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詔立秦王李世民為太子,同年登基,改元貞觀。


    係辭曰:“天地之道,貞觀者也。”天地之間固有常理,然而我們要探尋這些,卻往往流於表麵,謬之遠矣。


    周易是儒門聖典,係辭據傳為孔子所作。然而其由數象及義理的研究規律,也吸收了很多道家思想。


    李世民信道,雖然早年隨李淵起兵多有僧伽助拳,但他登基後卻裁撤過很多佛寺。不過縱使成為皇帝,卻仍然隻是凡夫俗子。連年的天災與體弱多病的妻兒讓他雄心漸偃,不僅翻修了之前被自己詔廢的幾百所僧院,還舍了幾座行宮做佛寺。


    袁天罡是個道士。隋開皇年間明經科進士,曾任邛州一帶的鹽令官。這不是什麽正經的官職,是用來監視當地私鹽買賣,確保朝廷利益的差事。唐代隋而居天下,宇內初定,自然是大封功臣。按說能拿得出手的位置也輪不到他挪,不過德宗之前,唐律不禁私鹽,袁天罡這個鹽令官卻是沒了。


    他無官一身輕,武德年間輾轉於益州各地。憑借一手相術,外加世事洞明,察言觀色,闖下偌大名頭。不僅達官顯貴對他的斷言篤信不疑,就連皇帝也聽說過他的本事。李世民登基時,承過袁天罡吉言的大人物們小露神通,袁天罡就又回到了他做官的故地任火井縣縣令。


    火井,屬邛州,中下縣,縣令從七品上。產茶、棕、竹、木,當然,還有井鹽。


    貞觀元年,芒種後兩日,邛州火井縣縣衙,內堂正房。


    晌午時分,滿鬢斑白的袁天罡盤坐蒲團,手捧一卷道書正研讀入神。衣一襲綠衫常服,天庭寬盈,承漿綿長,麵色紅潤隱有光澤。出任縣令幾個月來,幾多空閑。趁天氣尚涼,又可多讀幾卷道書。


    書還是那些書,然而每過一段時間再來品讀,因為自己又多看了些世態,便又能讀出多些不同的感悟。


    火井縣是個中下縣,人口不足兩千戶,鮮有邢訟需要縣令親自過問。課植農桑、檢察非違、催驅賦役,下有村正裏正,上有郭丞縣丞。一縣之尊,隻需懂得人盡其用就好。而作為看人相麵的大師,袁天罡在這方麵頗有心得。


    “報——啟稟明府(唐時對縣令尊稱)!今日巳末,有鹽工煮鹽時發現釜下無火,循沿途管道,也無泄露。下火井探尋,采收地火的取火鬥上皮革與竹筒已經糜爛,有一怪卵漂浮鹵上。鹽工將其上報裏正,裏正通報縣衙,現怪卵已取出並呈於大堂。”一名衙役此刻穿過內門,在正房門外駐足稟告。


    嗯?袁天罡聞聽此言,頓時來了興趣。作為一名道士,對各種神異奇詭多有耳聞,卻始終難得一見。自己已是其他人眼裏神乎其神的大師,然而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看人相麵,更多時候不過因勢順推,為別人討個口彩,並沒有那麽神奇。


    現在聽到從井裏麵打撈出來的怪卵,而且地點還是火井,他的好奇心完全被勾了起來。火井為什麽能夠生火,這是曆朝曆代的不解之謎。因為白天看不見火焰,晚上才能看見一點淡藍色,所以還被稱為冥火或者神火。世居當地的村民認為那是鹽井挖通幽泉而泄露的地獄之火,端得神秘。


    對地火多年的利用使人們的恐懼逐漸淡化,但其難以理解的異象卻成為始終籠罩心間的疑惑,惟有取信鬼神之說才能開釋。如今得知火井中突然出現一枚怪卵,甚至讓苦澀的鹵水都變了顏色,如此神異,令袁天罡呼吸都不由急促了幾分。


    “快,帶本縣過去!”


    ……


    早些時候。


    六口火井終日噴湧著氣泡,似乎永不停息。其中一口尤為古老,相傳開辟於東漢年間。


    突然一陣悸動不知從何而起,仿佛整個人間都被鑿穿。


    “成功:成功再次錨定娑婆世界……坐標已確定:貞觀元年……大唐劍南道邛州火井縣漢代古火井。”


    “時間偏移,-1390年,空間偏移,4米。”


    “警告:選民損毀嚴重,物質殘存度萬分之三,信息殘存度百分之九十七,請立即進行修複。”


    “錯誤:修複失敗,係統未綁定選民,無權連接服務器,請先進行綁定。”


    “錯誤:修複失敗,係統未綁定選民,無權使用儲備能,請先進行綁定。”


    “警告:選民無條件進行真實試煉,當前試煉模式:虛擬幻境。試煉任務:拒絕係統,保留人性。”


    “……”


    “成功:選民通過試煉,成功綁定係統,取得用戶權限。”


    “成功:召喚祭壇展開成功,正在轉換祭品……”


    井水突然沸騰起來,所有東西都蒙上了微光,各種物質被拆解,又重新組合。隱約有微小的金屬單質生成,卻又瞬間與井水反應消融。用來采集天然氣的皮鬥和竹筒迅速融化,甚至連井壁也因金屬離子被抽離而轉變著顏色。


    整口火井就像一杯被扔了可樂糖的蘇打水。


    一團網狀的血肉逐漸從井水中凝聚出來。


    “錯誤:磷元素不足,剩餘能量67%。”


    “成功:重新規劃完成,祭壇內祭品元素可以重建選民三歲體型。”


    那團網狀的血肉也開始發光消散,星星點點凝聚成另一具孩童身形。


    “成功:重建完成,開始交叉編譯宿主人格……完成,正在創建燒錄進程……”


    “成功:新手禮包已成功解鎖,領取紫色裝備:黑暗庇護。”


    孩童所處的位置突然爆發一陣幽光,片片黑曜石一般的多邊形鱗片自虛空中快速浮現,井水被排開,鱗片合成一個足球形巨卵將孩童包裹。


    “燒錄進行中……預計完成時間3小時……”


    像是突然被人剪斷了拴住它的繩索,巨卵加速向井口浮去……


    一刻鍾後,它被人撈了起來。


    ……


    “袁明府!”


    見袁天罡到來,縣衙大堂諸人此時紛紛見禮。除了主簿王守正與功曹母泉,以及三五衙役,還有發現火井異象的鹽工和工頭,其他隨行人員已被遣散,縣丞則沒有來。


    “免禮。”袁天罡揮了揮手,徑直往大堂正中一個鋪了稻草和麻布的籮筐走去。他已經看到,那枚所謂的怪卵就放在籮筐裏的麻布上麵,似乎由片片光滑如鏡的黑玉鑲嵌而成,但卻找不到一絲縫隙。


    “咦?”他突然一驚:這片片鏡麵清晰可見,光滑無比,比銅鏡還要明亮,但其中卻不見反射任何影像!而且這微呈弧狀的六角麵與五角麵交雜鑲嵌,竟然能夠組成如此完美的球體,真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如果有識貨的人在這裏,那他一定會大叫:“這是絕對黑體!這個形狀叫足球!”


    他忍不住上前用手輕輕撫摸。觸手光滑,毫不著力。指尖輕扣兩下,一股冰涼剛硬之感傳入腦海,仿佛正在敲擊精鐵頑石,讓人產生傳回的力道比自己發出的還要大得多的錯覺。


    或許這不是錯覺!


    一邊詢問當事鹽工詳細的發現經過,袁天罡一邊和幾名下屬圍繞巨卵研究起來。其實就眼前所見,更像是一顆巨大的石球或者寶珠。不過據發現它的鹽工所言,此物可以浮於井水之上,露出一點頭來,確實如雞子一般。說它是枚卵,也頗有道理。尤其是,據說發現這樣異物之後,曾引得多人圍觀。那鹽工工頭頗有見地,驅散了閑雜人等,派人通報了當地裏正,在送往縣衙之前已經過初步探查。有耳聰者聞得內裏似有脈搏撲跳,放入水缸,還會自行遊移。


    袁天罡一邊聽著功曹講解和詢問,一邊仔細參詳著這件神異之物。其上兩種弧狀棱麵,一種六邊,似乎對應六合,而五邊形卻又對應五行。邊邊相接,隱隱形成六壬之象,卻又似是而非。總是隱有頭緒,卻又雲霧縹緲,讓人難以厘清。


    左右苦思無果,隻好先放一旁。袁天罡正待考慮如何安置此物,卻猛然想起什麽,不禁動容失色。


    “河圖五行,這是河圖五行!”雖然跟書中的河圖不太一樣,不過很多方麵卻也能夠對應。特別是想到據傳河圖洛書最初是由龍馬和龍龜從水裏背負,伏羲自此創造八卦。這六邊形與五邊形,不正好與龜甲一樣嗎?隻是這裏的形狀太過規整,讓人一時沒有聯想到。如今想通這一點,一切推斷便如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這是真正的祥瑞!做了幾十年道士,憑借一手神乎其神的相術聞達於顯貴的袁天罡,雖然年近花甲,此刻卻仍然興奮得難以自持。甭管這玩意靠不靠譜,自己覺得它順理成章的是河圖洛書,那麽到了別人眼中它依然是河圖洛書。將此物呈獻帝王,即是誇示帝王功勳彰炳,比肩堯舜,而天下中興。這對於從立國之初便連年天災,此刻二十多州正經曆幹旱的大唐來說,於國於民,都是一種強烈的振奮。


    自己也可籍此官路亨通!


    雖然年事已高,但袁天罡是中年得子。其子袁客師年不過十五,未曾科舉,托老友安排得份差使,於長安皇室宗廟供職。雖然職位低微,但路還很長,如今有機會為子孫鋪路,當好好把握。再加上此物一旦呈獻,自己的名聲必然沸騰,成為道家代表人物隻是等閑。如今新朝初立,袁家很可能在自己手上發揚光大。


    這樣想著,袁天罡看怪卵的眼神越發炙烈起來。此時又有衙役通報,當地幾戶最有名望的,族內有人在朝為官的書香門第紛紛有主事者登門拜訪。說是想要對井中所撈神物瞻仰一二,蹭蹭瑞氣。想來也是收到消息,雖然不知具體情形卻也能推斷一二,想要看看是否可以沾光。


    袁天罡對此並不在意,如此喜事,理當雨露均沾。自己為一縣之令,不管下麵有什麽功勞,那都是自己製理有方。上表請功,多幾個名字也不會分薄自己的封賞。


    “讓他們進來吧。”他揮了揮手,人逢喜事,心情大好,隻覺看誰都十分順眼。


    俄頃另一名衙役引著幾名衣著體麵,舉止斯文的中年人進來。他們一進大堂,就看到縣衙的幾位官人(唐時稱當官的人)們正圍著大堂正中的籮筐嘖嘖稱奇,其中一個黑色的球體尤為搶眼。於是緊走幾步,到了近前,向袁天罡行禮問安。


    “拜見明府!”主官在場,無需再向其他屬官見禮,隻互相拱手致意,打過招呼,便迫不及待地望向大堂正中之物。


    “諸位賢達,別來無恙乎?”微笑著打過招呼,袁天罡見新來幾人頻頻觀望,於是退回主位,結跏跌坐,示意主簿先行講解一下巨卵來曆。“王主簿,你來給諸位賢達講解一下。”


    幾人來時隻是聽說大概,如今得知詳情,無不驚奇。待幾人觀摩少頃,袁天罡隧請幾人入座,眾人席地而坐,開始聽縣令講解他的推斷與見解。


    “正如諸位所見,餘以為此物乃玄龜之卵,河圖洛書。當今聖人,文治武功,得天眷可,是以降下祥瑞。此物雖賴聖人之功,降於此處,也兆示本地人道昌盛。此地能得昌盛,亦仰仗諸位教化之功。餘將此寶歸獻聖人,但有所賜,當不忘為諸位請賞。”


    諸人得知此卵竟為如此神物,俱是激動不已。彼此談論,互相道賀,一時氣氛頗為熱烈。袁天罡麵帶微笑,以手撫髯,甚是快慰。


    ……


    “成功:人格燒錄完成,重現度95%,正在執行喚醒程序……”


    在某個不為人知的地方,一行信息悄然閃過。


    “警告:環境無威脅,黑暗庇護正在收起……喚醒進度1%……”


    ……


    袁天罡正思量著獻祥表書該如何書寫,州治上官會不會貪他功勞,突然,他眉眼一凝。與此同時,大堂中其他諸人也具都失聲,齊齊看向仍被眾人圍在中間的巨卵。隻見原本嚴絲合縫的冷硬外殼開始片片解體分離,互相折疊的同時正漸漸淡化。不出幾個呼吸,他們眼中的洛書便完全消失不見,隻在原地留下了一個蜷縮在一起的:


    赤!身!童!子!


    大堂眾人此刻都驚呆了,半晌沒有人說話。直到袁天罡如夢初醒一般起身上前,打量這個離奇出現的童子時,才先後回過神來。縣衙諸人與當地名紳各自抱團,竊竊私語地圍上前去一同觀瞧。


    隻見這童子抱膝蜷臥,單看外表,分明一個三歲人孩。雖然眉目清秀可人,但既無犄角鱗片,也無奇詭紋身,毫無神異可言。可是適才諸人明明看到,其自消失的巨卵中心緩緩下沉到鋪墊的麻布上,也就是說之前還在蛋裏的時候,它是懸浮於半空的!


    袁天罡此刻頭腦有些混亂。雖然此情此景比一個硬邦邦的河圖洛書要神奇許多,可這祥瑞成了個孩童,要是獻上去聖人不相信,反把自己當成誘拐人子的心術不正之徒,那可就百口莫辯了。況且剛才還在本地名紳和同僚下官麵前誇誇其談,如今看來事實與之相去甚遠。美夢成空加上自覺顏麵受損,讓他一時有些意懶心灰。


    “剛才明府不是說這是河圖洛書嗎?”


    “是啊,好像還說是玄龜之卵……怎麽生出個人來……”


    聽著周圍的談論,袁天罡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麽心情去麵對了。


    “說不好,古書裏不是有神物通靈,異獸幻形之事麽。待會問問明府,明府精通道學,想必對此有所涉獵。”


    “對,我聽說佛經裏麵也有這樣的典故。”


    嗯?對啊,聽到這裏,袁天罡豁然開朗。是了,《吳越春秋》裏的越女劍,不就是向一隻化形的猿猴學的嗎?佛經裏麵的龍女,不也是神物變成人的形態?


    還有……如此一想,這洛書雖然沒了,可是相比一顆不會說話,還不知道到底是石頭還是蛋的死物,又或者前隋時各地上獻的隻是個頭比較大的“瑞獸”,一個活生生的神人,其影響簡直無法想象!


    而且,不論其到底有沒有神通靈異,隻要剛才的神跡被傳揚開來,都對聖人有著巨大的作用。為君分憂,乃臣子本分。想到這裏,袁天罡心血來潮。差人拿來紙墨,筆走龍蛇,八個大字,一揮而就:


    “天書得道,玄龜化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往世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猶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猶在並收藏大唐往世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