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浮生五經選擇的是《禮記》,這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正所謂克己複禮為仁在他看來,五經之中,最為重要的便是這一經,儒家的根基便是禮樂。
《詩經》爭議太多,有人認為知道單純地描寫了上古之景,有人卻偏要強行扯上明君賢臣,《尚書》不過是公文總集罷了,《易經》太過高深飄渺,讓人摸不著頭腦,至於《春秋》,就連孔夫子本人都承認“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是一本捏造出來的典籍,陳浮生實在對其喜歡不上來。
如此一來,就隻有《禮記》最合心意,而且四書中的《大學》本就出自《小戴禮記》,兩者之間有著最為清楚的脈絡相承關係。
“不過還好。自前朝覆滅以後,朱子的地位也受到了不小衝擊,否則現在做題還要像前朝一般按照他的注釋來答題,否則便是一頂有悖聖人教誨的大帽子扣下來,哪有現在這樣的靈活自由?”
打開油布包裹的試紙,兩道四書題躍然在目。
陳浮生輕輕一笑,這第一道正是出自《大學》。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大學》之中提出三綱八目之後,便是“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所以,君子應該謹慎地修養德行。具備了德行才能獲得民眾,有了民眾才會有國土,有了國土才會有財富,有了財富才能享用。德行為根本,財富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眾就會互相爭鬥、搶奪。因此,財富聚集在國君手中,就可以使百姓離散。
陳浮生清楚新黨一向提倡變法圖強,宣揚變了法,國家才能繁榮昌盛,而舊黨則是指責對方說“小人喻於利”。追逐利便是滿足內心之欲,不是君子所謂。
其實這也是有著根源的,這種辯論也不是第一次了,根源還要從朱陳兩家的王霸利義之辯開始說起。
這一次,明確地表明“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顯然是舊黨打算正本清源了。
隻要寫以德為本,則財自來,天下自然大定,就不會跑題,剩下的,能不能增添光彩,就要看自身的本事了。
搖搖頭,看向第二道,果然是一樣的調調,‘麻冕、禮也’。
這一道出自《論語·子罕》,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孔聖說:“用麻來織行禮時的帽子,是符合禮的;如今用絲來織,這樣儉省,我我寧肯違背古禮,也同意大家的意見和做法。臣見君,先在堂下行禮,然後升堂再行禮,這也是符合禮的。今天,大家都隻升堂後行一次禮,這是傲慢的表現。雖然違反大家的意願,我仍然主張先在堂下行禮。”
這一道題也是充滿了濃濃的保守意味,表麵上是說了孔夫子對性質相同的兩件事上,分別做出了不同的反應。
但是真實意思是在無傷大雅的小事上,可以從眾,但當涉及到倫理綱常的根本的時候,也要堅守底線,不能有絲毫讓步,和平時常說的呂端大事不糊塗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隻不過其實對這一句也是有著不同的見解,按照曾經風光一時的心學所說,則是夫子不拘小節,不看重形式而在乎自己的本心。
不過既然主考官是舊黨出身,這種說法自然是少提為妙。
不過葉信不提陳浮生也不會覺得這一次鄉試的傾向居然如此明顯,顯然朝廷的黨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除了朝廷的決策,就連掄才大典都淪為了戰場,看來就算到了京城,參加會試,也還有一場風波。
至於《禮記》的題目,陳浮生就隨意了許多,自從五經魁取消之後,五經題的重要性也直線下降,因此鄉試也有著四書為主,五經為輔的說法。
理論上隻要做得不算太差,文理通順就行。
等陳浮生看過試題,在心中打下腹稿,下午已經過了大半,他也懶得提筆答題,用自帶的火爐熬上一小鍋粥,就上帶來的小菜直接把晚飯提前解決了。
用過晚飯,整理幹淨,天色已然開始變暗,雖然有著發下來的蠟燭,陳浮生也沒有心情使用,鋪好號板,掛上紗帳,直接躺在上麵,放鬆下來,散去了對於自身狀態的控製,讓體內的青城內力自行運轉起來,腦袋卻沒有閑著,眼睛半閉著,對腹稿進行推敲琢磨。
這是有原因的,雖然他精力旺盛遠遠勝過那些普通的士子,但是他之前沒有想到貢院在鄉試期間居然能夠積累那麽宏大的浩然正氣,就算他一身魔門修為已經盡數化去,但是還是有著細微的不適應。
用這種狀態去答題,指不定會造成什麽後果呢。還不如休息一晚,第二天調整好了再開始,兩天的時間,對他而言已經足夠了。
果然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在安息香的作用下,一夜無夢。陳浮生一覺睡了個自然醒,睜開眼伸個懶腰,神清氣爽。
看看天色,已然大白,大多數的考生早就開始答題了。
取水淨麵,陳浮生滿意地點了點頭,在不能用肉眼看到的層麵之上,他和整個貢院氣息已經隱隱相合起來,那種微微的不協調感覺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對方再也不會把他當成一個異類進行打壓驅逐。
而且籠罩著整個貢院的文思之氣比起昨天下午,更加濃鬱強盛起來,如果說昨日還隻是不成編製的散兵遊勇,今天就是十倍數量的精兵強將。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昨天剛剛開始,許多考生還沒有真正開始答題。
每個人身上都有著文思之氣,不單單是士子,就算是大字不識的屠夫或者農夫一樣都有。
顧名思義,文思之氣便是每個人經過思考之後神魂產生的一種肉眼看不到的氣息,之所以冠以文字,並不是貶低常人,純粹是因為相比那些整日裏隻著眼於一日三餐生計的常人,讀了更多書的文人自然明白更多的道理,想得也更加廣博深入,身上的文思之氣,自然也更為濃鬱。
《詩經》爭議太多,有人認為知道單純地描寫了上古之景,有人卻偏要強行扯上明君賢臣,《尚書》不過是公文總集罷了,《易經》太過高深飄渺,讓人摸不著頭腦,至於《春秋》,就連孔夫子本人都承認“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是一本捏造出來的典籍,陳浮生實在對其喜歡不上來。
如此一來,就隻有《禮記》最合心意,而且四書中的《大學》本就出自《小戴禮記》,兩者之間有著最為清楚的脈絡相承關係。
“不過還好。自前朝覆滅以後,朱子的地位也受到了不小衝擊,否則現在做題還要像前朝一般按照他的注釋來答題,否則便是一頂有悖聖人教誨的大帽子扣下來,哪有現在這樣的靈活自由?”
打開油布包裹的試紙,兩道四書題躍然在目。
陳浮生輕輕一笑,這第一道正是出自《大學》。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大學》之中提出三綱八目之後,便是“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所以,君子應該謹慎地修養德行。具備了德行才能獲得民眾,有了民眾才會有國土,有了國土才會有財富,有了財富才能享用。德行為根本,財富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眾就會互相爭鬥、搶奪。因此,財富聚集在國君手中,就可以使百姓離散。
陳浮生清楚新黨一向提倡變法圖強,宣揚變了法,國家才能繁榮昌盛,而舊黨則是指責對方說“小人喻於利”。追逐利便是滿足內心之欲,不是君子所謂。
其實這也是有著根源的,這種辯論也不是第一次了,根源還要從朱陳兩家的王霸利義之辯開始說起。
這一次,明確地表明“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顯然是舊黨打算正本清源了。
隻要寫以德為本,則財自來,天下自然大定,就不會跑題,剩下的,能不能增添光彩,就要看自身的本事了。
搖搖頭,看向第二道,果然是一樣的調調,‘麻冕、禮也’。
這一道出自《論語·子罕》,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孔聖說:“用麻來織行禮時的帽子,是符合禮的;如今用絲來織,這樣儉省,我我寧肯違背古禮,也同意大家的意見和做法。臣見君,先在堂下行禮,然後升堂再行禮,這也是符合禮的。今天,大家都隻升堂後行一次禮,這是傲慢的表現。雖然違反大家的意願,我仍然主張先在堂下行禮。”
這一道題也是充滿了濃濃的保守意味,表麵上是說了孔夫子對性質相同的兩件事上,分別做出了不同的反應。
但是真實意思是在無傷大雅的小事上,可以從眾,但當涉及到倫理綱常的根本的時候,也要堅守底線,不能有絲毫讓步,和平時常說的呂端大事不糊塗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隻不過其實對這一句也是有著不同的見解,按照曾經風光一時的心學所說,則是夫子不拘小節,不看重形式而在乎自己的本心。
不過既然主考官是舊黨出身,這種說法自然是少提為妙。
不過葉信不提陳浮生也不會覺得這一次鄉試的傾向居然如此明顯,顯然朝廷的黨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除了朝廷的決策,就連掄才大典都淪為了戰場,看來就算到了京城,參加會試,也還有一場風波。
至於《禮記》的題目,陳浮生就隨意了許多,自從五經魁取消之後,五經題的重要性也直線下降,因此鄉試也有著四書為主,五經為輔的說法。
理論上隻要做得不算太差,文理通順就行。
等陳浮生看過試題,在心中打下腹稿,下午已經過了大半,他也懶得提筆答題,用自帶的火爐熬上一小鍋粥,就上帶來的小菜直接把晚飯提前解決了。
用過晚飯,整理幹淨,天色已然開始變暗,雖然有著發下來的蠟燭,陳浮生也沒有心情使用,鋪好號板,掛上紗帳,直接躺在上麵,放鬆下來,散去了對於自身狀態的控製,讓體內的青城內力自行運轉起來,腦袋卻沒有閑著,眼睛半閉著,對腹稿進行推敲琢磨。
這是有原因的,雖然他精力旺盛遠遠勝過那些普通的士子,但是他之前沒有想到貢院在鄉試期間居然能夠積累那麽宏大的浩然正氣,就算他一身魔門修為已經盡數化去,但是還是有著細微的不適應。
用這種狀態去答題,指不定會造成什麽後果呢。還不如休息一晚,第二天調整好了再開始,兩天的時間,對他而言已經足夠了。
果然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在安息香的作用下,一夜無夢。陳浮生一覺睡了個自然醒,睜開眼伸個懶腰,神清氣爽。
看看天色,已然大白,大多數的考生早就開始答題了。
取水淨麵,陳浮生滿意地點了點頭,在不能用肉眼看到的層麵之上,他和整個貢院氣息已經隱隱相合起來,那種微微的不協調感覺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對方再也不會把他當成一個異類進行打壓驅逐。
而且籠罩著整個貢院的文思之氣比起昨天下午,更加濃鬱強盛起來,如果說昨日還隻是不成編製的散兵遊勇,今天就是十倍數量的精兵強將。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昨天剛剛開始,許多考生還沒有真正開始答題。
每個人身上都有著文思之氣,不單單是士子,就算是大字不識的屠夫或者農夫一樣都有。
顧名思義,文思之氣便是每個人經過思考之後神魂產生的一種肉眼看不到的氣息,之所以冠以文字,並不是貶低常人,純粹是因為相比那些整日裏隻著眼於一日三餐生計的常人,讀了更多書的文人自然明白更多的道理,想得也更加廣博深入,身上的文思之氣,自然也更為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