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感謝“食屍鬼”的大紅包,今天加更五章!一小時一更!第四更奉上!


    不過從其二十五節的航速來看,如果該艦的最高航速達到三十節,那麽魚雷已經成功迫使其減速。


    此前駐紮在瓜島的陸戰隊航空兵已經發動了兩輪空襲,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正在全速圍獵,以期徹底擊沉這艘橫衝直撞的日本戰列艦的第64特混編隊,也不會有些許遲疑。


    李少將得到的情報是確鑿無誤的,因為經過航空部隊已經通過攻擊現場的航拍照片,確認機群已重創了目標。


    通過反複分析比對,這艘戰列艦已經被五枚魚雷和同樣數量的航彈命中,這與實際情況是百分之百相吻合的。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認為日本海軍急於得到“大和”級的三號艦,導致造船廠在倉促之間,使用了該級的艦體,搭配“長門”級的炮塔。


    所以這艘擁有四座雙聯裝炮塔的“怪胎”就應運而生了,還被派到澳洲前線去作戰。


    “大和”號是日本海軍的象征,輕易不會露麵,而三號姊妹艦的命運就悲催許多了。


    麵對這艘水線裝甲和內部結構遭到嚴重破壞的戰列艦,美軍認為隻要再追加命中大概三到四枚魚雷,就可以擊沉它。


    第64特混編隊有“華盛頓”號與“南達科他”號兩艘戰列艦壓陣,任務並不是太困難。


    實際上,萊特灣海戰時,“武藏”號戰列艦吃了十九條魚雷和十七顆航空炸彈,最終才傾覆沉沒。


    參加衝繩戰役的“大和”號被美軍機群命中十枚魚雷與二十四枚炸彈之後,因艦體前部彈藥庫殉爆而沉沒。


    即便二貨青年不臨時搶修“和泉”號戰列艦,該艦也能憑借強大的裝甲與火力,殺出敵人的重重包圍。


    通過兩次空襲,美軍也對超級戰列艦的防禦能力有了新的認識。


    如果這次不能留住這條“金槍魚”,那麽對方還是可以安然返回拉包爾基地進行修整。


    李少將推算照目前航速進行追擊的話,在中午的時候,獵物就可以進入己方兩艘戰列艦的有效射程之內了。


    在此之前,還需要巡洋艦分隊加把勁兒,努力纏住這條垂死掙紮的“金槍魚”。


    好在陸戰隊第23航空大隊承諾,在一小時之後,還會組織一次空襲,可以大大緩解第64特混編隊的壓力。


    為了確保亨德森機場的絕對安全,必須將目標驅逐出鐵底海峽。


    李少將認為瓜島以西的開闊海域,可使己方戰列艦具有更大的回旋餘地。


    在那裏擊沉目標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在戰場北麵的那支日軍艦隊不靠近的話。


    “轟~~~”


    “和泉”號上觀察員先是看到目標化為一團火球,然後耳畔才突然換來一聲洶湧的爆響。


    開火五分鍾之後,直到第十一次齊射,才有一發炮彈落到四十五公裏之外的“新奧爾良”號上。


    盡管如此拖遝,可四百二十毫米彈丸的威力遠遠超過了這艘萬噸級重型巡洋艦的承受能力。


    位於艦首的a號203毫米三聯裝前主炮被當場廢掉,零部件被直接炸上了半空。


    b號炮塔也被波及,炮管被炸彎,就算炮塔完好無損,也無法開火了。


    在炮位工作的艦員不是瞬間死於劇烈的曝炸,就是被震暈過去,口鼻流血。


    大火和濃煙立刻籠罩在這艘重型巡洋艦的前半部分,連艏樓也被完全掩蓋住了。


    雖然動力係統可以保證該艦繼續執行追擊任務,但大量濃煙和六門主炮的損失,使其基本喪失戰鬥力了。


    “神使閣下,d炮塔命中目標!”西田正雄立刻向二貨青年匯報這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發射了二十二發才打中了一發,這命中率隻有百分之四點五!


    怎麽算都不高啊,不過考慮到這群狗腿子剛換了新船,還需要適應,所以勉強湊活了。


    “天照大神正在神域看著我們,諸君須再接再厲,務必打出‘大和神威’!”忽悠無處不在


    “是!”聽到如此高大上的勉勵,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的全艦官兵都特麽當真了……


    遭到重創的“新奧爾良”號立刻發報,表示須要撤出戰鬥。


    在它之前,“阿斯托裏亞”(ca-34)、“昆西”(ca-39)、“文森斯”(ca-44)這三艘同級艦,都在去年八月九日的薩沃島海戰中,被日本巡洋艦編隊擊沉。


    這麽看來,瓜島附近海域可謂是“新奧爾良”級重巡洋艦的不祥之地,最好盡快離開。


    與“新奧爾良”號同行的本級三號艦“明尼阿波利斯”號立刻釋放大量煙霧彈,以遮蔽戰場,令目標難以瞄準友艦。


    但為時已晚,此前被美軍機群追打的“和泉”號終於迎來了一個艦品爆發的“小高嘲”。


    “轟~~~”一枚四百二十毫米彈丸正好落到位於艦體舯後部的機庫位置


    將這個近似長方形的大型鐵盒子直接打爆,吊車的殘片飛濺到百米開外的海麵上。


    超過一噸重的彈丸幾乎在眨眼之間,便輕鬆夷平了“新奧爾良”號重型巡洋艦的“下半身”。


    身上著火的水兵還是奮不顧身地跳海滅火,不少人更是直接棄船逃生。


    看著情況,自己這艘船已經被對方盯上了,再挨一枚這種炮彈,跑路的機會都沒有了。


    從“新奧爾良”號冒出的滾滾濃煙扶搖直上,一直升騰到千米高空,與朵朵白雲為伍。


    即便對方不再向其開火,這艘重型巡洋艦也算是徹底失去戰鬥力了,燃著大火,漂在海麵上等死。


    “艦長先生,換下一個目標,我們沒必要在一艘船上浪費時間!”二貨青年可不想被兩邊的巡洋艦包抄了


    “好的,神使閣下!”西田正雄也認為這艘巡洋艦已經對己方沒有威脅了


    “明尼阿波利斯”號重型巡洋艦原本是二號目標,但是這貨聰明地釋放了煙霧彈,使其逃過了一劫。


    由於該艦與“新奧爾良”號隻相隔一海裏,能在出事之後,迅速趕赴現場,搭救落水的艦員。


    有鑒於此,“和泉”號便瞄準了位於東北方向上的“聖迭戈”號(cl-53)與“聖胡安”號(cl-54),這兩艘“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


    以炮手的水平與之前展示的命中率來看,所有流程還得從頭開始。


    若月信心忖:這意味著老子還得等個十來分鍾,才能得到你們命中的報告!


    “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七千四百噸,實際航速超過三十三節。


    裝有八座雙聯裝127毫米主炮,以及四座四聯裝28號碼副炮,主要用途是防空。


    對“和泉”號最大的威脅,還是艦上配備的八座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目標越小越難打,這是常識。


    “和泉”號摧毀外形更小的輕型巡洋艦所需的時間,必定會超過之前的目標。


    二貨青年所幸研究起了澳洲北部的海圖,看看有什麽好玩的旅遊勝地,比如大堡礁……


    “艦長先生,聽說美軍占領了法屬新喀裏多尼亞?”若月信饒有興致地問起這事


    這座島位於瓜島東南幾百公裏之外,麵積比瓜島大好幾倍,非常適合做美軍在海上的前進基地。


    “……應該是的!”西田正雄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隻能隨口附和著。


    在沒摸清神使閣下的真實意圖之前,二貨艦長還是覺得自己少說為妙。


    “我覺得在合適的時候,咱們可以過去看看!”


    這附近都是度假勝地,看得若月信都快眼花繚亂了。


    過去看看?


    說地倒是輕巧!


    常年征戰的西田正雄當然明白“看看”是什麽意思!


    “我決定要執行一個全新的作戰計劃!”某大神腦子裏的燈泡又亮了


    司令塔裏的牲口們頓時傻眼了,沒想到神使閣下這麽隨心所欲,說執行就執行……


    看著眾人呆滯的傻樣,若月信隻得補充道:“當然,要等打完這仗再說!”


    隻要附近的牲口不放屁,如此激烈的海戰也影響不了二貨青年的好心情。


    外麵打地如火如荼,盛況空前,司令塔裏的一群家夥卻正在品嚐盒裝冰激淩!


    沒什麽比在熱帶作戰時,吃上一盒美味可口的奶油冰激淩更讓人心曠神怡的了。


    若月信故意吃地很慢,打算測一下再次命中的時間,下麵那群家夥果然沒有辜負自己的囑托。


    直到打了十三分鍾之後,才傳來“板載”的好消息。


    “神使閣下,我艦又重創一艘美軍巡洋艦!”


    “重巡洋艦還是輕巡洋艦?”


    “……從觀瞄結果上看,應該是輕巡洋艦!”


    “不用那麽麻煩!”


    “……”


    “一發主炮就能打成碎片的,一定是美軍的驅逐艦。能扛住一發主炮炮彈的,就是美軍輕型巡洋艦。能扛住兩發的,是美軍重型巡洋艦。能與我艦對射的,毫無疑問,必定是美軍戰列艦!”


    “…………有道理!”


    “和泉”號的主炮威力是恒定不變的,用這款武器來估算目標的噸位和級別,再合適不過了。


    二貨青年不相信有什麽型號的驅逐艦,能在挨了一發四百二十毫米炮彈之後,還能繼續作戰的。


    倒黴的“聖迭戈”號(cl-53)輕型巡洋艦,步了“新奧爾良”號的後塵,其前半部分已經完全消失在火海之中了。


    如果在夜晚時分,就算是幾十公裏開外的島上土著,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堆人造海上篝火。


    第64特混編隊的官兵們沒想到己方十六打一,還能被一艘遭到重創的戰列艦來個迎頭痛擊。


    “新奧爾良”號退出戰鬥之後,“聖迭戈”號又慘遭毒手,可謂流年不利。


    其實對於這場海戰來說,數量並不是決勝的首要因素。


    雙方艦炮的射程和相對距離以及航速,才是左右戰局的根本。


    李少將一直期待來一場波瀾壯闊的戰列艦對決,就像中世紀的騎士交鋒一樣。


    可惜前方傳來的戰報令他陡然緊張起來,對方主炮的射程居然超過四十公裏。


    而“華盛頓”號與“南達科他”號所裝備的mk6型十六英寸主炮的最大射程還不足四十公裏。


    這意味著目標如果不大幅度減速的話,己方的兩艘戰列艦都要長時間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哪怕隻有十分鍾,恐怕也要遭到對方大約十五到二十批炮彈的強襲,更何況穿越火網的時間會遠遠超過這個時限。


    但是李少將認為在邊際射界上,對方其實難以對身披重甲的美軍戰列艦造成什麽實質性傷害。


    這位智將同時推測出這艘戰列艦的主炮絕不是“長門”級的同款裝備,僅僅是炮塔的聯裝模式與後者相同而已。


    從目前來看,很有可能是“大和”級主炮的雙聯裝版本。


    對美軍來說,並非一無所獲,通過此戰,也了解到了對方主炮的真實射程。


    盡管依然無法確認具體的口徑以及型號,可也算是一份極具戰術價值的情報了。


    “聖迭戈”號中彈之後,姊妹艦“聖胡安”號立刻施以援手,同時也退出了本次追擊行動。


    位於戰場南線的“克利夫蘭”號(cl-55)與“哥倫比亞”號(cl-56)輕型巡洋艦仍然死咬“獵物”不放。


    但是兩艦受困於火力射程劣勢,隻能用超高航速來威脅對方。


    在北線和中線的追擊部隊受挫之後,它倆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去。


    隨著一聲響徹海麵的巨響,“哥倫比亞”號輕型巡洋艦的煙囪被炸到了半空。


    四百二十毫米大口徑穿甲彈貫穿了燃料箱,引發了該艦二次劇烈曝炸。


    “哥倫比亞”號的龍骨斷成兩截,殘存的艦體開始快速被海水盡沒。


    至此,李少將發動的三叉戟攻勢,被“和泉”號戰列艦徹底挫敗。


    哈爾西中將欽點的“金槍魚”行動在不知不覺之際,到了微妙的轉折點……


    “新奧爾良”號重型巡洋艦被重創,後被迫放棄,由其姊妹艦“明尼阿波利斯”號打撈起該艦的落水人員,隨後負責擊沉。


    “聖迭戈”號輕型巡洋艦被對方主炮擊中,隨即被燃起的大火焚毀,已經徹底喪失戰鬥力,不得已,被其姊妹艦“聖胡安”號擊沉。


    “哥倫比亞”號輕型巡洋艦沒有享受到這個待遇,穿甲彈引爆了艦體內的燃料箱,導致殉爆災難。


    戰艦直接斷成兩截,在下沉時變成了一個巨大v字,可能在遙祝第64特混編隊取得最後的勝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混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筆老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筆老道並收藏穿越大混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