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曉東一愣,“真的假的?有譜兒麽?”


    孫中原還沒答話,他緊補了一句,“我不是懷疑你的眼力啊,我是說,有什麽真正的鑒定依據沒有?畢竟,類似的牌子太多了,不乏工藝極高的,可是卻都不敢就說是真子岡牌!”


    “其實,我也不能百分百斷定,但是我看這牌子,是明代的東西,而且工藝極高,隻能說基本斷定就是陸子岡的手筆。而且,即便不是陸子岡的手筆,這麽一塊明代的和田玉牌,如此高的工藝水平,幾十萬總是值的,兩萬拿下也不貴。”孫中原解釋道。


    “工藝這東西,是真考校眼力。”霍曉東道,“其實現在工藝水平比以前高了,但是工藝中透出的韻味,就要靠感覺了。”


    “說對了,我就是覺得這裏麵有大師的韻味!”孫中原笑道,“等我回去利用放大鏡和強光手電,再仔細研究一下。”


    “對了!”霍曉東一拍巴掌,“民間傳說,陸子岡的玉器,不管有沒有明款兒,都必有暗款兒!不是有他和萬曆皇帝那個故事麽?”


    作為一代琢玉宗師,陸子岡的故事太多了,而且很多極富傳奇性。


    據說當時的萬曆皇帝朱載垕聽說了他的技法,讓他雕琢一個玉扳指,但是題目很刁鑽,故意出難題,要求在一個小小的扳指上,雕出“百駿圖”。


    陸子岡如期完工。當然,真要在這麽小的空間雕琢出一百匹馬是不可能的,陸子岡雕了一個背景,遠處重巒疊嶂,近處一個城門,最後一共雕了三匹馬:一批飛奔入城,一匹跑在路上,一匹剛剛從山穀間露出。


    以虛寫實,手法高明。萬曆皇帝很滿意,加以獎賞。


    不過,陸子岡的玉器,特別喜歡落款。後來,萬曆皇帝讓他雕琢一把玉壺,特別要求不準落款!陸子岡也做出了玉壺,萬曆看了,當時也沒發現款兒,很高興。


    但是陸子岡就是陸子岡,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規矩。他其實在玉壺上了落了款兒,但是非常巧妙,是運用高超的技法內刻在壺嘴裏!


    後來,萬曆無意中對光賞壺,結果碰巧發現了這個極為隱秘的落款!一代琢玉宗師陸子岡就此殞命。


    最關鍵的是,陸子岡當時還沒有傳人,他的很多高超技法也就此失傳。


    “民間傳說要是有用,沉香對付二郎神,還用那麽費勁兒麽?正月剃個頭就行了!”孫中原接口道,“子岡牌本來就在詩文後落款了,而且玉牌形製特殊,我相信陸子岡不會畫蛇添足,再去弄個暗款兒。”


    霍曉東一愣,轉而忍不住笑起來,“艸,你不說,我還沒想起來二郎神是沉香的舅舅。”


    “我說回去仔細看看,是想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麽特殊的刀痕。要知道,陸子岡之所以牛逼,就在於刀法,古代的工匠,碾玉的痕跡都很重,但是陸子岡的東西,卻主要依靠雕刻。”


    霍曉東忍不住歎道,“你說古代也沒有什麽電動刻刀,都說陸子岡得了錕鋙刀,才能輕鬆雕刻,但確實有點兒玄了。”


    “這個沒法說,畢竟咱們誰也沒見過錕鋙刀。既然他的技法失傳了,那就是個謎。隻能判定特點,無法查找來源。”


    這塊牌子,孫中原肯定是要好好研究保存的。


    兩人找了個館子,吃了晚飯,便各回各家。


    回到家裏之後,孫中原感覺的特別累,這審視了一下午翡翠原石,很耗“內力”,很快便睡著了。


    第二天起床,孫中原洗漱之後,便仔細研究了那塊子岡牌,利用放大鏡和強光手電所觀察出的細微的刀痕,讓孫中原更加篤定,這就是陸子岡的手筆!


    不過,這東西,也很難得到公認。畢竟,就算能確定是明代的玉牌,但是陸子岡活著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模仿子岡牌了。刀法和韻味鑒定,很難讓所有人達成共識。


    這些對孫中原來說其實也不是很重要,這樣的東西,他是不準備出手的。自己能通過年代、刀法、韻味確定是陸子岡的真品就可以了。


    敝帚尚且可以自珍,何況是這麽一件好東西。摩挲指間,恰如與古人對話,那種感覺,妙不可言。


    不過,可惜的是,孫中原能從老雲子上感受到棋譜,能從裴旻劍上感受到劍招,但是,卻不能從玉牌上感受到陸子岡的神工。這才是他真正感到遺憾的地方。


    玩家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碰上好東西,把玩的時候,時間過得特別快。孫中原的手機響起,他從沉浸中回過神兒來時,居然已經過去了三個多小時,已經是上午十一點了。


    電話是陳孝義打來的。陳校長發出了熱情地邀請,請孫中原到家裏做客,中午在家吃飯。


    這事兒,陳孝義之前提過。孫中原想想暫時也沒啥事兒,便開車去了。也沒什麽好帶的,路過一家水果店,買了些水果。


    陳孝義的孩子在外地上大學,陳孝義的愛人,在一家教育研究機構工作,人很隨和,菜也做得很好。


    陳孝義的愛人在廚房忙乎的時候,陳孝義帶著孫中原進了書房。


    孫中原心想,怪不得今兒著急讓我來,看來是有東西要我看。


    果然,陳孝義將一件青銅器擺到了桌上。同時,他還特別說明,這是自己前兩天到北河省某縣城有教育交流的公幹,空閑時在一個小攤上買的。


    陳孝義在青銅器上的水平不如瓷器,不過他的曆史功底紮實,所以也能看點兒門道。


    孫中原一看這件青銅器,差點兒笑出聲來,因為,這簡直就是憤怒的小鳥青銅器版啊!


    上麵有蓋,蓋上有把,就像鳥冠。大大的眼睛,配合鳥嘴,顯得很滑稽。圓圓的肚子,兩條不太粗壯的腿。這造型,確實容易讓人發笑。


    笑歸笑,孫中原卻一點兒也沒馬虎,因為這個青銅器的造型,當然不是小鳥,而是鴞。


    在古代,其實鴞一般指的就是貓頭鷹。不過這件青銅器做得不像貓頭鷹,反而特別像憤怒的小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獵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木赤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木赤火並收藏獵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