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王戈沉吟,“您的意思是,不光考慮利,還要考慮弊?”
朱乾坤頷首,“唐大唐二和孫中原鄺西寅是沒法比,不過你想過沒有,唐大唐二,背後的人?”
王戈一拍大腿,終於完全醒悟,“師父啊,這裏麵的水太深了!依我看,誰都不交算了。”
朱乾坤輕歎一聲,這個徒弟,腦子轉得快,做生意是一把好手,但是有兩個毛病,一是眼光不長遠,二是過於自以為是。若不是自己在銅器手藝上登峰造極,恐怕他也會覺得自己沒什麽過人之處。
卻不知,薑還是老的辣。
年歲或許不會把一個笨人變成聰明人,但是有些人生經驗,光靠腦子想是想不出來的。
“誰都不交,就是誰都得罪。既然他們雙方做了同樣的東西,總有一天是會碰頭的。”朱乾坤道,“罷了,這事兒我來承擔吧,你暫且置之事外,就當什麽都不知道。”
王戈想說些什麽,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默然點頭。
孫中原離開了朱乾坤的別墅,回去自然要和鄺西寅碰頭。
“虎叔,怕是要多在伏牛待上幾天了,總得等朱乾坤做好了東西再說。”
“我本來就沒想早走。聽你剛才的意思,朱乾坤見過此物?”
“這個他不說,我也拿不準。但是存在這個可能性。”
“伏牛!”鄺西寅點了一支煙,“這個地方,我總感覺有點兒意思。”
孫中原也點了一支煙,“我倒是順手用手機查了點兒資料,伏牛鎮的稱呼,好像要比伏牛市早。不過網上的資料五花八門,也沒有確鑿的東西。”
“伏牛鎮是個古鎮,曆史確實很悠久,具體有多悠久,還真不好查了。伏牛市嘛,最早是個縣城,民國時候叫銅山縣,就因為有銅礦。建國後改成了伏牛地區,後來成了地級市。伏牛市,確實要比伏牛鎮的名字來得晚。”
“不知怎麽回事兒,我總感覺伏牛鎮有股子特別的氣息。”
鄺西寅聽了,立即把煙頭摁滅,“你也感覺到了?”
“虎叔,你說的有點兒意思,也是這個意思麽?”
“我開始並沒有感覺到,是從墓葬出來之後才感覺到的。隱隱有種煞氣的感覺,但肯定不是,因為沒那麽淩厲,似乎還有點兒雄渾。”
“如此說來,這個戰國時期的高人,將墓葬選在此處,還不僅僅是因為甘德石申的情況?”
“這個不好說,我一直在想,他說的那個重大玄機,是不是和伏牛鎮有關呢?”
孫中原深深吸了一口煙,“或許,為墓葬選址,是因為甘德石申的國別,同時發現了一處風水絕佳之地。同時,正是因為墓葬選址,才在這個基礎上,發現了重大玄機。這個重大玄機,可能真的和伏牛鎮有關係!”
鄺西寅想了想,“這件事兒,不要太著急了,要是很容易想通,反倒有可能是錯的。”
孫中原點頭,“等朱乾坤做出青銅圓片再說。”
這個青銅圓片,並不是他們手上那件天星獵的“配套產品”;相當於一件相對先進的儀器上,裝了一個相對落後的零件。組合之後,有真正結果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總是有可能發現一些端倪的。
“換一處酒店。”鄺西寅突然說道,“然後,我們再去一趟伏牛鎮。”
孫中原失笑,“虎叔,剛才你還說不著急。”
“去一趟,並不是著急,閑著也是閑著,我們還沒有在鎮上走走看看呢,這麽一處古鎮,說不定真有什麽有意思的東西。”
兩人退了房,改住另一處酒店。這處酒店不在市中心,條件相對差點兒,但是,距離伏牛鎮,卻更近了。
而唐二,依然住在這處四星級酒店。進進出出,他們之前居然一直沒有碰上麵。
吃過午飯,兩人去往伏牛鎮。這一次,黑子和大軍沒有跟著,但是把那輛半舊不新的哈弗給了孫中原。伏牛鎮距離市區不過三四十裏,兩人自然沒打算住下。
到了鎮上,找個地方停了車,兩人開始閑逛。
伏牛鎮不大,方圓不過數裏。寬點兒的主路一共四條,兩橫兩豎,如果高空俯瞰,倒像是一個“井”字。鎮上的確保留了古建築,但是不多,其中有一處明末清初的大院保存完整,就在這“井”字中央。
院門大開,兩側掛著刷了白漆寫著黑字的牌子。原來現在是鎮政府的辦公用房。
“單憑這處大院,稱之為古鎮也足夠了。要是所有同期古建築得以保留,那就好了。”孫中原站在門口,對鄺西寅說道。他們上次來去匆匆,就在一處旅店住了一晚,根本沒有細看。
就連鄺西寅最早的時候過來,也是沒有在鎮上流連。
“不要說全部保留了,隻要能保留上幾個類似的古宅院,這裏就被開發成旅遊景點了。”鄺西寅笑道,“走吧,轉一圈。”
他們走到“井”字的東北角,真看到了一處古井。據說連通百裏外原始森林的地下泉水,至今還有不少鎮上的人在這裏打水。
古井作八角形,井台青石光滑圓潤,有不少年份了。聽打水的人說,在明代,此井經過修葺,至於更早是什麽時候出現的,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在“井”字正南,還有一個牌坊,寬度僅有三米多,也不高。不過,肯定是這些年翻建過,上半部分很新,隻有下半部分的柱石能依稀辨別年份,應該也像是明代的建築。
牌坊這種建築,大體上作用一般有二。
其一,宣揚禮教,稱頌人物。比如貞節牌坊和功德牌坊。
其二,作用等同於牌樓,有一定的標誌性,比如某地入口,某山水名勝。
分辨作用,主要通過上部的橫向匾額上的文字。
這個牌坊上,也有文字,是四字小篆:伏牛永鎮。
從字麵上來看,好像就是指示這裏是伏牛鎮,加一個“永”字,無非強調一下罷了。不過,孫中原卻感覺有些疑惑。
“永鎮······這牌坊如果初建於明代,為何不用明代流行的楷書行書,鄉人也更易辨認,而是用了小篆?”
朱乾坤頷首,“唐大唐二和孫中原鄺西寅是沒法比,不過你想過沒有,唐大唐二,背後的人?”
王戈一拍大腿,終於完全醒悟,“師父啊,這裏麵的水太深了!依我看,誰都不交算了。”
朱乾坤輕歎一聲,這個徒弟,腦子轉得快,做生意是一把好手,但是有兩個毛病,一是眼光不長遠,二是過於自以為是。若不是自己在銅器手藝上登峰造極,恐怕他也會覺得自己沒什麽過人之處。
卻不知,薑還是老的辣。
年歲或許不會把一個笨人變成聰明人,但是有些人生經驗,光靠腦子想是想不出來的。
“誰都不交,就是誰都得罪。既然他們雙方做了同樣的東西,總有一天是會碰頭的。”朱乾坤道,“罷了,這事兒我來承擔吧,你暫且置之事外,就當什麽都不知道。”
王戈想說些什麽,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默然點頭。
孫中原離開了朱乾坤的別墅,回去自然要和鄺西寅碰頭。
“虎叔,怕是要多在伏牛待上幾天了,總得等朱乾坤做好了東西再說。”
“我本來就沒想早走。聽你剛才的意思,朱乾坤見過此物?”
“這個他不說,我也拿不準。但是存在這個可能性。”
“伏牛!”鄺西寅點了一支煙,“這個地方,我總感覺有點兒意思。”
孫中原也點了一支煙,“我倒是順手用手機查了點兒資料,伏牛鎮的稱呼,好像要比伏牛市早。不過網上的資料五花八門,也沒有確鑿的東西。”
“伏牛鎮是個古鎮,曆史確實很悠久,具體有多悠久,還真不好查了。伏牛市嘛,最早是個縣城,民國時候叫銅山縣,就因為有銅礦。建國後改成了伏牛地區,後來成了地級市。伏牛市,確實要比伏牛鎮的名字來得晚。”
“不知怎麽回事兒,我總感覺伏牛鎮有股子特別的氣息。”
鄺西寅聽了,立即把煙頭摁滅,“你也感覺到了?”
“虎叔,你說的有點兒意思,也是這個意思麽?”
“我開始並沒有感覺到,是從墓葬出來之後才感覺到的。隱隱有種煞氣的感覺,但肯定不是,因為沒那麽淩厲,似乎還有點兒雄渾。”
“如此說來,這個戰國時期的高人,將墓葬選在此處,還不僅僅是因為甘德石申的情況?”
“這個不好說,我一直在想,他說的那個重大玄機,是不是和伏牛鎮有關呢?”
孫中原深深吸了一口煙,“或許,為墓葬選址,是因為甘德石申的國別,同時發現了一處風水絕佳之地。同時,正是因為墓葬選址,才在這個基礎上,發現了重大玄機。這個重大玄機,可能真的和伏牛鎮有關係!”
鄺西寅想了想,“這件事兒,不要太著急了,要是很容易想通,反倒有可能是錯的。”
孫中原點頭,“等朱乾坤做出青銅圓片再說。”
這個青銅圓片,並不是他們手上那件天星獵的“配套產品”;相當於一件相對先進的儀器上,裝了一個相對落後的零件。組合之後,有真正結果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總是有可能發現一些端倪的。
“換一處酒店。”鄺西寅突然說道,“然後,我們再去一趟伏牛鎮。”
孫中原失笑,“虎叔,剛才你還說不著急。”
“去一趟,並不是著急,閑著也是閑著,我們還沒有在鎮上走走看看呢,這麽一處古鎮,說不定真有什麽有意思的東西。”
兩人退了房,改住另一處酒店。這處酒店不在市中心,條件相對差點兒,但是,距離伏牛鎮,卻更近了。
而唐二,依然住在這處四星級酒店。進進出出,他們之前居然一直沒有碰上麵。
吃過午飯,兩人去往伏牛鎮。這一次,黑子和大軍沒有跟著,但是把那輛半舊不新的哈弗給了孫中原。伏牛鎮距離市區不過三四十裏,兩人自然沒打算住下。
到了鎮上,找個地方停了車,兩人開始閑逛。
伏牛鎮不大,方圓不過數裏。寬點兒的主路一共四條,兩橫兩豎,如果高空俯瞰,倒像是一個“井”字。鎮上的確保留了古建築,但是不多,其中有一處明末清初的大院保存完整,就在這“井”字中央。
院門大開,兩側掛著刷了白漆寫著黑字的牌子。原來現在是鎮政府的辦公用房。
“單憑這處大院,稱之為古鎮也足夠了。要是所有同期古建築得以保留,那就好了。”孫中原站在門口,對鄺西寅說道。他們上次來去匆匆,就在一處旅店住了一晚,根本沒有細看。
就連鄺西寅最早的時候過來,也是沒有在鎮上流連。
“不要說全部保留了,隻要能保留上幾個類似的古宅院,這裏就被開發成旅遊景點了。”鄺西寅笑道,“走吧,轉一圈。”
他們走到“井”字的東北角,真看到了一處古井。據說連通百裏外原始森林的地下泉水,至今還有不少鎮上的人在這裏打水。
古井作八角形,井台青石光滑圓潤,有不少年份了。聽打水的人說,在明代,此井經過修葺,至於更早是什麽時候出現的,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在“井”字正南,還有一個牌坊,寬度僅有三米多,也不高。不過,肯定是這些年翻建過,上半部分很新,隻有下半部分的柱石能依稀辨別年份,應該也像是明代的建築。
牌坊這種建築,大體上作用一般有二。
其一,宣揚禮教,稱頌人物。比如貞節牌坊和功德牌坊。
其二,作用等同於牌樓,有一定的標誌性,比如某地入口,某山水名勝。
分辨作用,主要通過上部的橫向匾額上的文字。
這個牌坊上,也有文字,是四字小篆:伏牛永鎮。
從字麵上來看,好像就是指示這裏是伏牛鎮,加一個“永”字,無非強調一下罷了。不過,孫中原卻感覺有些疑惑。
“永鎮······這牌坊如果初建於明代,為何不用明代流行的楷書行書,鄉人也更易辨認,而是用了小篆?”