楚現在不是死要麵子的時候,咬牙道:“不知男爵能否讓我多留三,不,多留五日?我還有一些學術想向康成公請教。”
“嗬嗬~不舍得走就直說嘛,我又不會拿著刀槍趕你出去。”
莫小白笑著放下茶杯,隨後繼續道:“大夢鎮的大門,隨時可以向你們敞開,不過我有一項提議,希望和蔡族長聊聊。”
“男爵請講。”
“說這件事之前,我想先聽聽你對大夢鎮應天書院的看法。”
對應天書院的看法?
蔡煥聞言斟酌了片刻,才逐字吐出一句話:
“儒海瑰寶,不外如是。”
“嗬嗬~族長倒是看得起應天書院,當然,我覺得這句話應天書院也當得起。”
莫小白先是滿意點頭,緊接著又開口:“但一家書院之強,不在於他的浩瀚藏卷,更不能閉門造車。我之前就有一種設想,能否讓應天書院與王朝的其他書院聯合起來,進行一種聯合教學的合作。”
“比如應天書院與族長的蔡氏書院合作,規定在某個時間段,兩家書院進行一些文學方麵的交流,可以是流觴曲水、名士講壇,也可以讓士子互辯、攻克考題,優勝者以交流生身份去對方書院進修一段時間,甚至老師、山長也可以互相探討調換。”
“畢竟應天書院有應天書院的優勢,蔡氏書院想來也有族長一脈傳承的獨到之處。雙方合作教學、互為聯盟,在我看來遠比互不幹涉的各自教學,又或者合並唯一好的多。”
對於領地教育這一塊,莫小白看似不聞不問,但有時候也是會在腦子裏琢磨下一步布局的。
當初將蔡衡留下來,就是想著類似的打算,但一直沒有什麽合適的契機,而莫小白忙起來也沒空再去鄄城。
現在既然蔡煥自己來了,莫小白也就趁機提出自己的設想。
目前這個設想僅僅是兩所學院的互相交流,這樣能為大夢鎮再開一條吸引人才的渠道,但這點好處並不是莫小白的終極目標。
莫小白真正想做的,是在位麵建立起一個體係,類似於水藍星各國教育係統的那種。
雖說短時間內不可能達成,但莫小白覺得自己隻要布局夠早,不說直接在位麵複製大中小學生教育係統,弄出個位麵山寨985、211又或者常青藤之類,問題應該不大。
誰讓大夢鎮有應天書院為根基,這可是號稱‘州郡治學之始’的超級名校。
將自己的打算說出來,莫小白就靜靜等待蔡煥的答複。
蔡煥起初聽到什麽聯合治學的想法,第一反應就是莫小白要吞並自己的書院。但仔細聽了後麵那些內容,他卻是隱約能察覺的到,眼前的男爵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在大漢,士子不是沒有交流空間。
因為繼承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士傳統,大漢士子對遊學是非常熱衷的。
但遊學僅僅是士子自己組織,或獨行、或結伴,像莫小白提出由書院組織聯合交流,這在大漢王朝可以說史無前例。
而一旦這麽做了,別的後果他蔡煥不清楚,他隻知道莫小白將他的應天書院,完全打開在了他以及蔡氏書院的學子麵前。
對他的書院來說,是有極大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