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開幕式那天,顧燦燦一身帥氣的中山裝取得了不少關注,女扮男裝在某種氣氛下有著獨特的魅力。
當時國內媒體紛紛報道,即使像倭國棒國,也在當天的的開幕式報道提到出席的明星演員,顧燦燦都會出現。
如果當時《七月與安生》就展映,會受到非常大的關注吧。
可惜《七月與安生》的展映時間,被排了最後。
從開幕式到展映結束,中間隔著整整六天。
即使顧燦燦在開幕式上小出風頭,等到了六天以後,這種影響也趨近於無了。
因此顧燦燦在心裏已經做了前來觀看電影人數很少的心理預期。
畢竟這部電影,並沒有什麽大牌明星的加盟,璀璨時代也基本沒有開拓過海外市場。
不顧出乎顧燦燦的意料,前來觀看影片的人卻為數不少。
華夏的人就不說了,這些天來璀璨時代一直在交好前來參加電影節的華夏劇組,花花轎子人抬人,於情於理他們也會前來捧場。
少女時代在倭國的人氣還不錯,她們努力宣傳一番,不少的粉絲前來捧場。
亞洲和歐美的片商也來了一部分,最後三百人的影廳居然上座率到達了六成,比顧燦燦預計的要好多了。
這並不是首映式,也沒有什麽繁瑣的開場禮,到了時間,電影直接就開始上映。
……
我叫李斯文,是名在倭國留學的華夏人。
其實倭國不算是好的留學地點,我們華夏和倭國因為曆史原因,一直有著隔閡,不過相對於歐美,倭國的費用要便宜一半,一心想讓我去國外鍍金的老爹就把我送到倭國。
在倭國的日子是緊張而無聊的,而就在這個周末,東京正在舉辦電影節,聽說有國內的電影在上映,我想去看看,在倭國久了,哪怕是去看看我們華夏的紀錄片,也是好的。
我來的時間太晚了,當我來到六本木,才知道華夏的電影本周就要結束了,現在還剩下最後一部電影在展映。
不管是什麽電影,隻要是華夏的就好。
買票進場,我才有心情注意電影的名字:七月與安生。
聽上去就像是部文藝片啊。
主演萬倩、顧燦燦。沒聽說過的名字。
心裏已經對這部電影不抱什麽希望了,隻希望電影語言是中文啊,不要英語或者倭國語的配音。
今天上帝終於站在我這邊了,上映的居然是中文原聲,隻是有著英語和倭國語的字幕,良心電影,讚一個。
電影開始了。
一開始看到海報,我就想這劇情,無非就是青春,疼痛,三角戀,打胎,喝酒,肉欲,不指望有多好看,想著消遣時間罷了。
但是,這部電影,超出了我的期待,當然,也可能是_(:3)∠)_我本來對它的期待就沒多高,不過這部電影並不是表麵化講述愛情和一些惡俗的矯情的悲傷,還是比較細膩,平靜的在講述一個故事,有時候,真正的悲傷,不一定是撕心裂肺的,這部電影比多數的國產電影細膩一些。
其實看下來,我一直覺得,男主角是安生,女主角是七月,而家明隻是一個虛幻的存在,代表大環境的選擇,代表多數人的迷茫。
但是,這是我第一次在這樣的電影裏,慶幸男生是一個“渣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喜歡刺激又放棄不了安穩,什麽都想要,而最後什麽都得不到。
正是因為他搖擺不定做不出選擇隻喜歡逃避,七月與安生才能更加珍惜彼此,可能這樣說不太對,可是如果家明是一個果斷的男生,選擇了任何一方,七月與安生的感情也就止步了。
這部電影裏,關於愛情的描述很少,因為七月和安生的情已經超過了愛情。
七月真的喜歡家明嗎?電影裏沒有說。
安生真的喜歡家明嗎?電影裏也沒有說。
隻是年少無知,剛好家明出現在她們的世界,換一個男生,也一樣可以替代。
而七月與安生卻是真的誰也無法替代。
那,你和你的朋友呢?
是不是,也無法代替?
其實,我個人認為安生不喜歡家明。
感情線是這樣的,七月→家明→安生→七月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一場七月第一次把家明介紹給安生在酒吧的戲嗎?
安生問家明,牽七月得手是哪一隻,然後把手放在家明手下,說好像喜歡了他一點。
我一直覺得安生對家明的好感是因為家明是作為七月的戀人。
安生的離開,也是因為她知道,七月肯定會選擇家明,她留下,隻會徒增煩惱。
而每一張明信片裏,說到的“問候家明“,可能也隻是為了確定——家明還在不在七月身邊,不然你看,為什麽七月說家明去了北京,安生就回來了呢?
回到最開頭的那句話,為什麽安生的笑容是很純真幹淨的,而七月的笑容總是帶著一種苦澀。
我一直以為這是一個bug,直到我看到了最後。
大多數人都很喜歡安生這個角色,自由,不在乎別人眼光,做自己想做的。
可是,自由,就真的好?
同樣的,大多數人都像七月一樣活著,穩定的工作,穩定的男友,一切都很順利。
可是,安穩,就真的好?
安生十八歲以後被迫四處流浪,生活糜爛,吃不好穿不暖,看似自由快樂,卻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其實安生是真的喜歡安穩的生活,她也不是個壞女孩,她單純可愛,也沒有真正的耍壞,她這麽做,隻是為了保護自己,而她心裏是一直羨慕著七月的。
而七月呢,特別聰明,知道大家喜歡什麽,於是一直裝成乖小孩,一切盡力做到最好,過上父母希望她過得生活,而她其實是向往自由和冒險,隻是她膽怯,她逃不出這個牢籠,突破自己,去做一個壞女孩。
最後七月與安生互換人生,各自找到歸屬,七月隨風飄流,如風自由,安生紮根在地,平平淡淡。
這才是她們應該,也本該選擇的生活。
自由和安穩,哪一個更好?
這是許多人麵臨的問題,當然,多數人是父母替他選擇的。
其實,這不是一道有正確回答的題目。
選擇你想要的,做回你自己,做你喜歡的,不管遇到什麽,都會快樂,也不會後悔。
全劇裏,大家最討厭的渣男家明,其實是很悲催的,他什麽也沒做,也沒有去選擇,去追求,到最後,還是在不停的跑,迷失在路中,其實他就是大多數人的現狀——不知道自己該選擇什麽。
最可怕的不是作為,而是不作為。
一直到最後,安生,七月都找到了自己,找到了歸屬,隻有家明還在迷茫。
做出選擇不可怕,迷茫,最可怕。
看完這部電影,我自己也陷入這樣的思考,可能是我想太多,過度解讀了電影,但是,這就是我想說的,我不懂電影,我也不是一個有什麽好文采的人,我隻是想表達我的感受。
一個普通的觀眾。
……
我叫武內熏。
三年前,我遇到了一個人。
一個女孩子。
我記得華夏有部武俠裏有這麽一句話:“一見楊過誤終身。”
對於我,是一見燦燦誤終身。
華夏有位特別出名特別有才華的大思想家,名為魯迅。
魯迅先生說:“在你沒有遇到命中注定的那個人之前,你永遠不知道你喜歡的也許是同一性別的人。”
開玩笑的啦,這句話不是魯迅先生說的,是周樹人說的。
但是從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我無可救藥的喜歡了一個人,一個和我性別相同的。。。女孩子。
我能有什麽辦法,我也很絕望啊。
好在我是個很理智的人,這種感情深深的埋在心裏就好了。
至少,我們還是朋友啊。
今天是燦燦的電影在東京電影節上展映的日子,我當然要來現場,給燦燦加油!
燦燦說這部電影是描述友情的。
然而,看到電影海報,我就覺得感覺不太對勁。
海報上,燦燦和另外一個漂亮的女演員躺在床上,兩人好像沒有穿衣服,裸露著雙肩,兩人的頭發散著鋪在床上,頭發相交處,兩人的頭發盤在一起盤成漂亮的麻花辮。
另一張海報,兩人好像抱著的是同一個男人,但是兩人確實四目相對,似乎有著濃濃的感情在目光中交匯。
腐眼看人基,這兩張宣傳海報,為什麽我感覺散發著一股濃濃的百合氣息?裸白床單+結發(夫妻)真的不能再強行解釋成“純潔的革命友誼”了吧?
我感覺自己的心在怦怦直跳。
燦燦的這部電影,難道講述的女女之間的。。。感情?
不知道為什麽,心頭一陣火熱啊。
咳,想多了,看電影,看電影。
我真的好期待,燦燦自導自演的這部電影,到底是在講述了什麽故事呢。
一百一十分鍾之後,我才明白了,原來燦燦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兩個女孩從踏入同一所學校校門的一刻起,便宿命般地成為了朋友。
她們一個恬靜如水,一個張揚似火,性格截然不同、卻又互相吸引。
她們會陪伴在彼此的生命裏,相互相依,相愛相殺。
很多年前,忘了是誰對我說過這樣的話“女人之間的友誼啊,簡直比鳳梨罐頭都還容易變質。”
現在想想,他說的那句話,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因為七月與安生的友情,亦是如此。
在她們18歲那年,出現了改變兩個女孩友誼的主要因素。
貌似兩個人都愛上了同一個男人。
但實際上這場看似三角戀的狗血故事之下閃耀著的的確是 百合之魂 啊。
安生看似一生漂泊愛自由,但卻比任何人都渴望家庭、渴望穩定、渴望依靠,因此她找到了七月,想給七月一個厚實的臂膀,一串家裏的鑰匙,一個關於永遠的承諾,來構架屬於自己的家。
但這種渴望需要七月的回應才能成真,就像七月說的,是她把安生帶回了家,給了她愛和牽掛。
所謂的選擇,對於她倆來說從來就不是單箭頭的主動與被動,而是你情我願的雙向選擇。
兩個女孩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卻又像彼此的鏡子。
表麵上看,是燦燦扮演的安生愛上了閨蜜的男朋友,但是很顯然,我認為在顧燦燦的光影故事裏,第三者的身份屬於這個“被搶奪的男人”。
七月的心裏,有一個潛藏的安生;安生的心裏,也有一個潛藏的七月。安生的放蕩不羈,七月的平穩安寧,性格看似截然不同的閨蜜,其實內心都隱藏著一份對彼此生存狀態的渴望,又被現實一次次殘酷地阻擋,傷痕累累。
我堅信七月和安生才是真正相愛的!蘇家明隻是她們年少輕狂時迷惑她們的毒藥。
兜兜轉轉,驀然回首,原來最愛的還是她。
一個張揚如火,卻有著水的細膩;一個溫柔如水,卻向往火的熱烈。她們兩個是矛盾的,卻也互補。
如果沒有家明,如果沒有……也許還會有另一個家明出現,這就是宿命吧。
兩人終究不能在一起。
真是,都看哭了,這部電影裏,或許燦燦是在隱喻著什麽吧。
……
陳昆習慣性的抱著雙臂,右手撐著臉頰。
坦白講,當他聽說這部電影是顧燦燦自導自演的時候,內心是極為不看好的。
顧燦燦的才女之名陳昆聽過多人說起過了,她的拍的電影夜店、驢得水陳昆也曾看過,對於這個才女的名頭,陳昆也是服氣的。
隻是拍電影和演電影是兩碼事,顧燦燦在導演方麵有天賦這點已經沒有人懷疑了,但是她偏偏還想去演戲,隻能說小女孩就是浮躁啊。
然而,事實很快就啪啪的打臉了。
顧燦燦扮演的安生和萬倩扮演的七月在浴室裏爭吵那段真的是驚豔到了陳昆。
兩個人既有恨又有愛的那種羈絆讓所有人心裏都苦澀澀的。
但沒有想到,顧燦燦的演技居然也這麽讓人驚豔!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祖師爺給飯吃吧。
真的是讓人既羨慕又嫉妒的天分啊。
陳昆想到在不久之後,顧燦燦說她會在火鍋英雄中扮演大反派。
到時候可以和顧燦燦演對手戲,陳昆心頭一陣火熱。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啊。
……
當時國內媒體紛紛報道,即使像倭國棒國,也在當天的的開幕式報道提到出席的明星演員,顧燦燦都會出現。
如果當時《七月與安生》就展映,會受到非常大的關注吧。
可惜《七月與安生》的展映時間,被排了最後。
從開幕式到展映結束,中間隔著整整六天。
即使顧燦燦在開幕式上小出風頭,等到了六天以後,這種影響也趨近於無了。
因此顧燦燦在心裏已經做了前來觀看電影人數很少的心理預期。
畢竟這部電影,並沒有什麽大牌明星的加盟,璀璨時代也基本沒有開拓過海外市場。
不顧出乎顧燦燦的意料,前來觀看影片的人卻為數不少。
華夏的人就不說了,這些天來璀璨時代一直在交好前來參加電影節的華夏劇組,花花轎子人抬人,於情於理他們也會前來捧場。
少女時代在倭國的人氣還不錯,她們努力宣傳一番,不少的粉絲前來捧場。
亞洲和歐美的片商也來了一部分,最後三百人的影廳居然上座率到達了六成,比顧燦燦預計的要好多了。
這並不是首映式,也沒有什麽繁瑣的開場禮,到了時間,電影直接就開始上映。
……
我叫李斯文,是名在倭國留學的華夏人。
其實倭國不算是好的留學地點,我們華夏和倭國因為曆史原因,一直有著隔閡,不過相對於歐美,倭國的費用要便宜一半,一心想讓我去國外鍍金的老爹就把我送到倭國。
在倭國的日子是緊張而無聊的,而就在這個周末,東京正在舉辦電影節,聽說有國內的電影在上映,我想去看看,在倭國久了,哪怕是去看看我們華夏的紀錄片,也是好的。
我來的時間太晚了,當我來到六本木,才知道華夏的電影本周就要結束了,現在還剩下最後一部電影在展映。
不管是什麽電影,隻要是華夏的就好。
買票進場,我才有心情注意電影的名字:七月與安生。
聽上去就像是部文藝片啊。
主演萬倩、顧燦燦。沒聽說過的名字。
心裏已經對這部電影不抱什麽希望了,隻希望電影語言是中文啊,不要英語或者倭國語的配音。
今天上帝終於站在我這邊了,上映的居然是中文原聲,隻是有著英語和倭國語的字幕,良心電影,讚一個。
電影開始了。
一開始看到海報,我就想這劇情,無非就是青春,疼痛,三角戀,打胎,喝酒,肉欲,不指望有多好看,想著消遣時間罷了。
但是,這部電影,超出了我的期待,當然,也可能是_(:3)∠)_我本來對它的期待就沒多高,不過這部電影並不是表麵化講述愛情和一些惡俗的矯情的悲傷,還是比較細膩,平靜的在講述一個故事,有時候,真正的悲傷,不一定是撕心裂肺的,這部電影比多數的國產電影細膩一些。
其實看下來,我一直覺得,男主角是安生,女主角是七月,而家明隻是一個虛幻的存在,代表大環境的選擇,代表多數人的迷茫。
但是,這是我第一次在這樣的電影裏,慶幸男生是一個“渣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喜歡刺激又放棄不了安穩,什麽都想要,而最後什麽都得不到。
正是因為他搖擺不定做不出選擇隻喜歡逃避,七月與安生才能更加珍惜彼此,可能這樣說不太對,可是如果家明是一個果斷的男生,選擇了任何一方,七月與安生的感情也就止步了。
這部電影裏,關於愛情的描述很少,因為七月和安生的情已經超過了愛情。
七月真的喜歡家明嗎?電影裏沒有說。
安生真的喜歡家明嗎?電影裏也沒有說。
隻是年少無知,剛好家明出現在她們的世界,換一個男生,也一樣可以替代。
而七月與安生卻是真的誰也無法替代。
那,你和你的朋友呢?
是不是,也無法代替?
其實,我個人認為安生不喜歡家明。
感情線是這樣的,七月→家明→安生→七月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一場七月第一次把家明介紹給安生在酒吧的戲嗎?
安生問家明,牽七月得手是哪一隻,然後把手放在家明手下,說好像喜歡了他一點。
我一直覺得安生對家明的好感是因為家明是作為七月的戀人。
安生的離開,也是因為她知道,七月肯定會選擇家明,她留下,隻會徒增煩惱。
而每一張明信片裏,說到的“問候家明“,可能也隻是為了確定——家明還在不在七月身邊,不然你看,為什麽七月說家明去了北京,安生就回來了呢?
回到最開頭的那句話,為什麽安生的笑容是很純真幹淨的,而七月的笑容總是帶著一種苦澀。
我一直以為這是一個bug,直到我看到了最後。
大多數人都很喜歡安生這個角色,自由,不在乎別人眼光,做自己想做的。
可是,自由,就真的好?
同樣的,大多數人都像七月一樣活著,穩定的工作,穩定的男友,一切都很順利。
可是,安穩,就真的好?
安生十八歲以後被迫四處流浪,生活糜爛,吃不好穿不暖,看似自由快樂,卻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其實安生是真的喜歡安穩的生活,她也不是個壞女孩,她單純可愛,也沒有真正的耍壞,她這麽做,隻是為了保護自己,而她心裏是一直羨慕著七月的。
而七月呢,特別聰明,知道大家喜歡什麽,於是一直裝成乖小孩,一切盡力做到最好,過上父母希望她過得生活,而她其實是向往自由和冒險,隻是她膽怯,她逃不出這個牢籠,突破自己,去做一個壞女孩。
最後七月與安生互換人生,各自找到歸屬,七月隨風飄流,如風自由,安生紮根在地,平平淡淡。
這才是她們應該,也本該選擇的生活。
自由和安穩,哪一個更好?
這是許多人麵臨的問題,當然,多數人是父母替他選擇的。
其實,這不是一道有正確回答的題目。
選擇你想要的,做回你自己,做你喜歡的,不管遇到什麽,都會快樂,也不會後悔。
全劇裏,大家最討厭的渣男家明,其實是很悲催的,他什麽也沒做,也沒有去選擇,去追求,到最後,還是在不停的跑,迷失在路中,其實他就是大多數人的現狀——不知道自己該選擇什麽。
最可怕的不是作為,而是不作為。
一直到最後,安生,七月都找到了自己,找到了歸屬,隻有家明還在迷茫。
做出選擇不可怕,迷茫,最可怕。
看完這部電影,我自己也陷入這樣的思考,可能是我想太多,過度解讀了電影,但是,這就是我想說的,我不懂電影,我也不是一個有什麽好文采的人,我隻是想表達我的感受。
一個普通的觀眾。
……
我叫武內熏。
三年前,我遇到了一個人。
一個女孩子。
我記得華夏有部武俠裏有這麽一句話:“一見楊過誤終身。”
對於我,是一見燦燦誤終身。
華夏有位特別出名特別有才華的大思想家,名為魯迅。
魯迅先生說:“在你沒有遇到命中注定的那個人之前,你永遠不知道你喜歡的也許是同一性別的人。”
開玩笑的啦,這句話不是魯迅先生說的,是周樹人說的。
但是從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我無可救藥的喜歡了一個人,一個和我性別相同的。。。女孩子。
我能有什麽辦法,我也很絕望啊。
好在我是個很理智的人,這種感情深深的埋在心裏就好了。
至少,我們還是朋友啊。
今天是燦燦的電影在東京電影節上展映的日子,我當然要來現場,給燦燦加油!
燦燦說這部電影是描述友情的。
然而,看到電影海報,我就覺得感覺不太對勁。
海報上,燦燦和另外一個漂亮的女演員躺在床上,兩人好像沒有穿衣服,裸露著雙肩,兩人的頭發散著鋪在床上,頭發相交處,兩人的頭發盤在一起盤成漂亮的麻花辮。
另一張海報,兩人好像抱著的是同一個男人,但是兩人確實四目相對,似乎有著濃濃的感情在目光中交匯。
腐眼看人基,這兩張宣傳海報,為什麽我感覺散發著一股濃濃的百合氣息?裸白床單+結發(夫妻)真的不能再強行解釋成“純潔的革命友誼”了吧?
我感覺自己的心在怦怦直跳。
燦燦的這部電影,難道講述的女女之間的。。。感情?
不知道為什麽,心頭一陣火熱啊。
咳,想多了,看電影,看電影。
我真的好期待,燦燦自導自演的這部電影,到底是在講述了什麽故事呢。
一百一十分鍾之後,我才明白了,原來燦燦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兩個女孩從踏入同一所學校校門的一刻起,便宿命般地成為了朋友。
她們一個恬靜如水,一個張揚似火,性格截然不同、卻又互相吸引。
她們會陪伴在彼此的生命裏,相互相依,相愛相殺。
很多年前,忘了是誰對我說過這樣的話“女人之間的友誼啊,簡直比鳳梨罐頭都還容易變質。”
現在想想,他說的那句話,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因為七月與安生的友情,亦是如此。
在她們18歲那年,出現了改變兩個女孩友誼的主要因素。
貌似兩個人都愛上了同一個男人。
但實際上這場看似三角戀的狗血故事之下閃耀著的的確是 百合之魂 啊。
安生看似一生漂泊愛自由,但卻比任何人都渴望家庭、渴望穩定、渴望依靠,因此她找到了七月,想給七月一個厚實的臂膀,一串家裏的鑰匙,一個關於永遠的承諾,來構架屬於自己的家。
但這種渴望需要七月的回應才能成真,就像七月說的,是她把安生帶回了家,給了她愛和牽掛。
所謂的選擇,對於她倆來說從來就不是單箭頭的主動與被動,而是你情我願的雙向選擇。
兩個女孩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卻又像彼此的鏡子。
表麵上看,是燦燦扮演的安生愛上了閨蜜的男朋友,但是很顯然,我認為在顧燦燦的光影故事裏,第三者的身份屬於這個“被搶奪的男人”。
七月的心裏,有一個潛藏的安生;安生的心裏,也有一個潛藏的七月。安生的放蕩不羈,七月的平穩安寧,性格看似截然不同的閨蜜,其實內心都隱藏著一份對彼此生存狀態的渴望,又被現實一次次殘酷地阻擋,傷痕累累。
我堅信七月和安生才是真正相愛的!蘇家明隻是她們年少輕狂時迷惑她們的毒藥。
兜兜轉轉,驀然回首,原來最愛的還是她。
一個張揚如火,卻有著水的細膩;一個溫柔如水,卻向往火的熱烈。她們兩個是矛盾的,卻也互補。
如果沒有家明,如果沒有……也許還會有另一個家明出現,這就是宿命吧。
兩人終究不能在一起。
真是,都看哭了,這部電影裏,或許燦燦是在隱喻著什麽吧。
……
陳昆習慣性的抱著雙臂,右手撐著臉頰。
坦白講,當他聽說這部電影是顧燦燦自導自演的時候,內心是極為不看好的。
顧燦燦的才女之名陳昆聽過多人說起過了,她的拍的電影夜店、驢得水陳昆也曾看過,對於這個才女的名頭,陳昆也是服氣的。
隻是拍電影和演電影是兩碼事,顧燦燦在導演方麵有天賦這點已經沒有人懷疑了,但是她偏偏還想去演戲,隻能說小女孩就是浮躁啊。
然而,事實很快就啪啪的打臉了。
顧燦燦扮演的安生和萬倩扮演的七月在浴室裏爭吵那段真的是驚豔到了陳昆。
兩個人既有恨又有愛的那種羈絆讓所有人心裏都苦澀澀的。
但沒有想到,顧燦燦的演技居然也這麽讓人驚豔!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祖師爺給飯吃吧。
真的是讓人既羨慕又嫉妒的天分啊。
陳昆想到在不久之後,顧燦燦說她會在火鍋英雄中扮演大反派。
到時候可以和顧燦燦演對手戲,陳昆心頭一陣火熱。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