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戰場局勢的不僅僅隻有許仲麟這些人。更東北方的一片海域,艾奇遜·貝爾拿著一個望遠鏡搖搖望著東南方向的海域。
雖然隻有一島之隔,這裏卻已經是挪威海的最西南端。
站在艾奇遜·貝爾身邊的阿伽門農擔憂地問道:“提督,德意誌人明明不敢接近十二海裏之內,我們為何還要主動迎戰?”
所謂好看的人都特麽千變一律,尷尬的是我如此不同。艾奇遜·貝爾就是這樣一位相貌特別醜陋的提督,這位‘別人家的孩子’身高看起來還不到一米六,卻有著一個大大的腦袋頂在一個細細的脖子上,一雙眼睛偏偏還長得很小,再配合上一個酒糟鼻和肥厚的大嘴唇,像外星人多過地球人。
這種相貌在提督裏也比較另類,而且屬於一看就有後台的那一類。要知道各大海軍學院招募新生的時候都是有身高、相貌要求的,不求你帥的慘絕人寰,但至少要五官端正,出門不影響花花草草。以艾奇遜·貝爾的五官來測算,這位的後台肯定比鑽石還硬。
事實也確實如此,作為英國不多的有封地貴族,艾奇遜·貝爾可以看成英國中生代的希望,甚至是未來海軍大臣最有競爭力的候選人之一。
“卡托那個小家夥剛才聯係我了。我雖然不想搭理他,可他的母親是個非常麻煩的人,為了減少更多的麻煩,眼前這點麻煩就不算麻煩,你說呢?”
即使是背後,敢將凱瑟琳·德·美第奇夫人評價為‘麻煩的女士’也是一種非常英勇的行為。許仲麟如果聽到一定會跟對方惺惺相惜,他早想這麽吐槽了,可惜一直沒有膽量。那位夫人的心眼比單細胞大不了多少,哪怕被她聽到一點風聲,你立即就會知道斯巴達勇士麵對一支軍隊衝鋒時候是什麽感覺,保證很斯巴達。
阿伽門農伸了個懶腰:“這算什麽麻煩?這裏實在是太沒意思了,不如我們早點回佛得角去吧,姐妹們大部分還都在家裏,我們幾個好無聊啊。”
百架飛機規模的空戰對許仲麟是了不得的大事,可在這位艦娘看來,未免有些乏味。
艾奇遜寵溺地伸出了胳膊,阿伽門農就自動彎下腰讓對方撫摸著自己的頭部,在外人看起來很有喜感,可兩人之間卻非常默契。
“佛得角那邊最近還算安穩,短時間我們回不去。你們如果無聊了就四處走走散散心,我也不用你們這麽多人保護。先把德國人的爪子砍斷我們才能安心擴張不是嗎?”
“那幹嘛還要帶那幫意大利人?他們是一群被厄運女神祝福過的家夥,誰是他們的盟友誰倒黴。駐紮在最安全的港口裏反而損失更大,我看啊,喬治五世的眼光越來越差勁了。”
紮心了,老鐵!總黑我們意大利——麵,有意思嗎?
有!
艾奇遜伸手托著自己的方下巴,仿佛那玩意會因為重力掉下來,這個動作看起來有些滑稽。但他眼中閃爍的智慧卻是任何人不能忽略的:“我倒是對那個遠東幼獅比較好奇,能夠讓溫莎讚譽、讓喬治托情、讓凱瑟琳庇護,這很不簡單啊。”
“切!說不定是一個小白臉呢。”
這個話題繼續討論下去對三位女士未免有些不敬,阿伽門農反應過來也知道自己說錯了,立即轉移話題:“您還沒說幹嘛要帶那幫意大利人呢!給他們資源不就夠了嗎?即便要確立盟友,也不差他們這幾十個小提督吧?”
“是不差,這就是為了表明態度的。可我需要啊。”
阿伽門農有些好奇:“為什麽?那幫家夥那麽弱,我們怎麽會需要他們?”
“不是戰鬥力的問題。而是國際領導權。在歐洲,其他海軍大國都是大陸國家,唯獨我們是個島國。雖然我們實力最強,可也打不過他們聯手。我們的大陸均衡政策施行了這麽多年,瞎子也都知道,之所以還能奏效無非就是利益驅動。說白了魚餌給的足,那幫家夥心甘情願上我們的當。可你想過沒有,萬一有一天我們給不了那麽多利益了怎麽辦?”
阿伽門農的眼光不錯,提督一說她就明白了,法國拿到了摩洛哥和一大半的阿爾及利亞;意大利穩固了利比亞在圖謀中東。而英國隻有埃及和印度,雖然看似占據了優勢,可跟兩家加起來也隻是持平,更不用說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德意誌。
“那這跟這些人有什麽關係?”
“我們需要朋友,真正的朋友。東方帝國眼看著就要打到裏海邊了,他們也許不會向北挺進烏拉爾。可南下呢?中東的資源誰不想拿到?那時候我們的印度怎麽辦?我們需要在歐洲這邊有真正的朋友!”
“可這幫小家夥能影響到這個層麵嗎?”
艾奇遜搖了搖頭:“不能,可這對我有幫助。這幫人雖然現在有些稚嫩,可其中不乏未來的棟梁,比如說卡托、埃布爾·亞特伍德。交好他們、指揮他們對我的未來相當有利。”
這下阿伽門農明白了。英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跟法國、意大利是天然的盟友。在可見的幾十年裏,三方的關係會因為德意誌的強大而堅如磐石。
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和意大利的優秀年輕人也許現在看起來弱小的很,可十年、二十年之後未必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到了那個時候,提督憑借著今日的交情、資曆,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都將擁有舉足輕重的聲望。
提督誌向遠大,跟喬治五世那幫保守派並不是一路人。可誌向沒有權利的支撐隻是空中樓閣,實現不了。要讓帝國登上那種‘日不落’的巔峰必然需要拿到權利。
阿伽門農知道海軍大臣就是自己提督孜孜以求的目標。
這些法意提督隻要經曆這一次海戰,回去之後必然平步青雲。二十年後雖然不會決定英國海軍大臣的歸屬,可一個在盟友中交遊廣泛、資曆深厚的提督無疑更適合領導整個海軍不是嗎?也許最後這一點點的優勢就會轉化為勝勢。
更深層次的一點,像埃布爾·亞特伍德這種英國提督,今時今日統歸在自己提督麾下。將來哪怕他們發展地再強大,麵對昔日的老上司也必然會矮一頭,拿什麽跟自己提督競爭?
這種眼光、謀算,果然不愧是我的提督呢!
雖然隻有一島之隔,這裏卻已經是挪威海的最西南端。
站在艾奇遜·貝爾身邊的阿伽門農擔憂地問道:“提督,德意誌人明明不敢接近十二海裏之內,我們為何還要主動迎戰?”
所謂好看的人都特麽千變一律,尷尬的是我如此不同。艾奇遜·貝爾就是這樣一位相貌特別醜陋的提督,這位‘別人家的孩子’身高看起來還不到一米六,卻有著一個大大的腦袋頂在一個細細的脖子上,一雙眼睛偏偏還長得很小,再配合上一個酒糟鼻和肥厚的大嘴唇,像外星人多過地球人。
這種相貌在提督裏也比較另類,而且屬於一看就有後台的那一類。要知道各大海軍學院招募新生的時候都是有身高、相貌要求的,不求你帥的慘絕人寰,但至少要五官端正,出門不影響花花草草。以艾奇遜·貝爾的五官來測算,這位的後台肯定比鑽石還硬。
事實也確實如此,作為英國不多的有封地貴族,艾奇遜·貝爾可以看成英國中生代的希望,甚至是未來海軍大臣最有競爭力的候選人之一。
“卡托那個小家夥剛才聯係我了。我雖然不想搭理他,可他的母親是個非常麻煩的人,為了減少更多的麻煩,眼前這點麻煩就不算麻煩,你說呢?”
即使是背後,敢將凱瑟琳·德·美第奇夫人評價為‘麻煩的女士’也是一種非常英勇的行為。許仲麟如果聽到一定會跟對方惺惺相惜,他早想這麽吐槽了,可惜一直沒有膽量。那位夫人的心眼比單細胞大不了多少,哪怕被她聽到一點風聲,你立即就會知道斯巴達勇士麵對一支軍隊衝鋒時候是什麽感覺,保證很斯巴達。
阿伽門農伸了個懶腰:“這算什麽麻煩?這裏實在是太沒意思了,不如我們早點回佛得角去吧,姐妹們大部分還都在家裏,我們幾個好無聊啊。”
百架飛機規模的空戰對許仲麟是了不得的大事,可在這位艦娘看來,未免有些乏味。
艾奇遜寵溺地伸出了胳膊,阿伽門農就自動彎下腰讓對方撫摸著自己的頭部,在外人看起來很有喜感,可兩人之間卻非常默契。
“佛得角那邊最近還算安穩,短時間我們回不去。你們如果無聊了就四處走走散散心,我也不用你們這麽多人保護。先把德國人的爪子砍斷我們才能安心擴張不是嗎?”
“那幹嘛還要帶那幫意大利人?他們是一群被厄運女神祝福過的家夥,誰是他們的盟友誰倒黴。駐紮在最安全的港口裏反而損失更大,我看啊,喬治五世的眼光越來越差勁了。”
紮心了,老鐵!總黑我們意大利——麵,有意思嗎?
有!
艾奇遜伸手托著自己的方下巴,仿佛那玩意會因為重力掉下來,這個動作看起來有些滑稽。但他眼中閃爍的智慧卻是任何人不能忽略的:“我倒是對那個遠東幼獅比較好奇,能夠讓溫莎讚譽、讓喬治托情、讓凱瑟琳庇護,這很不簡單啊。”
“切!說不定是一個小白臉呢。”
這個話題繼續討論下去對三位女士未免有些不敬,阿伽門農反應過來也知道自己說錯了,立即轉移話題:“您還沒說幹嘛要帶那幫意大利人呢!給他們資源不就夠了嗎?即便要確立盟友,也不差他們這幾十個小提督吧?”
“是不差,這就是為了表明態度的。可我需要啊。”
阿伽門農有些好奇:“為什麽?那幫家夥那麽弱,我們怎麽會需要他們?”
“不是戰鬥力的問題。而是國際領導權。在歐洲,其他海軍大國都是大陸國家,唯獨我們是個島國。雖然我們實力最強,可也打不過他們聯手。我們的大陸均衡政策施行了這麽多年,瞎子也都知道,之所以還能奏效無非就是利益驅動。說白了魚餌給的足,那幫家夥心甘情願上我們的當。可你想過沒有,萬一有一天我們給不了那麽多利益了怎麽辦?”
阿伽門農的眼光不錯,提督一說她就明白了,法國拿到了摩洛哥和一大半的阿爾及利亞;意大利穩固了利比亞在圖謀中東。而英國隻有埃及和印度,雖然看似占據了優勢,可跟兩家加起來也隻是持平,更不用說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德意誌。
“那這跟這些人有什麽關係?”
“我們需要朋友,真正的朋友。東方帝國眼看著就要打到裏海邊了,他們也許不會向北挺進烏拉爾。可南下呢?中東的資源誰不想拿到?那時候我們的印度怎麽辦?我們需要在歐洲這邊有真正的朋友!”
“可這幫小家夥能影響到這個層麵嗎?”
艾奇遜搖了搖頭:“不能,可這對我有幫助。這幫人雖然現在有些稚嫩,可其中不乏未來的棟梁,比如說卡托、埃布爾·亞特伍德。交好他們、指揮他們對我的未來相當有利。”
這下阿伽門農明白了。英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跟法國、意大利是天然的盟友。在可見的幾十年裏,三方的關係會因為德意誌的強大而堅如磐石。
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和意大利的優秀年輕人也許現在看起來弱小的很,可十年、二十年之後未必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到了那個時候,提督憑借著今日的交情、資曆,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都將擁有舉足輕重的聲望。
提督誌向遠大,跟喬治五世那幫保守派並不是一路人。可誌向沒有權利的支撐隻是空中樓閣,實現不了。要讓帝國登上那種‘日不落’的巔峰必然需要拿到權利。
阿伽門農知道海軍大臣就是自己提督孜孜以求的目標。
這些法意提督隻要經曆這一次海戰,回去之後必然平步青雲。二十年後雖然不會決定英國海軍大臣的歸屬,可一個在盟友中交遊廣泛、資曆深厚的提督無疑更適合領導整個海軍不是嗎?也許最後這一點點的優勢就會轉化為勝勢。
更深層次的一點,像埃布爾·亞特伍德這種英國提督,今時今日統歸在自己提督麾下。將來哪怕他們發展地再強大,麵對昔日的老上司也必然會矮一頭,拿什麽跟自己提督競爭?
這種眼光、謀算,果然不愧是我的提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