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你說的這個不祥之地叫什麽名字?所在何處?”子墨問道。


    這個道家弟子已經打算帶著子墨去了,索性也就和他說了起來,而且從這一邊走路子還近,能節省一些時間。


    “先生,這我也不知道,隻是當地人對這裏都很避諱,這一處名為博浪沙,原本是戰國七雄魏國的地盤。”


    “此地地形複雜多變,據說曾經魏王手下的魏武卒就曾經在這裏練兵,這詭異的地形,與他們宗門的獨特功夫相得益彰,是個難得的好地方。”


    “當初魏武卒的還曾經在這裏設立過據點,這博浪沙的地下,埋葬了無數的七國之人,都是魏武卒從各國緝拿而來。”


    “當地人說這裏有血腥的氣息,而且路子不好走,很少有人從這裏走。”


    子墨靜靜的聽著,得來全不費工夫,皇帝陛下東巡的必經之地就有這博浪沙。


    “多謝了,小哥,咱們加快一些速度,我想去看看這博浪沙。”


    駕!駕!


    拍擊馬背,兩人快了一些,博浪沙張良行刺,這是曆史上發生的大事,墨家大鐵錘的形象就是以刺殺中的一位勇士為原型。


    事情發生在秦始皇第三次東巡,大概是公元前217年或者218年,張良找了一個使得動兩百斤大鐵椎的勇士,當其到了博浪沙這一地界時,將大鐵椎扔了出去。


    從多遠的距離扔的不知道,怎麽接近的嬴政也不知道,隻知道這位勇士的大鐵椎扔的並不準,砸在了嬴政侍從的車輛上麵(副車),而這人大鐵椎肯定是死了。


    但是他沒有供出張良,隨後張良隱姓埋名,逃亡到了下邳。


    張良列傳隻有聊聊幾個字的記載,不太詳細,隻是說了這樣一件事情。


    這件事放在嬴政身上,也大也小,被刺殺本來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但是嬴政這輩子不知道被刺殺了多少次,每一次都名留千古。


    而刺殺嬴政的人,也借著嬴政的名字,火了。


    子墨他們早上出發,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到了博浪沙這個地方。


    “先生,過了眼前的小村莊,就是博浪沙了,這村子酒水不錯,咱們先吃一些東西吧。”道家弟子恭敬的說道。


    “嗯,好。”


    進了村子,這村子還不小,而且此處距離鎮子也不遠,來來往往還有不少的人,子墨與這天宗弟子找了一家露天的小店,坐下了。


    “店家,我們過路的,來些吃的填飽肚子就行。”本來子墨對這小店並不抱多少希望,所以說的很給麵子。


    “好嘞,這位先生,您請坐,飯菜馬上就來。”小二笑嗬嗬道。


    坐下來之後,子墨腦海中還是平靜不下來,在這個秦時明月世界的行刺,可能不會像荊軻那般的單打獨鬥,很有可能會有各方勢力進入角逐,而嬴政肯定是死不了的,以他的實力,這世上真的沒人能殺他。


    子墨已知的力量中,田光俠魁說了會參與,而他讓自己等待田言的計劃,也就是說,田言依靠羅網,目的並不簡單,或許真的不是背叛農家,至少她是有上一代俠魁的授意的。


    田光俠魁在這一次刺殺中代表農家立場的話,那他的目的應該就是羅網,胡亥,嬴政,但是除了他們會參與刺殺之外,墨家與張良肯定也會參與其中,而張良的動機就要簡單的多了,死的人越多越好,最好是嬴政也死掉,而墨家參與其中純屬湊熱鬧送人頭。


    而保皇派這一邊,會有陰陽家的星魂一眾人等,也就是他與大司命少司命,還有羅網之人,以及章邯。


    子墨的立場是追隨章邯,但是他也想順道滅掉羅網。


    也就是說,羅網的對手會有影密衛,農家,星魂!反正隻要參與這場刺殺的,不管是保皇的還是反秦的,都想順道收拾羅網。


    但是到時候會以如何的方式開場,又不得而知,而道家天宗與人宗到時候會深處何等的位置?而這一場天人之約的約戰,又以何種方式結束,誰勝誰負呢!


    “我估摸著,咱們這裏有大事要發生,這些天來了許多穿著不俗的人,就在前些天就有一個,看起來像是一個讀書人,而且在咱們這裏了逗留了不少的時間。”在子墨旁邊的桌子上,幾個人嘀嘀咕咕的說了起來。


    他說的這個人應該是張良,就在離開東郡之前,子墨曾經聽韓信說張良也去了東郡,隻不過走的比較匆忙,也沒有來得及去拜會一下張良,不過估計他肯定為了刺殺嬴政的事情在忙裏忙外吧。


    既然張良能在這博浪沙長時間逗留,那說明這裏肯定有不同之處。


    子墨早就換下了農家弟子的衣服,穿了平時的衣裳,雖然談不上華貴,但是和這些平頭百姓比起來,已經很不錯了。


    “老哥,這話可不能亂說,自從魏武卒離開了這裏,咱們終於過上了平靜的日子,要是再發生一些啥,這讓誰受得了啊。”


    “誰能知道啊,以前魏國還在的時候,那些壓榨咱們得官府老爺,現在一個個現在都不知所蹤,我猜啊,他們估計背地裏琢磨著啥主意呢。”


    這些人所說的話被子墨聽到了,隨後店小二上了菜,手藝一般,比起農家的廚子還要差,不過吃飽是足夠了,然後他們兩人就去了博浪沙。


    這博浪沙地勢確實是奇異,整個來看這是一片凹凸不齊的山地,甚至還有許多地上是濕地,生長著蘆葦,用來隱藏也很容易,據說曆史上的張良就是躲藏在蘆葦蕩裏才逃脫的。


    “先生,如果不管兩旁的山丘的話,我們順著路走也能走出去,這一片地方還不小,怎麽也樣走幾個時辰。”這位弟子說道。


    子墨稍微點了點頭,他並不著急,張良先生能在這裏逗留將近一個月,說明這裏必然是與眾不同,子墨也做好了準備,好好看看這個博浪沙!


    不過子墨可並不打算按部就班的走,他騎著馬去了高處,站在高的地方,對地形掌握的越清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劇本闖秦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聽雨墨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聽雨墨篆並收藏帶著劇本闖秦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