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他都說了這個方法是很難做到的,士紳可是皇權的根基,在這危急時刻,皇帝不去平民亂,反而和士紳較勁,那不是把本來還站在自己這一邊的人也逼到對麵去嗎?他說的這方法根本不會有人去做,也不可能做到!”少年很快回過神來,並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
少年穩住心神後又對第二個方法產生了好奇,第一個方法太血腥,也太難實現,也許第二個方法要好很多?
“那第二個方法呢?”
顧仁雲兩手一攤,聳了聳肩道:“第二個方法也差不多,既然問題的根源是下層的平民吃不起飯,那麽就隻有狠狠的殺上一番,把所有吃不上飯的人都殺掉,這樣就解決了霍亂之源了!”
“嘶!”少年倒吸一口涼氣,這次雖然沒有涉及到他,但是他仍然感覺一片涼意。吃不上飯的平民有多少?
現在北方基本就是一片混亂,至少幾千萬平民因為戰亂而吃不上飯,可以說在北方,吃不上飯的平民比吃得上飯的要多得多!
也就是說要達成顧仁雲所說的目標,那基本上就是說要把北方基本屠盡!!!
少年忍不住問道:“你知道你說的是什麽意思嗎?那可代表著……”
顧仁雲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打斷道:
“噢對了,就算把那些吃不起飯的平民都殺了也隻是暫時解決了而已,因為剩下的平民也隻是在溫飽線上掙紮,而士紳階層會因為這個教訓而停止剝削那些平民嗎?那當然是不會的,所以要不了多久還會起衝突的!”
少年聽完顧仁雲的這段話後,一下子把先前沒問完的問題拋之腦後,他不服氣的問道:“聽你的意思,就是說這場戰亂都是士紳階層的錯咯?”
顧仁雲驚訝的反問道:“難道你以為這不關士紳階層的事?那你認為是誰的錯?”
“那當然是皇帝的錯!這種席卷全國的大起義,都是因為皇帝識人不明,任用奸吏,致使貪官汙吏橫行,天下民不聊生。再加上皇家奢侈浪費毫無底限,空耗國庫,隻要遇上天災,朝廷無錢賑災,頓時就形成這種烽煙遍地之局麵。”少年毫不猶豫的把時下公認的理論仍了出來。
顧仁雲瞬間無語,這士紳階層甩黑鍋和洗腦能力不錯啊,對方說得貌似很有道理,連他都差點相信了……
在那一瞬間顧仁雲都有點氣磊,對方的觀念宣傳良久,深入人心,他一個人很難說服別人扭轉這個長久以來的固有觀念,特別是對方還是士紳階層的時候,你想說服人家,讓人家認同天下大亂不是皇帝的鍋,而是他們的鍋……可能嗎?
可是最後一股不服輸的精神逆襲而來,“我就不信,我還鬥不過你們這些甩鍋大俠了!嗯……就從說服這個士紳階層的花朵開始!”
當即,顧仁雲斟酌了一下語言道:“所謂的貪官汙吏不就是士紳階層之一嗎?而這些貪官汙吏之所以能上位是誰的原因?皇帝嗎?皇帝隻是把在官員住持的大考中脫穎而出的人排好名次罷了。說到底,這些人其實還是官員自己選出來的。”
“如果一定要怪罪與奸吏的話,那也是因為滿朝都是奸吏,隻不過大多數官員不在那個位置,就算他有奸吏的潛力,但是也發揮不出來罷了!
“就比如去年河南鬧蝗災,朝廷拿出三十萬擔糧食賑災,可是30萬擔糧食上了船,運到河南,一下船就隻剩3萬擔了……事發之後,賑災使唐莫德當即自殺,世人公認這唐莫德是貪官汙吏,皇帝選用他來賑災就是識人不明!
“哼!那麽如果不選這個唐莫德去賑災,那麽會不會就不會出現這個情況呢?答案是否定的,要知道事後抄唐莫德家的時候,可是自從他家裏發現3萬擔糧食,其他26萬擔糧食到哪裏去了?當然是被其他相關人與上下起手給瓜分了。
“從他分得的糧食比例來看,他雖然身居要職,卻不是這事件的核心,那麽核心之人必然身居高位,如果換了一個人,他又能如何呢?還不是一樣隻有同流合汙的份!否則這些潛在的同堂恐怕就要不擇手段的打壓他了!”
“所以說,滿朝都是所謂的奸吏,區別隻是沒到那個位置,或者在那個位置,但是事件沒有爆發出去罷了!就比如唐莫德之事,不管換任何一個朝裏的人去,結果都是一樣的,最多不過是剩下的糧食更多或者更少罷了!”
少年隻覺得“轟隆”一聲仿佛一個霹靂劃開了迷霧,他開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
細細一想,貌似很多奸吏事發之前,都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樣子,可是一旦事發,就馬上被萬夫所指,認為是皇帝識人不明的結果……
以前他隻認為那是對方掩藏得好,現在聽了顧仁雲所說才恍然覺得還有另一個恐怖的可能——滿朝盡是奸吏,隻是看他們暴露沒有而已!
他不可置信的問道:“那皇帝奢侈呢?”
顧仁雲不屑的一笑:“那更簡單了,皇帝能用多少?更何況皇帝的家用一般是用內府的錢財,根本不用國庫,到是把內府補貼國庫的比較多吧!”
“朝廷之所以缺錢,其實是因為稅賦收不上來,而收不上來的原因,卻是因為有錢的士紳階層想盡一切辦法的逃稅漏稅,而稅收大多數是有指標的,有錢人逃稅漏稅,那這些稅收就隻有壓.在沒路子逃稅漏稅的窮人身上。“
“要知道,天下財富9成在那1層人手中,而那1層人逃稅漏稅,把交稅的負擔壓.在一共隻有1層財富的9成人手上,這自然會造成國家稅收不足的同時,也把那9成人逼上絕路。”
少年一陣鬱悶,怎麽繞來繞去,又變成士紳的錯了……聽了顧仁雲的話,他自己都有那麽一瞬間都覺得,這士紳階層簡直就是可惡之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了!
少年穩住心神後又對第二個方法產生了好奇,第一個方法太血腥,也太難實現,也許第二個方法要好很多?
“那第二個方法呢?”
顧仁雲兩手一攤,聳了聳肩道:“第二個方法也差不多,既然問題的根源是下層的平民吃不起飯,那麽就隻有狠狠的殺上一番,把所有吃不上飯的人都殺掉,這樣就解決了霍亂之源了!”
“嘶!”少年倒吸一口涼氣,這次雖然沒有涉及到他,但是他仍然感覺一片涼意。吃不上飯的平民有多少?
現在北方基本就是一片混亂,至少幾千萬平民因為戰亂而吃不上飯,可以說在北方,吃不上飯的平民比吃得上飯的要多得多!
也就是說要達成顧仁雲所說的目標,那基本上就是說要把北方基本屠盡!!!
少年忍不住問道:“你知道你說的是什麽意思嗎?那可代表著……”
顧仁雲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打斷道:
“噢對了,就算把那些吃不起飯的平民都殺了也隻是暫時解決了而已,因為剩下的平民也隻是在溫飽線上掙紮,而士紳階層會因為這個教訓而停止剝削那些平民嗎?那當然是不會的,所以要不了多久還會起衝突的!”
少年聽完顧仁雲的這段話後,一下子把先前沒問完的問題拋之腦後,他不服氣的問道:“聽你的意思,就是說這場戰亂都是士紳階層的錯咯?”
顧仁雲驚訝的反問道:“難道你以為這不關士紳階層的事?那你認為是誰的錯?”
“那當然是皇帝的錯!這種席卷全國的大起義,都是因為皇帝識人不明,任用奸吏,致使貪官汙吏橫行,天下民不聊生。再加上皇家奢侈浪費毫無底限,空耗國庫,隻要遇上天災,朝廷無錢賑災,頓時就形成這種烽煙遍地之局麵。”少年毫不猶豫的把時下公認的理論仍了出來。
顧仁雲瞬間無語,這士紳階層甩黑鍋和洗腦能力不錯啊,對方說得貌似很有道理,連他都差點相信了……
在那一瞬間顧仁雲都有點氣磊,對方的觀念宣傳良久,深入人心,他一個人很難說服別人扭轉這個長久以來的固有觀念,特別是對方還是士紳階層的時候,你想說服人家,讓人家認同天下大亂不是皇帝的鍋,而是他們的鍋……可能嗎?
可是最後一股不服輸的精神逆襲而來,“我就不信,我還鬥不過你們這些甩鍋大俠了!嗯……就從說服這個士紳階層的花朵開始!”
當即,顧仁雲斟酌了一下語言道:“所謂的貪官汙吏不就是士紳階層之一嗎?而這些貪官汙吏之所以能上位是誰的原因?皇帝嗎?皇帝隻是把在官員住持的大考中脫穎而出的人排好名次罷了。說到底,這些人其實還是官員自己選出來的。”
“如果一定要怪罪與奸吏的話,那也是因為滿朝都是奸吏,隻不過大多數官員不在那個位置,就算他有奸吏的潛力,但是也發揮不出來罷了!
“就比如去年河南鬧蝗災,朝廷拿出三十萬擔糧食賑災,可是30萬擔糧食上了船,運到河南,一下船就隻剩3萬擔了……事發之後,賑災使唐莫德當即自殺,世人公認這唐莫德是貪官汙吏,皇帝選用他來賑災就是識人不明!
“哼!那麽如果不選這個唐莫德去賑災,那麽會不會就不會出現這個情況呢?答案是否定的,要知道事後抄唐莫德家的時候,可是自從他家裏發現3萬擔糧食,其他26萬擔糧食到哪裏去了?當然是被其他相關人與上下起手給瓜分了。
“從他分得的糧食比例來看,他雖然身居要職,卻不是這事件的核心,那麽核心之人必然身居高位,如果換了一個人,他又能如何呢?還不是一樣隻有同流合汙的份!否則這些潛在的同堂恐怕就要不擇手段的打壓他了!”
“所以說,滿朝都是所謂的奸吏,區別隻是沒到那個位置,或者在那個位置,但是事件沒有爆發出去罷了!就比如唐莫德之事,不管換任何一個朝裏的人去,結果都是一樣的,最多不過是剩下的糧食更多或者更少罷了!”
少年隻覺得“轟隆”一聲仿佛一個霹靂劃開了迷霧,他開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
細細一想,貌似很多奸吏事發之前,都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樣子,可是一旦事發,就馬上被萬夫所指,認為是皇帝識人不明的結果……
以前他隻認為那是對方掩藏得好,現在聽了顧仁雲所說才恍然覺得還有另一個恐怖的可能——滿朝盡是奸吏,隻是看他們暴露沒有而已!
他不可置信的問道:“那皇帝奢侈呢?”
顧仁雲不屑的一笑:“那更簡單了,皇帝能用多少?更何況皇帝的家用一般是用內府的錢財,根本不用國庫,到是把內府補貼國庫的比較多吧!”
“朝廷之所以缺錢,其實是因為稅賦收不上來,而收不上來的原因,卻是因為有錢的士紳階層想盡一切辦法的逃稅漏稅,而稅收大多數是有指標的,有錢人逃稅漏稅,那這些稅收就隻有壓.在沒路子逃稅漏稅的窮人身上。“
“要知道,天下財富9成在那1層人手中,而那1層人逃稅漏稅,把交稅的負擔壓.在一共隻有1層財富的9成人手上,這自然會造成國家稅收不足的同時,也把那9成人逼上絕路。”
少年一陣鬱悶,怎麽繞來繞去,又變成士紳的錯了……聽了顧仁雲的話,他自己都有那麽一瞬間都覺得,這士紳階層簡直就是可惡之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