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分水關一戰逐漸傳開,不止執筆開始了他計劃已久的‘坑殺行動’,元蒙大都一方同樣也在緊急製定新的應對方案。
李恒被困,張弘範被殺。
兩名非蒙古嫡係的元蒙最強指揮官先後敗給宋軍,讓整個大都都是嘩然陣陣。
南征北戰無往不利的大元朝,竟然在快要把宋廷踩死的時候,莫名其妙的丟了江西和長江下遊水域,超出十萬兵馬到現在是生是死都不清楚,身為大元皇帝的忽必烈,一早廷議就發了一通雷霆怒火。
忽必烈一發火,把持著元朝的眾多勳貴們隻能趕緊想辦法補救。
想來想去,這群內鬥搶功本事一流、領軍打仗本事末流的勳貴們,隻能用矮子裏頭拔高個的辦法,把事情一股腦的推給了原本就掛著南征大元帥名頭的伯顏。
誰叫你伯顏總顯擺呢。
今天在南邊打下襄陽、臨安,明天又調過頭去燕然山平叛。
既然你這麽能打,那你繼續上好了。
紛亂的元朝高層難得的在一日之內就形成了高度的統一意見,建議左丞相伯顏即刻南下,回臨安調度兵馬與宋廷再戰。
至於其他人,沒有一個出來爭一爭的。
大都,左丞相府。
伯顏才剛從大漠草原回來沒超出一個月,他原本是想著能在這邊享享清福,等到張弘範快要搞定宋廷了,再慢悠悠南下去見證一下這個曆史時刻。可誰知計劃趕不上變化,張弘範南下出征還不到半個月呢,就這麽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分水關。
張弘範一死,南征壓力可就全都壓到了他伯顏身上。
大中午的,伯顏獨自坐在府邸用餐,一旁服侍他的隻有府內老仆,也是曾經跟在他身邊,在戰場上拚殺的老卒。
見自家丞相氣色並不算好,老仆斟酒後難免多嘴:“大人,南征危難之時,陛下和百官都隻信任您,您為什麽還不太高興?”
高興?
如果是張弘範打了勝仗,邀他這位大元帥去參觀如何攻下崖山,伯顏或許會很高興,但他這會卻是一點喝酒的興致都提不起來,端著酒碗好一會後還是重重放下:
“李恒、張弘範接連兵敗,我怎麽高興的了。”
“大人,他們哪能和您比,您才是我們大元國的不敗戰神。”老仆無疑是一位忠仆,但他卻根本不明白伯顏內心的想法,一句勸說說出口,非但沒有起效,反而讓伯顏更加沉悶。
戰神?
如果說僅僅是元蒙族內,他厚著臉皮的確可以自稱一句戰神。
但放眼元蒙族外?
朝中眾人都知道他拿下襄陽那一戰十分漂亮,但隻有他才明白,那一戰純粹就是劉整領兵打的。
如果不是當時拒絕了劉整繼續南下的請戰,自己帶著人偷偷按照劉整的策略奪下鄂州,整個荊襄乃至淮南的戰場就隻會是劉整一個人的舞台。
襄陽一戰如此,兵不血刃攻略臨安更是如此。
他這個南征元帥,說起來最大的作用,無非就是監督手下那些非元蒙族統帥,至於讓他去想一些精巧的破敵之策或者戰法韜略?
那真是難為人了,祖上十輩人都沒傳下這種基因。
伯顏此刻深感壓力如山,放下酒碗後粗聲開口:“去,給我請阿術大人來,我要與他商議出征事宜。”
想來想去,伯顏此刻能想到的幫手也就是元蒙本族內,和他名氣地位相當的大將。
兀良哈·阿術。
………
“真是一群沒用的蠢貨,連一個小小的江西都拿不下來。”
“還有臉官居二品高位,簡直和廢物沒兩樣。”
暫且不提元朝大都一方的動靜,此時鄂州通往鄱陽的長江河道上,一支不下兩百艘大小戰船的船隊,正浩浩蕩蕩順水南下。
在這支船隊的指揮主戰船中,一個滿臉黑須,長得就凶神惡煞的家夥,手裏抓著一隻烤豬蹄,一邊吃還一邊謾罵。
“這烤肘的火候也是不對,哼,宋人做出來的東西就是不比我草原兒郎!”
嘴角嘟囔一聲,隨手就把烤豬蹄給扔了出去,也不管滿臉的油膩,直接嚷道:“去問問,咱們現在都到哪了,派出去探聽情況的小舟回來沒有。”
這支從襄樊一地趕來的大軍,正是元蒙在洞庭周邊留下的一支水軍精銳之師。而這支兵馬的統帥,正是元蒙的安南行省平章,曾與阿術、伯顏一同攻略荊襄的阿裏海牙。
當初襄陽之戰結束後,伯顏就帶著人去東邊打臨安去了,阿裏海牙則被留在洞庭繼續主持襄樊一地的後續事宜。
作為一名戰場勇將,被留在後方顯然不是阿裏海牙所願,這次一接到江西和臨安那邊的戰敗傳信,他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往日阿裏海牙總說自己不論能力、功勞都不比伯顏、阿術少,卻是沒多少人認同,讓他很丟麵子,此刻阿裏海牙卻是希望自己能再快一點,最好明日就碰上搗亂的宋人兵馬,然後一擊破敵。
到時他就會是南征戰場上的救星,地位肯定能從掌管小小的荊襄,直接上升到大都高官,甚至取代伯顏擔任丞相也說不定。
這一戰,他是帶著必勝信心來的。
因為從情報上說,這次宋人水軍突襲,所調用的戰船其實也就幾十艘,能夠在臨安一地製造那麽大的亂局,完全是因為出其不意。
阿裏海牙覺得自己隻要不被突襲,然後以絕對的兵力優勢猛攻宋軍,區區幾十艘戰船,要不了幾天就能把他們全都沉江喂魚。
就在阿裏海牙昂首闊步走到甲板邊時,一名副將小跑過來:“將軍,前方探路小舟回來了。”
“哦?可看到敵軍身影?”
“哨探未曾提起,他們隻是救下了一夥從鄱陽敗退而來的水卒。”副將搖頭開口,阿裏海牙頓時麵露不喜:“鄱陽水寨也吃了敗仗?讓那些水卒過來見我。”
片刻後,幾名如同落湯雞一般的水卒來到了阿裏海牙麵前,一五一十的交代了他們戰敗的全過程。
隨著整個過程在阿裏海牙麵前娓娓展開,終於讓他臉色有了些變化:“那宋人水軍竟然不是在湖麵上擊敗你們的?誘騙你們去救隆興,之後在半路上設伏,兵馬人數竟然多達上萬?”
這哪是水軍戰法?
這怎麽可能是幾十艘戰船的兵力?
阿裏海牙聽完後,整張臉都沉了下來。
李恒被困,張弘範被殺。
兩名非蒙古嫡係的元蒙最強指揮官先後敗給宋軍,讓整個大都都是嘩然陣陣。
南征北戰無往不利的大元朝,竟然在快要把宋廷踩死的時候,莫名其妙的丟了江西和長江下遊水域,超出十萬兵馬到現在是生是死都不清楚,身為大元皇帝的忽必烈,一早廷議就發了一通雷霆怒火。
忽必烈一發火,把持著元朝的眾多勳貴們隻能趕緊想辦法補救。
想來想去,這群內鬥搶功本事一流、領軍打仗本事末流的勳貴們,隻能用矮子裏頭拔高個的辦法,把事情一股腦的推給了原本就掛著南征大元帥名頭的伯顏。
誰叫你伯顏總顯擺呢。
今天在南邊打下襄陽、臨安,明天又調過頭去燕然山平叛。
既然你這麽能打,那你繼續上好了。
紛亂的元朝高層難得的在一日之內就形成了高度的統一意見,建議左丞相伯顏即刻南下,回臨安調度兵馬與宋廷再戰。
至於其他人,沒有一個出來爭一爭的。
大都,左丞相府。
伯顏才剛從大漠草原回來沒超出一個月,他原本是想著能在這邊享享清福,等到張弘範快要搞定宋廷了,再慢悠悠南下去見證一下這個曆史時刻。可誰知計劃趕不上變化,張弘範南下出征還不到半個月呢,就這麽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分水關。
張弘範一死,南征壓力可就全都壓到了他伯顏身上。
大中午的,伯顏獨自坐在府邸用餐,一旁服侍他的隻有府內老仆,也是曾經跟在他身邊,在戰場上拚殺的老卒。
見自家丞相氣色並不算好,老仆斟酒後難免多嘴:“大人,南征危難之時,陛下和百官都隻信任您,您為什麽還不太高興?”
高興?
如果是張弘範打了勝仗,邀他這位大元帥去參觀如何攻下崖山,伯顏或許會很高興,但他這會卻是一點喝酒的興致都提不起來,端著酒碗好一會後還是重重放下:
“李恒、張弘範接連兵敗,我怎麽高興的了。”
“大人,他們哪能和您比,您才是我們大元國的不敗戰神。”老仆無疑是一位忠仆,但他卻根本不明白伯顏內心的想法,一句勸說說出口,非但沒有起效,反而讓伯顏更加沉悶。
戰神?
如果說僅僅是元蒙族內,他厚著臉皮的確可以自稱一句戰神。
但放眼元蒙族外?
朝中眾人都知道他拿下襄陽那一戰十分漂亮,但隻有他才明白,那一戰純粹就是劉整領兵打的。
如果不是當時拒絕了劉整繼續南下的請戰,自己帶著人偷偷按照劉整的策略奪下鄂州,整個荊襄乃至淮南的戰場就隻會是劉整一個人的舞台。
襄陽一戰如此,兵不血刃攻略臨安更是如此。
他這個南征元帥,說起來最大的作用,無非就是監督手下那些非元蒙族統帥,至於讓他去想一些精巧的破敵之策或者戰法韜略?
那真是難為人了,祖上十輩人都沒傳下這種基因。
伯顏此刻深感壓力如山,放下酒碗後粗聲開口:“去,給我請阿術大人來,我要與他商議出征事宜。”
想來想去,伯顏此刻能想到的幫手也就是元蒙本族內,和他名氣地位相當的大將。
兀良哈·阿術。
………
“真是一群沒用的蠢貨,連一個小小的江西都拿不下來。”
“還有臉官居二品高位,簡直和廢物沒兩樣。”
暫且不提元朝大都一方的動靜,此時鄂州通往鄱陽的長江河道上,一支不下兩百艘大小戰船的船隊,正浩浩蕩蕩順水南下。
在這支船隊的指揮主戰船中,一個滿臉黑須,長得就凶神惡煞的家夥,手裏抓著一隻烤豬蹄,一邊吃還一邊謾罵。
“這烤肘的火候也是不對,哼,宋人做出來的東西就是不比我草原兒郎!”
嘴角嘟囔一聲,隨手就把烤豬蹄給扔了出去,也不管滿臉的油膩,直接嚷道:“去問問,咱們現在都到哪了,派出去探聽情況的小舟回來沒有。”
這支從襄樊一地趕來的大軍,正是元蒙在洞庭周邊留下的一支水軍精銳之師。而這支兵馬的統帥,正是元蒙的安南行省平章,曾與阿術、伯顏一同攻略荊襄的阿裏海牙。
當初襄陽之戰結束後,伯顏就帶著人去東邊打臨安去了,阿裏海牙則被留在洞庭繼續主持襄樊一地的後續事宜。
作為一名戰場勇將,被留在後方顯然不是阿裏海牙所願,這次一接到江西和臨安那邊的戰敗傳信,他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往日阿裏海牙總說自己不論能力、功勞都不比伯顏、阿術少,卻是沒多少人認同,讓他很丟麵子,此刻阿裏海牙卻是希望自己能再快一點,最好明日就碰上搗亂的宋人兵馬,然後一擊破敵。
到時他就會是南征戰場上的救星,地位肯定能從掌管小小的荊襄,直接上升到大都高官,甚至取代伯顏擔任丞相也說不定。
這一戰,他是帶著必勝信心來的。
因為從情報上說,這次宋人水軍突襲,所調用的戰船其實也就幾十艘,能夠在臨安一地製造那麽大的亂局,完全是因為出其不意。
阿裏海牙覺得自己隻要不被突襲,然後以絕對的兵力優勢猛攻宋軍,區區幾十艘戰船,要不了幾天就能把他們全都沉江喂魚。
就在阿裏海牙昂首闊步走到甲板邊時,一名副將小跑過來:“將軍,前方探路小舟回來了。”
“哦?可看到敵軍身影?”
“哨探未曾提起,他們隻是救下了一夥從鄱陽敗退而來的水卒。”副將搖頭開口,阿裏海牙頓時麵露不喜:“鄱陽水寨也吃了敗仗?讓那些水卒過來見我。”
片刻後,幾名如同落湯雞一般的水卒來到了阿裏海牙麵前,一五一十的交代了他們戰敗的全過程。
隨著整個過程在阿裏海牙麵前娓娓展開,終於讓他臉色有了些變化:“那宋人水軍竟然不是在湖麵上擊敗你們的?誘騙你們去救隆興,之後在半路上設伏,兵馬人數竟然多達上萬?”
這哪是水軍戰法?
這怎麽可能是幾十艘戰船的兵力?
阿裏海牙聽完後,整張臉都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