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就到了四月。
清明過後,錦城突然熱鬧了起來,原因很是簡單,錦江書院要招收弟子了。
錦江書院就在文翁石室的舊址之上興建,書院門前,一視平等,所有人無論貧賤富貴都在題有嘉惠岷峨遺跡古炳靈江漢載英多的大門之前排隊。
陳浮生整一整衣冠,看看時間,伸手逗弄一下開的正燦爛的桃李,等待聽到自己的名字。
幸好已經組織過無數次入學考試的錦江書院處理起來還是很有經驗的,沒過多久,上千人就被接引到了書院大坪之上。
身著皂緣白綢儒袍、頭戴黑色襆頭的山長悄然出現在講經台上,雙手微微下壓,使學子們安靜下來,這才開口說道:“鄙人忝為本院山長王岩,特此為大家介紹書院結構。本院分上中下三院,下院專為初學者而設,小學合格升入中院學習文理,文章優異者升入上院精研學問或者為科舉做準備。當然,我知道你們其中許多人是為了文先生而來,但是文先生執教的正是上院,如若不能通過中下兩院,自然沒有機會拜他為師學習。現在請大家自行按照號牌進行考核。”
話音剛落,就有書院的師兄們向大家分發好牌,陳浮生取過這塊竹牌,看去卻是一個玄字九號。明白自己是要在第三間考場考核,共有八人在他前麵。
向師兄們拱手行了一禮,陳浮生問過玄字考場的位置,迤然而去。
沒過多長時間,就有學子依次到來,眾人心有默契地按照序號排成兩列長蛇。
前麵八個進去的快,出來的也不慢,臉上但是沒有什麽為難之色,畢竟進下院不須考核而有準備上中二院的多少都是有些實力的。
眼看輪到自己,陳浮生輕吐口氣,走進房間。
房間不大,迎入眼簾的是兩張拚湊在一起的長桌,後麵坐了老中青三位儒生。
關上房門,陳浮生遞過竹牌,恭敬站在桌子前麵一個恰到好處的位置。
“姓名、年齡、籍貫出身?”中間的老者將號牌扣在桌上,提筆開始記錄。
“陳浮生,十八,眉山青神縣。”
“眉山青神縣陳浮生,你怎麽不就近在本地的中岩書院讀書。當年的東坡居士可是就出身這裏啊?”中年人疑問。
“在蜀中,學生聽聞錦江書院曆史最為悠久,地位最高,大多數人自然是想要拜入一家最好的。”
“十八歲了,之前在哪裏蒙學進修的?”年輕的書生好奇問道。
“學生蒙學在家父教導下進行的,後來便是自修。”
“父親教導,令尊名諱是……?”
“家父上希下圖,也曾京城連登黃榜。”
“原來你是元德的兒子,真是天妒英才,我也聽說你在家苦讀,還從未見過你。”中年儒生輕歎一句,看看一臉了然的老者和茫然的青年士子,側過頭,輕輕解釋一句。
“既然你有著家學淵源,小學無需考量,直接從十三經上問你吧,我念一段你接著背誦,公孫醜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
這是公孫醜上第二章,對於過目不忘的陳浮生沒有絲毫難度,隻聽他朗聲開口:“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曰:「若是,則夫子過孟賁遠矣?」曰:「是不難,告子先我不動心。」曰:「不動心有道乎?」曰:「有。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橈,不目逃;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不受於褐寬博,亦不受於萬乘之君;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養勇也。……”
“好了,停下吧,再來一首《詩》,就選《子衿》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不錯,記得很牢固,再講一段《論語》先進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一段吧。”
論語有兩歎,這一個“吾與點也”向來是儒家重點,陳浮生自然早有準備,張口就來,三位先生接連點頭。
“很好,拿上這塊號牌,等下午的時候聽鍾聲為號去參加上院考核。”中央的老儒生年老童心依舊,順手拋過竹牌。
陳浮生輕鬆接過,竹牌的後麵已經用朱筆批了一個甲字,躬身告退。
上院的考場就要相對正式多了,不僅僅是口試,而是在教室之中發下考卷作答。
鍾聲一響,準備考試。
鍾聲二響,進入考場。
鍾聲三響,正是考試。
踏著第二遍鍾聲,踩著青石板上零落的花瓣,陳浮生和一眾通過初試的學生拾階而上,準備進行第二次考試。
複試的題目格外繁多。陳浮生打開試卷,上麵共有道考題分別為經義兩道、詩一首、賦一篇、論一道、策問一篇,數術三道,普通人一個下午絕對完成不了。
但陳浮生顯然不是普通人,術數三道,一道幾何,一道數算,一道綜合,普通學生沒有研究過這些隻能放棄,然而他翻閱天欲尊者的雜書之時對於天工造物也是頗感興趣,這還難不倒他。
經義、詩賦也是一致,倒是策問沒有實際的執政經驗,他還真沒有什麽把握,不過這一點,大家都是站在統一起跑線上,他也用不著擔心。
放下手中筆,輕輕吹幹墨跡,陳浮生看看左右低頭答題的眾人,微微一笑。
在做題的時候,他大概也明白了過來,書院出這麽多題,顯然是想要對學生的所學以及興趣擅長的項目有一個全麵的了解,並不隻是為了單純的科舉做準備。
將答題紙依次整理完整,走到監考的先生麵前,輕輕施禮。
“咦,你這麽快就做完了?”略微翻閱一下,先生滿臉驚訝,他自然了解試題量有多麽龐大,甚至他不認為有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做完。
“學生隻是僥幸而已。”
“世上的事情,哪有什麽僥幸可言,眉山陳浮生,我記下了。”
清明過後,錦城突然熱鬧了起來,原因很是簡單,錦江書院要招收弟子了。
錦江書院就在文翁石室的舊址之上興建,書院門前,一視平等,所有人無論貧賤富貴都在題有嘉惠岷峨遺跡古炳靈江漢載英多的大門之前排隊。
陳浮生整一整衣冠,看看時間,伸手逗弄一下開的正燦爛的桃李,等待聽到自己的名字。
幸好已經組織過無數次入學考試的錦江書院處理起來還是很有經驗的,沒過多久,上千人就被接引到了書院大坪之上。
身著皂緣白綢儒袍、頭戴黑色襆頭的山長悄然出現在講經台上,雙手微微下壓,使學子們安靜下來,這才開口說道:“鄙人忝為本院山長王岩,特此為大家介紹書院結構。本院分上中下三院,下院專為初學者而設,小學合格升入中院學習文理,文章優異者升入上院精研學問或者為科舉做準備。當然,我知道你們其中許多人是為了文先生而來,但是文先生執教的正是上院,如若不能通過中下兩院,自然沒有機會拜他為師學習。現在請大家自行按照號牌進行考核。”
話音剛落,就有書院的師兄們向大家分發好牌,陳浮生取過這塊竹牌,看去卻是一個玄字九號。明白自己是要在第三間考場考核,共有八人在他前麵。
向師兄們拱手行了一禮,陳浮生問過玄字考場的位置,迤然而去。
沒過多長時間,就有學子依次到來,眾人心有默契地按照序號排成兩列長蛇。
前麵八個進去的快,出來的也不慢,臉上但是沒有什麽為難之色,畢竟進下院不須考核而有準備上中二院的多少都是有些實力的。
眼看輪到自己,陳浮生輕吐口氣,走進房間。
房間不大,迎入眼簾的是兩張拚湊在一起的長桌,後麵坐了老中青三位儒生。
關上房門,陳浮生遞過竹牌,恭敬站在桌子前麵一個恰到好處的位置。
“姓名、年齡、籍貫出身?”中間的老者將號牌扣在桌上,提筆開始記錄。
“陳浮生,十八,眉山青神縣。”
“眉山青神縣陳浮生,你怎麽不就近在本地的中岩書院讀書。當年的東坡居士可是就出身這裏啊?”中年人疑問。
“在蜀中,學生聽聞錦江書院曆史最為悠久,地位最高,大多數人自然是想要拜入一家最好的。”
“十八歲了,之前在哪裏蒙學進修的?”年輕的書生好奇問道。
“學生蒙學在家父教導下進行的,後來便是自修。”
“父親教導,令尊名諱是……?”
“家父上希下圖,也曾京城連登黃榜。”
“原來你是元德的兒子,真是天妒英才,我也聽說你在家苦讀,還從未見過你。”中年儒生輕歎一句,看看一臉了然的老者和茫然的青年士子,側過頭,輕輕解釋一句。
“既然你有著家學淵源,小學無需考量,直接從十三經上問你吧,我念一段你接著背誦,公孫醜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
這是公孫醜上第二章,對於過目不忘的陳浮生沒有絲毫難度,隻聽他朗聲開口:“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曰:「若是,則夫子過孟賁遠矣?」曰:「是不難,告子先我不動心。」曰:「不動心有道乎?」曰:「有。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橈,不目逃;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不受於褐寬博,亦不受於萬乘之君;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養勇也。……”
“好了,停下吧,再來一首《詩》,就選《子衿》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不錯,記得很牢固,再講一段《論語》先進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一段吧。”
論語有兩歎,這一個“吾與點也”向來是儒家重點,陳浮生自然早有準備,張口就來,三位先生接連點頭。
“很好,拿上這塊號牌,等下午的時候聽鍾聲為號去參加上院考核。”中央的老儒生年老童心依舊,順手拋過竹牌。
陳浮生輕鬆接過,竹牌的後麵已經用朱筆批了一個甲字,躬身告退。
上院的考場就要相對正式多了,不僅僅是口試,而是在教室之中發下考卷作答。
鍾聲一響,準備考試。
鍾聲二響,進入考場。
鍾聲三響,正是考試。
踏著第二遍鍾聲,踩著青石板上零落的花瓣,陳浮生和一眾通過初試的學生拾階而上,準備進行第二次考試。
複試的題目格外繁多。陳浮生打開試卷,上麵共有道考題分別為經義兩道、詩一首、賦一篇、論一道、策問一篇,數術三道,普通人一個下午絕對完成不了。
但陳浮生顯然不是普通人,術數三道,一道幾何,一道數算,一道綜合,普通學生沒有研究過這些隻能放棄,然而他翻閱天欲尊者的雜書之時對於天工造物也是頗感興趣,這還難不倒他。
經義、詩賦也是一致,倒是策問沒有實際的執政經驗,他還真沒有什麽把握,不過這一點,大家都是站在統一起跑線上,他也用不著擔心。
放下手中筆,輕輕吹幹墨跡,陳浮生看看左右低頭答題的眾人,微微一笑。
在做題的時候,他大概也明白了過來,書院出這麽多題,顯然是想要對學生的所學以及興趣擅長的項目有一個全麵的了解,並不隻是為了單純的科舉做準備。
將答題紙依次整理完整,走到監考的先生麵前,輕輕施禮。
“咦,你這麽快就做完了?”略微翻閱一下,先生滿臉驚訝,他自然了解試題量有多麽龐大,甚至他不認為有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做完。
“學生隻是僥幸而已。”
“世上的事情,哪有什麽僥幸可言,眉山陳浮生,我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