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顆茫茫天心,博麗小姐,恭喜你今日得證自在逍遙,天人一心。”,墨見此,撫掌賀道。


    “……”,而博麗聞言,則是微微沉默了一下,然後才開口說道:“天心,人心,這中間,真的有高低之分麽?”


    “我,自始至終,還是不明白……”


    說話間,她的雙眸中浮現一絲疑惑和不適,而後很快,這一抹波瀾就被撫平,淡化,宛若不曾存在。但她還是望向了眼前的墨,似是想要從他身上尋求答案。


    而聽聞此言的墨則是搖了搖頭,“彼之滄海,我之明珠,所謂高低貴賤,終究隻是追求不同而已。天心、人心,又何來的高低之分?”


    “不過……”,墨停頓了下,似是想到什麽,稍微斟酌了下,然後繼續說道:


    “如果你不願意與天地同性情,與日月共感官,不想走那忘情忘性之道,那……”


    “我這裏倒是還有另一個選擇。”


    博麗微微一愣,然後便躬身行禮道:“願聞其詳。”


    “其實也沒什麽特別的……”,墨再次抬了抬握扇的右手,將博麗扶起。


    “你的這份天人感應之心可謂是與生俱來。聽萬物之音,借天地之力;與天地同呼吸,與日月齊共鳴。這本就是你那得天獨厚的本源……”


    “本來的話,隨著你越來越貼近那天地之道,你於這方天地的法則感悟也會越多,心境也會隨之被那茫茫天道所覆蓋,越發趨向無情無性,無喜無悲,萬物不留痕的蒼茫天心。”


    “隻不過曾經的你,為了能夠保留住自己的人心,便把自己捆綁在村子裏,以村子的守護者自居,試圖用那紅塵之羈絆,鎖住自己的身心,不讓其直飛天外……”


    隨著墨的徐徐道來,博麗也跟著微微點頭。隻因為墨所說,正是事實。曾經的她,為了不讓自己徹底被天地所同化,為了能夠不忘卻‘人心’,所能夠想到的辦法,也隻有這個了。


    但,這樣的辦法總歸隻是治標不治本。隨著曾經她被犧牲在那神罰之下,她和村莊的因果也可以說是徹底了了。而如今複蘇歸來,她也不會再有重新續上這份‘因果’的意願,也無法再續。畢竟歸根究底,她,才是被‘舍棄’的那一個,又何必繼續強求呢……


    所以她剛剛才會被墨一句話就點明,才會直接踏出這最後一步,徹底身化天人。


    隻因為,她也隻有這一條道路可選了……


    如果說這便是我自己本來的‘道路’,本來的‘宿命’的話,那便接受了吧……


    那一顆如今隻剩下孤寂空靈的‘天心’,如此想到。


    但此刻墨的一句話,卻宛若投下了一縷清風,讓她那古井無波的內心,掀起絲絲漣漪。


    ……


    “天心奧妙,但總歸太高太遠,往往很容易讓人同化其中。那諸天神靈裏,其實也有不少存在抵抗不住那天地法則的同化而重歸天地。”


    “更何況,如果為了追求大道長生,就把自己給煉成個鐵石之心,那這和那些無意無識的死物又有何區別呢……”


    說到這,墨搖了搖頭。其實他自己又何曾不是這樣呢。如果他一心一意,與本源合一,和那‘燭龍’相合,重演混沌,諸般大道豈不是唾手可得?根本就用不著苦苦求索那混元超脫之路。


    但真要這樣,那時候的自己,還真的是‘自己’麽……


    心有執念,大道難成啊……


    但沒了執念,忘了本我,那證這大道,又有何用!?


    搖頭散去這諸般思索,墨重新望向眼前眼前的身影:“既然你不願意行那天人之道,不想讓自己一不小心就同化在這茫茫天心之下。那我這裏,倒是還有另一個選擇,我暫且命名其為:‘神人’之道……”


    “天地之廣,無可測;神靈之能,卻可度,所謂‘神人’之道,其實也不過是以‘神’代‘天’而已。擇一與自身道路相近的‘神靈’,感其所感,行其所行,如此便可避免直接與天地所接觸,從而堅守本性……”


    “當然,比起天人之道,神人之道終究還是有著種種局限,如何取舍,存乎一心,還在於你自身……”


    隨著墨的講述,博麗也漸漸明白這‘神人’到底是何般道路。那其實,便是天人之道的替代,而且在很多時候,往往比之天人之道有更大的局限性。


    感天之理,行天之道,便為天人之法;感神靈之理,行神靈之道,便可稱之為神人之法。


    如果說天人之道的上限取決於這方天地,幾乎有無窮可能;那神人之道,其上限便取決於那追隨的‘神靈’,有了邊框和限製。


    但因此便說神人之道是天人之道的下位替代品,那也不能這麽說。因為比起天之高遠,人,實在是太渺小了,甚至就連那諸天神靈與其相比,也依舊微如塵埃。


    以人身直麵天地之浩瀚,隻會被輕易同化,直至身心消磨,回歸天地。但如果以‘神靈’為感應,則有了更多的選擇的餘地。畢竟世間‘神靈’數不勝數,其中所行的道路也有萬千不同。其中自然會有自身相契合的道路。


    更關鍵的是,比起那無情無性,萬物一視同仁的天地,作為可控源頭的‘神靈’可以給予‘人’更多的便利和照顧,大大減低其迷失在道路之中的風險……


    而且行那‘天人之道’對於資質的要求也是太高太高,倒不如說這條道路根本就隻是‘天賜’,是真正的得天獨厚,千萬萬人難的其一。


    而‘神人之道’則沒有那麽苛刻的要求,隻要能與‘神靈’感應,傾聽其意,感悟其道,行走其路,便可以成為那‘神人’。可謂大大降低了其門檻。


    不過現在博麗的問題不在於門檻高低,畢竟她現在天人之身都已經成就,神人之道的對於她而言也不過是換個門庭而已。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她,該選哪位‘神靈’?或者說,真的還有這樣的‘神靈’可以接納於她麽?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方緣墨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繪星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繪星圖並收藏東方緣墨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