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相互隱瞞與相互疏離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不需要白色相簿 作者:小木曾孝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比企穀八幡來說,所有能用自我犧牲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無論是他對自己的理念有著充分的自信,還是作為之前我對他的那番指責的激烈的回應,他用他所擅長的最迅速的方式了結了事件。
很簡單的做法,來到三年a班門口,把一臉不知情的小木曽前輩叫出來,然後自顧自地說一句“對不起,我現在是真的相信前輩有喜歡的人了,當時實在是對你太冒犯了”,然後,在小木曽前輩甚至都來不及做出反應的情況下,迅速離開——留下一個實在是不好意思的“害羞男生”的背影。
仔細思考,這件事的疑點實在是太多了:總武高裏對小木曽前輩有所覬覦的男生不計其數,這個人為什麽在之前一直悄無聲息,然後在這時候又選擇主動暴露身份?為什麽文化祭事件過去了如此之久他都沒有反應,最後卻正好是像為了澄清嫌疑一樣地如此大張旗鼓地出現在人們的麵前?稍微對比企穀有所了解的人,會懷疑這個平時根本沒有什麽存在感的人,到底是怎樣感覺到自我良好才會對小木曽雪菜表白?
——但是,這一切來自旁人的質疑都不能回答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真的喜歡小木曽雪菜的話,那看上去和這件事情毫無關係的比企穀八幡,為什麽要做出如此大的自我犧牲以洗清對方的汙名?
因為,沒有一個人會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一個為了解決其他人的問題,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校園生活的人。
在比企穀所在的二年f班中,他需要承擔更多的壓力:前腳剛剛向小木曽雪菜表白,後腳就對海老名姬菜有所想法,在被拒絕之後,又做出了重新對小木曽前輩示好的事情——這種行為已經不能用簡單的“人渣”來形容了。如果不是以葉山為首的班級的頂級種姓集團對此表示沉默的話,那比企穀可能成為校園欺淩的一個典型案例。當然,葉山的沉默到底是因為他相信比企穀本人,還是因為他對結衣姐,或者是對整個侍奉部的其他人的示好,我就不得而知了。
當天下午,比企穀沒有請假,但是也沒有來參加侍奉部的活動——這至少意味著,他對這件事存在歉疚感和棘手的想法的話,至少他還在意著侍奉部。
雪之下一如既往地坐在窗前,捧著許久沒有翻頁的文庫本,一如既往地像是很淡定地發著呆。當事人不在,連抱怨和諷刺的話都說不出來,但是同樣的,她沒有淡定地說出“想要繼續解決問題”的意圖。或者說,當她發現問題並試圖解決的時候,她的潛意識中的第一反映,是“我也許做不到”了吧?
強裝笑容也沒有意義的姐姐隻是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剛剛和我們解釋完現在比企穀在班級裏的遭遇之後,她就一直是這幅狀態——如果說她的弟弟準備做一件危險的事情的話,那她的另一個夥伴已經在她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完成了這件危險的事情,並承擔了最後的代價。
人心就是這種你永遠無法預測的可笑的東西,這樣的結果,雪之下陽乃預料到了嗎?顯然沒有。北原春希預料到了嗎?當然也沒有。
最後,比企穀八幡再度以一種既是驕傲又是自毀的方式展現著自己的能力,然後嘲笑著其他這些循規蹈矩的人。
這場遊戲,已經沒有勝利者了。
“我想,還是要和小木曽前輩去談一談。”突然,姐姐站了起來,說道。
“你覺得現在讓小木曽前輩出麵否認這件事有用嗎?以她平時給人的印象,再加上比企穀這一次的事件的催化,恐怕隻是給她再加上一個‘小木曽實在是太溫柔了,即使拒絕了也不願意傷害喜歡自己的人呢’之類的評價吧?比企穀已經計算到這一點了。”
“但是,站在她的角度的話,小企的問題就沒辦法了嗎?”
“那個在這種時候特別容易同情心泛濫的前輩怎麽會不討厭這種情況?但是,你以為她麵臨過多少次類似的狀況了?她沒有辦法的解決的,身為事件的當事人,她的辯解反而是最無力的。”
“所以就隻是沉默嗎?”
“那麽,換成是結衣姐,你又會怎麽辦呢?”
“如果是我的話——”姐姐不滿地咬了咬嘴唇,但是,她是知道的,一時的衝動被遏製下來之後,剩下的,就隻有無奈。
“那個,小和提到的,好像對這次事情知道許多的北原前輩,雖然我不知道小和為什麽不喜歡他,但是好像很多人都說他很靠譜的樣子——”
“——你知道北原前輩到底在想什麽嗎?”
“小雪有什麽看法呢?如果是小雪的話——”
雪之下無聲地搖了搖頭,隨後幾乎是自然而然地看向了我。
連最後的垂死掙紮都不想,直接認輸了嗎?
“三種辦法。”我說道,“這種程度的流言,有三種解決辦法——其實這一次的情況和之前一次的情況是一樣的,就是報紙的假新聞的那一次,或者說,這次的情況,正是上次的假新聞的情況的後續事件。”
“在之前的那次事件中,比企穀看似分析了三個問題的突破點——但是這三點的本質一樣,都是攻擊流言本身的有效性,讓它的真實性消失,那麽,流言自然就消散了。另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謊言圓謊言,也就是說,提出一個聽上去更靠譜的符合邏輯的情況——一般是謊言,因為如果真相的邏輯更為吸引人的話一開始的謊言就不會存在了。另一種方法是讓流言稀釋,而這種方法也有兩種方向,一是用多種可能讓人們無法形成確定單獨的印象,另一種方向是用更大的新聞來使之前的新聞相形見絀。比企穀在現在采用的就是這兩種方法的結合體,一方麵,用一個新的謊言來證明舊的謊言的虛假,另一方麵,製造一個新的新聞來吸引人的眼球——現在,所有的目光都已經集中到了比企穀本人和小木曽前輩,尤其是比企穀本人的身上。至少姐姐和雪之下的壓力已經解除了,很符合他的利益訴求的做法,不是嗎?”
“所以,由比濱你準備怎麽做?”雪之下點了點頭,問道——一種似曾相識的對話。
“抱歉,隻有方向性的解決路徑,而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法。用謊言代替謊言很簡單,但是這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辦法。而稀釋新聞,如果不是話題性足夠強,而且與此相關的新聞的話,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說的也有道理。”雪之下點點頭,繼續沉思起來。
“但是這一次感覺比上一次好多了呢,畢竟小和開始認真分析問題了,如果小和能夠認真分析問題,那距離問題的解決也就接近了一半了,小和不是一直是這樣的嗎?”然而,姐姐就好像鬆了一口氣一樣,充滿信心地對我點了點頭,說道。
“姐姐大人對我可是太過信賴了啊!”
“信任小和有什麽錯嗎?”
——倒是沒有錯,但是,明明之前還是不信任我一個人去解決問題的,現在就又露出這樣一幅充分依賴自己的弟弟的表情,應該說女生的心理果然是無法預測的嗎?
“怎麽了,小和難道覺得我不應該信任你?”
“啊,沒什麽,結衣姐能夠信任我那就是最好的了,那我也不會辜負結衣姐的厚望的!”
總之,雖然不知道什麽原因,重新獲得姐姐的信任是一件好事情——也許是因為比企穀的問題讓她發現了,至少,會告訴她即將有所行動的我,比毫無征兆地采取一套沒有準備的解決方案的比企穀要更加值得信賴。
“嗯,所以,小和,一定要把問題解決啊!”姐姐用認真的眼神看向了我,“一定哦!”
“沒有問題!”難得地感受到了姐姐的期待,那麽,這一次,可以更加不用提心吊膽地解決問題了呢!
當然,抱歉,姐姐,這一回,你所期待的不向你隱瞞的我說謊了。
解決的方案是存在的,但是,我們沒有透露著事實,這部分是因為如果不是必要的話,我不想這麽做,不過,更多的,是為了不讓你擔心,也不讓你起疑心。
比企穀在這次的事件中的行為無論有多麽讓人指責,他教會了我一點:當你能夠一個人解決問題的時候,盡量不要把無關的,尤其是那些掛念你的人牽扯進來,否則,他們隻會成為束縛你的因素。
迅速解決問題,形成無法逆轉的結果,用結果強迫對方去接受,這是最殘忍,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隻不過,同樣的想法,不僅僅出現在我一個人的身上。
也許是因為自己隱瞞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於是忽略了姐姐的不正常。
因為關心,所以隱瞞,因為隱瞞,所以疏離。
姐弟之間的默契包括許多方麵,但是,針對同一事件的互相隱瞞,隻是讓人感到諷刺。
--------------------------------分割線--------------------------------
所有人都要卷進來,一個也不許跑,就是這樣。
很簡單的做法,來到三年a班門口,把一臉不知情的小木曽前輩叫出來,然後自顧自地說一句“對不起,我現在是真的相信前輩有喜歡的人了,當時實在是對你太冒犯了”,然後,在小木曽前輩甚至都來不及做出反應的情況下,迅速離開——留下一個實在是不好意思的“害羞男生”的背影。
仔細思考,這件事的疑點實在是太多了:總武高裏對小木曽前輩有所覬覦的男生不計其數,這個人為什麽在之前一直悄無聲息,然後在這時候又選擇主動暴露身份?為什麽文化祭事件過去了如此之久他都沒有反應,最後卻正好是像為了澄清嫌疑一樣地如此大張旗鼓地出現在人們的麵前?稍微對比企穀有所了解的人,會懷疑這個平時根本沒有什麽存在感的人,到底是怎樣感覺到自我良好才會對小木曽雪菜表白?
——但是,這一切來自旁人的質疑都不能回答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真的喜歡小木曽雪菜的話,那看上去和這件事情毫無關係的比企穀八幡,為什麽要做出如此大的自我犧牲以洗清對方的汙名?
因為,沒有一個人會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一個為了解決其他人的問題,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校園生活的人。
在比企穀所在的二年f班中,他需要承擔更多的壓力:前腳剛剛向小木曽雪菜表白,後腳就對海老名姬菜有所想法,在被拒絕之後,又做出了重新對小木曽前輩示好的事情——這種行為已經不能用簡單的“人渣”來形容了。如果不是以葉山為首的班級的頂級種姓集團對此表示沉默的話,那比企穀可能成為校園欺淩的一個典型案例。當然,葉山的沉默到底是因為他相信比企穀本人,還是因為他對結衣姐,或者是對整個侍奉部的其他人的示好,我就不得而知了。
當天下午,比企穀沒有請假,但是也沒有來參加侍奉部的活動——這至少意味著,他對這件事存在歉疚感和棘手的想法的話,至少他還在意著侍奉部。
雪之下一如既往地坐在窗前,捧著許久沒有翻頁的文庫本,一如既往地像是很淡定地發著呆。當事人不在,連抱怨和諷刺的話都說不出來,但是同樣的,她沒有淡定地說出“想要繼續解決問題”的意圖。或者說,當她發現問題並試圖解決的時候,她的潛意識中的第一反映,是“我也許做不到”了吧?
強裝笑容也沒有意義的姐姐隻是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剛剛和我們解釋完現在比企穀在班級裏的遭遇之後,她就一直是這幅狀態——如果說她的弟弟準備做一件危險的事情的話,那她的另一個夥伴已經在她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完成了這件危險的事情,並承擔了最後的代價。
人心就是這種你永遠無法預測的可笑的東西,這樣的結果,雪之下陽乃預料到了嗎?顯然沒有。北原春希預料到了嗎?當然也沒有。
最後,比企穀八幡再度以一種既是驕傲又是自毀的方式展現著自己的能力,然後嘲笑著其他這些循規蹈矩的人。
這場遊戲,已經沒有勝利者了。
“我想,還是要和小木曽前輩去談一談。”突然,姐姐站了起來,說道。
“你覺得現在讓小木曽前輩出麵否認這件事有用嗎?以她平時給人的印象,再加上比企穀這一次的事件的催化,恐怕隻是給她再加上一個‘小木曽實在是太溫柔了,即使拒絕了也不願意傷害喜歡自己的人呢’之類的評價吧?比企穀已經計算到這一點了。”
“但是,站在她的角度的話,小企的問題就沒辦法了嗎?”
“那個在這種時候特別容易同情心泛濫的前輩怎麽會不討厭這種情況?但是,你以為她麵臨過多少次類似的狀況了?她沒有辦法的解決的,身為事件的當事人,她的辯解反而是最無力的。”
“所以就隻是沉默嗎?”
“那麽,換成是結衣姐,你又會怎麽辦呢?”
“如果是我的話——”姐姐不滿地咬了咬嘴唇,但是,她是知道的,一時的衝動被遏製下來之後,剩下的,就隻有無奈。
“那個,小和提到的,好像對這次事情知道許多的北原前輩,雖然我不知道小和為什麽不喜歡他,但是好像很多人都說他很靠譜的樣子——”
“——你知道北原前輩到底在想什麽嗎?”
“小雪有什麽看法呢?如果是小雪的話——”
雪之下無聲地搖了搖頭,隨後幾乎是自然而然地看向了我。
連最後的垂死掙紮都不想,直接認輸了嗎?
“三種辦法。”我說道,“這種程度的流言,有三種解決辦法——其實這一次的情況和之前一次的情況是一樣的,就是報紙的假新聞的那一次,或者說,這次的情況,正是上次的假新聞的情況的後續事件。”
“在之前的那次事件中,比企穀看似分析了三個問題的突破點——但是這三點的本質一樣,都是攻擊流言本身的有效性,讓它的真實性消失,那麽,流言自然就消散了。另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謊言圓謊言,也就是說,提出一個聽上去更靠譜的符合邏輯的情況——一般是謊言,因為如果真相的邏輯更為吸引人的話一開始的謊言就不會存在了。另一種方法是讓流言稀釋,而這種方法也有兩種方向,一是用多種可能讓人們無法形成確定單獨的印象,另一種方向是用更大的新聞來使之前的新聞相形見絀。比企穀在現在采用的就是這兩種方法的結合體,一方麵,用一個新的謊言來證明舊的謊言的虛假,另一方麵,製造一個新的新聞來吸引人的眼球——現在,所有的目光都已經集中到了比企穀本人和小木曽前輩,尤其是比企穀本人的身上。至少姐姐和雪之下的壓力已經解除了,很符合他的利益訴求的做法,不是嗎?”
“所以,由比濱你準備怎麽做?”雪之下點了點頭,問道——一種似曾相識的對話。
“抱歉,隻有方向性的解決路徑,而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法。用謊言代替謊言很簡單,但是這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辦法。而稀釋新聞,如果不是話題性足夠強,而且與此相關的新聞的話,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說的也有道理。”雪之下點點頭,繼續沉思起來。
“但是這一次感覺比上一次好多了呢,畢竟小和開始認真分析問題了,如果小和能夠認真分析問題,那距離問題的解決也就接近了一半了,小和不是一直是這樣的嗎?”然而,姐姐就好像鬆了一口氣一樣,充滿信心地對我點了點頭,說道。
“姐姐大人對我可是太過信賴了啊!”
“信任小和有什麽錯嗎?”
——倒是沒有錯,但是,明明之前還是不信任我一個人去解決問題的,現在就又露出這樣一幅充分依賴自己的弟弟的表情,應該說女生的心理果然是無法預測的嗎?
“怎麽了,小和難道覺得我不應該信任你?”
“啊,沒什麽,結衣姐能夠信任我那就是最好的了,那我也不會辜負結衣姐的厚望的!”
總之,雖然不知道什麽原因,重新獲得姐姐的信任是一件好事情——也許是因為比企穀的問題讓她發現了,至少,會告訴她即將有所行動的我,比毫無征兆地采取一套沒有準備的解決方案的比企穀要更加值得信賴。
“嗯,所以,小和,一定要把問題解決啊!”姐姐用認真的眼神看向了我,“一定哦!”
“沒有問題!”難得地感受到了姐姐的期待,那麽,這一次,可以更加不用提心吊膽地解決問題了呢!
當然,抱歉,姐姐,這一回,你所期待的不向你隱瞞的我說謊了。
解決的方案是存在的,但是,我們沒有透露著事實,這部分是因為如果不是必要的話,我不想這麽做,不過,更多的,是為了不讓你擔心,也不讓你起疑心。
比企穀在這次的事件中的行為無論有多麽讓人指責,他教會了我一點:當你能夠一個人解決問題的時候,盡量不要把無關的,尤其是那些掛念你的人牽扯進來,否則,他們隻會成為束縛你的因素。
迅速解決問題,形成無法逆轉的結果,用結果強迫對方去接受,這是最殘忍,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隻不過,同樣的想法,不僅僅出現在我一個人的身上。
也許是因為自己隱瞞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於是忽略了姐姐的不正常。
因為關心,所以隱瞞,因為隱瞞,所以疏離。
姐弟之間的默契包括許多方麵,但是,針對同一事件的互相隱瞞,隻是讓人感到諷刺。
--------------------------------分割線--------------------------------
所有人都要卷進來,一個也不許跑,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