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了電話之後,原上草取出sim卡,又換上了另一張。
第二天是周六,原上草在清晨六點多就被這個電話吵醒了。
接了電話,原上草起床洗漱,簡單吃了點兒東西,收拾了一下,便到了雄鷹山古玩市場。
這次他的形象,是個溫文爾雅的中年人,感覺有錢卻很敦厚的那種。
市場裏人很多,但是,隻是剛剛看過孫中原照片的原上草,還是很快就找到了孫中原。
這時候,孫中原正在一個攤子前看東西,原上草在攤子的側後方的一棵老樹下,點了一支煙,看著孫中原的臉。
一種很特殊的感覺升騰起來。
原上草突然感覺心口有幾分輕微的疼痛,他就這麽默默看著孫中原。
孫中原渾然無覺。其實他今天本來不想到古玩市場的,但是晚上心裏有事兒,沒睡好,迷迷糊糊起了好幾次夜,最後一次都已經五點多了,幹脆起了床,想想沒什麽可幹的,就來古玩市場了。
這個攤子上沒看到什麽好東西,孫中原離去繼續往前走。
原上草就這麽不遠不近地跟著,間或也看看攤子上的東西。
到了一個拐角處,相對空曠一點兒,孫中原就在拐角裏的一個攤子上,發現了一件東西。
這是一件兵馬俑。
一說兵馬俑,大部分人想到的恐怕就是秦始皇。其實,在瓷器普及之前,陶器盛行的時期,陶俑曾被大量製造,橫跨了不短的時間。
俑的本意,是陪葬的偶人。陶俑埋在地下,不會腐朽也不會生鏽,故而是最常見的。
聽起來其實是有點兒晦氣的。不過,華夏很多人搞收藏,隻喜歡老東西,不管來路,收了之後也沒有專業的處理。比如唐三彩,正兒八經的陪葬品,冥器啊,但是有人收藏之後,就這麽堂而皇之地擺在家裏。
在華夏古代,對殯葬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一些日常的儀式。俑的出現,本身是進步的,因為在俑出現之前,都是人殉,很殘忍。
有了俑,最起碼很多活人可以不用死了。
不過,既然是人形的俑,象征意義還是在裏麵的,所以用陶俑殉葬,還是有人覺得殘忍。比如其中的代表人物孔子,他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始作俑者,這個成語現在有的人用錯了,當成了開創者來用,其實是個貶義詞,就是最開始想出餿點子幹壞事兒的人。孔子“祝願”始作俑者絕後,想想他該是多麽的氣憤!
秦始皇不管這個,他的陪葬隊伍非常龐大,看看展示的兵馬俑坑,很難不被震撼到。
不過,秦代的兵馬俑,大小是和真人差不多的,到了後來的漢代,就要小得多。根據出土的統計,東漢的陶俑,最大的也就是真人的一半。
這個攤子上的兵馬俑,就像是東漢的,高度頂多半米,是一個武士騎在一匹馬上,看起來雄赳赳氣昂昂,很牛逼的樣子。
陶器這東西,市場價值要遠遠低於瓷器,這些年算是抬起了點兒頭。古玩市場方興之時,假貨幾乎沒有,特別是小型的兵馬俑,說唱俑,還用動物俑,都不算很貴。
不過,這些東西的來路都有問題,因為極少有傳世的,基本都是從地裏麵挖出來的,除了盜墓的土夫子,還有一些是農民掘地、工地施工的發現,文物部門有時候畢竟要慢半拍。
孫中原自然清楚,他不太愛買這一類東西。但是這個兵馬俑的確吸引了他。再就是這些年不比以前了,什麽類型的古董,都是高仿假貨為主了。
陶俑的高仿開端,大致是在九十年代,一開始是唐三彩,後來大範圍熱了起來,除了秦始皇兵馬俑仿得少——都知道真的不可能流到市麵上嘛;從西漢到唐代的陶俑,幾乎都能看到。
九十年代中期,燕京的潘家園,忽然出現了一批北魏的陶俑,當時引起了轟動。這事兒圈裏人都知道,文博部門出動了不少專家,經過鑒定,確認為真品。
既然如此,那就進行搶救性收購吧,不到幾個月,收回了幾百件。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怪事,陶俑越收越多,價格越來越低,專家收,很多玩家也收,但是好像收不完了,像割韭菜一樣,一茬又一茬地冒了出來。
最後徹查,好嘛,是中原地區某村的村民做的!據說,這個村子因為這批陶俑,發家致富了。
這件事兒之後,古玩市場上的陶俑就不大受待見了,所謂不受待見不是喜歡的不喜歡了,而是不太敢買了。
這個攤子上,隻有這麽一件陶俑,不是那種陶俑集中的攤子。
“老板,那個陶俑,怎麽賣啊?”孫中原還是指著這個兵馬俑開了口。
攤主是個風塵仆仆的中年漢子,頭發不長,卻灰不溜秋,臉上的皺紋很深,這一開口,還挺有意思,“昨兒剛收來,今兒就帶著來市場了,還沒琢磨好價兒呢!”
這種回答方式,讓孫中原愣了一下子。按說,即便是這樣,也會說兩句“這東西好”或者“收來不便宜”之類的話拖拉一下,然後自己偷偷琢磨個價兒就是了。
孫中原笑了笑,“那你趕緊想,多少錢合適!”
攤主又看了看這個兵馬俑,看起來似乎是真不懂。古玩市場裏擺攤子的,多少都懂點兒,而且應該是對各個門類都懂點兒。不過,陶俑確實也有點兒特殊,這又不是唐三彩,特點相對鮮明。這陶俑的彩繪顯然不是唐三彩的風格,外行也能看出來。
說實話,沒兩把刷子,這東西不要說斷代了,分辨是不是高仿都不容易。陶器不比瓷器,為什麽容易仿製?因為本身的原料易得,工藝也相對簡單。
“這東西我還沒刷,刷出來應該很漂亮。”攤主一邊琢磨,一邊開口道。
陶俑上確實還掛著土。不過,通過這句話,孫中原斷定,他確實不懂。行家看這個,還用刷出來麽?
這句話,孫中原沒接。
第二天是周六,原上草在清晨六點多就被這個電話吵醒了。
接了電話,原上草起床洗漱,簡單吃了點兒東西,收拾了一下,便到了雄鷹山古玩市場。
這次他的形象,是個溫文爾雅的中年人,感覺有錢卻很敦厚的那種。
市場裏人很多,但是,隻是剛剛看過孫中原照片的原上草,還是很快就找到了孫中原。
這時候,孫中原正在一個攤子前看東西,原上草在攤子的側後方的一棵老樹下,點了一支煙,看著孫中原的臉。
一種很特殊的感覺升騰起來。
原上草突然感覺心口有幾分輕微的疼痛,他就這麽默默看著孫中原。
孫中原渾然無覺。其實他今天本來不想到古玩市場的,但是晚上心裏有事兒,沒睡好,迷迷糊糊起了好幾次夜,最後一次都已經五點多了,幹脆起了床,想想沒什麽可幹的,就來古玩市場了。
這個攤子上沒看到什麽好東西,孫中原離去繼續往前走。
原上草就這麽不遠不近地跟著,間或也看看攤子上的東西。
到了一個拐角處,相對空曠一點兒,孫中原就在拐角裏的一個攤子上,發現了一件東西。
這是一件兵馬俑。
一說兵馬俑,大部分人想到的恐怕就是秦始皇。其實,在瓷器普及之前,陶器盛行的時期,陶俑曾被大量製造,橫跨了不短的時間。
俑的本意,是陪葬的偶人。陶俑埋在地下,不會腐朽也不會生鏽,故而是最常見的。
聽起來其實是有點兒晦氣的。不過,華夏很多人搞收藏,隻喜歡老東西,不管來路,收了之後也沒有專業的處理。比如唐三彩,正兒八經的陪葬品,冥器啊,但是有人收藏之後,就這麽堂而皇之地擺在家裏。
在華夏古代,對殯葬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一些日常的儀式。俑的出現,本身是進步的,因為在俑出現之前,都是人殉,很殘忍。
有了俑,最起碼很多活人可以不用死了。
不過,既然是人形的俑,象征意義還是在裏麵的,所以用陶俑殉葬,還是有人覺得殘忍。比如其中的代表人物孔子,他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始作俑者,這個成語現在有的人用錯了,當成了開創者來用,其實是個貶義詞,就是最開始想出餿點子幹壞事兒的人。孔子“祝願”始作俑者絕後,想想他該是多麽的氣憤!
秦始皇不管這個,他的陪葬隊伍非常龐大,看看展示的兵馬俑坑,很難不被震撼到。
不過,秦代的兵馬俑,大小是和真人差不多的,到了後來的漢代,就要小得多。根據出土的統計,東漢的陶俑,最大的也就是真人的一半。
這個攤子上的兵馬俑,就像是東漢的,高度頂多半米,是一個武士騎在一匹馬上,看起來雄赳赳氣昂昂,很牛逼的樣子。
陶器這東西,市場價值要遠遠低於瓷器,這些年算是抬起了點兒頭。古玩市場方興之時,假貨幾乎沒有,特別是小型的兵馬俑,說唱俑,還用動物俑,都不算很貴。
不過,這些東西的來路都有問題,因為極少有傳世的,基本都是從地裏麵挖出來的,除了盜墓的土夫子,還有一些是農民掘地、工地施工的發現,文物部門有時候畢竟要慢半拍。
孫中原自然清楚,他不太愛買這一類東西。但是這個兵馬俑的確吸引了他。再就是這些年不比以前了,什麽類型的古董,都是高仿假貨為主了。
陶俑的高仿開端,大致是在九十年代,一開始是唐三彩,後來大範圍熱了起來,除了秦始皇兵馬俑仿得少——都知道真的不可能流到市麵上嘛;從西漢到唐代的陶俑,幾乎都能看到。
九十年代中期,燕京的潘家園,忽然出現了一批北魏的陶俑,當時引起了轟動。這事兒圈裏人都知道,文博部門出動了不少專家,經過鑒定,確認為真品。
既然如此,那就進行搶救性收購吧,不到幾個月,收回了幾百件。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怪事,陶俑越收越多,價格越來越低,專家收,很多玩家也收,但是好像收不完了,像割韭菜一樣,一茬又一茬地冒了出來。
最後徹查,好嘛,是中原地區某村的村民做的!據說,這個村子因為這批陶俑,發家致富了。
這件事兒之後,古玩市場上的陶俑就不大受待見了,所謂不受待見不是喜歡的不喜歡了,而是不太敢買了。
這個攤子上,隻有這麽一件陶俑,不是那種陶俑集中的攤子。
“老板,那個陶俑,怎麽賣啊?”孫中原還是指著這個兵馬俑開了口。
攤主是個風塵仆仆的中年漢子,頭發不長,卻灰不溜秋,臉上的皺紋很深,這一開口,還挺有意思,“昨兒剛收來,今兒就帶著來市場了,還沒琢磨好價兒呢!”
這種回答方式,讓孫中原愣了一下子。按說,即便是這樣,也會說兩句“這東西好”或者“收來不便宜”之類的話拖拉一下,然後自己偷偷琢磨個價兒就是了。
孫中原笑了笑,“那你趕緊想,多少錢合適!”
攤主又看了看這個兵馬俑,看起來似乎是真不懂。古玩市場裏擺攤子的,多少都懂點兒,而且應該是對各個門類都懂點兒。不過,陶俑確實也有點兒特殊,這又不是唐三彩,特點相對鮮明。這陶俑的彩繪顯然不是唐三彩的風格,外行也能看出來。
說實話,沒兩把刷子,這東西不要說斷代了,分辨是不是高仿都不容易。陶器不比瓷器,為什麽容易仿製?因為本身的原料易得,工藝也相對簡單。
“這東西我還沒刷,刷出來應該很漂亮。”攤主一邊琢磨,一邊開口道。
陶俑上確實還掛著土。不過,通過這句話,孫中原斷定,他確實不懂。行家看這個,還用刷出來麽?
這句話,孫中原沒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