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燦燦扮演的細雨搶走羅摩遺體後被黑石懸賞追殺,黑石首領首次出現,同時交代了摩羅遺體的用途,整個節奏非常快速。


    原版中,這段情節之後,緊跟曾靜出場,蘇兆斌的剪輯思路,可能想造成觀眾的好奇心理,參雜著大量的插敘和倒敘,怎奈火候不到,顯得淩亂散碎。


    顧燦燦看過他第一版的剪輯之後,好不客氣的指出了這個問題,影片重新剪輯,直接就是細雨被追殺的過程,不再進行插敘倒敘。


    “顧燦燦的打戲還行啊。”周軍心中暗暗的想著,屏幕中顧燦燦扮演的細雨正殺死最後一名追殺她的殺手,麵無表情的收劍。


    劍雨的武術設計很有美感,顧燦燦雖然沒有武術的功底,但在威亞的支持下,做出的動作非常飄逸優美,再加上她的顏值,簡直要迷死一幫人。


    砍了一些旁枝末節調整節奏之後,這版的《劍雨》接下來豐富了細雨與陸竹的戲份。


    “還是來晚了,不過生未必樂,死未必苦……”


    石橋,月色,那個僧人輕輕問了一句:“你就是細雨吧?”


    他一身塵仆,胸前掛著佛珠,卻蓄著短。那雙眼睛黑色如漆,絞著月色,似哀憐,似悲憫。


    扮演陸竹的是聶遠,他貢獻了自己最好的演技,惹得全場女生都在心跳。


    細雨眼中倒映著這名突然出現的僧人,眼神不再是以往的古井無波,閃著奇異的光芒。


    陸竹的武功奇高,本可以殺了細雨,但是沒有。


    他纏了對方整整三個月,為的就是度化。


    那破廟殘佛,篝火如幻,僧人背對著女殺手:“我不能再見你,再過幾天,我就正式剃度出家。今日別後,我將晨昏為你誦經消業,求佛祖願,讓你了悟能斷,能斷一切法,能斷世間一切痛苦,而等彼岸。”


    “剃度?”細雨眼芒一閃,冷哼一聲,劍尖又往前半寸:“現在才說剃度?哪家寺廟敢幫你剃度,我就血洗了這家寺廟!”


    陸竹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愛上了細雨,他覺得這是孽,所以要了結。


    細雨更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愛上了陸竹,所以要尋求一個答案。


    “有點意思了。”周軍微微點頭,這段情節總算展示了一下顧燦燦的演技,之前麵無表情的三無殺手壓根沒有什麽難度,但在寺廟與陸竹對峙的這一段,顧燦燦的表情眼神充分表現了一個內心糾結的殺手形象,這段細膩的演技比她在《無心法師》的時候有了明顯的進步。


    其實這段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嘛,但妙就妙在兩個人物設定,這就是符合觀眾審美的展開。


    “禪機已到……”陸竹點化細雨,故意身死。


    細雨右手顫抖的看著冰冷的劍刺入陸竹的胸口,麵色蒼白的不像話。


    陸顫著聲音,把念珠放到劍上:“若你能放下手中這把劍,我願是你殺的,最後一人。”


    “啪嗒啪嗒。”佛珠落地的聲音清晰沉重,仿佛打在了所有觀眾的心上。


    有妹子已快忍耐不住,縱然沒哭出來,也是眼圈微紅。


    高僧和女殺手這叫一個帶感,帶勁的帶,感動的感。


    “聶遠絕對禁欲係男神啊,就愛這種的!”


    “啊啊啊,這分明就是佛秀嘛!”


    “拜托,後麵還怎麽演?”


    觀眾一方麵覺得這段劇情真是絕了,一方麵有隱隱感到蛋疼。


    不提其他劇情,光細雨和陸竹兩個人的糾纏,就能拍出一部完整的電影,但是這才開始十來分鍾,本以為是男主的世外高僧居然掛了!


    我看你接下來怎麽演!


    周軍手也忍不住緊了緊,這他麽,他也以為接下來就是細雨和陸竹的相愛相殺,沒想到相愛沒看到,相殺卻是突如其來,簡直讓人猝不及防。


    接下來篝火忽明忽暗,畫麵特自然的過渡,切到了一處古代集市。


    行人如織,攤販擁擠,酒樓在旁側聳立,對麵是高台,一個戲班子正演著雜戲。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副生動的市井畫卷。


    鏡頭給到一個女人的背影,跟著她的腳步,來到一處小攤前。張少華飾演的蔡婆正擺弄貨物,那女子展開一紙告示,問:“蔡大娘麽,聽說您有房子在招租?”


    隨後,蔡婆領她進到一處大宅,介紹道:“這本是黃大夫的家,他去年回鄉養老,房子就一直空著……”


    攝影師似在逗弄觀眾,給到女人的腳,給到女人的全身,卻始終不給正臉。


    “這是三個月的租金。”


    “好好好,我明天就打個契約給您,還沒請教尊姓大名?”


    直到此時,鏡頭才慢慢上移,釘在俞飛紅那張素雅精致的臉上,“我姓曾,單名一個靜字。”


    伴隨著俞飛紅這張讓人驚豔的出現,觀眾席中發出齊聲的驚歎。


    “哇哦,驚鴻仙子就是美!”


    “媽呀,我感覺戀愛了。”


    “她怎麽保持的這麽久了還跟小李飛刀裏那樣年輕。”


    幾聲議論小小的響起,周軍忍不住回頭看過去,低聲嚴厲的嗬斥:“禁聲!”


    後麵幾個學生模樣的吐吐舌頭,不再說話。


    俞飛紅扮演的曾靜出現的突兀,但很多看過預告片的觀眾很輕鬆的就猜出來了,曾靜就是細雨,畢竟當初宣傳就有華夏版變臉、史密斯夫婦的說法流傳開來。


    隻是細雨如何變成曾靜的,這是很多人一直很好奇的一個點。


    身份的改變和重來,往往是看客的g點。


    曾靜搬到了這處宅院,賣布為生,鄰居們隻看她端莊秀美,大氣有度,不敢冒犯。卻不知,每當夜深人靜,她都會被舊夢驚醒。


    “我願化身青石橋……”她呢喃著這句話,淒然悲傷,良久不能入睡。


    這段比較沉悶了,不過觀眾還是全神貫注的看著劇情,猜測著後續的發展。


    畢竟預告片中張振是男主,但直到現在都沒有出現,大家都紛紛猜測張振啥時候出現。


    這時劇情又開始一段倒敘。


    江上,夜舟。


    細雨劃著小船來到一間大烏篷船上。


    她來找江湖盛名的神醫李鬼手。


    “我不想再見到這張臉。”


    “你確定。”


    細雨緩慢但堅定的點點頭。


    李鬼手則展示了自己的精絕醫術,先將蠱蟲放入鼻腔,用藥引導,讓蟲啃食她的麵骨,再劃開皮膚,佐以金針,順著肌理縫合……


    想出古代的整容步驟也不容易啊。


    “我去!”觀眾看得驚呼連連。


    這玩意科學根本解釋不通,但誰也沒挑毛病,反倒愈加新奇亢奮。


    武俠的世界整個臉算什麽,沒看東方教主連性別都改了。


    這一幕,也為詭譎的江湖世界揭開了一角麵紗。


    接著,細雨化身曾靜,來雲何寺找見癡和尚。老和尚躺在椅子上,絮叨著6竹的身世:為少林寺四十年來,佛法武功第一人。


    “師父,為何他死前說,禪機已到?”


    “佛主點化世人,講究機緣,禪機一過,緣即滅矣。禪機未到,雖點亦不中。”


    曾靜再問:“我願化身石橋,又是何意?”


    “佛陀弟子阿難出家前,在道上遇一少女,從此愛慕難舍。佛祖問他,你有多喜歡那少女?阿難回答,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隻願她從橋上走過……”


    老和尚說罷,忽地轉過頭,歎了句:“他對你很好啊,好好過下去吧。”


    “當!”


    遠處的鍾聲,隔著山巒,悠悠回蕩。


    這段典故仿若神來之筆,就像那鍾聲一樣,一下子戳中人心。


    本是一個癡漢與三無少女的故事,但跟佛經結合,瞬間高大上!


    不少男生趕緊把這段話記下來,日後跟妹子相處又有逼可裝了。


    ……


    電影即將播放到最後,但觀眾已經享受到了一場饕餮盛宴。


    質感,是個很抽象的詞匯。


    放在電影裏,它就形象許多,比如台詞的縝密和生脆,色調的飽滿和自然,構圖的比例和細膩,人物舉止思維的邏輯性……如此融合到一起,便是質感。


    《劍雨》無疑做的非常出色,什麽人說什麽樣的話,什麽人做什麽樣的事情。


    這部電影裏,辛芝蕾很冷豔,俞飛紅美炸了,聶遠既佛又蘇,張振那張幾乎一個攝像機鏡頭裝不下的長臉也顯得憨厚可親,大反派轉輪王哪怕長相並不惹人厭,也顯得麵目可憎。


    電影結束,全場響起響亮的掌聲。


    看點映觀眾的反應,《劍雨》的質量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至少口碑方麵,穩了。


    事實也是如此,當天晚上,就有影評人發表了對《劍雨》的影評。


    周軍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了觀影感想。


    “《劍雨》不應該簡單的歸到武俠電影這類片子,或者說它創造了新的武俠類型。


    以往練功報仇、國難家恨、民族大義乃至師門恩怨都是武俠片熱衷表現的題材,從這個角度來說,《劍雨》這個故事的整體基調就很不一樣。


    這是一部沒有任何政治口號和忠奸大義的武俠電影,連師門恩怨、武林陰謀等隱喻和反諷都沒有。


    其實我最開始看的時候,並不太喜歡這個故事,我本人對這種俗套的故事情節向來深惡痛絕,不過影片導演蘇兆斌顯然不是單純的拍攝一部奪寶類型的電影,看完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與其說是武俠,更不如說是披著武俠外衣的懸疑愛情片。


    整部電影充滿了都市男女之間的細碎和溫馨,充滿了各種琳琅滿目的細節和幽默!


    我很喜歡這樣的電影,我也相信自己的審美應該蠻符合大眾的,所以,我才會大膽推薦這部電影,希望大家能到院線支持《劍雨》!”


    另一名知名影評人張大寬也寫了篇長篇影評。


    “在我看來,顧燦燦的電影《劍雨》中片名中有兩層含義。


    “劍”表征這是一部動作片,是以用劍為主的武俠片,片中有參差劍、辟水劍等諸多名目和花式劍法。


    “雨”表征這是一部感情戲,像雨天一樣浪漫。女主角的名字就叫“細雨”,殺人奪命的劍法如雨。兩層意思並轡而來,我看更準確的片名應該叫《劍.雨》。”


    這部電影雖然講的是江湖中人的故事,但所有人物都誌不在江湖,細雨本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在高僧的舍命點化下幡然醒悟,變成了民女,她廁身市進,粗衣陋食,準備在平淡中了此一生。


    在《劍雨》裏,所有的人無奈地漂泊在江湖,並且看上去要爭霸江湖,但他們的理想其實是出走江湖,遠離江湖,這與經典武俠電影中的主流“價值觀”是大相徑庭的。在港片時代的時候修煉絕世武功一統江湖是大反派們的共同理想,正派人物雖然並無此等野心,卻在與反派的生死搏鬥中自然登上至尊寶座,不得不承擔起號令天下的神聖責任。


    華語電影中一個個失敗的案例昭示我們,把故事編得嚴絲合縫並不容易,《劍雨》在設局和解套方麵,在鋪墊和呼應方麵,做到了絲絲入扣。


    這是華語電影裏最肯在自圓其說和消滅漏洞上下功夫的電影,這方麵首先應該歸功於編劇徐乾,當然,既然是武俠電影,有些先驗的假定性是不能拿來爭執的。


    因此說《劍雨》是近年來最出色的武俠電影之一絕對不是過譽,而是確有其事,在這裏又不得不誇讚來自寶島的導演蘇兆斌,寫出了這樣一個好本子。


    《劍雨》出色的地方有很多。人物設計出彩,武俠味極濃。戲中人物彩戲師雖然被轉輪王批評學不專精,但戲法與武俠的結合實在讓人大開眼界,三十六行行行可入道給我們展現了武俠可拓展的廣闊領域。


    雷彬的暗器每個放出瞬間都由定格展現,動感十足讓人身臨其境,另外還有細雨的軟劍、張人鳳的參差劍,無不別具特色,一個奇人輩出各顯神通的江湖以一種立體的方式展現在我們麵前,這部電影,武指可得十分!


    劇情張弛有度,《劍雨》的劇情並無明顯硬傷,整體劇情緊湊扣人心弦,而且電影也有適度留白讓人有想象的空間,如隻有細雨與陸竹的最後訣別而讓觀眾想象他們三個月內發生過什麽;雷彬和妻子的三言兩語讓人一窺這殺手的柔情。


    當然不是說《劍雨》這部電影就非常完美了,一點缺點也沒有。


    《劍雨》的後半部分略顯拖遝,有種唯恐給觀眾留下謎團的瑣碎感,這幾年,我一直熱切盼望能有一部電影在90分鍾內結束戰鬥,可是不管是大片還是小品,沒有人甘心於說收就收。


    在近年來的武俠電影中,《劍雨》是最有感覺的一部,江湖兒女江湖老,古來劍客幾人回。


    總的來說《劍雨》是一部好電影,適合閑暇時看看,看過之後也還能讓您有少許回味。”


    點映後《劍雨》受到影評人一致的好評,而《赤壁》開始出現了一些批評的聲音,並不是所有影評人都會昧著良心說話。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變身國民女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步深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步深淵並收藏變身國民女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