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原一聽,就明白怎麽回事兒了。
嘿,這運氣逆天了,一句詐店主的話,還真起了作用!
不過,這時候更得講點兒節奏,“真是不好意思了,本來我一早就想給你打電話的,今兒有點兒事兒耽擱了。這樣吧,今天來不及了,明天我直接過去行麽?”
“那好,不見不散。”佝僂男子掛了電話,心下稍安。
對這件事兒,孫中原心裏沒什麽過不去的,那個店主玩兒騎驢,佝僂男子用佛像騙錢,撿他們的便宜心安理得。
既然出發了,孫中原便又到了潘家園逛了起來。
因為在報國寺耽誤了點兒時間,所以到潘家園的時候,地攤區最熱鬧的時候已經過了,人也不那麽多了。
逛地攤,最好是早去,特別是一周才開一次的地攤區。剛收上來的東西,一早擺出來,過眼的人很多。去晚了,可能就沒了。
孫中原在地攤區逛了半個小時,也沒發現什麽合意的東西。這年頭兒,和早些年沒法比,想碰到正兒八經的好東西,的確是不容易了。
老看不到好東西,人也容易累,孫中原走到一處角落的的地攤前,點了一支煙。
這個地攤的攤主,是個長得還有點兒英俊的中年漢子,他順手從身邊抄起一個馬紮,衝孫中原喊道,“來了?坐下歇會兒!”
孫中原一看馬紮遞過來了,幹脆接過來,在地攤前坐了下來,抽著煙看了看。
這攤上,倒是有幾樣老東西,但也沒什麽好的,孫中原興趣都不大,“還有好的麽?”
“眼光挺高啊!”攤主笑笑,“也沒啥了。”
孫中原點點頭,沒再言語。
“對了,我這裏還有件老酒壺,不過你們年輕人未必感興趣。”攤主突然好似想了起來,打開身邊的旅行箱,從裏麵拿出了一個看起來十分老舊的木盒。
這木盒,是梨木的,比較細膩,看著挺沉。而且,確實是個老木盒,似乎能到清中期。
一看這木盒,孫中原起了點兒興趣,“酒器和盒子是一套?”
“對,一起收來的,確實是老東西。”攤主說著,打開了盒子。
盒子裏的酒壺,是錫器的。
不喝酒的人不知道,用錫器當酒壺,確實不錯。
華夏的錫器酒壺,大概是明初開始普及。這種金屬在古代不便宜,而且製造工藝也得相對高明。有句老話,叫做木匠幹三天,不圖鐵匠幹一天,鐵匠幹一天,不如錫匠冒冒煙。
錫器盛酒,據說因為離子作用,更為純美。再就是,錫器溫酒的效果很好,放在熱水裏,很快就溫了。
不過,這把錫壺很普通,造型是普通的圓形酒壺形狀,工藝上也不算精品,隻能說中規中矩。壺身有一個聚寶盆的紋飾,略俗,想是民間的酒器。
“這是清代的老錫壺。”攤主介紹道。
孫中原禮貌性地拿過來看了看,應該和梨木盒子的年代一致,大抵是嘉慶朝前後的東西。
對於一件古董來說,除了年份,最重要的就是工藝,也就是藝術性了。同樣是錫壺,要是名家所造,比如萬曆年間的製錫名家黃裳的“黃錫”,那價值就高了去了。
但是,這樣一把清中期的普通民間錫製酒壺,也就是幾千塊的事兒。
“怎麽,喜歡麽?”攤主見孫中原放下了酒壺,開口問道。
孫中原沉吟了一下,順勢又看了看那個梨木盒子。
結果,盯著看了一會兒,他突然發現,梨木盒子的底部,突然浮動起一小塊銀色的光芒!
這梨木盒子,是褐色的,浮動起銀光,顯然是裏麵藏了東西。
錫器也是銀白色,莫非盒子底部也藏了一件錫器?
不過,這寶光的形狀,看似是一塊牌子的形狀,沒聽說過用錫做成牌子的。
“最低多少錢?”孫中原遞給攤主一支煙。
“這東西是老盒子老酒壺,一套來的,一套賣,都這個點兒了,我也不打謊,你真想要,給六千吧!”攤主伸出拇指和小指,做了個手勢晃了晃。
這口價兒要的確實不算太高,可能攤主也看出孫中原並不是很想要。
“三千吧!”孫中原回了一口價兒,打了個對折。
攤主搖搖頭,“我看你啊,不是很喜歡,不行就算了吧!”
這還是孫中原第一次見到攤主居然主動合上口子的。做買賣嘛,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哪怕回價兒再低,攤主都不會惱,都是接著談。
而且,孫中原也不是往死裏砍。
當然了,攤主也沒惱,說得比較平靜,他見孫中原不放聲,繼續說道,“古玩這東西,不喜歡買了沒意思,我少賺了錢,你也未必高興,這買賣就有點兒別扭。”
說得還真就在理,孫中原笑了起來,“老兄你還真講究。這麽著吧,既然你說賺錢,那就五千八,圖個彩頭。”
攤主愣了下,他本以為這麽說了,孫中原有可能就不要了,沒想到還真就要了!講下兩百塊錢,就是個意思,你要堅持還是六千,估計下一口他也能答應。
“好啊,五千八好聽,拿走吧!”攤主應道。
貨款兩清,孫中原拎著裝了盒子和錫壺的袋子離開。
這一次,他輕車熟路,又到了市場裏那家南方人開的木器店,他得找人弄開梨木盒子,看看裏麵到底是什麽東西。
那個南方老板認出了孫中原,“先生又來了?”
孫中原也不囉嗦,拿出了梨木盒子,“還是祖傳的,這裏麵,也是藏了東西。”
南方老板心下暗道,好嘛,你們家祖宗這麽愛往木頭裏麵藏東西!
上一次,是那塊紫檀鎮紙,讓老師傅弄開的,取出一塊墨錠來。這一次,是個梨木盒子,不知道又能取出什麽東西!合著你們家祖宗是木匠怎麽的?不僅藏東西,活兒還挺細!
想歸想,生意不能不做,老師傅很快上前,孫中原指了指盒子底部,把大致的位置說了說。
一番研究之後,老師傅發現,這盒子底部,上了兩層貼合緊密的木板,中間應該挖出了凹槽,夾了一塊牌子狀的東西。[.]
嘿,這運氣逆天了,一句詐店主的話,還真起了作用!
不過,這時候更得講點兒節奏,“真是不好意思了,本來我一早就想給你打電話的,今兒有點兒事兒耽擱了。這樣吧,今天來不及了,明天我直接過去行麽?”
“那好,不見不散。”佝僂男子掛了電話,心下稍安。
對這件事兒,孫中原心裏沒什麽過不去的,那個店主玩兒騎驢,佝僂男子用佛像騙錢,撿他們的便宜心安理得。
既然出發了,孫中原便又到了潘家園逛了起來。
因為在報國寺耽誤了點兒時間,所以到潘家園的時候,地攤區最熱鬧的時候已經過了,人也不那麽多了。
逛地攤,最好是早去,特別是一周才開一次的地攤區。剛收上來的東西,一早擺出來,過眼的人很多。去晚了,可能就沒了。
孫中原在地攤區逛了半個小時,也沒發現什麽合意的東西。這年頭兒,和早些年沒法比,想碰到正兒八經的好東西,的確是不容易了。
老看不到好東西,人也容易累,孫中原走到一處角落的的地攤前,點了一支煙。
這個地攤的攤主,是個長得還有點兒英俊的中年漢子,他順手從身邊抄起一個馬紮,衝孫中原喊道,“來了?坐下歇會兒!”
孫中原一看馬紮遞過來了,幹脆接過來,在地攤前坐了下來,抽著煙看了看。
這攤上,倒是有幾樣老東西,但也沒什麽好的,孫中原興趣都不大,“還有好的麽?”
“眼光挺高啊!”攤主笑笑,“也沒啥了。”
孫中原點點頭,沒再言語。
“對了,我這裏還有件老酒壺,不過你們年輕人未必感興趣。”攤主突然好似想了起來,打開身邊的旅行箱,從裏麵拿出了一個看起來十分老舊的木盒。
這木盒,是梨木的,比較細膩,看著挺沉。而且,確實是個老木盒,似乎能到清中期。
一看這木盒,孫中原起了點兒興趣,“酒器和盒子是一套?”
“對,一起收來的,確實是老東西。”攤主說著,打開了盒子。
盒子裏的酒壺,是錫器的。
不喝酒的人不知道,用錫器當酒壺,確實不錯。
華夏的錫器酒壺,大概是明初開始普及。這種金屬在古代不便宜,而且製造工藝也得相對高明。有句老話,叫做木匠幹三天,不圖鐵匠幹一天,鐵匠幹一天,不如錫匠冒冒煙。
錫器盛酒,據說因為離子作用,更為純美。再就是,錫器溫酒的效果很好,放在熱水裏,很快就溫了。
不過,這把錫壺很普通,造型是普通的圓形酒壺形狀,工藝上也不算精品,隻能說中規中矩。壺身有一個聚寶盆的紋飾,略俗,想是民間的酒器。
“這是清代的老錫壺。”攤主介紹道。
孫中原禮貌性地拿過來看了看,應該和梨木盒子的年代一致,大抵是嘉慶朝前後的東西。
對於一件古董來說,除了年份,最重要的就是工藝,也就是藝術性了。同樣是錫壺,要是名家所造,比如萬曆年間的製錫名家黃裳的“黃錫”,那價值就高了去了。
但是,這樣一把清中期的普通民間錫製酒壺,也就是幾千塊的事兒。
“怎麽,喜歡麽?”攤主見孫中原放下了酒壺,開口問道。
孫中原沉吟了一下,順勢又看了看那個梨木盒子。
結果,盯著看了一會兒,他突然發現,梨木盒子的底部,突然浮動起一小塊銀色的光芒!
這梨木盒子,是褐色的,浮動起銀光,顯然是裏麵藏了東西。
錫器也是銀白色,莫非盒子底部也藏了一件錫器?
不過,這寶光的形狀,看似是一塊牌子的形狀,沒聽說過用錫做成牌子的。
“最低多少錢?”孫中原遞給攤主一支煙。
“這東西是老盒子老酒壺,一套來的,一套賣,都這個點兒了,我也不打謊,你真想要,給六千吧!”攤主伸出拇指和小指,做了個手勢晃了晃。
這口價兒要的確實不算太高,可能攤主也看出孫中原並不是很想要。
“三千吧!”孫中原回了一口價兒,打了個對折。
攤主搖搖頭,“我看你啊,不是很喜歡,不行就算了吧!”
這還是孫中原第一次見到攤主居然主動合上口子的。做買賣嘛,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哪怕回價兒再低,攤主都不會惱,都是接著談。
而且,孫中原也不是往死裏砍。
當然了,攤主也沒惱,說得比較平靜,他見孫中原不放聲,繼續說道,“古玩這東西,不喜歡買了沒意思,我少賺了錢,你也未必高興,這買賣就有點兒別扭。”
說得還真就在理,孫中原笑了起來,“老兄你還真講究。這麽著吧,既然你說賺錢,那就五千八,圖個彩頭。”
攤主愣了下,他本以為這麽說了,孫中原有可能就不要了,沒想到還真就要了!講下兩百塊錢,就是個意思,你要堅持還是六千,估計下一口他也能答應。
“好啊,五千八好聽,拿走吧!”攤主應道。
貨款兩清,孫中原拎著裝了盒子和錫壺的袋子離開。
這一次,他輕車熟路,又到了市場裏那家南方人開的木器店,他得找人弄開梨木盒子,看看裏麵到底是什麽東西。
那個南方老板認出了孫中原,“先生又來了?”
孫中原也不囉嗦,拿出了梨木盒子,“還是祖傳的,這裏麵,也是藏了東西。”
南方老板心下暗道,好嘛,你們家祖宗這麽愛往木頭裏麵藏東西!
上一次,是那塊紫檀鎮紙,讓老師傅弄開的,取出一塊墨錠來。這一次,是個梨木盒子,不知道又能取出什麽東西!合著你們家祖宗是木匠怎麽的?不僅藏東西,活兒還挺細!
想歸想,生意不能不做,老師傅很快上前,孫中原指了指盒子底部,把大致的位置說了說。
一番研究之後,老師傅發現,這盒子底部,上了兩層貼合緊密的木板,中間應該挖出了凹槽,夾了一塊牌子狀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