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讀者不明白本書中的藏教密宗,說句實在話,偶也隻略懂一些。有的讀者朋友說,藏傳佛教分為紅教和黃教,這並不是錯誤的,但是他們把佛教的“宗”和“派係”混淆所致。通常來說,藏傳佛教屬於密宗,而紅教和黃教都屬於密宗範疇內,是密宗的派係。現在就先說一下什麽是佛教密宗(以下資料查自《佛光大辭典》:
密宗:又作真言宗、瑜伽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開元宗、秘密乘。依真言陀羅尼之法門,修五相、三密等妙行,以期即身成佛之大乘宗派。我國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主要以金剛頂經為經藏,蘇婆呼經為律藏,釋摩訶衍論為論藏。統稱密教之經典為密經。此宗派通稱密教(顯教之對稱)者,係顯示自宗所詮解之教理最為尊密,而鄙視其餘諸大乘教派為淺顯,認為法身佛大日如來所說之金剛界、胎藏界兩部教法,方為佛自內證之境界,深妙奧秘,故以密自稱;又不得對未灌頂人宣示其法,故稱密。然就詮理之教而言,本無顯密之別,惟其攝理成規所宗尚之行軌特殊,為區別其餘宗派,故稱密宗為宜。又密教之學問與修行,稱為密學。密教之宗家或修學密教之僧徒,稱為密家。修行密教之徒眾,稱為密眾。密教修學之道場,稱為密場。
印度密宗起源於古吠陀典籍,其後流行於民間各階層,佛教在長期發展過程,逐漸滲入民間信仰,並受此等咒術密法之影響,加以攝取,作為守護教徒、消除災障之用,古來通常稱為雜密。密宗並將吠陀以來之諸神,用交換神教方式重新組織佛教,而出現許多明王、菩薩、諸天、真言咒語。故後期大乘經典中出現以陀羅尼(梵 dha^ran!i)為主之經典,巴利律藏及經藏中,有說護身等偈之經典,錫蘭等地佛教徒,將其編集,稱為明護經(巴 paritta),迄今仍傳誦不已;又有如大會經(收於長阿含經),為列出聽法會眾之名的經典;此等被認為是密教陀羅尼及曼荼羅之起源。其後迄四世紀左右,出現專說咒法之獨立經典孔雀明王經,認為口念真言,內心統一,建立方圓之土壇,供養諸尊,嚴修儀禮,即可產生不可思議之功德。
及至七世紀後半,印度佛教進入全盛期,已有經有教,有軌有儀,真正密教方始開展,以真言、陀羅尼為中心而增益大乘佛教哲學,以奠定其基礎。此為純正密宗,純密以大日經、金剛頂經為主。在七世紀後半時,成立於中印度之大日經,將雜密經典所說諸尊以大日如來為中心,集大成而成胎藏界曼荼羅。其理論可能承自華嚴經之說法,主張在現實之事相上,直觀宇宙真相。金剛頂經成立稍晚,流行於南印度,係傳自佛教瑜伽派之說,以心識為中心而言五相成身(在心身中具備五相與本尊同一之觀法)。以此二經為代表之純密,在印度不久即告消滅。八世紀時,純密由善無畏傳至我國,後再傳至日本成為真言宗。
密教興起於七世紀時,至十一世紀印度佛教衰亡止,在中印度頗為興盛,融入『性』力派(梵 s/a^kta^h!)教說之後,成為左道密教,此派尤其強調散見在純密金剛頂經中之大樂說(梵 maha^sukha-va^da)。八世紀以來,傳入西藏,遂成為喇嘛教之骨幹。至十、十一世紀時,其部分經典已在中國流傳並翻譯,但在思想上則未產生影響。因此從發達史而言,雜密先興起,繼而純密集大成,與純密平行者,為融入印度『性』力派等教說之左道密教。據傳,謂大日如來越三世之一時,於『色』究竟天之法界心殿,對金剛薩埵等從心流出自內證之內眷屬,為自受法樂而宣說大日經,又於真言宮殿宣說金剛頂經,後由金剛薩埵結集之(日本台密謂阿難亦參加)。後於佛陀入滅後約八百年頃,龍猛(龍樹)菩薩施咒於七粒白芥子,以之打開十六丈(表示金剛界之十六菩薩)南天竺之鐵塔,親從金剛薩埵受兩部大經(台密則稱大日經係於鐵塔外由文殊菩薩所傳授)。後龍猛傳予龍智,複經七百年左右(相傳龍智歲壽七八百年),再授大經於善無畏。故密教以龍猛為開山祖師,根本教典為大日經及金剛頂經,信奉之教主係大日如來(大毗盧遮那佛),與釋尊之說法不同,故自稱為金剛乘。
“金剛乘”一詞,於日本係指純密,於印度及歐人之間則慣指左道密教,英文為 tantric buddhi**。廣義之金剛乘分為二派:(一)右派:以大日經為主,即指純密。富於穩健之神秘主義,欲藉咒術實現宇宙與精神之合一,以支配自然與人事,此派又稱為真言乘(梵 mantraya^na),自我國傳至日本,成為真言宗,稱為唐密或東密。另在日本天台宗流傳之密教稱為台密。(二)左派:以金剛頂經為主,即左道密教。肯定人之本能,欲於此發現真實,稱為金剛乘、易行乘(梵 sahaji-ya^na)或『性』力派,重視雙身法,以原始佛教立場言,此係左道旁門,九世紀以後與印度教結合而日趨興隆,後傳入西藏,成為“藏密”之骨幹。藏密,乃西藏佛教密宗之簡稱,係八世紀時由蓮華生、寂護等傳入。前弘期佛教中,西藏所行之密法多為行、事二部,史稱舊密法;十一世紀初,仁欽桑波等翻譯多種瑜伽密教經典,史稱新密法;而後瑜伽部及無上瑜伽部密法遂盛行於西藏佛教各派中,傳承不絕。而密宗之東傳我國亦有此二階段。
密宗東傳,當以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大灌頂經、孔雀王經為嚆矢。三國吳之支謙所譯八吉祥神咒經、無量門微密持經、華積陀羅尼神咒經、持句神咒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七佛神咒經等亦頗著名。唐以前與密宗關係最深者則推東晉竺曇無蘭,譯有陀鄰缽咒經、摩尼羅亶神咒經等凡二十五部,皆屬密宗經典。唐時譯密經最多者為義淨三藏,有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經、曼殊室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等十餘部。唐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傳來純密之前,中土業已廣譯密宗經典,此外,顯教經典中之咒文陀羅尼尤不勝枚舉。
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出大灌頂神咒經,咒術靈驗,首都建康盛行咒術,此後雜密更不斷傳譯。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善無畏、金剛智二純密大師先後於長安譯出根本經典,建立灌頂道場,我國密宗於是真正成熟。另有不空、一行、惠果、辨弘、慧日、惟上、義圓、義明、空海、義『操』、慧則等,傳持純密。其中,日本空海(弘法大師)於貞元二十年(804)來唐,就惠果受法,返國後,持弘不絕,是為日本真言宗之祖。會昌法難之後,加以唐末五代兵燹不斷,戰『亂』頻仍,密宗經疏銷毀殆盡,爾後所謂瑜伽,但存法事而已。宋代雖有法賢、施護,法天等,傳譯密宗經軌,亦未能光大久遠。且此時之密宗已異於唐代,唐代密宗可謂為有體係之綜合密宗,宋代則是分化的、通俗的,以崇拜特定之本尊,誦持其真言陀羅尼為主,如宣揚寶篋印陀羅尼、觀音六字明咒、準提咒等即是。又宋代因輸入時輪怛特羅之印度密宗,故以威猛之忿怒明王本尊較多。元代定喇嘛教為國教,喇嘛教實即以密宗為骨幹之西藏佛教,其後以元帝室過分優待喇嘛教,導致腐化,乃有宗喀巴之改革,而形成新舊之黃教、紅教。
顯密二宗最大不同點,在修持上之傳承與儀軌。顯宗理論固然有師承傳授,而修持法門不一定要嚴格之師承、儀軌;如瑜伽之五重唯識觀,天台之大小止觀,即無師承亦可自習。反之,密宗之儀禮繁複,世界諸宗教中無出其右者,自初皈灌頂至金剛上師有一定之程序,不可躐等,與顯教之簡易方便迥異其趣。就教義而言,顯教為應身佛說法,密宗則以法身佛說法。依顯教修行者,認為須經三大阿僧隻劫,修六度萬行始得證佛果;依密宗者,則認為僅修三密之妙行,現生即可成佛。又有六大緣起之說,六大即地、水、火、風、空、識,此六大乃一切諸法之本體,能造一切佛,乃至一切眾生之根身器界,即自『性』等四種法身,眾生國土等三種世間,皆為六大所生。依此六大緣起,故立生佛平等之義,大、三、法、羯等四種曼荼羅亦由六大緣起現法身德相。眾生若依三密妙行修持,契證『性』德時,即以父母所生身立證大覺位。所謂“三密加持妙行”,即手結印契,口誦諸佛真言,心住三摩地。如說修行時,行者之身口意能與諸佛之身口意相應,則可速得成佛。諸佛之身口意,即大、三、法、羯等四種曼荼羅:大曼荼羅即諸佛之身密,三摩耶曼荼羅即意密,法曼荼羅即語密,羯磨曼荼羅即其餘三曼荼羅之業用。要之,四種曼荼羅具有諸佛之三密而不闕。又此四種曼荼羅賅攝一切曼荼羅,依大日經建立之曼荼羅稱為胎藏界曼荼羅,依金剛頂經建立之曼荼羅稱為金剛界曼荼羅;前者表示本覺之理,故又稱因曼荼羅;後者表示始覺之智,故又稱果曼荼羅。又對依餘經所立之別尊曼荼羅而言,此金胎二部稱為總德曼荼羅。此外,一切佛菩薩等乃從大日如來法身所流出之別尊,各代表其別德,為一門之本尊,對於此,大日如來即是總德普門之本尊;一門之諸尊中,阿閦、寶生等四佛表大圓鏡等四智;四佛又各有四菩薩,合為**菩薩,與四波羅蜜、四攝、八供等,計三十七尊,凡此皆不外從大日法界體『性』智流出者。行者若常以白淨之信心,自住金剛薩埵三昧,修五相成身等妙行,即現得契證佛智,圓滿佛身,成就利他事業。
本宗又依大日經、菩提心論等創立十住心之說,從異生羝羊心至極無自『性』心等九心為世間、出世間、小乘、大乘、二乘、一乘等之住心,第十秘密莊嚴心即真言密宗之住心。亦即本宗以凡聖不二為宗要,一塵一法皆住本初之智源,悉為三摩地之心地故,雖上根勝慧之人,起居動作、開口發聲、心思念想,皆成無相三密;而下根劣慧之機,依有相之三密門,能與三部諸尊之德相應,以現在身證佛菩提。
要言之,本宗思想之特質,自教主方麵觀之,顯教為應化之釋迦所說,本宗為法身佛之大日如來所說;自法身立場觀之,顯教法身為理體,理體法身無形無相,密宗法身有形有相,且能說法;自所說法觀之,三論宗八不之中道寂滅境界、法相之離言勝義諦境界、天台之一念三千不可思議境界、華嚴之『性』海果分不可說十佛境界等皆畢竟可說;自真理之表現觀之,一切諸法皆是真理象征,此種象征之具體表現,即密宗之儀軌;自成佛遲速觀之,除禪宗外,其餘諸宗均須經三阿僧隻劫,密宗則主張即身成佛;自宗教之立場觀之,密宗兩部曼荼羅表現以人格主義思想為基礎之世界觀,由無量無數之諸佛菩薩,構成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輪圓具足之世界;自教義體係觀之,密宗為一種“理智不二”之宇宙人生觀,大日如來即具此偉大人格,智法身之世界稱為金剛界,理法身之世界稱為胎藏界。由修持之力,可將智之世界擴大至與理之世界一致,此即理智不二。
藏傳佛教的派係:
藏傳佛教六大派係
格魯派
格魯派是藏傳佛教諸派中形成最晚的教派,是15世紀初,宗喀巴以噶當派教義為基礎,吸收其它諸派的精典教義而創立的。該派勢力之大,影響之深是其它教派不能相提並論的,**轉世和班禪轉世係統都出於該派。藏區五大寺廟,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青海省的塔爾寺、甘肅省的拉卜楞寺均屬該派。該派的形成使藏傳佛教哲學思想臻於係統化,在政治上,促使西藏“政教合一”,此派占據藏傳佛教的統治地位。由於該派僧人帶黃帽,俗稱“黃教”。
格魯派的創建人宗喀巴(1357-1419)出生於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地方,本名羅桑紮巴。幼年在噶當派寺廟甲瓊寺出家,依頓珠仁欽學顯教,對噶當派教義有了初步認識。由師勸說並助其赴衛藏深造。先後遊學了當時有名的噶當寺院,係統地學習了噶當派的教法,接受了噶當派思想體係。此外還依止穹布勒巴和薩迦派、覺囊派、噶舉派的諸多大師,學習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無上部的《密集》、《勝樂》、《大威德》、《時輪》等。他把噶當派和其它派別大德的顯密教法熔為一爐,構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體係,為他後來建立格魯派打下了基礎。
格魯派之創建開始於宗喀巴,然而發展使其成為完整之派風,實有賴於大師眾弟子之共同努力而完成的。大師為推行其改革計劃故建甘丹寺,意義非常重大。宗喀巴逝世後,弟子們本著大師遺願,發揚其宗風,又分頭建寺。
由甘丹主寺最早發展出來的為哲蚌寺,該寺創建人為紮西班丹。紮西班丹,通稱降仰卻吉(1379-1449),宗喀巴的大弟子,他博通顯密,講聽傳授,一遵宗師規製。奉師指示,1416年在拉薩西之根培伍子山建哲蚌寺,寺內成立七大紮倉,實施宗喀巴教學的改革計劃。以後**第二、第三、第四輩均在此坐床。五輩**在此建立甘丹頗章宮,掌管西藏地方政教大權。宗師弟子釋迦耶協,通稱降欽卻吉(1352-1435),曾代表宗師晉京,朝拜明永樂皇帝,受封為大慈法王,回藏後將皇帝賜和帕竹政權官員的資助,於1419年興建『色』拉寺,寺在拉薩北郊,寺內分顯宗二紮倉、密宗一紮倉,傳播宗師學說。哲蚌寺、『色』拉寺與母寺之甘丹寺,合稱為衛部的三大寺,後來又修建起藏部的劄什倫布寺,合稱為衛藏四大寺,各寺內均成立學院,分科修學顯教,此後又相繼成立了上下密乘院。
公元16世紀時,哲蚌寺又認定根敦嘉措為宗喀巴大弟子根敦朱巴之轉世,作為第二輩**,追認根敦朱巴為第一輩,創興**的活佛轉世製度,用教主製來保證格魯派的發展。第五輩**阿旺洛桑嘉措,得蒙古固始汗之助,建立了甘丹頗章政權。於是政教大權,集於一身,格魯派之發展得到了更可靠之保證。劄什倫布寺僧又認定洛桑卻季堅讚為宗喀巴第二大弟子克珠吉的轉世,從此衛藏的政教合一製得到更加鞏固。格魯派在政治上的得勢,促成本派更加向外擴展,使黃教寺廟幾乎遍及於阿裏、康區、青海及邊遠之蒙古地區。
格魯派是在噶當派的教義思想和行持作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稱為新噶當派。宗喀巴大師闡發密乘精要意義,提出許多實修方便。在密教方麵,噶當雖有密法,但未廣傳。大師闡發密乘精要意義,提出許多實修方便。應成派許空『性』亦唯有假名安立,但若無空『性』名,則不能了解空『性』義,更無法從之求證。要而言之,一切諸法皆由分別心所安。勝義、世俗皆屬名言安立而有,若就勝義則為空『性』,勝義、世俗皆安立有,自『性』本空,即佛之功德境界雖非凡夫名言可以安立。然與分別安立之理無違,以其為佛一切種智所安立故,聖凡之境雖有不同,而分別安立之理則無有異,世俗如何安立,一切種智亦如是安立。這就是格魯派中觀應成派的空『性』之見,也是格魯派的中心教義。
寧瑪派
“寧瑪”藏語意為“古”或“舊”,所謂“古”是指該教派是藏傳佛教諸派中最早的一派,可追逆到蓮花生大師傳法時期,所謂“舊”是指西藏前弘期佛教相對後弘期佛教而言。該派極重密宗且弘揚舊密咒。早期寧瑪派的特點是采取密秘單傳,信徒分散,沒有寺院及僧團,其教徒可從事生產,可娶妻生子。由於該派僧人穿紅『色』僧衣,俗稱“紅教”。
寧瑪派的教法傳承是與前弘時期的法統一脈相承的。在禁佛時期是采取極為隱蔽的方式進行傳授。吐蕃王朝崩潰後,很長時間無寺廟、無僧團,隻有一批在家俗人咒師維護法統,有的則采取在家庭中父子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法,法脈因而賴以不斷。公元10-11世紀時期即後弘初期,就有人或自費或被派到印度、尼婆羅等地去學習經教;有些是把印、尼高僧迎請入藏傳法,新翻譯了大量密乘典籍。由於師承不同,所傳教法不同,遂產生了派別,總稱為新譯密咒派或新派。如噶當、薩迦、噶舉等派均屬之。寧瑪派的出現也在這一時期,開創人是素·釋迦炯乃。當時除素氏外,尚有絨宋的傳承係統、若氏家傳係統以及後來隆欽寧提的傳承係統。由於這些傳承係統都是弘揚前弘時期的經典法要,遂逐漸形成為一個獨立的宗派,曆史學家便稱他們這派為前譯密咒派,簡稱“舊派”。
噶舉派
藏語“噶舉”意為“口授傳承”,因為此派的密法修行,是通過師徒口耳相傳繼承下來,故稱“噶舉派”,又因為該派僧人穿白『色』僧衣,故俗稱“白教”。此派傳承複雜,流派眾多,但均源於瑪爾巴和米拉日巴,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係統便始於該派的噶瑪噶舉,此派在西藏曆史上影響巨大,現在仍在藏傳佛教中占一席之地。
噶舉派是公元十一二世紀佛教後弘時期發展起來的,屬於新譯密咒派。開始創立者先後有兩人:一是穹布朗覺巴(990-
1140),一是瑪巴羅咱瓦(瑪巴譯師)(1012-1197)。他們兩人曾多次到過尼婆羅和印度等地,依止了很多名師,學習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得到《四大語旨教授》。《語旨》是佛語的意旨,由祖師口語相承,血脈不斷遂稱為語傳,藏名叫噶舉。後來香巴在後藏發展形成為一個傳承係統,稱為香巴噶舉,瑪巴在前藏發展也形成一個傳承係統,稱為達布噶舉。雖然門戶不同,但由於他們兩人的**均出自一個來源,又都親領語旨傳授,所以都稱噶舉巴。
噶舉派的經典和教法都是來源於印度,合稱為四大語旨。瑪巴派語旨的教授有《大手印》和《那若六法》。香巴噶舉亦係語旨傳承,故其續經與瑪巴噶舉均相同。其教授類則有《幻身大灌頂》、《空行五教》、《大手印盒》等等灌頂教敕。
關於因的理論。噶舉派的特點從實際出發,承認眾生有佛『性』,但現在不是佛,還是凡夫,凡夫有凡夫的身心,是粗身心。要修證成佛,須要從粗身心逐步轉變到最微細的身心始能成佛。根據身心的粗細,修證方法亦有大小等級之不同。關於道。總分為前行與正行。正行中又分解脫道與方便道。解脫道本派有名的教授是《大手印》,講明心見『性』的法門和寧瑪派一樣,是頓悟一心的無功用法門,要上根利器才能接受,一般化機還是從有功用的法門修生、圓二次第的方便道入手。關於果。證果就是得到六法成就,則可出現深道已達究竟之十果相、八功德、八成就、四事業等之共道悉地,七支分、八自在、四身五智等之殊勝道悉地,尤其能現證空樂空雙運不變,離障如幻之虹體身,得現空自現各各了別之妙智和法身大界之妙智,成就具五決定之報身,並能無礙履行大空等等,皆為己得六法究竟之果也。
『色』心二法是緣起相對而有,雖有如幻。緣起是承認兩點,成佛兩點則統於一點,二合為一,消除差別,達到平等圓融境地。這就是《大手印》的雙運之義,也是噶舉派的中心教義。
舊派的傳承總分為兩大傳承係統,有直接傳授經典的,稱為經典傳承;有發掘埋藏的經典進而傳播的,則稱為伏藏傳承。除這兩種傳承外,還有其它方式的傳承,如諸佛心傳等等。不過上麵所說兩種傳承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其它則多不詳了。
寧瑪派的密典總分為兩大部分,他們把講解所依據的密經稱為續部,把實修教授稱為修部。寧瑪派的續部屬於無上續部的摩訶、阿魯、阿底三大瑜珈,總括為《經·幻·心》三部,號稱十八大怛特羅,即十八大續經。
寧瑪派的教義概括在九乘三部內。1、九乘教義:寧瑪派把整個佛法的顯密教法分為九乘,它的教義全部包括在九乘裏。九乘的分法是:顯教三乘、密教六乘合共九乘。密教六乘中又分為外密三乘、內密三乘、內密三乘中的最後一乘還包括三部。2、大圓滿三部教義:大圓滿內分心部、界部、要門部三部。
薩迦派
薩迦,藏語意為“白土”,建築在後藏仲曲河穀白『色』土地上的寺院稱為薩迦寺。因寺院圍牆塗有象征文殊、觀音和金剛手的紅、白、黑三『色』花紋,所以薩迦派又被俗稱為“花教”。
薩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傳。有血統、法流兩支傳承。
薩迦派不禁娶妻,但規定生子後不再接近女人。薩迦派僧人戴紅『色』、蓮花狀僧冠,穿著紅『色』袈裟。
在佛教哲學上,薩迦派特別推重“道果”教授,在教義中最重要的是“道果法”。此外,薩迦派教義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那就是屬於“時輪金剛法”和“金剛持法”的體係傳承。時輪金剛法至今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薩迦派到公元13世紀即中原社會進入元朝時,發展成為具有強大政治勢力的教派。薩迦派的第四祖薩班·貢噶堅讚和第五祖八思巴(本名羅追堅讚),分別為元帝國的鞏固作出巨大貢獻。八思巴被封為帝師,並奉命創製了“八思巴文”。這種蒙古新文字,在蒙古全境流通使用,為蒙古的社會、文化進步發揮了重大作用。
薩迦派的主寺是薩迦寺。其佛殿後的藏經庫可稱作是智慧的儲存庫,所藏一萬餘鍾佛經、佛典,是八思巴時期集中了衛、藏、康三地區的繕寫家用金汁、銀汁、朱砂、寶石和墨汁精心抄寫的,堪稱佛教中之珍寶。薩迦寺另有—‘部“方經”,長、寬各一公尺,上下均用夾板保護著,全部用金汁寫成。更被視為寶中之寶。整個薩迦寺共藏佛教經藏四萬多卷,其中包括大量“貝葉經”。有人稱薩迦寺為“第二敦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薩迦派於公元1550年在四川德格貢欽寺所設立的德格印經院,這是藏區最著名的印經院。專門刊刻藏傳佛教經書、各教派重要著述、曆法和醫學等於餘種典籍,對保護、弘揚藏傳佛教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噶當派
“噶”藏族意為“佛語”,“當”意為“教授”或“教誡”,即用佛語來教導人們接受佛教的道理、教義。該派源於阿底峽大師,以熱振寺為根本道場,弘揚佛法,該派以顯宗為主,不排斥密宗,主張先顯後密,15世紀,黃教在該派教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並取代了該派。
噶當派的奠基人,是古格王朝時期從印度迎請的著名佛教大師阿底峽。公元1045年曾參加迎請阿底峽的居士仲敦巴(1005一1064)拜阿底峽為師,修習佛學,盡得其傳。公元1055年,阿底峽去世後,仲敦巴應藏北當雄地方之請前往建立熱振寺。熱振寺是噶當派的主寺。噶當派由此逐漸成長並發展起來。
噶當派在藏傳佛教中是比較特殊的一派。它以顯宗為主。顯宗是相對密宗而言的,顯宗為哲理,指通過明顯的教理去修證,可向任何人傳布。噶當派主張顯、密二宗不應相互攻擊,應相互補充。它對修習次弟的主張是:先顯後密。
噶當派在傳承中,形成了三個主要支派:教典派、教授派、教誡派,並各有自己所依的經典和教義。
公元13世紀晚期,一位名叫泅丹惹遲的噶當派教典派僧人,曾把噶當派的納塘寺搜集保存的大量藏譯佛經編訂為《甘珠爾》、《丹珠爾》。這就是在佛教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大藏經》最早的編纂本。
噶當派由於教理係統化、修持規範化,因而對藏傳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響。噶舉派、薩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噶當派學習。格魯派是直接在噶當派在基礎上建立的,有新“噶當派”之稱。此外,藏傳佛教中一切大論的講說,也都導源予噶當派。該派著名的大小俄師----俄.
勒父喜饒和俄.羅丹喜饒所傳的因,在藏傳佛教史上被稱為“新因明”。公元15世紀黃教(格魯派)興起後,因格魯派是在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原來屬於噶當派的寺院,都逐漸成了格魯派的寺院。從而噶當派也就不再單獨地存在於藏區社會了。
覺囊派
覺囊是地名,全名覺摩囊,在西藏日喀則專區的拉孜縣境彭措林寺東的一座山溝內,位於雅魯藏布江南岸。覺囊寺是公元十三世紀時袞邦·吐吉尊追(1243—1313)所建。他初是薩迦派僧,曾為薩迦八思巴弟子。後來他從袞欽·卻古沃『色』聽《時輪講解》和《六支瑜伽》,得到卻古沃『色』暗以他空見解釋時輪的教授,經過實修,證悟了他空中觀樂空雙運之理。他又以他空見講解《時輪六支瑜伽》。於是遂獨成一派,因其駐錫地為覺摩囊後遂稱為覺囊派。他空見最早的創造人為裕莫·木居多吉,公元十二世紀時人,從裕莫起已暗傳七代才到袞邦·吐吉尊追。
多羅那他(1575-1635)是袞噶卓卻的轉世,是本派中最有學識的人,著作豐富,廣泛宣講他空見。當時他的支持者為後藏地方政權的噶瑪丹炯旺布,第巴仁邦巴對他也極為崇敬,依靠他們的勢力,他在日喀則彭措林縣修建達丹當卻林寺,據說寺廟營建極為莊嚴,造像修塔亦精美絕倫,成為全藏之冠,他宣講他空見,也吸引了不少群眾,頗為盛極一時。當時格魯派與噶瑪政權爭奪權力鬥爭非常激烈,不久,噶瑪派失利,政權坍台,多羅那他去蒙古傳法,格魯派政權首領五世**遂將達丹當卻林寺改為格魯派寺廟,更名為格丹彭措林寺。沒收寺廟財產屬民,經籍印版大多封禁。其餘卻隆江孜等處之覺囊寺廟亦均令改宗,從此衛藏地區覺囊一派幾乎絕跡。現在隻有邊遠地區如四川阿壩自治州壤塘寺、『色』更寺與嘉絨地區的馬爾康縣賽貢巴寺、卓格寺,青海果洛自治州之賈貢巴寺、格果寺等寺廟繼續傳持覺囊派教法,或雜以其它派法。各寺寺主亦僅維持其傳承係統,未聞發展有其它流派。
覺囊派在藏傳佛教中可算是異軍突起,獨樹一幟。覺囊派持他空見:承認有真如本體,與藏中寧瑪派的大園滿,噶舉派的大手印,薩迦派的輪涅無別均承認有明空本『性』,頗為相似,不過各派又各有說法不同,但均屬於“勝義有”類。覺囊派與藏中持應成派中觀見的格魯派主張一切皆空的“畢竟空”類,則全完對立。因此被視為異端而受到排擠。從曆史的觀點來看,覺囊的見地仍來源於印度的中觀派見。本來印度的中觀派,在派內就有各種爭論,後裂為若幹小派。但各自都承認自己是佛語旨意的正確解釋者,覺囊派也說他們的見地是遵循佛教釋迦牟尼在印三轉**中的末轉**的意旨,是究竟了義中觀之教。
覺囊派承認“勝義”有,即承認有真常本『性』,這一點與寧瑪、噶舉、薩迦相同,但寧瑪、噶舉承認是真本『性』,無相寂滅非空非有,則既不可說空,也不可說有,非斷非常,不斷亦不常之意,更無有自空他空的詞語,但覺派則認為勝義有,說得太實,可能就有問題。他們與格魯應成派主張勝義、世俗皆是緣起『性』空,畢竟空成為針鋒相對之教敵。這是空有之爭在藏傳佛教中的繼續。
密宗:又作真言宗、瑜伽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開元宗、秘密乘。依真言陀羅尼之法門,修五相、三密等妙行,以期即身成佛之大乘宗派。我國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主要以金剛頂經為經藏,蘇婆呼經為律藏,釋摩訶衍論為論藏。統稱密教之經典為密經。此宗派通稱密教(顯教之對稱)者,係顯示自宗所詮解之教理最為尊密,而鄙視其餘諸大乘教派為淺顯,認為法身佛大日如來所說之金剛界、胎藏界兩部教法,方為佛自內證之境界,深妙奧秘,故以密自稱;又不得對未灌頂人宣示其法,故稱密。然就詮理之教而言,本無顯密之別,惟其攝理成規所宗尚之行軌特殊,為區別其餘宗派,故稱密宗為宜。又密教之學問與修行,稱為密學。密教之宗家或修學密教之僧徒,稱為密家。修行密教之徒眾,稱為密眾。密教修學之道場,稱為密場。
印度密宗起源於古吠陀典籍,其後流行於民間各階層,佛教在長期發展過程,逐漸滲入民間信仰,並受此等咒術密法之影響,加以攝取,作為守護教徒、消除災障之用,古來通常稱為雜密。密宗並將吠陀以來之諸神,用交換神教方式重新組織佛教,而出現許多明王、菩薩、諸天、真言咒語。故後期大乘經典中出現以陀羅尼(梵 dha^ran!i)為主之經典,巴利律藏及經藏中,有說護身等偈之經典,錫蘭等地佛教徒,將其編集,稱為明護經(巴 paritta),迄今仍傳誦不已;又有如大會經(收於長阿含經),為列出聽法會眾之名的經典;此等被認為是密教陀羅尼及曼荼羅之起源。其後迄四世紀左右,出現專說咒法之獨立經典孔雀明王經,認為口念真言,內心統一,建立方圓之土壇,供養諸尊,嚴修儀禮,即可產生不可思議之功德。
及至七世紀後半,印度佛教進入全盛期,已有經有教,有軌有儀,真正密教方始開展,以真言、陀羅尼為中心而增益大乘佛教哲學,以奠定其基礎。此為純正密宗,純密以大日經、金剛頂經為主。在七世紀後半時,成立於中印度之大日經,將雜密經典所說諸尊以大日如來為中心,集大成而成胎藏界曼荼羅。其理論可能承自華嚴經之說法,主張在現實之事相上,直觀宇宙真相。金剛頂經成立稍晚,流行於南印度,係傳自佛教瑜伽派之說,以心識為中心而言五相成身(在心身中具備五相與本尊同一之觀法)。以此二經為代表之純密,在印度不久即告消滅。八世紀時,純密由善無畏傳至我國,後再傳至日本成為真言宗。
密教興起於七世紀時,至十一世紀印度佛教衰亡止,在中印度頗為興盛,融入『性』力派(梵 s/a^kta^h!)教說之後,成為左道密教,此派尤其強調散見在純密金剛頂經中之大樂說(梵 maha^sukha-va^da)。八世紀以來,傳入西藏,遂成為喇嘛教之骨幹。至十、十一世紀時,其部分經典已在中國流傳並翻譯,但在思想上則未產生影響。因此從發達史而言,雜密先興起,繼而純密集大成,與純密平行者,為融入印度『性』力派等教說之左道密教。據傳,謂大日如來越三世之一時,於『色』究竟天之法界心殿,對金剛薩埵等從心流出自內證之內眷屬,為自受法樂而宣說大日經,又於真言宮殿宣說金剛頂經,後由金剛薩埵結集之(日本台密謂阿難亦參加)。後於佛陀入滅後約八百年頃,龍猛(龍樹)菩薩施咒於七粒白芥子,以之打開十六丈(表示金剛界之十六菩薩)南天竺之鐵塔,親從金剛薩埵受兩部大經(台密則稱大日經係於鐵塔外由文殊菩薩所傳授)。後龍猛傳予龍智,複經七百年左右(相傳龍智歲壽七八百年),再授大經於善無畏。故密教以龍猛為開山祖師,根本教典為大日經及金剛頂經,信奉之教主係大日如來(大毗盧遮那佛),與釋尊之說法不同,故自稱為金剛乘。
“金剛乘”一詞,於日本係指純密,於印度及歐人之間則慣指左道密教,英文為 tantric buddhi**。廣義之金剛乘分為二派:(一)右派:以大日經為主,即指純密。富於穩健之神秘主義,欲藉咒術實現宇宙與精神之合一,以支配自然與人事,此派又稱為真言乘(梵 mantraya^na),自我國傳至日本,成為真言宗,稱為唐密或東密。另在日本天台宗流傳之密教稱為台密。(二)左派:以金剛頂經為主,即左道密教。肯定人之本能,欲於此發現真實,稱為金剛乘、易行乘(梵 sahaji-ya^na)或『性』力派,重視雙身法,以原始佛教立場言,此係左道旁門,九世紀以後與印度教結合而日趨興隆,後傳入西藏,成為“藏密”之骨幹。藏密,乃西藏佛教密宗之簡稱,係八世紀時由蓮華生、寂護等傳入。前弘期佛教中,西藏所行之密法多為行、事二部,史稱舊密法;十一世紀初,仁欽桑波等翻譯多種瑜伽密教經典,史稱新密法;而後瑜伽部及無上瑜伽部密法遂盛行於西藏佛教各派中,傳承不絕。而密宗之東傳我國亦有此二階段。
密宗東傳,當以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大灌頂經、孔雀王經為嚆矢。三國吳之支謙所譯八吉祥神咒經、無量門微密持經、華積陀羅尼神咒經、持句神咒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七佛神咒經等亦頗著名。唐以前與密宗關係最深者則推東晉竺曇無蘭,譯有陀鄰缽咒經、摩尼羅亶神咒經等凡二十五部,皆屬密宗經典。唐時譯密經最多者為義淨三藏,有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經、曼殊室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等十餘部。唐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傳來純密之前,中土業已廣譯密宗經典,此外,顯教經典中之咒文陀羅尼尤不勝枚舉。
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出大灌頂神咒經,咒術靈驗,首都建康盛行咒術,此後雜密更不斷傳譯。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善無畏、金剛智二純密大師先後於長安譯出根本經典,建立灌頂道場,我國密宗於是真正成熟。另有不空、一行、惠果、辨弘、慧日、惟上、義圓、義明、空海、義『操』、慧則等,傳持純密。其中,日本空海(弘法大師)於貞元二十年(804)來唐,就惠果受法,返國後,持弘不絕,是為日本真言宗之祖。會昌法難之後,加以唐末五代兵燹不斷,戰『亂』頻仍,密宗經疏銷毀殆盡,爾後所謂瑜伽,但存法事而已。宋代雖有法賢、施護,法天等,傳譯密宗經軌,亦未能光大久遠。且此時之密宗已異於唐代,唐代密宗可謂為有體係之綜合密宗,宋代則是分化的、通俗的,以崇拜特定之本尊,誦持其真言陀羅尼為主,如宣揚寶篋印陀羅尼、觀音六字明咒、準提咒等即是。又宋代因輸入時輪怛特羅之印度密宗,故以威猛之忿怒明王本尊較多。元代定喇嘛教為國教,喇嘛教實即以密宗為骨幹之西藏佛教,其後以元帝室過分優待喇嘛教,導致腐化,乃有宗喀巴之改革,而形成新舊之黃教、紅教。
顯密二宗最大不同點,在修持上之傳承與儀軌。顯宗理論固然有師承傳授,而修持法門不一定要嚴格之師承、儀軌;如瑜伽之五重唯識觀,天台之大小止觀,即無師承亦可自習。反之,密宗之儀禮繁複,世界諸宗教中無出其右者,自初皈灌頂至金剛上師有一定之程序,不可躐等,與顯教之簡易方便迥異其趣。就教義而言,顯教為應身佛說法,密宗則以法身佛說法。依顯教修行者,認為須經三大阿僧隻劫,修六度萬行始得證佛果;依密宗者,則認為僅修三密之妙行,現生即可成佛。又有六大緣起之說,六大即地、水、火、風、空、識,此六大乃一切諸法之本體,能造一切佛,乃至一切眾生之根身器界,即自『性』等四種法身,眾生國土等三種世間,皆為六大所生。依此六大緣起,故立生佛平等之義,大、三、法、羯等四種曼荼羅亦由六大緣起現法身德相。眾生若依三密妙行修持,契證『性』德時,即以父母所生身立證大覺位。所謂“三密加持妙行”,即手結印契,口誦諸佛真言,心住三摩地。如說修行時,行者之身口意能與諸佛之身口意相應,則可速得成佛。諸佛之身口意,即大、三、法、羯等四種曼荼羅:大曼荼羅即諸佛之身密,三摩耶曼荼羅即意密,法曼荼羅即語密,羯磨曼荼羅即其餘三曼荼羅之業用。要之,四種曼荼羅具有諸佛之三密而不闕。又此四種曼荼羅賅攝一切曼荼羅,依大日經建立之曼荼羅稱為胎藏界曼荼羅,依金剛頂經建立之曼荼羅稱為金剛界曼荼羅;前者表示本覺之理,故又稱因曼荼羅;後者表示始覺之智,故又稱果曼荼羅。又對依餘經所立之別尊曼荼羅而言,此金胎二部稱為總德曼荼羅。此外,一切佛菩薩等乃從大日如來法身所流出之別尊,各代表其別德,為一門之本尊,對於此,大日如來即是總德普門之本尊;一門之諸尊中,阿閦、寶生等四佛表大圓鏡等四智;四佛又各有四菩薩,合為**菩薩,與四波羅蜜、四攝、八供等,計三十七尊,凡此皆不外從大日法界體『性』智流出者。行者若常以白淨之信心,自住金剛薩埵三昧,修五相成身等妙行,即現得契證佛智,圓滿佛身,成就利他事業。
本宗又依大日經、菩提心論等創立十住心之說,從異生羝羊心至極無自『性』心等九心為世間、出世間、小乘、大乘、二乘、一乘等之住心,第十秘密莊嚴心即真言密宗之住心。亦即本宗以凡聖不二為宗要,一塵一法皆住本初之智源,悉為三摩地之心地故,雖上根勝慧之人,起居動作、開口發聲、心思念想,皆成無相三密;而下根劣慧之機,依有相之三密門,能與三部諸尊之德相應,以現在身證佛菩提。
要言之,本宗思想之特質,自教主方麵觀之,顯教為應化之釋迦所說,本宗為法身佛之大日如來所說;自法身立場觀之,顯教法身為理體,理體法身無形無相,密宗法身有形有相,且能說法;自所說法觀之,三論宗八不之中道寂滅境界、法相之離言勝義諦境界、天台之一念三千不可思議境界、華嚴之『性』海果分不可說十佛境界等皆畢竟可說;自真理之表現觀之,一切諸法皆是真理象征,此種象征之具體表現,即密宗之儀軌;自成佛遲速觀之,除禪宗外,其餘諸宗均須經三阿僧隻劫,密宗則主張即身成佛;自宗教之立場觀之,密宗兩部曼荼羅表現以人格主義思想為基礎之世界觀,由無量無數之諸佛菩薩,構成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輪圓具足之世界;自教義體係觀之,密宗為一種“理智不二”之宇宙人生觀,大日如來即具此偉大人格,智法身之世界稱為金剛界,理法身之世界稱為胎藏界。由修持之力,可將智之世界擴大至與理之世界一致,此即理智不二。
藏傳佛教的派係:
藏傳佛教六大派係
格魯派
格魯派是藏傳佛教諸派中形成最晚的教派,是15世紀初,宗喀巴以噶當派教義為基礎,吸收其它諸派的精典教義而創立的。該派勢力之大,影響之深是其它教派不能相提並論的,**轉世和班禪轉世係統都出於該派。藏區五大寺廟,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青海省的塔爾寺、甘肅省的拉卜楞寺均屬該派。該派的形成使藏傳佛教哲學思想臻於係統化,在政治上,促使西藏“政教合一”,此派占據藏傳佛教的統治地位。由於該派僧人帶黃帽,俗稱“黃教”。
格魯派的創建人宗喀巴(1357-1419)出生於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地方,本名羅桑紮巴。幼年在噶當派寺廟甲瓊寺出家,依頓珠仁欽學顯教,對噶當派教義有了初步認識。由師勸說並助其赴衛藏深造。先後遊學了當時有名的噶當寺院,係統地學習了噶當派的教法,接受了噶當派思想體係。此外還依止穹布勒巴和薩迦派、覺囊派、噶舉派的諸多大師,學習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無上部的《密集》、《勝樂》、《大威德》、《時輪》等。他把噶當派和其它派別大德的顯密教法熔為一爐,構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體係,為他後來建立格魯派打下了基礎。
格魯派之創建開始於宗喀巴,然而發展使其成為完整之派風,實有賴於大師眾弟子之共同努力而完成的。大師為推行其改革計劃故建甘丹寺,意義非常重大。宗喀巴逝世後,弟子們本著大師遺願,發揚其宗風,又分頭建寺。
由甘丹主寺最早發展出來的為哲蚌寺,該寺創建人為紮西班丹。紮西班丹,通稱降仰卻吉(1379-1449),宗喀巴的大弟子,他博通顯密,講聽傳授,一遵宗師規製。奉師指示,1416年在拉薩西之根培伍子山建哲蚌寺,寺內成立七大紮倉,實施宗喀巴教學的改革計劃。以後**第二、第三、第四輩均在此坐床。五輩**在此建立甘丹頗章宮,掌管西藏地方政教大權。宗師弟子釋迦耶協,通稱降欽卻吉(1352-1435),曾代表宗師晉京,朝拜明永樂皇帝,受封為大慈法王,回藏後將皇帝賜和帕竹政權官員的資助,於1419年興建『色』拉寺,寺在拉薩北郊,寺內分顯宗二紮倉、密宗一紮倉,傳播宗師學說。哲蚌寺、『色』拉寺與母寺之甘丹寺,合稱為衛部的三大寺,後來又修建起藏部的劄什倫布寺,合稱為衛藏四大寺,各寺內均成立學院,分科修學顯教,此後又相繼成立了上下密乘院。
公元16世紀時,哲蚌寺又認定根敦嘉措為宗喀巴大弟子根敦朱巴之轉世,作為第二輩**,追認根敦朱巴為第一輩,創興**的活佛轉世製度,用教主製來保證格魯派的發展。第五輩**阿旺洛桑嘉措,得蒙古固始汗之助,建立了甘丹頗章政權。於是政教大權,集於一身,格魯派之發展得到了更可靠之保證。劄什倫布寺僧又認定洛桑卻季堅讚為宗喀巴第二大弟子克珠吉的轉世,從此衛藏的政教合一製得到更加鞏固。格魯派在政治上的得勢,促成本派更加向外擴展,使黃教寺廟幾乎遍及於阿裏、康區、青海及邊遠之蒙古地區。
格魯派是在噶當派的教義思想和行持作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稱為新噶當派。宗喀巴大師闡發密乘精要意義,提出許多實修方便。在密教方麵,噶當雖有密法,但未廣傳。大師闡發密乘精要意義,提出許多實修方便。應成派許空『性』亦唯有假名安立,但若無空『性』名,則不能了解空『性』義,更無法從之求證。要而言之,一切諸法皆由分別心所安。勝義、世俗皆屬名言安立而有,若就勝義則為空『性』,勝義、世俗皆安立有,自『性』本空,即佛之功德境界雖非凡夫名言可以安立。然與分別安立之理無違,以其為佛一切種智所安立故,聖凡之境雖有不同,而分別安立之理則無有異,世俗如何安立,一切種智亦如是安立。這就是格魯派中觀應成派的空『性』之見,也是格魯派的中心教義。
寧瑪派
“寧瑪”藏語意為“古”或“舊”,所謂“古”是指該教派是藏傳佛教諸派中最早的一派,可追逆到蓮花生大師傳法時期,所謂“舊”是指西藏前弘期佛教相對後弘期佛教而言。該派極重密宗且弘揚舊密咒。早期寧瑪派的特點是采取密秘單傳,信徒分散,沒有寺院及僧團,其教徒可從事生產,可娶妻生子。由於該派僧人穿紅『色』僧衣,俗稱“紅教”。
寧瑪派的教法傳承是與前弘時期的法統一脈相承的。在禁佛時期是采取極為隱蔽的方式進行傳授。吐蕃王朝崩潰後,很長時間無寺廟、無僧團,隻有一批在家俗人咒師維護法統,有的則采取在家庭中父子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法,法脈因而賴以不斷。公元10-11世紀時期即後弘初期,就有人或自費或被派到印度、尼婆羅等地去學習經教;有些是把印、尼高僧迎請入藏傳法,新翻譯了大量密乘典籍。由於師承不同,所傳教法不同,遂產生了派別,總稱為新譯密咒派或新派。如噶當、薩迦、噶舉等派均屬之。寧瑪派的出現也在這一時期,開創人是素·釋迦炯乃。當時除素氏外,尚有絨宋的傳承係統、若氏家傳係統以及後來隆欽寧提的傳承係統。由於這些傳承係統都是弘揚前弘時期的經典法要,遂逐漸形成為一個獨立的宗派,曆史學家便稱他們這派為前譯密咒派,簡稱“舊派”。
噶舉派
藏語“噶舉”意為“口授傳承”,因為此派的密法修行,是通過師徒口耳相傳繼承下來,故稱“噶舉派”,又因為該派僧人穿白『色』僧衣,故俗稱“白教”。此派傳承複雜,流派眾多,但均源於瑪爾巴和米拉日巴,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係統便始於該派的噶瑪噶舉,此派在西藏曆史上影響巨大,現在仍在藏傳佛教中占一席之地。
噶舉派是公元十一二世紀佛教後弘時期發展起來的,屬於新譯密咒派。開始創立者先後有兩人:一是穹布朗覺巴(990-
1140),一是瑪巴羅咱瓦(瑪巴譯師)(1012-1197)。他們兩人曾多次到過尼婆羅和印度等地,依止了很多名師,學習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得到《四大語旨教授》。《語旨》是佛語的意旨,由祖師口語相承,血脈不斷遂稱為語傳,藏名叫噶舉。後來香巴在後藏發展形成為一個傳承係統,稱為香巴噶舉,瑪巴在前藏發展也形成一個傳承係統,稱為達布噶舉。雖然門戶不同,但由於他們兩人的**均出自一個來源,又都親領語旨傳授,所以都稱噶舉巴。
噶舉派的經典和教法都是來源於印度,合稱為四大語旨。瑪巴派語旨的教授有《大手印》和《那若六法》。香巴噶舉亦係語旨傳承,故其續經與瑪巴噶舉均相同。其教授類則有《幻身大灌頂》、《空行五教》、《大手印盒》等等灌頂教敕。
關於因的理論。噶舉派的特點從實際出發,承認眾生有佛『性』,但現在不是佛,還是凡夫,凡夫有凡夫的身心,是粗身心。要修證成佛,須要從粗身心逐步轉變到最微細的身心始能成佛。根據身心的粗細,修證方法亦有大小等級之不同。關於道。總分為前行與正行。正行中又分解脫道與方便道。解脫道本派有名的教授是《大手印》,講明心見『性』的法門和寧瑪派一樣,是頓悟一心的無功用法門,要上根利器才能接受,一般化機還是從有功用的法門修生、圓二次第的方便道入手。關於果。證果就是得到六法成就,則可出現深道已達究竟之十果相、八功德、八成就、四事業等之共道悉地,七支分、八自在、四身五智等之殊勝道悉地,尤其能現證空樂空雙運不變,離障如幻之虹體身,得現空自現各各了別之妙智和法身大界之妙智,成就具五決定之報身,並能無礙履行大空等等,皆為己得六法究竟之果也。
『色』心二法是緣起相對而有,雖有如幻。緣起是承認兩點,成佛兩點則統於一點,二合為一,消除差別,達到平等圓融境地。這就是《大手印》的雙運之義,也是噶舉派的中心教義。
舊派的傳承總分為兩大傳承係統,有直接傳授經典的,稱為經典傳承;有發掘埋藏的經典進而傳播的,則稱為伏藏傳承。除這兩種傳承外,還有其它方式的傳承,如諸佛心傳等等。不過上麵所說兩種傳承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其它則多不詳了。
寧瑪派的密典總分為兩大部分,他們把講解所依據的密經稱為續部,把實修教授稱為修部。寧瑪派的續部屬於無上續部的摩訶、阿魯、阿底三大瑜珈,總括為《經·幻·心》三部,號稱十八大怛特羅,即十八大續經。
寧瑪派的教義概括在九乘三部內。1、九乘教義:寧瑪派把整個佛法的顯密教法分為九乘,它的教義全部包括在九乘裏。九乘的分法是:顯教三乘、密教六乘合共九乘。密教六乘中又分為外密三乘、內密三乘、內密三乘中的最後一乘還包括三部。2、大圓滿三部教義:大圓滿內分心部、界部、要門部三部。
薩迦派
薩迦,藏語意為“白土”,建築在後藏仲曲河穀白『色』土地上的寺院稱為薩迦寺。因寺院圍牆塗有象征文殊、觀音和金剛手的紅、白、黑三『色』花紋,所以薩迦派又被俗稱為“花教”。
薩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傳。有血統、法流兩支傳承。
薩迦派不禁娶妻,但規定生子後不再接近女人。薩迦派僧人戴紅『色』、蓮花狀僧冠,穿著紅『色』袈裟。
在佛教哲學上,薩迦派特別推重“道果”教授,在教義中最重要的是“道果法”。此外,薩迦派教義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那就是屬於“時輪金剛法”和“金剛持法”的體係傳承。時輪金剛法至今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薩迦派到公元13世紀即中原社會進入元朝時,發展成為具有強大政治勢力的教派。薩迦派的第四祖薩班·貢噶堅讚和第五祖八思巴(本名羅追堅讚),分別為元帝國的鞏固作出巨大貢獻。八思巴被封為帝師,並奉命創製了“八思巴文”。這種蒙古新文字,在蒙古全境流通使用,為蒙古的社會、文化進步發揮了重大作用。
薩迦派的主寺是薩迦寺。其佛殿後的藏經庫可稱作是智慧的儲存庫,所藏一萬餘鍾佛經、佛典,是八思巴時期集中了衛、藏、康三地區的繕寫家用金汁、銀汁、朱砂、寶石和墨汁精心抄寫的,堪稱佛教中之珍寶。薩迦寺另有—‘部“方經”,長、寬各一公尺,上下均用夾板保護著,全部用金汁寫成。更被視為寶中之寶。整個薩迦寺共藏佛教經藏四萬多卷,其中包括大量“貝葉經”。有人稱薩迦寺為“第二敦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薩迦派於公元1550年在四川德格貢欽寺所設立的德格印經院,這是藏區最著名的印經院。專門刊刻藏傳佛教經書、各教派重要著述、曆法和醫學等於餘種典籍,對保護、弘揚藏傳佛教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噶當派
“噶”藏族意為“佛語”,“當”意為“教授”或“教誡”,即用佛語來教導人們接受佛教的道理、教義。該派源於阿底峽大師,以熱振寺為根本道場,弘揚佛法,該派以顯宗為主,不排斥密宗,主張先顯後密,15世紀,黃教在該派教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並取代了該派。
噶當派的奠基人,是古格王朝時期從印度迎請的著名佛教大師阿底峽。公元1045年曾參加迎請阿底峽的居士仲敦巴(1005一1064)拜阿底峽為師,修習佛學,盡得其傳。公元1055年,阿底峽去世後,仲敦巴應藏北當雄地方之請前往建立熱振寺。熱振寺是噶當派的主寺。噶當派由此逐漸成長並發展起來。
噶當派在藏傳佛教中是比較特殊的一派。它以顯宗為主。顯宗是相對密宗而言的,顯宗為哲理,指通過明顯的教理去修證,可向任何人傳布。噶當派主張顯、密二宗不應相互攻擊,應相互補充。它對修習次弟的主張是:先顯後密。
噶當派在傳承中,形成了三個主要支派:教典派、教授派、教誡派,並各有自己所依的經典和教義。
公元13世紀晚期,一位名叫泅丹惹遲的噶當派教典派僧人,曾把噶當派的納塘寺搜集保存的大量藏譯佛經編訂為《甘珠爾》、《丹珠爾》。這就是在佛教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大藏經》最早的編纂本。
噶當派由於教理係統化、修持規範化,因而對藏傳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響。噶舉派、薩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噶當派學習。格魯派是直接在噶當派在基礎上建立的,有新“噶當派”之稱。此外,藏傳佛教中一切大論的講說,也都導源予噶當派。該派著名的大小俄師----俄.
勒父喜饒和俄.羅丹喜饒所傳的因,在藏傳佛教史上被稱為“新因明”。公元15世紀黃教(格魯派)興起後,因格魯派是在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原來屬於噶當派的寺院,都逐漸成了格魯派的寺院。從而噶當派也就不再單獨地存在於藏區社會了。
覺囊派
覺囊是地名,全名覺摩囊,在西藏日喀則專區的拉孜縣境彭措林寺東的一座山溝內,位於雅魯藏布江南岸。覺囊寺是公元十三世紀時袞邦·吐吉尊追(1243—1313)所建。他初是薩迦派僧,曾為薩迦八思巴弟子。後來他從袞欽·卻古沃『色』聽《時輪講解》和《六支瑜伽》,得到卻古沃『色』暗以他空見解釋時輪的教授,經過實修,證悟了他空中觀樂空雙運之理。他又以他空見講解《時輪六支瑜伽》。於是遂獨成一派,因其駐錫地為覺摩囊後遂稱為覺囊派。他空見最早的創造人為裕莫·木居多吉,公元十二世紀時人,從裕莫起已暗傳七代才到袞邦·吐吉尊追。
多羅那他(1575-1635)是袞噶卓卻的轉世,是本派中最有學識的人,著作豐富,廣泛宣講他空見。當時他的支持者為後藏地方政權的噶瑪丹炯旺布,第巴仁邦巴對他也極為崇敬,依靠他們的勢力,他在日喀則彭措林縣修建達丹當卻林寺,據說寺廟營建極為莊嚴,造像修塔亦精美絕倫,成為全藏之冠,他宣講他空見,也吸引了不少群眾,頗為盛極一時。當時格魯派與噶瑪政權爭奪權力鬥爭非常激烈,不久,噶瑪派失利,政權坍台,多羅那他去蒙古傳法,格魯派政權首領五世**遂將達丹當卻林寺改為格魯派寺廟,更名為格丹彭措林寺。沒收寺廟財產屬民,經籍印版大多封禁。其餘卻隆江孜等處之覺囊寺廟亦均令改宗,從此衛藏地區覺囊一派幾乎絕跡。現在隻有邊遠地區如四川阿壩自治州壤塘寺、『色』更寺與嘉絨地區的馬爾康縣賽貢巴寺、卓格寺,青海果洛自治州之賈貢巴寺、格果寺等寺廟繼續傳持覺囊派教法,或雜以其它派法。各寺寺主亦僅維持其傳承係統,未聞發展有其它流派。
覺囊派在藏傳佛教中可算是異軍突起,獨樹一幟。覺囊派持他空見:承認有真如本體,與藏中寧瑪派的大園滿,噶舉派的大手印,薩迦派的輪涅無別均承認有明空本『性』,頗為相似,不過各派又各有說法不同,但均屬於“勝義有”類。覺囊派與藏中持應成派中觀見的格魯派主張一切皆空的“畢竟空”類,則全完對立。因此被視為異端而受到排擠。從曆史的觀點來看,覺囊的見地仍來源於印度的中觀派見。本來印度的中觀派,在派內就有各種爭論,後裂為若幹小派。但各自都承認自己是佛語旨意的正確解釋者,覺囊派也說他們的見地是遵循佛教釋迦牟尼在印三轉**中的末轉**的意旨,是究竟了義中觀之教。
覺囊派承認“勝義”有,即承認有真常本『性』,這一點與寧瑪、噶舉、薩迦相同,但寧瑪、噶舉承認是真本『性』,無相寂滅非空非有,則既不可說空,也不可說有,非斷非常,不斷亦不常之意,更無有自空他空的詞語,但覺派則認為勝義有,說得太實,可能就有問題。他們與格魯應成派主張勝義、世俗皆是緣起『性』空,畢竟空成為針鋒相對之教敵。這是空有之爭在藏傳佛教中的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