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此言,隋東辰和羅南羽眼睛都是一亮,如果孫中原真能參破軒轅星圖,一飛衝天,再加上他們幾個從旁推舉輔助,天象樓重出江湖,那倒真是個大氣象!


    不過,他們的眼睛,也隻是一亮,便黯淡下來。


    這軒轅星圖,當年公孫央都沒在短時間內參破,抱憾離世,孫中原年紀輕輕,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我隻盼著徐黑子能早點兒現身,讓我們能明白,當年還有什麽事兒是我們不知道的!”隋東辰站起身來,“你倆今兒就在我這裏歇了吧。”


    ······


    第二天,孫中原一覺醒來,琢磨著隋東辰說的有道理,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其實眼下都沒有什麽具體的應對之策,而拍賣行的事兒,畢竟是本職工作。


    孫中原到了拍賣行,大家都很忙碌,畢竟秋拍就要開始了。


    不過,孫中原現在有點兒特殊,不光同事們不會多問他幹什麽去了,就連陳平也不會多問。這一下子“貢獻”兩件重器拍品,也讓大家無話可說。


    孫中原去了趟劉浩明的辦公室,劉浩明告訴他,他的工作重點,放在征集拍品上就行,其他的無所謂。至於秋拍的組織和準備,基本都是按部就班的事兒了。


    而且,現在東盛的秋拍一下子黃了,星辰拍賣行的秋拍也有了壓軸重器,沒什麽可緊張的了。


    不過,劉浩明也囑咐孫中原,秋拍那幾天,務必得到現場,同時得熟悉下所有的拍品,以應對各種情況。


    和孫中原交流的時候,劉浩明的辦公桌上,擺著一組洗出來的圖片,可能是要上拍賣畫冊的東西。


    孫中原瞄了幾眼,卻突然覺得有問題!


    圖片上,是一張hn黃花梨的翹頭案,體量倒是不大,看圖片,製式和材料也沒什麽問題,問題出在文字說明上,因為標注的是“明早期”。


    翹頭案這種家具,直白簡單一點兒來說,就是一張比較窄的桌子,兩頭翹起。


    為什麽會有這種製式呢?主要是針對文人來的。古代的手卷也好,畫軸也好,可能比較長,需要在案子上展開看。有過經驗的人可能知道,放好後,順手一撥,骨碌碌滾開了,如果案子沒有“翹頭”,這手卷過長,它可能就耷拉地上去了!


    所以,翹頭案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呢,還挺好看,增加了立體感,不那麽呆板。


    “劉總,這翹頭案是要上拍的?”孫中原不由問道。


    “是啊,可惜腿部有一部分殘了,補了一塊,不然也算是重器啊!”劉浩明隨口應道,“家具部征集上來的。”


    劉浩明說的沒錯,海黃這材質本來就相當貴重,如果真是明代的,完好無損,其市場價位,甚至可能會超過定窯蓋罐。不過,殘了後補,那就沒法說了,價值起碼打個對折,這還要看具體拍賣情況。


    “這年份是誰定的?”孫中原又問


    “也是家具部定的。”劉浩明一聽這話,不由抬頭看著孫中原,“怎麽,家具你也精通?有問題?”


    “精通談不上,但是這海黃翹頭案,肯定不是明早期的。”孫中原應道。


    “噢?”劉浩明雖然對古代家具不是很精通,但是也露出了一臉驚訝,“你這隻看圖片,就這麽篤定?”


    “硬木桌案,不可能出現在明早期!”孫中原應道。


    木料,成千上萬,而分類,也是林林總總。比如這個海黃,現在屬於紅木那是肯定的。不過古時候的家具分類裏,一般會分成硬木和軟木。


    比如,以前的紅木,特指紅酸枝,屬於硬木。後來,才有了紅木這個大分類,包含了三十多種木料。所以,古玩行裏說紅木,其實有兩個意思,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當然了,怎麽分其實無所謂,知道這種類裏有什麽木料就行了。


    硬木裏邊,包含小葉紫檀,hn黃花梨,紅酸枝,雞翅木等等。


    軟木裏邊,包含楠木,榆木,櫸木、杉木等等。當然,這個軟硬是相對的,其實軟木也不軟,隻不過不如硬木硬。


    對於孫中原這個觀點,劉浩明覺得很新鮮,“這怎麽可能?明早期也出現過紫檀、海黃的家具啊!”


    “這個沒錯。但是這麽大平麵的案子不可能!”孫中原接口道。


    劉浩明一聽,“你坐,慢慢說說聽聽。”同時,他還甩給孫中原一支煙。


    孫中原接過煙點上了,卻笑道,“劉總,辦公室不是不能抽煙麽?你得以身作則啊!”


    “一支兩支沒事兒,這不是說到重點了麽?”劉浩明說著,還擺出了一個煙灰缸。看來是沒少抽,反正他自己在辦公室裏,打開空氣淨化器,煙味兒過會兒就沒了。


    “硬木家具,明早期是有,但主要是不需要嚴格平麵的其他家具,這桌案,得找平啊,刨子這種找平工具,是明代中晚期才有的。”孫中原解釋道。


    “你這是從哪裏看的?”


    “這個在學界還沒有達成共識。不過我上學的時候,看過一篇論文,很嚴謹,起了興趣又查了很多資料,應該沒問題。”孫中原笑了笑,“古玩圈的人,哪會去研究刨子這種工具的曆史啊?所以幾乎沒有人在意。以前很多桌案的斷代,我覺得,其實都有問題。”


    可以試想,硬度比較大的木料,如果沒有刨子找平,想做成一個大平麵,實在是不大可能,尤其是這案子的麵兒不是一般的平!


    “而且,劉總你也知道,在刨子出現之前,即便是軟木的桌案,也很難找平。”


    這倒是個有力的輔證。當時找平的方式是什麽呢?


    披麻,打膩子,找平,上漆。這種家具,叫做大漆家具。


    但是硬木,卻不能披麻掛灰上漆這麽來。當然了,這不是技術上的問題,這個太簡單了,一般的工匠就能辦。而是因為,硬木往往都很名貴!要是這麽折騰,就成了暴殄天物。


    除了海黃產自華夏,其他的比如小葉紫檀,紅木,都是“進口”的。而且明代隆慶之前海關閉鎖,這些木料本來進來的就極少極少。


    即便產自華夏的海黃,那也是很珍貴,當時都是野生的,沒有速生林,海黃成材又極為緩慢。在明代,海黃就比楠木貴得多,要知道,楠木已經很貴了。


    劉浩明聽著聽著,不由得立即起身,“走,我帶你到庫房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獵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木赤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木赤火並收藏獵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